大明王冠(校对)第4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5/1316

  靳荣摇头,“不,他还有赛哈智。”
  赛哈智是西域人,他不关心黄昏最后怎么样,赛哈智只关心他如何在大明活下去,活得更好,也只关心黄昏会给他带来什么利益。
  所以赛哈智是绝对拥护黄昏的人,而不巧的是,赛哈智恰好是南镇抚司镇抚使。
  而南镇抚司又能让北镇抚司俯首。
  一直以来,黄昏遇到的所有事,在他化险为夷的背后,都有南镇抚司的影子。
  所以,欲杀黄昏,先解决南镇抚司的赛哈智。
  朱高煦眼睛一亮,气定神闲的说了句题外话,“今天在军器监这边发生大事的时候,大内也有点小事情在进行。”
  王宁急忙问道:“娑秋娜的验明清白?”
  朱高煦点头,“没了。”
  王宁愣住,旋即泼口骂道:“狗日的黄昏。”
  硬是鸡鸡带钩子的么。
  朱高煦也无语,“这事弄得我也失了面子,还得找父皇说道说道,把这事闹大,看到时候谁来帮黄昏说话。”
  靳荣摇头,“此事有点蹊跷,黄昏似乎一点不急,只怕他早有对策。”
  朱高煦讶然,“那放弃这一着棋?”
  靳荣想了想,“无妨,反正这件事殿下您是受害者,就算黄昏有对策,也无法对你造成什么影响,只管继续操作便是,大不了又让黄昏化险为夷而已。”
  朱高煦大笑,“那好,待立储大典之后,我便去找母后要个结果。”
  靳荣却担心的道:“立储大典得小心三殿下搞事,毕竟大家都知道,您是最不愿意看见大殿下入主东宫的,所以您是最有嫌疑在立储大典上搞事的人,三殿下做什么,都能栽赃到您头上。”
  朱高煦更是笑得张狂,“看着老三的,他日不了天。”
  靳荣暗暗颔首。
  不错。
  看来自己欲要扶龙的这位殿下,并不是一块上不了的墙的烂泥,只怕也在扮猪吃虎,表面上不懂,实际上心里敞亮着。
  甚好!
  ……
  ……
  赵王府,朱高燧、顾晟、胡永兴、王射成,四人坐在一起,气氛凝重。
  陈瑛的死,确如一座大山。
  整个京畿的朝野官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陈瑛真的死了?”
  “死了。”
  脸上似乎挂了一张笑脸面具的顾晟继续道:“北镇抚司那边动作很粗暴,尽起缇骑,将陈瑛的府邸掀了个朝天,估摸着是做样子看看,真有什么东西,早被纪纲处置了。而北镇抚司真正让人头疼的是,他们的人现在全部出动,监视所有和陈瑛有关系的人,也监视着您和二殿下。”
  胡永兴叹道:“谁能想到,二品大员说死就说了,这就算是陛下要杀人,也得早个合适的理由,黄昏杀人,哪需要理由。”
  其实理由是有的,彼此之间的旧怨。
  但黄昏只是个臣子!
  这就很恐怖了。
  现在谁都在害怕,深恐自己会成为他的人,而步上陈瑛的后尘。
  顾晟叹道:“可惜,如此一来,立储大典之上,让陈瑛安排的棋子都无法动弹了,更没办法让此事嫁祸给二殿下,逼迫二殿下和太子来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
  王射成闭目养神。
  朱高燧问道:“您有何高见?”
  王射成睁开眼,“我在想,明日要去袁忠彻府邸赴宴,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一睹那千古名画。”
  《清明上河图》在袁忠彻手中。
  朱高燧:“……”
  胡永兴轻微一笑,“他的意思,争夺江山,宛若一图,漫长的事,立储大典不过是一图之一角,急躁不得,反正黄昏已经吸引了满朝注意力,正好方便咱们低调布局,是好事。”
  王射成继续闭眼。
  论谋划,顾晟远不如胡永兴,可惜了,胡永兴做事终究不够圆滑,只能屈居顾晟之下。
  朱高燧问道:“所以,我们就不管这些事?”
  顾晟犹豫着,“这么好的机会,不挑拨大殿下和二殿下厮杀?”
  胡永兴摇头,“等!”
  三殿下目前最好的策略,就是等。
  等大殿下犯错。
  再等二殿下犯错。
  最后等着登基便是。
第485章
太子属官杨士奇
  应天城,几多书房里,臣子们燃灯思忖今日事。
  陈瑛死了。
  消息已经从北镇抚司传出,很快传遍应天,除了此刻因为消息还进不到宫里,咱们的陛下蒙在鼓里外,应天朝臣无人不知。
  几乎所有人都对黄昏感到了恐惧,而且大家都清楚,不是自己一个人恐惧,是所有人都恐惧,包括二殿下和大殿下。
  乃至于太子!
  太子会怕吗?
  因为明日立储大典之后,会有一个入主东宫的仪式,是以朱高炽一家今夜暂住王府。
  书房里,烛影落在灯罩上。
  房间内一片温馨。
  王妃张氏……亦将是太子妃,此刻端了茶进来,刚悄然抵达王府的一位读书人立即起身,恭谨接过茶盏,道:“有劳太子妃。”
  张氏笑笑,“何须见外。”
  大腹便便的朱高炽坐在那里,虽然在节气上已经入秋,但天气还是燥热,像他这样身材的人,只要不是寒冬腊月,依然热得难受。
  拿起绢帕擦了擦额头,接过太子妃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
  放下茶盏,问道:“士奇,你怎么看。”
  来到王府的读书人,正是杨士奇,本命样寓,号东里,在陛下立储君为朱高炽后,太子府属官名册之中,朱棣酌定了杨士奇的名字在上面。
  为太子侍讲。
  依然还在内阁之中,且内阁诸多臣子,皆被同赐二品官服,这也使得内阁正体地位拔高不少,为将来成为大明权利中枢打下了基础。
  杨士奇算是被朱棣重用了。
  毕竟是太子侍讲,一旦将来太子登基,和东宫众多属官一样,他便是从龙之臣,将来大有可能问鼎六部尚书,甚至可望三公三保。
  当然,明朝的三公三保都是衔官,荣誉大于权柄。
  实际上大部分朝代,三公三保都是虚官。
  没有实权。
  不过能得三公三保的,又大多是权柄重臣。
  作为东宫属官,此刻太子还没正式入主东宫,先去王府拜个名,没人说什么,大半夜的来,就要小心着些了,杨士奇也不是第一次来,无所谓。
  做好保密工作就行。
  闻言笑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黄昏其人,太过锐利,又有刚极易折的说法,微臣想来,如今满堂文武,大概都是忌惮黄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5/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