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1316

  徐辉祖笑了笑,没搭理。
  徐杨氏是个好女人,之前三妹操持徐府,她也没有怨言。
  所以徐辉祖能容忍她。
  另外一座院子里,红灯笼彻夜不熄,树上、墙上、屋檐下,只要是能悬挂的地方,都张红挂彩,喜庆之意弥满全院。
  徐妙锦躺在床上,也是夜不能寐。
  心里慌乱又幸福。
  思绪不知怎么的,就飘到了老妈子给她说的那些床帏之事,于是越发娇羞,用被子盖住头,心头荡漾中,双腿不自觉的搅弄着被子……
  春光无限好。
  隔壁厢房,绯春忽然翻身坐起,低头看自己抹胸遮掩下的酸涩青梅,唉,和小姐比,真像是西瓜前面的核桃。
  旋即狠狠的啐了口气。
  小又怎么了?
  节约抹胸布料,我骄傲。
  就算它再小,黄昏小儿,你也休想!
  院子里,许吟坐在石桌前,浅斟漫饮。
  他不敢有丝毫大意。
  国子监附近那处装潢一新的宅院里,黄昏和衣而卧,在床上想了许久,最终起身吹了烛火,黑暗开始蔓延。
  君王一步平安,匹夫十万青血。
  可怜无数春闺梦里人。
  可惜朱棣看不见。
  一声长叹。
  空悲切。
第201章
迎亲
  清晨,东方天际暖黄。
  人间有喜,冬来暖日。
  黄昏起床洗漱时看见这一幕,心头是喜忧各半,冬日阳光下的喜宴,很是热闹,然而冬日阳光下的血流,很是凄艳。
  可惜这件事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忽有小厮奔来,“爷,外面来了两个北镇抚司的缇骑,带着一位青花儒衫的读书人,说是你叔父来参加今日婚宴。”
  黄昏一愣,大喜。
  朱棣还是不错的。
  黄昏大婚的日子,若是连一个长辈都没有,说出去会叫人笑话,而且影响深远,今后在仕途上会被其他人拿捏、攻击。
  所以把黄观暂时放出来了。
  既然放出来了……
  那就别再进去了。
  黄昏想了想,觉得可以趁这次机会,让叔父亲眼目睹建文旧臣的疯狂,打消他心中的愚忠,若是大捷,趁着朱棣心情好,请他放了黄观也未尝不可。
  拿着牙杯和刷牙狂奔而出,果然在照壁前看见两名锦衣卫。
  叔父黄观正在欣赏照壁。
  黄昏狂奔而至。
  拜下。
  “叔父可还安好?”
  黄观发现自己这侄儿手上还有牙杯和刷牙,心中微暖,感情这孩子正在洗漱,却即刻奔来拜见自己,孝心可嘉。
  上前将黄昏扶起来,笑道:“在诏狱里有吃有喝,有书看,甚是不错。”
  后面两锦衣卫心里腹诽。
  你在诏狱里就是大爷。
  其中一人上前,“黄镇抚使,我等奉陛下旨意,送黄侍中前来参加您的婚宴,婚宴结束后,还要请他归去,请您在意着些。”
  意思说您看着他一点,别让他跑了,到时候大家都不好做人。
  黄昏笑眯眯的让一旁的小厮递了两个红包。
  道:“两位放心,若是不嫌弃,就在府中吃过酒宴再走?”
  那人苦笑,“有差事在身,谢过黄镇抚使好意了。”
  黄昏也不挽留。
  今日在府中吃酒席的人,每一个人的身份和立场都是查了的,邀请这两名缇骑也是面子话,黄昏可不敢担这个风险。
  送走两名锦衣卫,黄昏带着黄观前往内院。
  一边走一边介绍。
  来到那座栽种了各色莲花的池塘畔时,黄观见着了池塘中的那座凉亭,倒吸了一口凉气,惊诧莫名:“我要没看错,是用琉璃修建的?”
  这得耗资多少!
  黄昏笑着解释:“确实是的,用琉璃修建这座凉亭,其实就是图个风雅,夏夜晴空朗朗时,月朗星稀,又或者是繁星满天之际,在凉亭中放一塌,搁置冰块,燃上檀香,仰卧榻上,看漫天星光,想来是很美的,若是惓了,拉下凉亭四角的窗帘,也能一夜到天明。”
  又道:“春秋季节也能听雨赏荷。”
  黄观叹为观止。
  人呐,都有个炫耀心理,所以才有衣锦还乡之说。
  黄昏带着黄观参观了整座庄园。
  黄观是见过大场面的。
  还是感到震惊。
  说,你这座宅邸,怕是要价值三万多两,装潢也是不错,又说在琉璃的运用上别出心裁,煞是让人惊艳,不过缺少了一些假山假石,房中的字画古往亦是极少。
  言下之下,没有书香世界的底蕴。
  黄昏呵呵笑道:“确实如此,不过叔父不用担心,要不了几年,这些都会有的,至于这座府邸的价值,随着侄儿这一重新装修,没有五万两我是不卖的。”
  仅是那座凉亭,就得值几千两。
  琉璃在大明很贵。
  这是黄昏这一次用来宣扬钟山工厂琉璃产品的营销手段,另外一个手段就是婚宴用的酒杯:通过铸模浇筑出来的高脚杯。
  高脚杯很难吹型,通过铸模批量生产更快。
  黄观讶然不解,“这才一年多时间,你竟然赚了这么多钱,还不耽误仕途?”
  人各有志。
  黄观忠君,但庆幸的是他并不绝对迂腐,否则黄昏在朱棣手下出仕,会被他骂死,说不准还会逐出宗祠——在封建时代,可别小看宗祠家谱上的那个名字。
  很重要。
  黄昏若是被逐出宗祠,基本上也就别想走上仕途巅峰了。
  黄昏带着叔父继续参观婚里准备现场,刚笑着说了时代商行的事情,撞见一起操持今日婚宴的吴溥夫妻,于是引见双方。
  其实双方彼此是认识的。
  寒暄之后,黄观感谢吴溥对侄儿的照顾,吴溥则是称赞黄观的高风亮节——这一点可以看出吴溥的大度,他作为建文朝中举的臣子,在朱棣手下出仕,却在称赞黄观,这相当于是在自扇巴掌。
  但他毫不在意。
  黄观于是对吴溥感官大好,叹道:“有德润兄看着黄昏,我也放心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