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校对)第1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4/1316

  一旁的朱瞻基呵呵道:“陛下,这些玩意儿是镇西公弄出来的,微臣来到广州后,一直跟在三保大监身边学习,所以知晓细节。”
  朱棣讶然,看向黄昏。
  微微颔首。
  黄昏并不知道朱棣在看他,他此刻全身心都在这一列舰队上,凤阳号驶过的时候,哪怕这凤阳号远远无法比拟后世的舰队,但这一次黄昏依然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这是我黄某人在大明一手促进、打造出来的钢铁战舰啊!
  是世界上第一艘钢铁战舰。
  只要我大明保持对这种技术的独占、封锁,或者持续性的优势,那么数百年间,神州儿女将永远都是这颗蔚蓝星辰的强者。
  那句话,我们可以一直用下去: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或许可以加个言之不预也?!
  挺好。
  我黄昏来这大明走一遭,没白走,不管这是异世界还是平行世界,至少在我心里,这就是历史上的大明,是生我养我的土地。
  二十一世纪,我看着它改革开放富强起来,走向星辰大海。
  十六世纪,我亲手将它打造成地球上最富强的国度。
  提前走向星辰大海。
  为此,我受了多少委屈,吃了多少苦?
  都值得了。
  为此,我接下来再受多少委屈,再吃更多哭,也心甘情愿。
  因为我啊……
  是一个中国人。
  黄昏悄悄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一旁的黄豆芽拉了拉黄昏的衣襟,“爹,您怎么哭了?”
  黄昏侧首看了看儿子,一脸溺爱,“因为爹啊……”
  看向远处,轻声对儿子继续道:“黄河,有一天,我们远离故土了,但是我们要记得,也要让我们的后人记得,这里,这片丰饶而美丽的土地,是我们的祖国,我们在异国他乡做的所有事情,都是要保证我们的祖国永远的繁荣强盛!”
  顿了一下,“因为你的血脉里流着这片土地的血。”
  因为你叫黄河啊。
  是这片土地上的那条黄河。
  也是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在北美大陆的黄河,你将带着这片土地的文明,流淌在北美大陆,繁衍出同样辉煌的文明,打造出华夏文明的两极蓝图。
  黄豆芽重重的点头,“儿子记得了,此生不敢忘记。”
  读书多年,又习武多年,黄豆芽不是纨绔少年,而是一个被整个时代集团高层都看重的接班人,甚至连朱棣都对他赞溢有加。
  黄豆芽甚至通过关系去参加了科举,当然,没中进士,但过了乡试。
  也参加了武举。
  嗯,年纪终究小了些,武举成绩不算很好,但在武举考试中的谋略一项上,惊艳了考官——考官是兵部尚书赵羾。
  黄豆芽对战争的理解,完全不是以往的理解了,基本上全是基于火器的基础上,而他的谋略,更是完全着眼于火器之间的配合。
  绝对是黄昏有意这么培养的。
  这样的黄豆芽,基本上可以去神机营担任一个指挥了。
  黄豆芽更喜欢被人叫他黄河。
  中国的那条黄河!
  黄昏嗯嗯点头,“记住就好,不要忘祖,但也不要盲目跟随,如果将来咱们的大明陛下有不对的地方,咱们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也要敢于站出来,让大明陛下该知错就改就知错就改,不该,那就做好咱们一个臣子的本分。”
  黄河似懂非懂。
  黄昏也不解释,摸了摸黄豆芽的脑袋,“你还没及冠,等你及冠了,爹给你取一个最大的字,就叫华夏如何?或者叫九州也行。”
  黄河呵呵笑了,“孩儿怕是背不起这两个字。”
  黄昏莞尔。
  朱棣看着这一幕,眼角也有点湿润,在这一刻,他终于下定决心。
  黄昏,你走罢。
  去那片新大陆,开创属于你的新天地。
  我朱棣全力支持你!
  这是你赢得的。
  十九年了,你为大明付出了一切,大明也应该回报你。
  你我君臣之间,好聚好散。
  但愿将来两极蓝图的盛世,皆能如你我所愿!
第1430章
大明的北洋舰队!
  凤阳号一来,观礼台沸腾,大明臣子看着这庞然的巨无霸,感触万千——在不确定这钢铁战舰的威力之前,其实震撼少于惊叹。
  震撼?
  这有什么震撼的。
  郑和下西洋的最大的宝船,比这还大好么。
  这凤阳号也就十四五长长。
  比四百料战舰长那么几丈而已,远远不如郑和下西洋的最大的宝船,那才叫巨无霸好么,之所以惊叹,是因为这凤阳号竟然全部有钢铁铸造。
  而且没有风帆。
  很多人想不明白,既然是钢铁铸造,为什么不会沉到水里去——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轮船的道理,但却明白铁是要沉水的道理。
  不过对于外宾,那就是震撼了。
  这样一个乌漆嘛黑的钢铁怪兽,自己国内的木制战舰都没这么大的,大明竟然是用钢铁铸造了这庞然大物。
  尤其是海军士卒三呼万岁,震撼得外宾心潮翻滚。
  再不懂大明语言。
  这几个字还是能听懂的。
  不过还好。
  因为这些外宾,大多是见过郑和下西洋用的那个宝船,那才叫真正的巨无霸——他们还无法理解,钢铁战舰意味着什么。
  凤阳号过去后,是镇远号。
  比凤阳号大两百排水量,其实在长宽上都差不多,只不过因为工艺水平和技术,以及布局的差距,导致排水量不一样。
  其实除了旗舰,其余四艘的设计排水量都一样的。
  就因为工艺和技术、经验还不够,所以导致成品出来后,出现了排水量上的差距,好在都不影响性能及其寿命。
  镇远号上海军士卒依然鸣枪,三呼万岁。
  镇远号后是定远号。
  排水量和镇远号差不多,都是一千七百五十吨左右。
  再后面则是致远号。
  致远号的排水量犹在前面三艘之上,但也多不了多少,没到两千吨,不过长度和宽度,都要略大于前面三艘。
  还是工业水平导致的差距。
  三艘战舰轰隆着跟随在凤阳号的后面,向远处驶去,留下一层层的波浪汹涌。
  朱棣咳嗽一声,问黄昏,“听郑和说,这三艘战舰的名字,是你定下来的,能否给朕解释一下,为何会叫这三个名字,而不是像凤阳号和旗舰一样,用地名命名?”
  黄昏看着远去的钢铁战舰,看着它们在海面留下一条蓝白色的印记,沉默了一阵,“因为啊,祭奠先烈,我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没有做到的事情,我黄某人替他们做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4/13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