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583

  哈哈哈,哲宗等三人都嘻嘻哈哈大笑起来。
  杜文浩一点都没笑,等他们笑完了,才说道:“九皇子,劣徒钱乙是你的救命恩人,你不知恩图报也就罢了,却不该拿恩人开玩笑,这至少是不道德的。”
  赵佖赶紧收敛了笑容,讪讪拱手道:“对不起,我只是随口说说,请先生原谅。”
  杜文浩正色道:“劣徒钱乙乃是带艺投师。他拜我为师之前,已经是名满天下的神医了。”
  坐在后排的一个小公主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望着杜文浩道:“他都是神医了,咋还拜你为师呀?他那么老,你那么小……”
  杜文浩笑了:“应该说我这么年轻,要说我年纪小,那不跟你们差不多大了?”
  小姑娘咯咯笑着点着头。
  杜文浩道:“有句话叫做:‘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听说过吧?”
  这是唐代韩愈《师说》名篇里的一段话,他们四人都学过。一起点头。
  杜文浩道:“我的剖腹疗伤术,天下只有我一个人会,包括他也不会,另外,我很多医学知识他不知道,有很多东西可以教他,所以他就不耻下问,拜我为师了。”
  哲宗笑吟吟道:“那杜将军准备教我们些什么呢?是四书五经?还是诗词歌赋?还是岐黄之道?”
  三个小屁孩又偷偷咯咯笑了起来。
  杜文浩淡淡道:“我能教你们什么等一会你们就知道了,皇上请先替微臣接着解释其他两位吧。”
  哲宗一拍脑袋:“对对,我咋把这事给忘了……”
  “皇哥哥,你现在不能说‘我’了,要说‘朕’!嘻嘻嘻”他身后那小姑娘咯咯笑着说道。
  哲宗又一拍脑门:“瞧我这记性……,啊不,瞧朕这记性!嘿嘿”
  三人又哄堂大笑。
  哲宗摆手让他们不要笑了,指着他身后一个矮他一个头的小不点道:“他叫赵佶,是我三弟。”
  杜文浩暗自吃了一惊,赵佶?宋徽宗?这可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一位皇帝呀。不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而是他的风花雪月的浪漫故事,妙笔丹青和瘦金体的书法,还有他任用奸臣,亡国被俘的惨痛经历。可是现在,仅仅只是六七岁的孩童,一脸天真烂漫,何曾想到若干年后会,一个国家会灭亡在他的手里呢?
  现在自己居然是两个北宋皇帝的老师,杜文浩不觉感到有些造化弄人。又感到肩上担子责任重大。不知道能不能挑得动哟。
  赵佶起身,奶声奶气拱手道:“见过先生。”
  要拯救北宋,先要拯救这位未来的大昏君!
  所以,杜文浩并不因为他是将来的皇上而假以辞色,只是微笑点头,示意他坐下,问道:“你母亲是哪位娘娘呀?”
  赵佶脸色顿时黯淡了下来,眼圈也红了,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低下头不说话了。
  小胖子赵佖竖中指在嘴前,对杜文浩道:“先生,这话不能问!他娘亲先是发了疯,父皇驾崩之后,她服毒自尽,替父皇殉葬了。别人一说这,他就伤心掉眼泪。”
  杜文浩立即明白了,赵佶的娘,却原来就是被逼服毒惨死的陈美人!杜文浩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男儿有泪不轻弹!坚强一点!”
  赵佶抬起小手一抹眼泪,吸了吸鼻子,郑重地点了点头。
  哲宗接着介绍那小姑娘道:“她是我皇妹,封徐国公主,年纪还小,没取大名,有个小名叫念念,因为他喜欢黏人,所以叫黏黏,也就是跟屁虫。哈哈哈”
  那小姑娘杏眼一瞪:“我不是黏人的黏,是思念的念!哼!”
  三个人又都笑了。
  杜文浩坐回了椅子上,问道:“好了,咱们都认识了,现在我来回答刚才皇上提出的问题,——我到底能教你们什么。首先,我想知道,你们都学了什么。谁先回答?”
  念念抢先举手:“我说!”
  “好啊。你说吧。”
  “我们和皇帝哥哥一起学了《论语》、《三朝宝训》、《尚书》、《孝经》、诗词歌赋,还有历朝历代的历史,还有宫廷各种礼仪之类的。”
  杜文浩心中有数了,他瞧了一眼长方形条案上摆着一个用于筹算的装算筹的袋子,便笑道:“看样子,你们应该学过《九章算术》,对吧?”
  “学过啊。”
  “会算吗?”
  “当然会!”
  “你们四个中,谁算得最快?”
  “皇帝哥哥!”
  哲宗脸上露出些许的得意:“教算术的侍读先生说了,朕的筹算速度,世间已经很少有人能胜过了。就连先生,也比朕不过!”
  “是吗?”杜文浩微笑道,“那好,请傅侍读出个题,咱们五人算一下,看看谁算得最快。行吗?”
  “行啊!”哲宗脸上立即露出兴奋的神情,看样子他对自己得算术速度的确很是自信,也很希望能胜过这个年轻的帝师。立即将桌上的算筹袋子解开,哗啷啷一下倒了一桌:“傅侍读,你快出题吧!出难的啊,特别难的,否则……,哼哼,——你们三个快点啊!”
  其他三个忙吧算筹袋子都解开了,在手里拿好。
  傅侍读忙答应了,仰着脑袋思考片刻,说道:“微臣想好了,六万……”
  “等等!”哲宗摆手阻止道,瞧着杜文浩:“杜将军,你快拿出算筹来呀,还愣着做什么?”
  杜文浩微笑:“皇上不必管我。嘿嘿”
  哲宗瞪眼道:“好!你就托大吧,等一会看你输了别怪朕没提醒你!——傅侍读,你说题目吧。”
  “是是!”傅侍读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轻咳一声,“六万四千二百七十六,乘以七千三百五十一,得多少?”
  就听哗啷啷声响,四个小孩桌上开始摆弄算筹计算起来。
  当时算盘虽然已经发明,但远未普及(算盘是元朝才开始普及的),主要原因是算盘当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算法口诀,特别是乘除运算方面,运算速度甚至比不上算筹,而且容易出错,所以人们还是习惯用算筹计算。
  算筹是算盘运算技术成熟之前一种算术方法,是用小竹棍摆出不同的形状表示不同的数字,在计算乘除这样比较复杂的算术运算时,要摆成上中下三层,演算的时候要不断拿上拿下,一根根移动,相当麻烦,运算速度相当慢,算一则比较复杂的算术题,常常要摆上一桌的算筹,所以有句话叫“置筹盈案”,就是说得这个。
  杜文浩来北宋一年了,当初在五味堂就没少见林青黛用算筹算账,知道这玩意的计算速度非常慢,估计这道题要算出来,没有一顿饭的功夫是搞不定的,所以好整以暇不着急,站起身,背着手,走到他们身边,一个个仔细看过去,好像老师监考一样。
  哲宗手指运动速度极快,甚至都不看桌面,见他过来,抬头瞧了他一眼,一边盲摆算筹,一边笑道:“杜将军,朕的算术侍读人称‘神算子’,你再不动手计算,绝对会输给朕的!”
  “嘿嘿,”杜文浩背着手,随口问道:“你这位神算子老师,名叫什么?”
  “名叫沈括!”
  “啊?”杜文浩大惊失色:“沈括?沈括是你算术老师?”
第412章
知识的诱惑
  沈括在中国科学史上那绝对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数学、天文、地理、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有相当多的科学发现,著有《梦溪笔谈》等驰名中外的科学巨著。
  哲宗奇道:“是啊,怎么了?”一边说手里还一边继续用算筹计算着。
  “他人呢?”
  “你问这干嘛?”
  “我想见见你这位神算子侍读。”
  哲宗笑道:“那太不凑巧了,他在永乐城之战的时候,他率领的军队被西夏打败了,所以被父皇下旨贬官,让他编修天下州县图去了。”
  “啊?”杜文浩现在才知道,原来沈括还参加过对西夏的永乐城之战。这么伟大的科学家见不到,杜文浩有些惆怅。
  哲宗笑道:“沈将军,我都快算完了,你还没动手,你输定了!”
  杜文浩嘿嘿笑道:“那好,我现在来赶你,加快速度哟!”说罢,慢悠悠走回桌后,提笔开始计算这道乘法算术题。
  用阿拉伯数字和简单的加减乘除符号,用乘法公式计算这种题目,那速度比用算筹明显快多了。所以,杜文浩只用了片刻时间,便将这道题计算好了,又逐步检查了一下,确认没错之后,将毛笔搁在笔架上,瞧了一眼下面四位,还在那摆弄着算筹。特别是哲宗,手指运转如飞,插花塞柳一般,单论算筹计算速度,的确算很惊人的了。
  杜文浩背着手走到他身边:“怎么样?皇上。算好了吗?”
  “别捣乱!马上就好!”哲宗到了最后关头,不敢分心,连头都没抬,皱眉继续算着。
  杜文浩又背着手一个个看,赵佶苦着脸拿着算筹,一根根慢慢摆着,小胖子赵佖更是急得满头大汗。来到徐国公主念念身边时,见她也是愁眉苦脸地一会将算筹放下,一会又拿起来,迟疑不决。显然计算出了问题。
  杜文浩低下头,伏在他耳边低低的声音把答案告诉了她。她侧脸过来瞧着杜文浩,又惊又喜地点点头。
  杜文浩又赚了一圈,回到座位上坐下,端着茶盏慢悠悠品茶。哲宗抬头瞧了他一眼,一脸惊讶:“你算完了?”
  “早就完了!这么简单的题要算这么久?唉!”
  “简单?哼!你别吹牛哟!”
  “是否吹牛,等一会皇上就知道了。”
  哲宗又低头继续摆弄算筹,又过了一会,终于叫道:“算出来了!”转头瞧了一眼,只见念念洋洋得意坐在那,便问道:“喂,跟屁虫,你算出来了吗?”
  “早算出来了——你才是跟屁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