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583

  米十二嘿嘿笑道:“董事长,你做主就行了。”其他股东也随声附和。
  杜文浩心中暗叹,古代老百姓就是实在,连唯利是图的商人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上官本位都如此严重,更何况普通百姓呢,看来,自己要普及权利意识,任重道远啊。
  杜文浩道:“这不行,前面已经说了,这种事情必须股东会讨论按照双重多数决定。这样吧,为了便是大家集中讨论,我提三个方案,第一种,按原先青苗法的两分息算;第二种,一分五;第三种,一份。大家实行无记名投票。如果形不成多数,则去掉得票最少的一项,重新投票,也可以在投票上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利息。一直到形成多数为止。”
  众股东表示赞同。
  当下由公司经理侯押司发票,大家各自写了之后,交给侯押司。侯押司把票打乱,随意收取,在米十二的监督下唱票。
  令杜文浩意外的是,所有股东,全部填写的都是第三种,即一分息!
  杜文浩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不安,他心里明白,这都是因为自己这个官老爷先前的一番话给这些粮商的压力,惧官意识根深蒂固,一时间改不过来,更何况还有韩绛这个成都府提举和苏轼这个知州以及那么多粮商在一旁,这些粮商宁可少挣点钱,也不愿意得罪官老爷。
  想明白这一点,杜文浩心里暗自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公司事务中,要尽可能削弱自己这官老爷给他们带来的影响,真正把公司推向市场。
  以前的青苗法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十人为保,现在不用这种办法了,杜文浩提议以相当价值的田地、家财作抵押,便可借贷。没有的也可以提供有财产的人为保人,偿还不了,到期可以变卖抵押物清偿,或者由保人代为清偿。
  古代虽然也有保人或者抵押的制度,但远比不上现代民法规定的完善。杜文浩引进了现代民法中的担保法制度,让众人都很惊奇,也都认为规定清楚,觉得很可行。
  接着,股东会商议决定,第二天傍晚之前,所有钱粮必须全部到位,第三天开始放贷。在此之前,由米掌柜负责挑选雇佣公司员工,并雕刻公章,然后在城里和四乡八里张贴放贷公告,进行宣传。
  旁观的一帮粮商们终于见识了一个现代意义的公司如何成立,股东会如何运作的,都是大开眼界,这也就成了一场现代民法的初步普及课。
  事情搞定,杜文浩非常高兴,又叮嘱各位粮商们回去后开粥厂赈济无家可归的灾民,并跟着苏轼和韩绛一起巡街,眼看着开始落实,灾民们都已经排队开始领粥了,天也要黑了,这才满意地回到了住处。
  当晚,庞雨琴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好菜,把韩绛、苏轼和钱不收请来吃饭。
  席间,杜文浩钱不收疫情防治情况。钱不收神情黯淡:“师父,城里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按照您的要求,已经安排了垃圾清理和消毒工作,只是,乡下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怎么了?”杜文浩停下了筷子问。
  “雅州是山区,山高林密,露水湿气很重,本来就是烟瘴容易滋生的地方,加上乡镇居住分散,而患疠疫者十数日才发作,一旦发作,往往就是一个村寨。我们力量有限,无法对全部村寨进行防控。一些村寨发现疠疫,村民四散逃避,疠疫也容易就此扩散。”
  杜文浩有在董达县防治肺鼠疫的经验,尽管伤寒比肺鼠疫容易治疗,死亡率也低得多,却也不容忽视,他知道对于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必须设立疫区隔离,然后进行治疗。但是,他们的军队为了防范西山临近部落入侵,绝大部分已经部署在西山战略要地上了,手边没有可以实施隔离的军队了。
  杜文浩沉吟片刻,说道:“防疫工作刻不容缓,目前比抓生产还要重要,好在这一次的防疫工作不同于我们在董达县的,哪一次疠疫要猛烈得多,这一次相对比较温和,所以,即使不彻底隔离,也还是有办法控制的。这样吧,今晚你立即组织配制足量的预防药粉,明天开始,把所有郎中集中起来,分成几个组,分片负责,带领下乡进行防疫知识宣传,送药上门,这种病主要的传播源是食物,只要堵住食物和饮水不被污染这道关,就能控制住这种疠疫的传播。所以,这一次的防疫最重要的是普及防疫知识和送药进山寨。”
  钱不收躬身答应。
  苏轼道:“眼下粮商已经开粥厂赈灾,城里百姓吃的暂时解决了,韩大将军马上要把赈灾粮运来,咱们得先把受灾情况摸清楚,列出受灾户名单,到时候好下发赈灾粮。”
  杜文浩他们的放贷公司是把粮食放贷给那些地里还有庄稼,秋收能偿还的农户,以及能找到抵押从米行借贷银钱重新做生意的商户,只有抵押担保够,借多少都可以。而对于庄稼被完全或者大部毁损的农户,以及城镇里房屋店铺被烧毁的而又没有抵押担保的住户和商户,朝廷下拨赈灾粮款予以救济,当然,这种救济只是救急不救贫,只能解决几天最多十几天的口粮而已,让你这段时间可以找到赚钱或者谋生的事情。
  杜文浩点头道:“对,明天就开始这项工作。对了,难民占了你的知州府衙门,得尽快想办法让他们有所归才行,就算你不着急进去办公,百姓也着急新建家园啊。这该怎么办?”
  苏轼道:“先前我们下乡巡查灾情的时候,我见这个地方有山有水,而且到处都是竹林,竹子长势很好,而且竹子很便宜,可以用赈灾款大量购进,给灾民用竹子搭建简易房屋暂住,反正现在天热,还不用担心御寒问题,缓出时间让他们找生活营生,挣钱新建自己的房屋。”
  杜文浩抚掌笑道:“好主意!你咋想到的呢?”
  苏轼微笑道:“我们家乡也有很多竹子,穷苦百姓修不起房的,就用竹子建房,虽然冬天不太好过,但比躺在露天要强多了。”
  野外山上的竹子并非无主之物,而是归属于山岭地主的,不过竹子长得很快,两三年就长成了,所以价格比木材要便宜很多。第二天,杜文浩派出官吏,到附近收购竹子。那些山岭地主听说是他收购的,而且是用来给难民修建临时住所的,尽管钱还没到只能打白条,也没有不答应的,很便宜的价格便出售给了他们。
  杜文浩张贴公告征集篾匠和懂建房的木匠,用管饭和少量的工钱为报酬,开始给城里房屋被烧毁的住户修建临时住所。这个行动让不少人得到了就业机会,同时也解决了难民住宿问题,这让城里难民们对他都是感激涕零。
  安排好之后,杜文浩带着官吏来到衙门,登记核实住房商户烧毁情况,以便按计划修建竹楼。
  难民们见杜文浩进来,赶紧上前跪下磕头表示感谢。
  杜文浩微笑着让大家起身,跪在最前面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男孩目不转睛地看着杜文浩,似乎欲言又止。杜文浩很快发现了他,只见他看着很机灵,高高瘦瘦的,杜文浩走上前去,那孩子连忙将头低下了。
  杜文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这么瞧着我,可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
  孩子抬起头来,有些害羞地笑了笑,道:“我听刚才那个姐姐说,大老爷您是郎中?”说着,他指了指雪霏儿。
  杜文浩知道,前段时间,阎妙手、庞雨琴、雪霏儿和苏轼的两个夫人带着一些妇人在这里照料受伤生病的难民,便关切地问道:“怎么,你生病了吗?”
  孩子摇了摇头:“没有,我从一生下来,我娘说我就没有生过病,我大冬天的赤着膀子还流汗呢。”
  人群里有孩子低声笑他,杜文浩也笑了:“那你问我这个问题做什么?”
  孩子呵呵傻笑道:“大伙都说,大老爷和别的当官的不同,是真正帮老百姓做事的官,医术很高,还给大伙免费送医送药。所以我想问问。”
  杜文浩嘿嘿笑了:“没错,我是大夫,给大家治病是应该的,谁叫我们是父母官呢,当官的就应该是为百姓服务的嘛。”伸手拍拍孩子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猴子。”
  一旁一个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小姑娘咯咯地笑着道:“他整天不安分上串下跳的,就是个猴子!”
  杜文浩逗乐道:“那说明他很灵活,我象他这个岁数,也差不多。”
  猴子一听杜文浩这么一说,更是得意,裤腿一挽,指着院子里一棵大树,对杜文浩说道:“大老爷,您数十下,我便可以爬到树梢上,您再数十下,我便下来了,您信不?”
  杜文浩身后的官吏沉下脸来,道:“小家伙快走开,你以为大老爷闲得很,陪你玩这样的把戏?大老爷忙着呢!”
  猴子一听,马上低下头去,不说话了。
  杜文浩摆摆手,对猴子道:“好,那我现在就要开始数了,这么多乡亲看着,你可别拉稀摆蛋哟!”
  大家跟着起哄,猴子见杜文浩这么一说,高兴了,一把将脚上一双烂草鞋脱了,摔到一边,然后像匹烈马一般,双脚在地上跺了跺,躬身做了一个起跑的姿势,对着杜文浩笑了笑,点头示意可以数了。
  杜文浩手一挥,叫道:“开始!一!二!……”
  只见那猴子飞一般的速度冲向大树,大家也赶紧给他让路,等杜文浩数到十的时候,猴子已经钻进了茂密的树叶之中,杜文浩快步走到树下,却看不到人了。
  “猴子,你在哪里呢?”杜文浩大声喊道。
  “大老爷,我在这里呢。”说话间,只见从大树的最顶端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杜文浩倒退了两步,一个小脑袋从树叶中钻了出来,正朝着杜文浩使劲地挥手。
  杜文浩道:“你下来的时候小心一些,不要摔着了。开始!一!二!……”
  猴子的脑袋一下就没有了,杜文浩的十刚出口,就见猴子已经蹭地从一个枝干上跳了下来,稳稳地站在了杜文浩的面前。
  “大人,我没有骗你吧?”猴子得意地说道。
  杜文浩赞许地点了点头,道:“是挺快的,不错!”
  “大人以后需要猴子做什么,您尽管开口,这个地方我熟的很,城里大街小巷,城外山岭山沟,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庞雨琴走过来,对猴子说道:“那你知道上山的捷径吗?”
  杜文浩好奇地转头问道:“你问上山的路做什么?”
  庞雨琴道:“赈灾粮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够支持多久的,必须得替这些灾民想办法找别的吃的。这山上一定有很多的野果子和野菜,我们就想,找一些人带着上山去采些东西,一方面可以就着粮食一起吃,一方面也可以晒干一部分留着过冬。”
  猴子拍了拍胸膛,道:“没有问题,我带几位姐姐去。”
  身旁的官吏瞪眼道:“小孩子乱叫什么!这几位都是大老爷的夫人,你要喊夫人,知道吗?”
  杜文浩则笑着说道:“我看喊姐姐挺好,年纪相差不大,叫着也顺口,就这么叫。”
  猴子有几分得意地白了那官吏一眼,赶紧对着林青黛和庞雨琴恭敬地喊了一声:“姐姐好!”
  林青黛淡淡地笑了笑,庞雨琴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你爹娘呢?”
  猴子黯然道:“我爷爷奶奶、爹娘、哥哥姐姐全都给番军杀死了,我趁乱爬到树上躲了起来,才活了下来……”
  庞雨琴脸上闪过一丝不忍:“真是可怜,那你以后怎么办?”
  猴子抹了抹眼泪,又笑了:“我能扛长工做活,饿不死的!”
  庞雨琴叹了口气,对杜文浩道:“相公,这孩子还小,哪抗得动活啊,他孤零零一个人可怎么活,要不,你给他找个事呗,能养活他就行。”
  猴子很机灵,一听这话,急忙跪倒:“好啊,我什么都能干,我不怕吃苦的!”
  既然夫人开口了,杜文浩也不好拒绝,想了想,实在没什么合适一个十一二岁孩子干的活,便道:“看你样子挺机灵的,要不,你先跟着我当个跑腿传信的吧,等看看以后能不能找个差事给你。”
  猴子惊喜交加,连连磕头如捣蒜一般:“好啊,多谢大老爷!多些夫人!”
第318章
深山山庄
  数日后,城里烧毁房屋替代的竹楼已经颇具规模了,一排排的竹楼整齐而有序地坐落城里,芦苇被割了下来晾晒干了铺在了竹楼里,不但防潮而且还可以躺在上面睡觉,一些老百姓已经陆续地搬了进来,其他的竹楼还在紧锣密鼓地修建着,放眼望去,整个城镇已经差不多看不见战争的创伤了。
  进城才半个来月,杜文浩整个人感觉都像是瘦了一圈,他已经三天没有合眼了,大概是上苍垂怜,连续几天都是阴天,没有下雨,也没有太阳,所以正好适合赶工,他舍不得将这个时间用来睡觉上,他带着官吏四处奔波,处理“惠民米行”放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城里的防疫工作和竹楼修建的事情。
  惠民米行的股东都是些老手了,放贷驾轻就熟,这方面到不劳杜文浩费心,经历侯钟押司做账清楚,管理也很到位,杜文浩就更省心了。
  由于这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得知可以接待之后,拿着地契来借贷粮食的人络绎不绝,也有一部分是拿着房契,或者请有房子的保人来作保,借贷银钱重新做生意的。才几天功夫,他们仓库的粮食和银钱就贷出去了一半了,众股东都很心红,都说照这发展下去,只怕还得扩大经营,增加一倍的股金才行。
  杜文浩把日常的事情交给侯钟照料,自己主要负责城里楼房重建工作。
  一些当地的乡绅富商也纷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整个雅州城里大家是干劲十足,一排火热的气氛,这让杜文浩更加卯足了劲儿,想多做些什么。
  这天中午,艳阳高照,杜文浩累了一上午,坐在一棵树下有些犯困,也不想吃东西,喝了一些米汤,便靠在树下本想休息一下,竟然睡着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