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1/1090

  站在魏绛的角度,他觉得选择妥协也是一个慢性死亡的结局,不如轰轰烈烈干上一场。
  魏绛也不是没有留下后路,魏氏有约二十万的人口转移去了伊洛之戎的山区,带去的物资数量十分庞大。
  作为魏氏下一代继承人的魏舒早就不在“魏”地这边,他去了伊洛之戎安排新的生存之地。
  同时,魏绛说服“三戎”驰援魏氏,不看质量看数量拉来了近九万援军。
  魏绛剩下一招最狠的操作是,他派人前往“洛邑”,不出意外已经面见周天子,告知阴氏想要做什么事情。
  所以了,在魏绛看来,他们固守“魏”城等着诸侯合兵来攻,到时候由谁来品尝到胜利果实的甜美,尚未可知的呀!
  吕武对阴氏的人招呼了一声。
  这么个举动吓了魏绛一跳,以为吕武要不讲武德,直接动手杀人了。
  有阴氏的人拿来几个包裹往地上一丢,掀开的包裹滚出了几颗腌制好的人头。
  “告与你知,天子赠我首级,转赠与你。”吕武在说谎。
  阴氏要对魏氏动手,魏氏搞的动作太大,有点不太好干预,截杀一支魏氏的小队伍,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咯。
  魏绛认出那些人头是谁了,心里一沉的同时,爆发出一串笑声,说道:“阴子怎知我只出一伙。再则言,天子如何昏聩于斯。”
  现任的周天子爱财闹得举世皆知,平常也会干出一些很荒唐的事情,不至于连诸侯的臣子搞分疆裂土都觉得无所谓吧?
  吕武说道:“韩无忌已往‘洛邑’。”
  这一下魏绛的脸色有些绷不住了。
  韩氏跟周王室的亲密关系对某些人不是秘密,哪怕周天子不认那层关系,很多周王室的公卿是认可的。
  对,没错,周王室那边包括天子和公卿已经无法左右天下局势,搞一些法统上面的舆论,乃至于是出出声要求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天下诸侯还是愿意听一听的。
  心态有些崩的魏绛脸色慢慢变得苍白。
  现在的魏氏能奢望的就是周天子号召天下诸侯合兵出征,一旦周天子那么做并且只针对阴氏,很可能让中行吴和士匄远离阴氏,变成天人共同讨伐吕武的局面。
  那么,也就等于魏氏不但有救,论功行赏怎么都能吃掉阴氏河西的封邑,或许还能接手对秦国的控制?
  如果真的是那样的局面,魏氏现在的损失根本不算什么,成事后还能谋夺阴氏的冶炼技术和匠人,一下子让魏氏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家族之一。
  “范匄、荀吴何其愚蠢,竟被你玩于鼓掌之间。”魏绛面无血色了,还不忘嘲讽。
  “非也。”吕武很正色地说道:“范氏图谋未少于阴氏丝毫;荀氏宗主聪慧,深知与强者为伍方可无忧。”
  魏绛已经在吩咐麾下的人准备回城。
  吕武抬手摆了摆,有点点的索然无味,说道:“唯你本可分羹而肥,落此下场实乃咎由自取。”
  魏绛问道:“如魏氏东迁,果真既往不咎?”
  吕武无声地笑了笑,对魏绛眨了眨眼睛,有些促狭地说道:“我有言出必行之诺,你无应承敢为之心。”
  再问就没意思了呀。
  哪怕阴氏做出保证,魏氏敢做吗?
  魏绛行礼,道:“它日为朋,明日战阵相见。”
  吕武还礼,道:“魏氏落幕之战,必轰轰烈烈留于青史。”
  啊~~~,朋友再见!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
第734章
灭此朝食!
  这一天,东方刚有一缕阳光时,“魏”城的各处城门打开。
  城内先是涌出一大批的战车,随后就是常规类列装的步兵。他们在城池外约一里进行列阵,像是又在等待着什么。
  这是魏氏要出城邀战吗?看样子,似乎不是那么一回事。
  吕武得到汇报,想了想,说道:“命弩兵射箭。”
  阴氏这边的主营盘搭设在距离“魏”城约七里之外的开阔区域,留出足够的空间当然是用来摆阵。
  事实上,攻城部队肯定会留出足够的空间,抵得太近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
  到来的阴氏大军除了主营之外,还有许多屯兵数量适中的营区,基本上控制住了“魏”城对外的各处要道,甚至连城外通向城内的水道都进行了掌握。
  城池内肯定会有水井,只是一座城光靠地下水来维持,用水方面会非常勉强。
  诸夏这边不像罗马的一些大城市会建立水渠链接城池,一般情况下建城时就利用上了天然的水系,要么是让水系延伸到城内,不然就是水系处在城池边上。
  不管水系是在城内或城外,每天清晨和傍晚绝对会是最热闹的所在。
  清晨会有无数的人肩挑、手提,用各种工具将水运回家中。
  傍晚则是会有妇女拿着需要洗的衣物或其它什么东西前往下游,各自占一块地方进行洗漂。
  吕武有来过“魏”城,只是好些年头没有再来,不太清楚“魏”城有没有学阴氏的城池在城内搞蓄水池。
  什么蓄水池?其实就是吕武模仿罗马人,会建立一些人工水道引水入城,再建设数量足够的蓄水池储水,甚至还能让水顺着渠道不断循环,搞一些城内水渠什么的。
  喷泉啥的?阴氏暂时没那功夫去弄,要看某次作业会不会发现相关的原理,专门研究则没到那么闲的时代。
  能这样当然是阴氏这方面的技术累积足够,要不然并不是挖一条通道就能让水流通,还要看渠道水平合不合格,否则水还真的无法从低处往高处流,并且一旦某处水位太低要通向水平高的地方会出现漫水的情况。
  所以,哪怕只是修建水渠,里面要用到的知识也是一点不少,没搞懂相关技术的话,还真不是谁都能来主持修建水渠的工程。
  阴氏会断掉“魏”城的外连水道吗?要看战事的烈度究竟怎么样,没打红眼之前大概率不会那么干,真的到了必要的时刻投毒都能干得出来。
  当然,投毒什么的只是说说而已,什么毒才能将整座城池的人一下子毒死,哪怕是砒霜想立即毒死一个人的量都不低。
  其余的毒?比如将死掉腐烂的动物尸体弄进水里,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作期,再来危害的范围不是一般的大,并且还会遗祸后代,得是多么阴损才会这么干啊。
  出城列队的魏氏部队遭到了阴氏远程兵种的漫射,突兀间的伤亡不少,乱则是没有乱起来,使得准备冲锋的阴氏骑兵终止了动作。
  这一股魏氏部队出城是想干什么?他们只是在大河西岸的援军没抵达之前,需要出城来钳制阴氏的攻城,会找个地方驻扎再死守,一旦阴氏展开攻城则会配合守城部队干扰阴氏的攻城部队。
  该做法是军事中再普通不过的常识,也就是说除非是蠢到一种极致,又或是情况不允许,要不然守城的将领没可能将所有己方军队龟缩入城,造成一种孤城困守的局面。
  城外的军队哪怕不多,对敌人多少也会造成一种心理压力。
  如果城外的军队数量充足,配合城内守军就能对敌人形成一种夹击的效果。
  城内和城外都有军队,还会从事实上形成一种掎角之势,对于防守不是一般的有利。
  那么,魏绛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在城外驻扎大军,并且早早地构建硬寨呢?
  同样的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去做很有讲究,过早干了可能是白给,时机合适再做则是恰当。
  吕武来到前沿,看着不断有人中箭倒下的魏氏部队,低声说道:“我家储箭多也。”
  刚才魏氏的弓箭手试图反击,三石以上的强弓回击的射程不够,一轮之后就再也没有反击了。
  阴氏在“沫之战”对阵楚军,射出了两百万“次”以上的箭。
  需要用到“次”,主要是阴氏没携带那么多数量的箭,有些是收回再利用,跟现代出动多少“架次”一样,同一架战机多次出动,也就有了“架次”这么种计数方式。
  当然不光是阴氏弩兵列阵在射,阴氏的战车以及步兵肯定需要一块出场,一旦魏氏军队反击就是一场大战。
  吕武转头看向稍微靠后的位置,那边用布盖着一些大家伙,看轮廓好像是床弩,并且还有投石机?
  是的,就是床弩和投石机,却不是来到“魏”地再临时打造,乃是从“阴”城那边出发就给带着。
  这些器械阴氏之前还没有在战场上用过,就是准备用来打内战的。
  那句话怎么说?对内重拳出击,对外唯唯诺诺???
  没有的事,纯粹是对外作战阴氏能赢,对内则是要赢,并且赢得举世之内的所有人无话可说。
  吕武现在会拿那些器械来攻击出了城的魏氏士兵吗?不会的。
  攻破“魏”城对阴氏比较重要,肯定是要留下足够的惊喜给魏绛的咯。
  “魏”城的城墙上已经人影绰绰,远远看出弓箭手的数量不少。他们能够借城墙高度将箭矢射得更远,可惜的是射程依然够不着阴氏的弩兵。
  出城的魏氏部队达到三千左右,肯定不止这个城门的三千,其它三个方向一样有魏氏士兵在出城,共计约有个一万两三千的数量。
  有些出了城的魏氏部队硬着阴氏弩兵漫射下,整队之后发起了反击,战争也就正式爆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1/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