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0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090

  解朔又大声说道:“如君上允许,大汉尽可带甲百万,何惧于楚?”
  这一下崔杼有点懵逼。
  连带大多数文职体系的官员傻了眼。
  多少来着?
  百万???
  我了个尼玛,汉国竟然能拉起一支百万人数的军队!?
  真的假的???
  是真的,只是真的拉出一支百万大军,汉国很大概率是离崩溃不远了。
  那可是一百万人去参与拼杀,代表着优质劳动力全去当兵,后方只剩下老弱妇孺在生产。
  历史上的秦国一再暴兵,动辄就是拉出五六十万、七八十万的大军,为什么没有崩溃?
  那是因为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花了一百五十年以上的时间来打基础和进行积累,平时的国帑和国库储存,花了又能及时得到补充,再来是耕战制度已经得到巩固,自然是撑得住。
  汉国才建国几年?吕武目前只搞了“战”的制度,“耕”的制度还没有搞,哪能承受拉起百万大军的代价。
  不过,带甲百万听着挺带劲。
  回过神来的众臣都是一副打了鸡血的模样,能知道起什么效果了。
  崔杼呐呐地呢喃道:“此便是新政成果?”
  不再是贵族拉出兵力,转为年龄合适的国人都在可征召范围,兵源肯定是会猛增。
  在汉国目前的阶段,带甲百万其实很虚,人数能凑得出来,兵源素质方面的质量则是会很堪忧。
  汉国绝对的精锐当然是拱卫“长安”的那一万五千常备军,再来就是持续使用的三五万边戎骑兵部队,然后才是作为阴氏时就有的四五万“徒”和“羡”了。
  崔杼一改之前的态度,必须为之前的行为进行补救,对吕武行大礼,洪亮声说道:“如此,可相王!”
  谁都不用虚?
  局势当然是越乱越好!
  汉国要是能在某一天成为天下之主,凭什么当小弟?
  众臣紧随其后,一起行礼,再异口同声:“相王!”
第784章
从今以后各玩各的
  吕武认为历史进程被快进了,然而现在有数几个诸侯绝对是胆子最大的时刻。
  他们已经打破了好些传统,可能是处在思想迷惘阶段,也能是觉得传统被打破就玩起了破罐子破摔。
  事实就是那样,人变得毫无顾忌之后,哪能不玩得更野呢?
  换作是再过上一两代人,后辈又习惯了一种秩序,免不了心中添加枷锁,局势和环境也不允出现大变。
  以历史进程来看,目前绝对是“东方世界”人心思变和局势最为混乱的时候。很多诸侯惶恐不安想要寻找新出路,环境不乱就奇怪了。
  “吕光竟然也答应相王?”吕武其实比较不理解这个。
  齐国已经展开变法,挖掘出了自身不小的潜力。
  在以往,齐国就非常崇尚技击,只是缺乏团队合作。
  军队追求和讲究的就是团结协作,每一个人都是螺丝钉,为了整部战争机器而服务。
  个人武勇在斗殴上可能很有用,上了战阵个人的武勇价值将会被无限降低。
  很多演绎作品一再描述某位猛将怎么个强无敌,聪明的作者和编剧大多是用跟敌将单挑来进行人物侧写。正常位面的猛将顶多也就是百人敌,还是将敌军胆子吓破的那种情况,不是说那位猛将兄面对一百个敢战之士。
  再能打,敌人不感到害怕,信不信上去顶多杀几个,然后被乱刀砍死?
  拿真实存在的中华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来说,他之所以有这个名号,不是一人面对双位数以上的敌人打出来,其实是春秋有“致师(单挑)”的习俗,用敌军猛将的小命来成就自己的名声。
  养由基要是一对多,远距离能一个接着一个射杀,要是被双位数以上的敌人近身,想一想会是个什么情况?
  当然,养由基的近战技巧肯定也有,再加上“将”级别的防具,对付三五个敌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吕武比较纳闷的是周天子明明要扶持齐国,齐君吕光怎么会答应相王呢。
  “应该是征讨三戎让吕光看到周王室什么都不是?”吕武觉得有这个可能性。
  更大的可能性是,晏婴跟吕光讲道理。
  比如周王室不行了,现阶段的大多数诸侯也不拿周天子当一回事,拒绝楚王熊招的相王邀请,会变成展露出齐国要当下一个中原霸主的雄心壮志,不但会遭到中原列国的抵制乃至打击,楚国绝对会跟齐国没完。
  得到答复的公子午离开了。
  吕武在等待的荀国使节和范国使节,包括韩起的使者,几乎是前后脚来到“长安”。
  荀国面临的威胁比较清晰,没有什么复杂的地方,无非就是齐国纠集几个诸侯要一块揍荀国。
  范国内部则是出了问题,士匄一个处理不慎,不是国家分裂就是爆发内战。
  大概也是内部的问题比较大,才让士匄答应了相王的邀请,想借这个机会跟楚国缓和一下紧张局势。
  韩起?现在是韩侯了。
  吕武选择优先接见韩无忌,等着给出一个处理结果。
  “汉侯,今岁我便迁徙,约定之城邑尽归于汉。”韩无忌先提到这个。
  吕武有点意外,没有想要毁诺啊?
  搞出那么多事情的韩起,原来是担忧汉国在韩氏取代曲沃干点什么,才会有那么曲折的布局吗?
  吕武不会去过问韩氏有没有打算跟范国或荀国履行承诺,只跟韩无忌谈了两国之间的事情。
  一旦汉国得到韩氏的旧土,汉国的势力范围将会向东推进“新田”边上,仅剩“荀”地的相隔了。
  很久之前,开口要韩氏封邑的吕武只是试探韩起,没想到韩起会答应下来。
  韩氏取代了曲沃,他们会换一个都城吗?
  如果韩起不换都城的话,“新田”就在汉国势力范围边上,他能睡得了安稳觉?
  “我需汉侯相助。”韩无忌看着吕武,有些紧张,又带着祈求,说道:“我赠土予汉,唯求汉侯襄助说服范侯、荀伯少要城邑。”
  啊?
  也就是,韩起不准备履行对士匄和中行吴的承诺,使用的方式是利用汉国去压服范国和荀国?
  吕武必须想清楚,比如韩起是不是制造汉国跟范国、荀国的矛盾。
  那还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并且还展现了韩起的聪明才智。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一连串的大战中,汉国尽管派兵支援范国,兵力损失方面却是不多。
  汉国不像范国和荀国面临那么强烈的外部威胁,肯定有足够的余力干涉韩氏,乃至于裁决韩氏的生死。
  在吕武的注视下,韩无忌行了一个大礼。
  “往后,韩国愿奉从汉国。”韩无忌说道。
  是的,韩起还是弄了新国号。
  所以是晋国还存在,但是仅仅剩下“绛”这一座城和周边几个邑、邦。
  晋国公族再一次被清洗,绝大多数公族封主成了亡魂,他们的财产变成了韩氏的财产。
  如果硬要有个比较,依然存在的晋国已经沦落到跟许国差不多的国家,也就是最多只剩下一两万人,比许国好的是能固定在一个地方不用举国流浪。
  得知这件事情的吕武一度很唏嘘,只是那种唏嘘很假,不知道有没有人被恶心到。
  吕武从这一件事情的发展看清楚了韩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认定士匄的聪明是假聪明,中行吴的谨慎是真谨慎,韩起则是一个聪明又不啻于使用任何手段的人。
  收这样的人当小弟,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某天可能被阴还敢收,该是对自己有多大的自信?
  吕武笑着说道:“共勉罢。”
  这是收了?
  韩无忌大喜,再次行礼,复道:“吕光受邀相王。”
  还是那句话,周天子不管是看好齐国还是什么原因,反正就是打算扶持齐国成为下一个中原霸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6/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