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10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5/1090

  极可能就像梁兴猜测的那样,一场“商丘”之战让周天子看到了楚国的虚弱,认清楚国不再是大威胁,王师则是在三戎那边遭遇不败而败,致使周天子又有了搞事情的心思。
  吕武没回答梁兴,改了个话题,说道:“韩宗主既已享爵为侯,且遣使‘新田’祝贺。”
  成了侯爵的韩起,他会选择自行建立自己的韩国,还是会仍然为晋国呢?
  至于说拒绝周天子册封?韩起前一次是认为时机不到,这一次极可能是主动布局,致使周天子想到前一次有人婉拒赐爵,搂草打兔子又给干了。
  所以,这一出可能是韩起给整出来的?
  在接下来,令吕武没有想到的是楚国那边有使节团到“长安”来了。
  楚国正使的规格很高,直接是令尹公子午亲来。
  “代我王问候汉侯。”公子午又称呼熊招为王啦?
  吕武皱眉,一时间没有还礼。
  “我来时,见范国上下群涌滔滔,亦见晋国杀戮不绝。”公子午露出了诧异的表情,问道:“汉侯不知?”
  说的是彘裘终究还是有想法,没有第一时间拒绝周天子的册封,搞得范国内部的政局出现动荡;晋国那边的杀戮不会是别的,韩氏开始大肆清除异己了呗。
  范国那边的事情,吕武只能进行有限的关注。
  吕武最为在乎的还是晋国的大变,尤其是韩起从头到尾都没有派遣使节过来沟通。
  话说,韩起到底是怎么想的?时机最合适的时候没有动手,是在等着周天子的配合吗???
  为什么那么说?
  周天子的册封必定会让范国和汉国出现内部问题,无法在荀国耍花招,有关于齐国已经集结大军的消息。
  所以,韩起不是被动等待,他在主动创造时机啊!
  吕武想不明白的是,哪怕韩起取代了曲沃一系,无论是仍然为晋国,还是更换国号为韩国,能扛住汉国、范国和荀国的怒火吗?
  好,汉国、范国和荀国暂时都有自己的麻烦,总有解决麻烦的那一天,韩起能在那段时间里将国家壮大到什么程度?
  以路程,再看能行走的路线,周天子派出的使节团最晚到“长安”是正常。
  吕武对要来长安的天子使节团是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等着看大戏呢。
  在暂时阶段,解朔好像并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平日里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该干嘛还是干嘛。
  吕武无法百分百确定解朔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能够提前知道消息,要么是派人随时在刺探消息,不然就是源于职权相关。
  等事到临头才知道,真心没什么值得奇怪的地方。
  毕竟,现在又没有报纸、广播和电视,想知道什么消息依靠的是多方打听啊!
  “楚使前来,所为何事?”吕武问道。
  公子午再次行礼,说道:“天子此番祸乱诸侯,无为君之德。我王得知甚觉可笑。”
  然后呢?
  周天子挣扎了一次,闹出了征讨三戎不败而败的笑话,谁还不知道周王室是彻底不行啦。
  已经不行了的周王室,小日子想过得舒坦,肯定不能让某个诸侯一家独大,并且还要削弱周边诸侯,再从远远的地方选个能给予方面的诸侯成为新霸主。
  吕武不止一次觉得周天子一顿操作很漂亮,并且还猜出周天子要培养齐国,进而打算强力支援荀国破坏周天子的图谋。
  现在,吕武没有训斥公子午,其实已经将态度表达出来了。
  公子午能看懂的,他对自己今次前来的任务能不能完成有了更多的信心。
  “我王邀汉侯往‘会稽’。”公子午停下来一小伙,复又说道:“范侯、齐侯、荀伯皆已远往。”
  真哒?
  不能够吧!?
  吕武这一刻想的是:“会稽?这么远!”
  为什么选在“会稽”,又是去做什么,吕武肯定要问清楚。
  公子午笑眯眯地说道:“姬泄心失德,何以为王?五国会盟于‘会稽’,祭拜夏后氏……”
  夏后氏?大禹吗?
  吕武静静听着,慢慢品出了味道,那是要互相称王,再互相承认王号啊!
第783章
带甲百万
  楚国……或者说熊招,搞出这一波操作让吕武有点懵呀。
  倒不是说熊招前几年去了王号,当下又把王冠捡起来戴头上,主要是不管诸侯愿不愿意,“东方世界”就是有两个“王”。
  也就是不将吴国和越国过家家一般的称王算在内,诸侯不管是认可还是反对,事实上“周王”和“楚王”的名头已经打出去了。
  周天子的“王号”是祖宗开创基业得来,各个分封国不承认周王室的“王号”也等于是在否认自身。
  楚王的名号则是楚国用硬实力自己赢来,可惜的是办不到姬发的事业高度,也就是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让天下诸侯承认周王室作为“共主”的地位。
  以前,楚庄王熊侣做问鼎轻重的事情,要的是抢走周王室的“共主”地位。
  现在,现任的楚国一国之君熊招,不再以取代周天子“共主”的唯一性为目标啦?
  吕武心想:“看来楚国是真的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并且吸取了以前的教训,明白抢周王室‘共主’的身份会使某个中原诸侯成为霸主,带着其余列国抗衡楚国。”
  再怎么说,周王室的招牌依然高挂,名头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挺好用的。
  晋国并不是第一个举起天子旗号,喊出“尊王攘夷”实际搞争霸事业的国家,好些个诸侯国都这么干过,成功的国家就有齐国、郑国、卫国,晋国其实是后来者。
  所以,现任的楚君熊招见自己的先辈搞了那么多年没有成功,想着换套路啦。
  只要能把不服的国家打到服,能不能成为唯一性的“共主”,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何必一开始就招惹中原诸侯强烈的反抗意识呢?
  吕武这一刻很警醒,不是因为其它,主要是范国和荀国竟然没有派人来通气。
  范国之前才跟楚国大战了一场,转头答应了楚国去“相王”的邀请。
  中行吴口口声声说要侍奉吕武,轮到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玩了一手“既定事实”啦?
  殿内的人不少,听完公子午所言,起心理剧烈波动的人绝对不少,问题是不见有人站出来讲什么,什么哗然声也没有发出,一个个注视着吕武等待裁决。
  “如果周天子肯依仗我,我倒不是不能扛起‘王旗’也玩一玩‘尊王攘夷’那一套。”吕武心想。
  关键是连续好几任周天子不是选卫国就是选齐国!
  吕武没有当即表态,看向了梁兴。
  在汉国负责邦交的是大行令,梁兴也就站出来请公子午先去驿馆休息。
  等外人离开,崔杼出班说道:“君上,楚王此举乃是祸乱我家。”
  这个“我家”指的是周王室的分封体系。
  吕武着实记不得历史上是谁提出“相王”,也不知道到底有哪些诸侯参与,只依稀记得秦国当时不请自到。
  分封体系崩溃对汉国有影响吗?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只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里就要说汉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但取代了秦国,还将魏国和赵国给搞没了,汉国不但位处边角,并且邻国也就周王室、楚国、晋国和荀国。
  最为重要的是汉国地处西疆和北疆,并且汉国的军事实力无比强大,要不然齐国也是位处一隅,怎么没办法将小日子过得舒坦?
  说到底,齐国的地理位置也在边角,问题是齐国自身的实力不足以抗击外敌。
  崔杼讲了不少,总体上就是思想固定且僵化,有点不能接受“天下”一时间多出了那么多的“王”。
  “一旦事成,中原诸侯便是一盘散沙,必成楚国一家独大局面,再为楚国各个击……”崔杼说到一半自己停了下来。
  是呢,以前虽然也存在互相竞争,名义上不是还有一个“共主”吗?
  要是每个人都是“王”,代表脱离了周王室的体系,不再有“香火情”作为基础,一块玩耍的防备心绝对会更强烈,甚至是变得更为赤裸裸。
  只是吧,崔杼说各个击破,是不看好汉国的实力,认为汉国终有一天也会是楚国的菜吗?
  崔杼没将话讲完,该听出来的则是一个没差,不少人用诧异的表情看过去,少部分则是露出了一脸怒容。
  “大汉之强,不弱于楚,乃至更盛。”解朔讲这话的声音很大。
  国尉担负全国年龄合适和身体状况达标者的训练任务,怎么可能不知道国家能拉出多少兵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5/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