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9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2399

  萧无衣自己也认真想了想,好像也是,略显忐忑地问道:“那你觉得这样好还是不好?”
  韩艺笑道:“当然好呀!其实哪种女人都一样,无好坏之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非常短暂的,当然得为自己而活,夫妻关系就是最好的证明,你嫁给我,当然是为了你自己,满足自己心中的欲望,绝不可能是因为我,我娶你同样也是如此,如果我不渴望拥有你,那我就不会娶你,如果不是的话,那肯定就是被逼的,这又是另一码事了。”
  萧无衣琢磨半晌,忽然嫣然一笑,直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喜欢你,因为在你身边,感觉非常轻松自在,一点也不觉得拘束。”
  “这就是魅力。”
  韩艺耸耸肩,又道:“不可能就只有这一点吧,比如我的样貌,才智,学识,你都可以适当的说一说啊。这没有关系的,我现在比较有空。”
  萧无衣噗嗤一笑,本想说他真不要脸,但眼眸突然一转,道:“倒是还有一点。”
  “什么?”
  “你打不过我。”
  “呃……!”
第762章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其实萧无衣说得的确没错,韩艺以前只是在婚姻、家庭方面非常自卑,但是在其余方面,还是非常自傲的,他不想直接出面,就是不愿让人以为他是在向崔家或者说崔戢刃示好,他帮助独孤无月,主要还是因为独孤无月,不是因为别人,就是这么简单。
  因此他只是将方法告诉萧无衣,其实这种事交给萧无衣是非常危险的,毕竟萧无衣太意气用事了,但是有崔戢刃、卢师卦在后面把关,韩艺觉得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况且这又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骗局。
  从宋国公府出来之后,韩艺就回北巷去了。
  “韩艺回来了。”
  “韩小哥。”
  ……
  韩艺这前脚刚刚踏足北巷,就见一大群儒生从四面八方涌来。
  靠!忘记这茬了!韩艺一直在想着独孤无月的事,忘记少年孔子这码事,结果就没有走专用通道,这下好了,给这些苦苦等候的儒生堵了一个正着。
  “韩小哥,你这两日跑哪里去呢?”
  冲在最前的一个儒生上来就是一脸不满的质问韩艺。
  “呃……我去皇家训练营了。”
  韩艺尤其加重了“皇家”二字,仿佛在警告他们,我可是在为皇上办事,你们可别乱来。
  “韩小哥,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你,如果这世上的有引力的话,为什么星星不掉下来。”
  “还有月亮,还有月亮。”
  “太阳落山跟引力有关吗?”
  “如果太阳落山跟引力有关,那么太阳为什么会升起了。”
  “还有这引力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存在引力?”
  “如果没有引力,是不是咱们就可以飞升了?”
  ……
  这些儒生围着韩艺,七嘴八舌的问了起来,因为这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领域,这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偏偏韩艺将其归纳到儒学当中,但是这些儒生从未学过这些,就显得无所适从,这两天对于他们而言,真是煎熬啊!
  韩艺被他们问的是一个头两个大,只觉脑袋都有爆炸开来,赶忙举举手,大声喊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如此这些儒生才安静了下来。
  韩艺轻轻吐了口气,道:“关于大家的问题,真是抱歉,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在无意间发现了引力,并且将其编入话剧里面。坦白说,在天资方面,我远不如各位,各位问的问题实在是太深奥了,我都无法去想象,我的智商还只是停留在梨子落地的层面。不过,在下非常佩服各位的才智,在下的一个引力,却能让各位联想到星星、月亮上去,真是令人叹服呀!”
  那些儒生听得心里乐开花了,没有办法天赋如此。
  一个稍微年长的儒生就摆摆手道:“韩小哥这话倒也过谦了,若非韩小哥无意发现引力,我们也不会想到太阳月亮上面去。”
  “过奖,过奖。”
  韩艺拱拱手,心里却想,天下儒生都这么不要脸么?又道:“不过各位的问题令在下也非常好奇,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在下天赋有限,这么难得问题,在下恐怕是解决不了了,这重担怕是要落在各位身上了。还希望各位能够遵从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实事求是的去寻求真理,为世人去揭开这一个有一个的迷雾。”
  这些儒生听得更是心花怒放,激动不已,仿佛自己就要去拯救苍生了一般。
  其实在中国古代有不少了不起的发明,但是一直不受重视,韩艺虽然知道很多领先几千年的知识,但是这没有什么用,好像熊飞犁、晶晶织布机,这虽然已经普及了,但是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即便是香水、纸墨,那也是引起利益上的重视,没有人因此受到启发,去发明更多的好东西。
  韩艺心里对此很是失望,在当今的技术下,他能发明多少东西,这又不是他的专长,在他看来,引领科学思想,胜过发明一切,华夏民族并不愚蠢,缺乏的不是科学,而是科学思想。发明飞机大炮有用吗?有,但问题是这治标不治本,一千年后还是用着唐朝的飞机大炮,结果便宜了崇尚发明创造西方国家,这有意思吗?好比说,清朝的火器跟明朝也没差多少。
  因此他更多的是想办法引到大家对于科学的兴趣,而不是拿着引力去装逼,他其实可以跟这些解释他们的种种现象,但是这在他看来,这没有任何意义,你得感兴趣,你感兴趣就自己会去探究,一代一代总会找出原因来。韩艺相信,只要科学氛围起来了,飞机大炮不在话下。
  而他的办法就是托古改制,选中的是儒学,因为儒生天赋最高,科学是需要天赋的。
  忽听得外面响起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在下还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韩小哥,还望韩小哥不吝赐教。”
  众人转目看去,只见一群穿着亮丽的公子哥走了过来,为首一人正是裴清风。
  真是阴魂不散呀!其实崔戢刃这样的对手挺好的。韩艺拱拱手,苦笑道:“裴公子真是会开玩笑,这我可承当不起。”
  裴清风微微笑道:“韩小哥谦虚,所谓各有所长,如果我去做买卖的话,我肯定会向韩小哥请教的。”
  看似恭维,实则暗藏贬低之意。
  顾倾城有句话说的非常好,这就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韩艺也已经习惯了,呵呵道:“我相信以裴公子的天赋,要是来做买卖,那我可能就得挪窝。”说着他目光一扫,道:“其实在下能有今日,多半都是因为天下的聪明人不愿意做买卖,若非如此,我韩艺恐怕再奋斗个五十年,也不可能有今日的成绩。”
  韦季笑道:“算你还有自知之明。”
  裴清风瞥了眼韦季,带有一丝不满之意,此乃真小人的作风,可不是伪君子该做的事。随即又向韩艺道:“韩小哥,在下那日也看过你的少年孔子,觉得其中有些不妥,哦,若是在下说的有不当之处,还望韩小哥海涵。”
  一看就是来踢场的。
  其余儒生一听,知道有好戏看了。
  韩艺道:“哪里,哪里,世上哪有完美的东西,我的话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若是裴公子能够指出来,我还要感激裴公子才是。”
  “既然韩小哥都这般说了,那在下就直说了。”
  “裴公子请说。”
  裴清风道:“圣人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而少年孔子中孔圣人却反对老师的理论,当然,仅从故事而言,孔圣人并未做错,在下想说的是,这个情节的安排不合乎我儒学思想,实乃不妥。”
  这就是聪明人说的话,我针对的可不是孔子,而是韩艺,分得非常清楚。
  那些儒生也暗自点头,觉得这确实有些不妥。
  我还当你有什么高招,如今看来,也不过尔尔吗。韩艺笑道:“我认为这并无不妥之处,我反而觉得这个情节恰好迎合了这一句话。”
  裴清风皱眉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首先,我认为裴公子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稍有偏差,如果按照裴公子之言的话,那么孔圣人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老子生于前,孔子生于后,这大家都知道,也就是说道家思想在前,儒家思想在后,可这两种思想有像似之处,也有矛盾之处,孔子既然信而好古的话,那他就不应该提出与道家思想矛盾之处,也就是说孔子有不认同老子思想的地方。所以若是以这句话来评论对于错的话,那孔子岂不是错了,那今后儒家子弟遇到道家子弟,恐怕都会抬不起头来。而道家子弟可以一句话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儒生们听得一生冷汗,这真是太吓人了。
  裴清风也是吓得一怔,暗骂韩艺太狡诈了,动不动就挑起儒道之争。
  韦季见罢,急忙站出来道:“裴兄说得是话剧,你扯到道家上去作甚。”
  “抱歉!抱歉!我只是想借道家解释一下。”韩艺一笑,又道:“我只是想说明孔圣人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按照远古的知识办事就行了,不需要再进步,这不可能,我唐朝的制度与春秋时候的制度就大不一样。我认为孔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描述事实,不妄加价值评论,不动辄进行道德审判,不添油加醋,也不断章取义,才能准确理解原意。
  至于信而好古,并不是说古代的就是对的,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观点,难道说现在一切有违于上古的知识、理论都是错的吗?如果是的,那么就是说人类一直在后退,我大唐不如历朝历代?这句话是说明上古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当然要相信并且喜欢,这是我们的祖先啊,为人子孙当然不能否定自己的祖先并且讨厌自己的祖先。事实是事实,我们肯定要相信它们的存在,但是事实是不是对的,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述而不作也是如此,这句话只是让我们更准确的理解原意,至于原意是对是错,这又是另外回事了。
  这不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吗?剧中的孔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说老师的理论是错的,他是相信并且喜欢的,否则的话,他根本就不会去在意,隔天就忘记了,之所以有了相信,才会产生质疑,质疑才会使得人类的进步。剧中后来又说到是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让孔子发现这个理论似乎说不通,但是他并未妄加评论,他还是小心翼翼的求证,直到经过千万遍的反复试验,他才鼓起勇气提出质疑。这不就是反应出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思想吗?圣人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就是敢于去追求真理,如果圣人不具备这一思想,那圣人说得又怎会是真理呢?”
第763章
儒之根本
  这话多漂亮,圣人说的是不是真理?是的话,这真理肯定去追寻来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那么话剧中的孔圣人追寻真理,这非常合情合理啊!
  儒生们纷纷点头,虽然裴清风的名望也是极高的,但是经过韩艺的一番诡辩,他们宁愿相信韩艺的解释,因为如果遵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儒家就要低道家一等,毕竟老子思想出现的更早,这是儒家大忌呀,儒生必须捍卫儒家的地位,在这一点上,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弃。
  其实“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句话,韩艺在查找儒学资料时,曾也看到过,对此是感到非常愤怒,觉得这句话严重阻碍了华夏民族的进步,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孔圣人的话比圣旨还好用一些,大家将孔子的话视为信仰,孔圣人打得屁,那都充满了真理的味道。这其实是一种思想统治,韩艺认为不管孔子说这话是出于什么意思,你影响力这么大,这话真不能乱说。
  这要是以前,韩艺肯定是否定这句话,但是他要托古改制,那么他就必须承认儒家思想都是对的,是决不能否定儒学的,那么他只有去另做解释。他也料到了可能会有人借此事来抨击他的话剧,他是做过准备的。
  裴清风对于韩艺的这一番诡辩着实无奈,因为韩艺总是拿着道教、佛教的威胁来换得儒生的认同,这可不是纯粹学术的争论,太无耻了。但他还是保持着君子风度,笑道:“韩小哥言之有理,其实我是认为这话剧意义并不能体现我儒家的思想,我们儒家思想遵从的是仁、德、信、礼、义、忠、孝、廉、耻,等等。至于那格物致知,不过是《大学》中的一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都各有说法,我认为少年孔子缺乏了儒家思想。”
  他是聪明人,引力这玩意,世上就韩艺一个人知道,一旦这门学问得到儒生的认同,那么韩艺的声望肯定会与日俱增,但是韩艺在他看来,不过就是一个田舍儿,一个商人,怎能拥有如此名望。如果韩艺回归儒家正统,那么韩艺就没有任何优势了。
  这一句话倒是提醒了儒生,格物致知只是儒家思想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理论,不是核心思想,你演孔子当然得表达儒家的核心思想,这有本末倒置之嫌。
  起初他们没有在意这一点,主要是因为四大家族都推崇这个理论,如今裴清风的一番话倒是点醒了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