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2399

  韩艺好奇道:“李舍人因何叹气?”
  李义府瞧了眼韩艺,忽然心念一动,手往前一引。
  二人往前行去。
  李义府道:“还记得我与韩御史第一回见面,其时韩御史正欲离开长安。”说到这里,他苦笑一声,道:“可才过去一年之多,再遇见韩御史,却轮到我要离开长安,真是世事无常啊!”
  韩艺听得一惊,道:“李舍人要离开长安?”
  李义府点点头。
  韩艺道:“这事我怎么没有听说啊!”
  你一个六品官员,怎么可能听说吗。李义府暗道一句,嘴上却哎哟一声,“这事不应该跟你说啊!”说着,他慌张的拉着韩艺走到一边的角落里面,道:“韩御史,当我求你了,此事你可别声张,否则我恐怕官职都难保。”
  韩艺听得困惑不已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李义府嗫嚅数回才道:“罢了,罢了,既然你已经知道,那我就告诉你吧。事情是这样的,我前面在门下省值班,正好当时送来一道诏令,我不小心就看了眼,没曾想到,这诏令竟是要将我调去壁州当司马,我当时见了,整个人都慌了,也无心待在那里,于是就打算回家通知家人,准备收拾行李离开长安。”
  这皇帝的诏令是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最后就是尚书省执行。
  这一道诏令到了门下省,其实还并未生效,就属于机密来的,不能随便乱看的。
  韩艺诧异道:“李舍人犯了什么过错,为何要被调离长安?”
  这很明显就是被贬。
  “如今朝中人人自危,我怎敢犯错,我平时连话都不敢说,一直都是小心翼翼。”李义府一脸委屈。
  韩艺道:“既然如此那为何要贬你去壁州?”
  “方才我也想不通,究竟我得罪了谁!”
  李义府说着话锋一转道:“直到前面撞了你一下,我才明白过来。”
  韩艺惊奇道:“这——这怎么可能。”
  李义府道:“因为这事与你也有关。”
  “与我有关?”韩艺立刻道:“李舍人,这可真是冤枉啊,我最近一直待在训练营,怎么可能与我有关。”
  李义府道:“你可还记得当初在万年时,那武昭仪忽传有喜,你便送了一架小车给武昭仪。”
  韩艺点点头,道:“这事我当然记得,但是这事跟李舍人没有关系啊。”
  李义府道:“我当时见你送了,觉得作为臣子也应该送一份贺礼去,于是我就让内子给武昭仪送去了一份贺礼。我想此事一定是让太尉得知了,你也知道朝廷目前是一个怎样的情势,我看八成是太尉认为我是武昭仪那边的,因此将我贬出长安。”
  原来如此!
  韩艺点点头,心中只觉非常奇妙,当初他离开长安时,遇到了李义府,而如今李义府要离开时,恰好又遇到了他,而且都是因为长孙无忌和武媚娘,虽然当初是崔戢刃要赶韩艺走的,但其实是长孙无忌安排的,暗想,难道命运之轮再度转动起来了吗?
第637章
投机分子
  别看韩艺这么惊讶,其实他早就想到是长孙无忌所为。因为上回他跟长孙无忌谈话,就已经提到这一点,甚至他还暗示了长孙无忌应该这么做,如今李治正在招揽人马,长孙无忌必须将一切不确定因素先给扼杀了,将更多支持王皇后的官员提拔上来,不给李治任何机会。
  韩艺只是没有想到,李义府会首当其冲,心中不禁是喜忧参半。如此机密的事,他竟然告诉我,可见他是想让我帮帮他,这倒是正合我意,不过此人看上去道貌岸然,但是从他当初送礼给武昭仪,可见他是一个投机取巧之人,我究竟该不该帮他呢?
  韩艺大脑飞快运转,忽然哎呦一声,“李舍人,我说——你怎么做了恁地糊涂之事啊!”
  李义府叹道:“我当时只是想尽一份为人臣子的心意,以为这无可厚非,哪知却埋下了祸根,唉——真是悔不当初啊!”
  韩艺道:“这礼呀,我送得,你送不得。”
  李义府忙问道:“这是为何?”
  韩艺道:“我是陛下一手提拔上来的,从头到尾就是坚定不移的站在陛下和昭仪这边的,我送礼那是理所当然,而你立场又不坚定,你这礼一送,无异于令自己进退维谷,怕是两边都会得罪,你当时就应该问问我啊。”
  李义府听得目光闪动了几下,过得半晌,他突然道:“那如果我也立场坚定呢?”
  韩艺微微皱眉道:“这个——李舍人,在商界有一句至理名言,唤作,利益总是伴随着风险,利益越高,风险就越大,就看李舍人你如何取舍了。”
  李义府听得沉思起来。
  韩艺眼中闪过一抹诡异之色,道:“李舍人,方才陛下还吩咐我一些事要做,我就先告辞了。”
  李义府一怔,忙道:“请便,请便。”
  “告辞!”
  韩艺微微拱手,然后就离开了。
  李义府望着韩艺离去的背影,目光中透着强烈的嫉妒之意,心想,此子不过就是一个田舍儿,但如今却贵为皇家特派使,宠极一时,我李义府比他强上百倍,如今却要面临被贬的命运,这世道真是太不公平了。不行,我这一走,将来恐怕就回不来了,我李义府决不能就此认输。
  念及至此,他突然转身,往门下省走去。
  他刚一消失,韩艺突然从一个转角处走了出来,微微眯眼,似在沉思什么。
  ……
  门下省。
  李义府刚来到门下省,屋中正巧走出一人来,此人样貌丑陋,矮矮胖胖,脖子上长着一个巨大的瘤,怕有铅球一般大小,看着都令人害怕,他一见李义府,不禁惊讶道:“哎!我说老李,你怎么又回来了,你方才不是说。”
  此人名叫王德俭,虽然长得丑,但是文笔非常不错,与李义府同是中书舍人,向来足智多谋,小聪明多了去,因此他有一个外号叫做“智囊”,这智囊本事褒义词,但是用在王德俭身上却成了讥笑讽刺的意思。
  李义府讪讪笑道:“我——我突然想起那事我已经解决了,不——不用回去了。”
  王德俭听得有些纳闷,看着李义府道:“老李,你今日怎么好像心事重重的。”
  李义府与王德俭关系非常好,都是一丘之貉,他心想王德俭主意非常多,何不再向他请教一下,虽然他方才已经得到了韩艺的启发,但是他与韩艺毕竟不熟,左右看了看,小声道:“德俭,我遇到麻烦了。”
  王德俭听得一愣。
  二人入得屋内,将门窗都给关严实了。
  李义府就将那一道诏令的事告诉了王德俭。
  王德俭听得震惊不已,道:“此话当真?”
  李义府道:“我亲眼所见,这还有假,估计那一道诏令明日就会去到尚书省。”
  王德俭道:“你究竟犯了什么事?”
  李义府道:“你也知道,太尉素来就看我不顺眼,他老早就想将我贬走了。”
  “哎哟!”
  王德俭道:“老李,如果真是太尉的意思,那你此去凶多吉少,这只是刚开始,太尉肯定还会继续将贬去更远的地方。”
  李义府苦恼道:“我当然知道,你向来主意多,快帮我出出主意吧。”
  这王德俭生得一对鼠目,忒灵动了,溜溜只转,忽然道:“老李,办法倒不是没有,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了。”
  李义府心中一动,道:“我都到这般田地了,还有什么不敢的。”
  王德俭就道:“如今陛下欲立那武昭仪为后,但是朝中的宰相们都反对,因此陛下才不敢正式提出来,倘若你能够帮助陛下将此事给办妥了,哼,那你不但不会被贬,将来定能位极人臣。”
  这韩艺的暗示,王德俭的明示,但都是同一件事,李义府决心已下,但是不露声色,犹豫道:“上一回你舅舅不也这么做了,可结果如何,你也是知道的。”
  这王德俭的舅舅可不是别人,正是那许敬宗。
  王德俭就道:“我舅舅年事已高,锐气已尽,被太尉那么一吓,结果连门都不敢出了,可是你也不想想看,到目前为止,可有一人上奏弹劾过我舅舅,可见太尉心有顾忌,你不要害怕,只要你坚定不移的支持立武昭仪为后,太尉决计动不了你。”
  “好!我就听你的。”
  李义府又问道:“可是我该怎么做呢?”
  王德俭稍一沉吟道:“如今诏令已经到了门下省,一旦到尚书省,立刻就会生效,到时什么都晚了。正好,我今日晚上值班,你与我换一个班,今晚就跟陛下上奏,表明你支持武昭仪为后。”
  三省掌权的都是长孙无忌的人,你要走正规程序,这奏章上不去的,不过作为舍人,有一个非常便利的地方,就是可以接触到皇帝,可以直接上奏。
  李义府心中一喜,拱手道:“倘若此番成功,王兄的大恩大德,义府定当厚保。”
  王德俭道:“老李,咱们兄弟还说这些作甚,只望他日你飞黄腾达之时,莫要忘了兄弟。”
  “一定,一定。”
  于是王德俭就李义府换一个班,王德俭就出宫去了。
  王德俭出了宫,就立刻赶去他舅舅许敬宗那里。
  这许敬宗上回被长孙无忌那么一吓,真心不敢冒头,装病在家,又觉没有面子,毕竟辈分在这里,至今未去上朝,忽见王德俭来了,不禁好奇道:“德俭,你今日怎来了。”
  王德俭激动道:“舅舅,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