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4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3/2399

  李治瞧了他们一眼,都是头发胡子白了一大片,满面风霜,哪里好开口教训他们,带着一丝无奈地笑道:“二位爱卿稍安勿躁,先让韩艺说完,咱们再行讨论。”说着,他立刻朝着屏风外面喊道:“德胜,端两杯茶来给太尉和卢国公解解渴。”
  长孙无忌一脸尴尬,让自己的外甥给看了笑话,狠狠瞪了一眼程咬金,然后才坐了回去,但是没有办法,这里面就他、于志宁跟程咬金资历、辈分相当,即便是褚遂良,也差了点意思,而于志宁的性格,肯定是当做没有听见,他要不出来压住程咬金,那这老匹夫非得将他们文官说得是一文不值。
  程咬金脸皮厚,不在意这些,但也没敢在闹了,毕竟这两仪殿,可不是他家。
  张德胜带着两个小太监给他们两个一人奉上一杯茶。
  李治又向韩艺道:“韩艺,你继续说。”
  “啊?”
  韩艺人都是懵的,已经出戏了,一怔,道:“微臣说到哪里呢?”
  于志宁微微笑道:“治国为先。”
  “哦,对,治国为先,治国为先。多谢左仆射提醒。”
  韩艺抹了抹汗,心里暗骂,这老匹夫还真是害人不浅呀,这种级别的议政,你这一打岔,万一我给你吓到了,那这还怎么谈下去。轻咳一声,继续道:“而治国又是以民为先,是先百姓好,然后才是国家好,故此治国的重点,就在于百姓的生活。但是在我大唐,还没有赋予任何一个官衙的使命,是以保护百姓为职责。”
  于志宁道:“此言不妥,虽然没有一个官衙是以百姓为使命,但是我们这些大臣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大唐,为了天下百姓。”
  “左仆射说的是。”韩艺微微颔首,又道:“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根本在于百姓,那么理应有一个官衙是专门保护百姓。保护好百姓,那么我大唐何愁千秋万载。”
  于志宁点点头,道:“你说得倒也没错,但是以保护百姓为职责,这未免过于笼统,他们具体又做一些什么呢?”
  前面长孙冲虽然跟他们将事情说了一遍,但是长孙冲说得也是模糊不清,他不敢多说,因为这事不是很清楚的话,那真是多说多错,故此于志宁他们并非存心刁难韩艺。
  韩艺道:“保护百姓的身家性命,也就是维护治安。”
  程咬金道:“我看你这是多此一举,每天在街上巡逻的士兵,难道你看不见么。”
  韩艺笑道:“这下官当然看见了,但是用士兵来维护治安,这非常的不妥。下官还在扬州的时候,有一回那扬州刺史曾派一小队士兵来我梅村找我,其实他们只是来找我的,但是我村里的百姓见到他们,却感到非常害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呀,因为他们身上带着杀气,他们手中的武器就是用来杀人的,故此才会让人感到害怕。而维护治安,必须要面对百姓,但是士兵的武器是用来对付敌人的,纵使有人犯法,但他也只是一个犯罪的人,他还是我大唐的百姓,而不是我大唐的敌人,当我们的士兵拿着用来杀敌的武器,去面对自己的百姓,这本生就是一个错误。
  而且士兵的天职还是打仗,不管是保卫国家,开疆拓土,都需要通过战争来解决,这才是士兵的职责。是,他们的做的事,都是为了保护百姓,但是他们是将所有的百姓当成一个整体,如果说有一个百姓在战争中无辜死亡,士兵不会有太大的感触,他更在乎的是战争的输赢,当然,这不是士兵的错,他们得顾全大局。士兵的职责就是打赢仗,他们的职责跟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没有细微的关系。”
  李治听得频频点头,道:“此话甚是在理呀。”
  来济道:“你说的不错,但不是还有县衙吗。”
  韩艺道:“县衙的主要职责是治理好一方水土,河道、水利、灌溉、下达朝廷命令,县衙做的事,是为了让百姓在这方土地上生活的更好,其中也就是一个受理罪案是行了保护百姓的职责,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保护百姓。我建议成立一个新的官衙,目的就是为了各司其职,更为细致的治理国家,同时也突出陛下的爱民如子,宣扬陛下的以仁政治国,以求做到让每个百姓都活在一个安定的环境下。”
  这个可以有哦。
  也正好说中李治了的心思,他即位不久,不能说受天下百姓的爱戴,简单来说,就是给予百姓的恩惠太少了,远不如李世民,皇帝虽然是最大的,但是如果天下百姓都不认你这个皇帝,那你就不是皇帝,惠泽于民,这每个皇帝都要做的,哪怕喊两句口号,你也得喊,没有做到这一点的皇帝,那都被百姓推翻了,也可以说是铁打的百姓,流水的皇帝。
  光凭这一点,李治就有了支持的理由,点点头,道:“不过你说了这么多,并没有说明这个新的衙门具体的职权是什么?”
  韩艺道:“保护百姓,就是维护治安,何谓治安,也就是秩序,而我大唐的秩序,就是唐律,有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新的官衙自然是用来维护律法,捍卫律法,打击一切破坏律法的行为,用律法去保卫百姓,也就是依法护民。”
  “好!好一个依法护民!这话说得好啊!”
  长孙无忌突然叫道。
第414章
财大气粗
  李治本也觉得这话没错,但是见长孙无忌说的这么激动,不免感到有些诧异,向长孙无忌笑问道:“太尉何出此言?”
  长孙无忌笑意一敛,道:“陛下有所不知,自古以来,寻常百姓皆是谈法色变,因为他们都觉得这律法就是用来惩治他们的,也因此不敢触犯律法,这就是历代君王对律法的认识。但是百姓也从未拥护过律法,然而,事实这律法并非是用来惩罚百姓的,恰恰是用来保护百姓的,如果我大唐律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大家齐心合力,人人守法,那么纵使有些邪恶之徒企图破坏律法,不用朝廷开口,百姓第一个就会站出来反对,惧怕只能镇得住一时,拥护却可维持长久。”
  长孙无忌忠奸不论,但是对于唐律还是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贡献,包括他亲自编写的《永徽律》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涉及国际私法概念的法典。
  他这一番话立刻将韩艺的建议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律法究竟是因何而来?
  在此时,律法主要还是用来统治百姓的,是统治者用来约束百姓的,其实统治者也希望百姓能够畏惧律法,这样就不会人犯法了,但是如果人人都拥护律法的话,那也就是说人人都拥护他的统治,而且也不会有人犯法。
  两者相比,明显后者就更加高明一些。
  “太尉言之有理啊!”
  李治点头一笑,表示赞同,向长孙无忌道:“如此看来,太尉也是赞成韩艺的建议?”
  长孙无忌却是摇头道:“老臣只是赞成此言,但要说整件事么,老臣还是觉得尚缺考虑。”
  李治又问道:“太尉此话怎讲?”
  长孙无忌道:“陛下,韩艺建议成立这新的官衙,还是基于在放宽宵禁制上面,故此我们不应当只看这新的官衙是否应该建立,还得看是否合适这放宽宵禁制,这才是主要的。根据韩艺所言,放宽宵禁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道告示就能够放宽的,还得投入不少的人力、物力,老臣觉得朝廷是否也得量力而行,毕竟我大唐才刚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国库也不是非常充盈。”
  李治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还是太尉考虑的比较周详。”
  提到钱,李治也不得不慎重对待,他只是比较喜欢成熟的女人,是一个御姐控,但作为皇帝,李治绝不算是一个奢侈的皇帝,不跟那唐玄宗一样,过得也是比较节俭的,送给长孙无忌的礼物,那都是从牙缝里面抠出来的呀。又向韩艺道:“韩艺,你说得虽然不无道理,但是凡事得量力而行,朕当然希望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但朝廷恐怕是有心无力呀。”
  韩艺颔首道:“陛下,不管是商人做买卖,还是农夫种地,必定都是先得投入,然后才能收到回报,这夜市同样也是如此,朝廷得先投入,才能收获回报。”
  李治道:“这朕也知道,可问题是这回报怎样获得?”
  韩艺道:“自然是增税。”
  这话一出口,褚遂良立刻站出来道:“这可不行,自我大唐开国到如今,就一直在提倡轻徭薄税的治国之道,怎能随意增税,倘若任意征税,无异于动摇国本,到时天下必乱,这一回我念在你年幼,就不与你计较,倘若你再敢在陛下面前说出这等祸国之言,我褚遂良第一个饶不了你。”
  这唐初时期,税收不高,是非常低的,都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而且,因为唐初商业几乎都是原生态,朝廷也不太看重,所以没有商税和工税,什么茶、酒、盐、矿都不征税,就是交点市租,宋朝就刚刚相反,但凡赚钱的都要征税。这时期的官员,听到这增税,都表现的非常慎重,因为轻徭薄税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像韩瑗、来济他们都还在建议朝廷再减一些税收。
  韩艺对此倒是不生气,笑道:“右仆射误会了,右仆射说的是征收苛捐杂税,杀鸡取卵,这下官也不赞成,但是下官说的征税,是你情我愿,合情合理的税收,这不是一回事。”
  李治道:“那你就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韩艺道:“陛下也去过微臣的淘宝大市场,在那里做买卖的人都是一些贫穷百姓,迫于生计,才来微臣这淘宝大市场碰碰运气,挺不容易的。出于良心,出于仁义,微臣都不应该收他们的租金,毕竟他们的生活非常贫穷,赚的钱不容易,但微臣还是收了,因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微臣不收他们的租金,那微臣这大市场可能就开不下去,这对他们而言反而更加糟糕了,反过来说,如果大市场越来越好,他们赚的也就越来越多,故此他们也愿意交租金。”
  褚遂良道:“这只是你个人的买卖,你收租金,百姓会觉得这事理所当然的,但是如果朝廷增加税收的话,百姓可就不会这么想了,这不能一概而论。”
  韩艺笑道:“右仆射说的是,但是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夜市能够给百姓每月增加十文钱的收入,而只是让他交出一文钱出来,百姓就真的不会愿意吗?”
  于志宁笑道:“这可还真不一定,只是说的话,人人必将点头赞成,可是真当这钱入得兜里,你再让他们拿出来,他们肯定是不愿的。”
  韩艺不免看了眼于志宁,哎呦,看来这老货听懂心理学的。笑道:“左仆射虽然说得有道理,但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朝廷也不是无理征税,朝廷是先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保障夜市能够顺利的开起来,同时也保护了百姓的身家财产,给百姓带去了生计,朝廷理应收取相应的回报,而且也是在保证百姓利益的前提下征收税收,这样才能保证夜市能够正常运转,如果百姓不愿意交税,那行呀,关闭夜市就是了,做买卖讲究的就是你情我愿。”
  李治道:“你的意思是,朝廷先将这夜市开起来,然后等到百姓赚钱了,再征收相应的税收?”
  韩艺点点头道:“正是如此,毕竟夜市是由朝廷控制的,也方便征收税收。”
  褚遂良道:“就算你说的对,那也是基于百姓能够凭借夜市赚钱,可若是赚不了钱呢?”
  韩艺很是干脆道:“如果百姓赚不了钱,那么朝廷为夜市支出的钱,我个人垫上。”
  这一句话堵得褚遂良都有些犯傻了,他在这朝堂上争论不下百回,可从未有人说过这般话。
  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韩艺——财大气粗。
  如果是其他的八品小官说这话,皇帝估计会让人拉他出去掌嘴,你摆明就是赌气呀,但是你凭什么跟宰相赌气,但是韩艺的话,情况可就不同了,谁都知道韩艺现在日进斗金,有的是钱,垫这笔钱,那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这话怎么听,怎么觉得幼稚,一干老货皆是忍俊不禁,气氛反而轻松了许多。
  程咬金哇哈哈道:“好后生,有魄力,老夫支持你。”
  “老匹夫。”
  长孙无忌不禁低声骂道。
  李治也笑了,道:“韩艺,君无戏言,你可得考虑清楚。”
  “多谢陛下劝告。”
  韩艺一拱手,道:“但是微臣有信心,不过有一个前提,就是没有人在从中搞鬼。”
  李治笑哈哈道:“这里坐着的可都是我大唐宰相,如果他们点头答应了,谁还敢从中作梗。”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对于他们君臣的默契,都已经习惯了,道:“既然韩艺你恁地有把握,那你何不再说清楚一点,这税何时征,何时才能让朝廷收支平衡,这也好给户部一个说法。”
  韩艺道:“半年之后便可以征收,征收一年的税,朝廷便可收回成本。”
  你要跟他说别的,他肯定不敢这么干脆的回应,但要是说做买卖,那他还是有把握的。
  长孙无忌点点头,不做声了。
  李治目光一扫,询问道:“不知各位爱卿对于成立这个新的官衙,是否赞同?”
  长孙无忌率先开口道:“老臣以为可以一试。”
  他都点头了,其他人自然也都赞成。
  李治点点头道:“秘书监,韩艺,你们赶紧拟写一份关于详细的奏章呈上来。”毕竟现在长孙冲是韩艺的头,怎么也得将他放进去,其实也就是让韩艺写。
  “微臣遵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3/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