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9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6/2399

  而与此同时,东线的苏定方所部也正与新罗王统帅的五万精锐西进。高句丽在东线倒是没有施行什么焦土策略,非但如此,渊盖苏文还调去不少兵力防守,可见即便到了这种地步,这渊盖苏文头脑还是非常冷静的,他知道唐军主力都在前面,我不跟唐军主力正面交战,我尽量拖着,要在最有利的地势,去跟唐军耗。
  先将后面的唐军给消灭掉。
  他知道必须打退一路,不然的话,这两面作战实在是太难了。
  可惜苏定方非泛泛之辈,而且还是大唐军中被忽视是一个猛人,这军事才能并不亚于李绩,只是以前老是被压着,所以经常被忽视,如今虽然只给苏定方偏师作战,但是苏定方要的也只是一个机会而已,更加要命的是,苏定方前面还在百济热了热身,习惯了这方水土,又俘虏整个百济皇室,此时手正热着,那真是意气风发,用兵如神,对面比百济更强大的高句丽,且兵力还不占优的情况下,还是连战连捷,保持着不败之身,在刘仁轨和刘伯英两位的辅助下,打得是风生水起。
  这挡不住啊!
  逼得渊盖苏文将他的长子渊男生派了过来,一定要挡住苏定方。
  大军营帐。
  此时苏定方正与刘伯英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
  “照这么打下去,我们很快就能抵达平壤城。”刘伯英非常兴奋道。
  他们从东线进军,离平壤是非常近的,路程比前面的主力要缩短一倍多。原本他们只是为了牵制高句丽,配合主力作战,没想到他们还要先抵达平壤城。
  苏定方确实皱眉道:“可是我们的兵力实在是有限,想要围攻平壤城,只怕不是那么容易,也不知道司空他们打到哪里呢?”
  刘伯英心想,要等主力大军的话,这功劳不又算到李绩头上了么,道:“那边不还有新罗王五万精锐么,高句丽的主力肯定是在前线,我们要能够抵达平壤城的话,他们将会进退维谷,这便是咱们的机会。我们应该赶紧让杨副使送一些攻城器具来,准备进攻平壤城。”
  他没有想到会打得这么顺利,既然机会来了,那就得把握住啊。
  苏定方很动心,稍稍点了点头,他也想证明一下自己,道:“也不知新罗王那边怎么样,看来我们得让人去通知他们,与我军合兵,准备围攻平壤城。”
  话音刚落,就听得一声急促的高喊。
  “报!”
  一个通报官几乎是连滚带爬入得帐中,“启禀大总管,敌军统帅渊男生在北线击败新罗主力,还将新罗军的后路给截断了,如今新罗大军被困于北边的山谷之中,新罗王请求我军前去支援他们。”
  刘伯英激动道:“这怎么可能?敌军的主力都在抵挡我军。”
  “据打探来的消息,渊男生只是带了一万士兵过去。”
  “新罗王真他娘的是一个废物。”
  刘伯英气得是破口大骂,五万打一万,还被人围着打,这他如何想得通,又朝着苏定方道:“就那些废物,死了得好,咱们就别去救他了。”
  苏定方心里郁闷死了,如果此时能够与新罗合军的话,这兵力是非常可观的,是有机会攻入平壤城的,没想到新罗王会在这时候掉链子,但是他没有表露出来,道:“我们必须要去救他们,若没有新罗的支持,光凭我们也难以围攻平壤城。”
  刘伯英狠狠一跺脚,嘴里嘀嘀咕咕骂个不停。
  正所谓这虎父无犬子,那渊男生可不是一个废二代,人家自小就跟在渊盖苏文身边,也是身经百战,他来到东线接管后,一看唐军是势不可挡,他也知道自己可能也打不过苏定方,既然如此,就别去跟苏定方较劲,这地球是圆的,咱们挑软的捏,还能涨涨士气。
  这高句丽一直被唐军压着打,都打出心理阴影来了,但是新罗刚好一直被高句丽压着打,三者的关系是非常有意思的。
  于是这渊男生就改变战略,咱们不跟唐军去正面对抗,咱们去打新罗军,他心里很清楚,这苏定方兵力有限,没有新罗的支持,苏定方他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他拳拳能够打到我,但是你没有足够的力量打死我,于是他亲自统帅一万精锐前去进攻新罗大军,主力还是留在这里抵挡唐军。
  高句丽的将士们被苏定方打得是一肚子火啊,但是他们又确实打不过苏定方,几番反攻,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被苏定方打得一个落花流水,那么只能将在唐军这边受到的怨气,全部撒在新罗人头上,因为他们经常调戏新罗,心理层面上就占有绝对优势,个个是咬着后槽牙,冲着新罗大军就是一顿猛揍。这其实就是人性,你欺负我,我打不过你,那我就去欺负比我更加弱小的敌人,找找平衡。
  眼看平壤就在眼前,就因为与一个猪队友结盟,苏定方只能临时改变路线,调转枪头去救新罗王,这新罗军进军又慢,都还在后面。不过苏定方毕竟是久经沙场,这前面可还有敌人,他也不敢掉以轻心,于是让刘伯英、刘仁轨统帅后军先去救援新罗王,他自己则是率领主力掩护着他们,一边掩护,也一边往北后撤,他兵力不多,分了兵出去,他也不敢在这里逗留,怕被敌人逐一击破。
  渊男生还真留着一手,他命令手下一名将军在此时刻监视着唐军,如果唐军匆忙去救援高句丽,或者分兵的话,那么就在半道上伏击唐军,那将军一看唐军退的井然有序,防得也是面面俱到,没有机会下手,再加上苏定方的军旗就竖在他面前,这里的将士看到苏定方军旗,就心生怯意,所以他们思来想去,还是算了吧,这生命诚可贵,真心犯不着。
  ……
  那渊男生可以阻止苏定方前进的脚步,但是天下间却没有人可以阻止武媚娘前进的步伐。
  渝州。
  “爷爷!爷爷!”
  长孙延来到长孙无忌门前,喊了几声,却不见应答,又隐隐听得里面传来哭泣之声,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他猛地推开门,眼前的景象令他呆若木鸡,只见长孙无忌悬挂在梁上绳上,而他身边那名老管家则是跪在下面,已经是泣不成声。
  “爷爷——!”
  只闻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喊。
第1683章
世事难料
  “爷爷,爷爷,你醒醒啊!”
  长孙延将长孙无忌抱下来之后,拼命的摇晃着长孙无忌的身体。
  “少公子,老爷已经走了。”那老管家跪在地上哭道。
  “为什么?”
  长孙延突然扑向那老管家,揪着那老管家的衣襟,激动道:“为什么会这样?”
  “老爷是让袁公瑜那些畜生给逼死的。”
  “袁公瑜?”
  “不错,袁公瑜三番五次带人羞辱老爷,老爷不堪受辱,于是选择——选择——”
  长孙延激动道:“我们已经来到这里,他们为何还不放过我们?”
  “因为——!”那老管家一张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长孙延看着他,道:“爷爷这般做——是不是为我?”
  老管家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点着头。
  长孙延听罢,瘫坐在地上,呆愣半晌,突然仰面大叫一声,趴在长孙无忌的尸体旁嚎啕大哭起来。
  武媚娘绝非善类,在她打败长孙无忌的那一刻起,其实就可以宣布长孙无忌的死刑,她不可能还容忍一个无权无势的长孙无忌还活在世上,这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更为关键的是,韩艺还在朝中,武媚娘认为,要对付韩艺,必须得将长孙无忌弄死,她也害怕长孙无忌借韩艺起死回生,因为她并不清楚韩艺和长孙无忌中间究竟有什么阴谋,这二人合作太恐怖。
  只不过她也知道李治是不可能杀长孙无忌的,毕竟是舅舅来的,杀舅舅有违孝道,那只能由她来代劳,正好韩艺他们都在辽东地区作战,大家的目光也都集中在那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这种确实不太适合大肆宣扬。于是她又名袁公瑜这些爪牙,去到这些元老那里继续调查,说是调查,其实就是去羞辱他们,想尽办法逼死他们。
  因为他们不具有杀死长孙无忌的权力,只能用逼,或者威胁。
  而当长孙无忌看到袁公瑜时,就知道自己若不死,武媚娘是不会死心的,甚至还会连累到长孙延父子,而且他骨子里还是非常骄傲的,如今被袁公瑜这种人羞辱,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于是选择用这种方式,了此残生。
  一代权臣长孙无忌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确实令人唏嘘不已。
  但这能怪武媚娘心狠手辣吗?
  那李恪,李道宗他们呢?
  他们难道就真得该死吗?
  武媚娘这都是学谁的?恰恰都是学长孙无忌的,是舅舅你教我这么做的。
  还是圣人看得透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既然这个游戏规则是你定的,那么你当然也得遵守这个规矩。
  与此同时,身在北庭的韩媛也被武媚娘的派去的人逼死,长孙诠是直接判处死刑,就连沉寂多年的褚遂良,都未逃脱厄运,但是他并不是被逼死的,而是得知长孙无忌死后,就一病不起,很快就病逝了,武媚娘的人当时还半道上。
  当初李世民留下来的一干元老大臣,皇亲国戚,基本上就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当然,也有另类的存在,那就是于志宁和高履行,他们两个看得挺开的,这好死不如赖活着,我凭什么去死呀,反正二人就是装聋作哑,任凭武媚娘的人如何羞辱他们,权当没有听见,你们要杀我,拿圣旨来杀,没有圣旨,休想我死,因为他们只是被贬,还是朝廷命官。
  实在是没有办法,武媚娘的爪牙就派人去告诉武媚娘,这两个人脸皮忒厚了,喷他一脸沫子,他们都能做到泰然自若,逼是逼不死了,只能处死他们。
  武媚娘看他们两个年纪不小了,活不了几年,再加上于志宁、高履行并未直接与她作对,当时废王立武,这二人都是选择沉默,于是也难得的大发慈悲,将爪牙给叫了回来,让他们两个去自生自灭吧。当然,主要还是李治也没有打算再去刁难他们两个,武媚娘不可能因为这两人,去跟李治闹不愉快,长孙无忌死了,那就行了。
  这些曾权倾一时的元老们,在武媚娘面前,都落得如此下场,朝中哪里还有人敢去得罪武媚娘,巴结都还不来及了。
  武媚娘在外庭的权威又再进一步提升。
  当然,以如今长孙无忌的地位,他的死影响不了任何事,李绩他们正全心消灭高句丽,对此一无所知,就算知道,他们最多也就是叹口气,表示表示,在他们眼中,就没有什么比消灭高句丽更为重要。
  平壤城。
  “父亲,父亲。”
  只见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男子兴奋的来到渊盖苏文的屋内,此人正是渊盖苏文的次子,渊男建。
  而屋中坐着一个老者,双目炯炯有神,依稀可见年轻时候的风采,此人正是渊盖苏文。
  这渊盖苏文乃是摄政大臣,非高句丽的王,但只是此时的高句丽王那只是一个摆设,渊盖苏文手中的一个木偶,高句丽的一切都掌握在渊盖苏文一家人手中,而且施行的是军事独裁,非那常规统治,这也是高句丽的士兵骁勇善战的一个原因。
  “出什么事呢?”渊盖苏文问道。
  渊男建喜道:“启禀父亲,大哥在东线成功的阻击了新罗大军,从而逼迫唐军回救,东线的危机已经解除。”
  渊盖苏文闻言,抚须哈哈大笑道:“男生果然没有令为父失望啊!”
  渊男建又道:“可是父亲,西线唐军是步步紧逼,而且,较比起以往不同的是,他们这回改用船队运送粮草,如此一来,他们便可避过那些狭隘、泥泞的道路,推进的速度令我军有些措手不及,可惜我军不能在海上阻击他们的粮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6/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