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8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9/2399

  伍文轩道:“这洛阳可是他们的地盘,东主你在洛阳令他们颜面尽失,我看他们都不会罢休的。”
  韩艺哦了一声,“也就是说你也认为我做错呢?”
  伍文轩摇头道:“我并不这么认为,他们都已经欺负到家门口来,东主也是退无可退。”
  韩艺又问道:“那你以为我该如何应对呢?”
  伍文轩微一沉吟,道:“在洛阳士族遍地都是,士族在这里的势力,远比长安要强大的多,若是将他们士族视作一个整体,东主你恐怕难以取胜。不过成也士族,败也士族,他们这些士族也并非是铁板一块,我们可从这方面下手,将他们分而治之。”
  “我果然没有看错人。”
  韩艺哈哈一笑,道:“这些士族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不过一只纸老虎罢了,根本不足为虑,只是世人敬他们,畏惧他们,故此才不知他们的真面目。你待会找一些人,将今日第一楼发生的事情,给我散发出去,不过主要要强调我的论点,以及将我塑造成受害者,是他们无礼在先的。另外,将洛州长史权怀恩跟洛州都督王大礼拉进来,就说我当日建议陛下让他们捐一百贯给此次船难的遇难者,因此他们怀恨在心,从中挑拨我与河内名士的关系。总之,闹得越热闹越好。”
  伍文轩皱眉道:“东主,我们是否该先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不需要。”
  韩艺摆摆手,笑道:“这就足以,我们根本需要刻意去挑拨他们士族之间得矛盾,他们自然会斗起来,况且我也没有工夫与他们纠缠不休,让他们狗咬狗去吧。”
  伍文轩有些不太明白。
  韩艺斜目瞧了眼伍文轩,笑道:“小伍,你如今是一个商人,一定要记住一句话,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倘若士族团结一致来对付我,那么谁能够在此事中获利?也就是司马相印他们那些人,因为这事是他们挑起的,而其余人站在他们这边,只能是马前卒,在旁摇旗呐喊,不能得到什么。可是士林中人追求的是名望、名气,若为牛后,岂有出头之日,这洛阳士族众多,但谁又想随波逐流了。
  然而,想要增加自己的名望,那么就得标新立异,令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当众人都认为洛阳士族一定不会罢休时,倘若谁人站出来为我说句公道话,那么他必将名声大噪。况且此事我更要占理,站在我的角度去反驳对方,并不是那么难。我让你散播那些消息出去,就是给那些想出头的人提供反驳的论据。哦,顺便宣传一下贤者六学,没有经过争论的学问,谈不上好学问,只有在争论中,才会得到更多的人认同。”
  伍文轩听罢,细细琢磨了一番,突然眼中一亮,道:“东主真是明察秋毫。”
  韩艺笑道:“这世上之事,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分析好利弊得失,就能够看透事情的本质。”
  “多谢东主的教会,文轩必将铭记于心。”
  “嗯。”
  韩艺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问道:“哦,万里集团的主事人邹凤炽可在洛阳?”
  伍文轩稍一沉吟,道:“邹掌柜多半都在洛阳,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长安,如今应该在洛阳。”
  韩艺道:“你派人去找他,如果在洛阳的时候,就让他这几日别乱走,我有事要找他商量。”
  伍文轩点头道:“我明日一早便派人去找他。”
第1589章
轻松破之
  这洛阳乃是士族的大本营,这里士族遍地都是,许多人都认为韩艺在这里跟士族作对,无异于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包括李义府、许敬宗他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这士族之间历来就有争斗,因为两晋时期,士族与皇帝齐平,普通百姓哪能入他们法眼,而且那时候的寒门根本抬不起头来,矛盾只发生在士族与士族之间,数百年的积累,岂非一日便可消弭的。
  另外,士族多,文化开放,也就导致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并非是统一的,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人性,不可能每个人对于这事的看法都是一样的。
  再来就是利益,这也是最核心的,争论也是炒作,士族凭得就是名望立足于世上,那么争得就是名望,如果士族同仇敌忾,将韩艺给打倒了,获利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其余的不过是在后面摇旗呐喊的。大家都是士族,谁会想在后面摇旗呐喊。而那边韩艺明显处于弱势,形单影只,如果站在韩艺这边,那人人都可以看到你,如果站在司马相印那边,谁人可以看到你。
  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韩艺也非以前的韩艺,以前韩艺在长安,那真是夹缝里面求生存,动一动嘴,一大波士族就来了,但是如今韩艺已经贵为户部尚书,他的贤者六学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名望也是与日俱增,今非昔比,士族也习惯他的存在,再加上那边还有李义府衬托,李义府干得那些事,真是有失道德,因为他与韩艺同出寒门,许多人常拿他们二人来作比较,可这一比较,就觉得韩艺还是挺不错的,至少韩艺没有干那些缺德事。
  伍文轩本就是玩笔杆子的,他去搞宣传,可是要比桑木强多了,虽说舆论是在士族手里,但是北巷散播消息的能力还是有的。
  当司马相印他们还是准备找韩艺报仇雪恨时,各种小道消息也从北巷散发出来。
  首先,将王大礼、权怀恩二人给拉进来,伍文轩将韩艺要求他们捐款一事给抖了出来,一口咬定他们怀恨在心,故此指使司马相印他们来找韩艺的晦气,意在挑拨士族去对抗韩艺,此乃借刀杀人之计。之所以没有涉及到李凤,那是因为李凤是皇叔,韩艺还是得给李治几分薄面。
  其次,就是基于韩艺的观点,强调学问无贵贱、高下,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顺便就详细解释一下贤者六学的主张和思想,说明贤者六学不是奇技淫巧。
  最后,就是驳斥司马相印他们,大骂司马相印等人皆乃欺世盗名之辈,他们除了出身之外,拿不出什么成就来,就专门靠与人吵架出名,他们之所以与权怀恩等人狼狈为奸,就是希望借韩艺来炒作自己。
  果不其然,等到伍文轩将这些消息放出去后,士林顿时炸开了锅,尤其是这第一点,那真是要了亲命,韩艺没有诬蔑他们,还真是王大礼他们从中指使的,其实这也不难猜测,韩艺刚到洛阳,唯一得罪的就是洛州三巨头,这第二日就有人找上门来,不用想也知道是王大礼他们在背后搞鬼。
  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此事很快就得到了证实。
  大家就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王大礼他们太卑鄙了,竟然想借刀杀人,而且捐款是在做善事,人家韩艺也捐了,你们怎么因此怀恨在心,道德上他们就站不出脚。
  不少人跳了出来,指责王大礼、司马相印他们狼狈为奸,无事生非,尤其是三四十岁的人居多,因为他们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他们再不出名,那就晚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他们的对立面,就是那些平日里压着他们的人,如果跟他们站一边,那永远只能站在后面,毕竟这长幼有序呀。而在争论的过程中,他们就能将自己的思想和学识给展现出来,让人家知道他们是有才之士。
  司马相印等人本想联合士林,一同对付韩艺的,他们还是有理由的,韩艺非士族,亦非洛阳人,这强龙不压地头蛇,可哪里想到,士林中不少人都对于他们的行为感到愤慨,对于他们加以指责,结果司马相印哪里还顾得上去找韩艺的麻烦,直接跟其他士族就争论了起来。
  王大礼他们原本见韩艺中计,正开心着,他们就是希望借用士林将韩艺给赶出去,只要韩艺在洛阳没法立足,他的漕运计划就没法玩下去,可是韩艺一记闷棍就将他们给打晕了过去,他们完全看不懂,怎么会变成这样,而且也没有料到韩艺会拿捐款一事来抹黑他们,这他们真是百口莫辩,捐款虽然令他们很不爽,但是也不至于对韩艺下毒手,他们主要是反对漕运,但是如果他们为自己解释的话,那岂不是告诉士林,我不是为了捐款一事,而是为了漕运一事,才借刀杀人的,说来说去,都是借刀杀人,士林怎么可能会支持他。
  他们只能去跟那些人解释,我没有怎样怎样,总之,是忙的焦头烂额。
  这敌人乱成一团,韩艺便乐得清闲,这几日天天跟着沈笑醉生梦死的,他没有想过出面,因为在这事上面,他是不能出面的,他要出面的话,往士林中一站,那他代表的就是寒门,那士族肯定就会同仇敌忾,他只能躲着,借此告诉那些人,我没有与士族为敌的想法,是他们找上门来,我才跟他们争论了几句,咱们就别搞什么士庶对抗赛,你们也别来找我,我不跟你们争。
  然而,像如今这种清闲的日子,对于他而言,那真是可遇不可求的。今日,武媚娘终于正式召见韩艺。
  “微臣韩艺参见皇后。”
  武媚娘斜目打量了下韩艺,略带责怪的意味道:“我说你的能耐还真是不小呀,不管走到哪里,总是能引起纷争,你才到洛阳多久,洛阳就被你搅得是一团糟,我说你就不能低调了一点么?”
  韩艺讪讪道:“回禀皇后,就微臣这出身再配上户部尚书的身份,人家能不嫉妒么。”
  “你休要狡辩,皇叔他们可没有打算与你过不去,你咄咄逼人,你那日若少说两句,又岂有今日之事,你还不好好反省一下。”
  “微臣真不是狡辩,那日谈论的事,乃国家大事,政见不同,乃是常有的事,咱们公事公论,谁让他们背地里玩手段。”韩艺又道:“再说那士林中人,个个都无所事事,微臣只不过想给他们找点事做,免得老是盯着微臣,微臣可是户部尚书,而且肩负着皇命,哪能天天陪着他们引经据典。”
  “可别往陛下身上推。”武媚娘轻哼一声,道:“关于漕运一事,分明就是你有意为之,陛下当时是给你逼着没有办法,迫不得已才答应将此事交予你的。你与王大礼他们的矛盾,也是因为此事。可这漕运也不是今日才有的,年年都有事故发生,也没有见天塌下来了,可偏偏到你这里,这天好像就要塌下来了,还说要废漕运,这可不是小事,你可知此事若稍有疏忽,会酿成多大的祸端么?别说我,就连陛下都保不住你。人家都希望走在康庄大道上,你倒好,老爱往悬崖边上走,你就不能让人省省心么。”
  “多谢皇后关心。”韩艺先是拱手一礼,旋即道:“不过漕运一事,臣认为是必须要改,否则的话,迟早会酿成大祸的,根据户部的统计,随着漕运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逃役的百姓是在成倍增加,可见漕运是不得人心的,可是随着我大唐国力蒸蒸日上,漕运的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大,征集的劳役也将越来越多,等到那时,一旦出事,可能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皇后莫要忘记,那陈胜吴广是在哪里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
  武媚娘道:“漕运确有弊端,你可设法改之,也没有必要废除漕运,你混迹于官场也不是一两年了,怎连恁地简单的道理也不知道,还夸下海口,我问你,你真的能够做到?”
  “真的。”
  韩艺很认真的点点头。
  武媚娘愣了一下,道:“我的意思是,你不玩那些小伎俩,也能够兑现你的承诺。”
  韩艺点头道:“臣从未打算玩什么小伎俩,臣靠得是真本事,因为这对于臣而言,只不过是小事一桩。”
  武媚娘惊讶道:“这如何可能,只用漕运所耗费的一半钱财,便将运往长安的粮食增加二十倍,且不需要一个劳役,你自己听听,这合乎常理吗?”
  韩艺笑道:“皇后,此事你首先得分析清楚,如今漕运所耗费的钱财是不是真的将每一文钱都用在刀刃上了。”
  武媚娘黛眉一皱,道:“你此话是何意?”
  韩艺忙道:“臣绝非暗指有人从中贪污,虽然其中肯定有,但是也可忽略不计,就当没有任何贪污的存在,可这漕运乃是朝廷运作的,所耗费的钱财乃是国库的钱,不是属于任何一个人的,这不是自己的钱,用起来自然也不会心疼,漕运官是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这多一点,少一点谁又会在意呢?可这积少成多,全国漕运的运作费用算下来,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呀。
  还有那些劳役,劳役是朝廷的政策,那些官员拿着政令,可光明正大的劳役百姓,他们遇到困难,就不会去想着更加合理的办法,直接拿劳役上去堆。就说那三门山,大家用得都是最为愚蠢的办法,就是用纤夫去拉船,他们不会去考虑别的办法,一百个人拉不动,那就一千个人上去拉,简单粗暴,且不说这对于百姓造成的伤害,可明明一百个人可以完成的事,却让一千个人去做,就算不给工钱,光吃也得吃不少。”
第1590章
一艘船,一个帝国
  “你说得虽不无道理——”
  武媚娘沉吟片刻,又道:“可是仅凭如此,只怕是不能够的。”
  韩艺点头笑道:“皇后说得是,光凭这一点,当然是不能够的,不过这一点尤为关键,因为若不废除这种制度上的缺陷,那其它的也就无从谈起。这事在人为,再高明的办法,也得有人去执行,想要在这种制度基础上,去令漕运变得更好,臣以为那都是无稽之谈,这也是臣为什么希望废除漕运,而非是改变。”
  只要是这种运作模式,必定会产生大量的浪费,以及对于百姓的剥削。
  朝廷的政令是对的,只是要将粮食运往长安,得维持朝廷的运作,但是政令一下,朝廷没法控制地方上的官员会如何利用这政令。
  武媚娘点点头,道:“就算如你所愿,废除漕运,那之后又该怎么做呢?”
  韩艺道:“那就简单多了,交予商人就是了。”
  “交予商人,只怕成本会更高吧。”
  “这物依稀为贵——”
  不等韩艺将话说完,武媚娘便好奇道:“这与物以稀为贵有何关系?”
  “当然有关系。”韩艺解释道:“漕运只运送漕粮和贡品,换而言之,漕运是唯一为朝廷服务的船队,不管任何事物,一旦变成了唯一,那么自然就价格不菲。如果交予商人的话,那不是唯一的,当河道上的货船是日夜不停的穿梭,那么运送的费用自然变得便宜了许多。好比说,如果有每年有一千万艘船来回于运河上,而需要运用的粮食是一百万石,那么平均每艘船所运送的粮食不过十石而已,就算免费让他们送,他们也会愿意的。”
  武媚娘没好气道:“可也得有一千万艘船呀。”
  “这只是一个比方而已。”
  韩艺讪讪一笑,道:“随着南北贸易与西北贸易的开始,各地的商船势必会大幅度的增加,漕运将会显得多余,商船每到长安一趟,运送少许粮食,日日夜夜,不休不止,一年下来,这个数量足够比如今多出二十倍。除此之外,漕运还是有一个弊端,如今的漕运只是两点一线,就是起点与终点,可是这样的话,耗时久,极大的损耗人力和物力,而商船得话就可以避免这一点,可以四五点连城一线,逐段逐段运送。好比说一个人跑一万步,是永远比不上一百个人跑一万步的。而且,当距离达到一个临界点时,虽然只是一个人,但是你为此花的钱,一定会比你请一百个人要多。”
  武媚娘听得也是似懂非懂,但是这不重要,作为一个统治者,她并不需要知道每一个细节,她只需要知道韩艺的这个计划是虚是实。
  她与李治都担心这一点,因为韩艺说得太夸张了,难以置信,是不是有别得目的,还是,这压根就是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9/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