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4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4/2399

  “好啊!”
  李治听得极其兴奋,道:“爱卿可得为朕选几名真正能用的人才。”
  李义府道:“臣定不辱使命。”
  ……
  韩艺今日也到场了,不过他倒不是来管事的,他只是陪同熊弟他们来看热闹的。
  “小野,你知道不,能够来这里考试的人,可都是我大唐一等一的人才,即便没有考中,那也是了不得的。”
  熊弟看着那些考生,满满都是羡慕呀,他觉得自己比这些考生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因此他很佩服这些考生,可是他却找错了对象。
  小野小嘴一瞥,不屑道:“他们算得了什么一等一的人才,不过一群书呆子罢了,有甚么了不起的。”
  熊弟愣了一下,小野很少反驳他的话,因此他觉得自己也该支持小野,嘿嘿道:“小野说得对,他们不过就是一群书呆子罢了。”说着,他突然转脸向韩艺道:“韩大哥,你说是么?”
  韩艺呵呵道:“这个就得见仁见智了,他们入京赶考,有些人还得求助他人,才能在长安生活下去,而小胖你凭借自己的努力,早已经赚得不少钱,能够自食其力。你说谁更厉害一些呢?”
  熊弟嘿嘿道:“我哪赚了多少钱,都还当不上韩大哥九牛一毛。”
  韩艺道:“可是我的本钱有三成是属于你的,算起来,你比我有钱多了。”
  熊弟和小野相视一眼,不禁想起当年盗取九灯神棍的赃款,笑得双肩急耸。
  韩艺也忍不住跟着他们奸笑了几声,忽见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向熊弟他们道:“我先过去一下。”
  言罢,他便朝着那一道身影走去。来到那人身旁,他拱手一礼道:“韩艺见过太尉。”
  这人正是长孙无忌,他似乎还真没有注意到韩艺,转头一看,见是韩艺,笑着点点头道:“原来是韩侍郎呀,真是巧啊!”
  韩艺道:“想不到能够在这里遇见太尉。”
  长孙无忌笑呵呵道:“老夫听闻这年考生尤其多,于是就过来看看热闹。”他一边说着,一边沿着街边走去,显然就是想跟韩艺说点悄悄话。又道:“不知韩侍郎今日到此,是有何任务。”
  韩艺笑道:“我跟太尉一样,也是来看热闹的。”说着,他朝着熊弟他们扬了扬头。
  长孙无忌侧目一瞧,呵呵道:“倒也真是稀奇,这科考改制最先可是你提出来的,然而你却对此事如此不上心,竟与我这闲赋在家的老头一样,跑来这里瞧热闹。”
  韩艺笑道:“这一场科考也就看看热闹而已,没啥可以看得了。”
  “你心里既然比谁都清楚,为何却还无动于衷呢?”
  “那我也没有办法呀,李义府、许敬宗掌控着三省和礼部,甚至于吏部,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出题,但是对于题目的取材范围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科举整条线都在他们的掌控中,那是谁及第还不都由他们说了算。”
  “那你小子岂不是帮他们做了嫁衣。”
  “唉……这种事谁能料到了,我一心为大唐着想,可是我只是一个户部侍郎而已,不可能都由我说了算,还是王玄道说得好,尽人事,听天命。”
  “尽人事,听天命?”长孙无忌皱了皱眉,总觉得这话从韩艺嘴里说出来,觉得怪怪的,低眉思忖起来,忽然,他震惊的望着韩艺。
  韩艺怪慎得慌,“太尉为何这般看着我?”
  长孙无忌指着韩艺道:“好你个韩艺,你真是老夫见过最为狡猾的人!”
  韩艺一脸懵逼道:“太尉何出此言?”
  长孙无忌道:“你还跟老夫装,你根本就不是要振兴科考,而是要借科考之腐败,来推崇你的贤者六学。哦,要是老夫没有记错的话,你还代表着寒门跟士族有过一场赌约,可见你当时就已经料到了这一场科举的结果。”
  韩艺沉默半晌,笑道:“太尉太看得起小子了。”
  “到时自有分晓!”
  长孙无忌说着忽觉有些害怕,心道,这小子的城府真是太深了,他的目的往往都是最不起眼的事,若非我对他一直都在关注着他,只怕也会被他瞒过去。
  韩艺偷偷瞥了眼长孙无忌,暗道,下回我再也不来看热闹了。
第1258章
堂而皇之
  连续三日,这一场万众瞩目的科考终于结束了,接下来的就是阅卷了。
  毕竟有上千份试卷,因此阅卷的方式,也是通过层层筛选,而且笔试过关之后,还得在吏部进行面试,也就是口试,最终才能确定真正的及第人选,但是相对而言,笔试成分更重一些,一般笔试通过了,面试的话,就轻松多了,毕竟古代还是非常注重文章的,能说会道那只是其次,皇帝也是看奏章,不是天天听你在那里巴拉巴拉。
  其中当然也是以进士科为主,明法科、军政科考得人非常少,因为专业性太强了,尤其是军政科,大唐军事学院的成立,让那些原本打算考军政科的人,都直接去了大唐军事学院。进士科的话,就比较全面,可以说是枢要大臣的储备官员,常科三门中,有九成报考的是进士科目。
  阅卷室。
  如今天已经暗了下来,但是阅卷室却还是灯火通明,考官们正在仔细的阅卷。
  忽然,烛火一阵晃动,只见一群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正是李治以及韩艺、杜正伦、卢承庆等一干枢要大臣。
  “微臣参见陛下。”
  许敬宗、李义府以及那些阅卷的考官急忙起身行礼。
  “诸位爱卿辛苦了。”
  李治很是兴奋道:“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朕,朕就是过来看看。”
  身为主考官之一的李义府急忙将一份考卷递上,“陛下还请过目。”
  李治颇为激动的接过考卷来,但是他不太看前面的题目,因为那都是基础题,就看问答题以及最后面那篇文章。
  杜正伦、卢承庆他们也纷纷拿起一份考卷看了起来,唯独韩艺一直站在李治身旁,一脸的索然无味,就他那点水平,还真不够资格看这种试卷,估计都看不太懂。
  看得半晌,李治赞许道:“这篇文章写得真是好啊,文词犀利,分析透彻——任知古?原来是他,难怪,难怪。”再一抬头,忽见杜正伦、卢承庆等人纷纷摇头,诧异道:“几位爱卿为何皆摇头叹气,难道这些考生的试卷都不入几位爱卿的法眼么?”
  杜正伦非常直接拿着一份试卷送到李治面前,道:“陛下,这等文章焉能及第。”
  李治一愣,拿过来一看,皱了皱眉,默默的将试卷放下,又拿起一份试卷看了看,又是皱了皱眉,看向李义府道:“难道这些试卷就是这些考生中最好的呢?”
  能送上来让李义府过目的,肯定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李义府点头道:“回禀陛下,杜中书、卢尚书他们的才华在我大唐来那都是凤毛麟角,这些考生又怎能与他们相比了。”
  一个大学士忽然走了过来,道:“陛下,这名册似乎有问题?”
  李治道:“什么问题?”
  那大学士道:“陛下请过目,这名册上面的两百多人,只有四五十人是出自高门大姓,其余的全都是寒门子弟,这在历届科考当中可是从未见到过的。”
  杜正伦、卢承庆立刻看向李义府跟许敬宗。
  那些阅卷的考官们也都偷偷瞄向这边。
  气氛变得很是怪异。
  李义府却是淡定一笑,朝着那大学士道:“谢大学士,你怎么又不说投考的考生也是寒门居多,而且陛下先前就已经严词说明,这科举是以文章取第,高门大姓又如何?这都已经显庆年了,你怎还对那晋魏之风,念念不忘呢?”
  语气非常嚣张!
  韩艺突然道:“李中书说得不错,此番科举改制,就是希望公平一点,若以高门大姓为标准,那还开什么科举,直接九品中正制得了。”
  李义府投桃报李道:“韩侍郎言之有理。”
  那姓谢的大学士见韩艺都跟李义府站到一边去了,心里也明白,韩艺肯定是站在寒门那边的,这哪里还敢说话。
  卢承庆突然道:“咦?怎么不见王玄道的名字。”
  李治也突然想起,王玄道参加了这一次科举,因为他自小就认识王玄道,也知道王玄道的才华,道:“王玄道的试卷呢?”
  李义府道:“臣不知道,这都是下面递上来的。”
  李治坐了下来,阴沉着脸道:“去将王玄道的试卷调来。”
  “遵命!”
  过得好一会儿,一个官员才将王玄道的试卷递上。
  李治打开一看,内容先不管,这绝对是他看过试卷当中,最为整洁的一份试卷,可见王玄道洁癖到什么地步,李治也没有看别的,直接看最后面那篇文章,越往下看,脸色越是难看。看罢,李治将试卷一合,斜目瞧了眼李义府。
  李义府非常淡定从容。
  过得半晌,李治拿着王玄道的试卷,站起身来,略显疲惫道:“你们继续阅卷吧。”
  言罢,他便走了出去。
  韩艺他们当然也跟着出去了。
  他们刚一走,一个考官就凑过来道:“李中书,这可如何是好,王玄道的文章虽与任知古的文章不分伯仲,但是王玄道匠心独运,还是要更胜一筹,这陛下如何看不出来?”
  李义府笑道:“我在这里,你怕什么,继续阅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4/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