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校对)第1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6/2399

  当初韩艺跟他们斗过一回法,差点没有将他们给玩死,关键还导致一大批人被贬,甚至差点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虽然最后还是和解了,但是这梁子可算是结下了。韩艺可不顾这些地主乡绅,但是张大象不能不顾呀,其中有些人可也是关中贵族,是他的长辈,因此他暗示韩艺收敛一点,不要那么奔放了。
  韩艺笑道:“什么来者不善,你信不信不出一炷香工夫,他们就得对我点头哈腰。”
  张大象一愣,道:“这怎么可能?”
  “不信?那行,赌一个月俸禄,反正咱们俸禄也差不多。”
  “赌!”张大象几乎没有怎么犹豫,恩怨这么深,人家还是乡绅,这怎么可能。
  “一言为定!”
  韩艺说完,就立刻迎上前去,拱手笑道:“各位,真是巧啊!”
  两拨人在田边相遇了。
  官员与地主,那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于傻傻分不清楚,为什么地主永远都这么强势,就是因为地主家也有官在朝中,你要打击地主,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韩侍郎,张侍郎,别来无恙了!”元乐拱手呵呵笑道。
  “元二伯真是老当益壮啊,走起路来,那是虎虎生风,令我等汗颜啊。”
  “韩侍郎真是太会说话了。”
  两边人一阵寒暄过后,其实两边来此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看看这新模式究竟能不能行。
  元乐呵呵道:“韩侍郎真是尽职尽力,亲自来此巡视,由韩侍郎出任户部侍郎,乃百姓之福啊!”
  “元二伯过奖了!”韩艺自谦一笑,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毕竟我们户部还指望从你们手中收点税上来,要是户部的账目不好看,陛下还不得怪罪我,因此你们好,那就是我们户部好,我当然得关心你们。”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不过看上去你们的田里面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着实令人欣慰,听闻这种方法是出自元家之手,元家果然名不虚传。”
  你这是夸自个吧!元乐呵呵笑了两声,边上一人突然道:“这不都是托韩侍郎的福么,要不是韩侍郎将人佃农都给请走了,咱们也犯不着这么做,要是风调雨顺还好,万一有个什么天灾人祸,咱们恐怕就得砸锅卖铁交税,不管怎么样,可也不能耽误韩侍郎的政绩。”
  此人名叫刘大通,关中有名的地主乡绅。
  这些是不怕官员的,大家都有朝中都有人,一般情况还都是官员去求他们。
  长安城内住着都是官员,或者平民百姓,乡绅都住乡里,不爱住城里,城里规矩多,乡里就他们说了算,因此要是官员去乡里,不得依仗他们。
  “刘老四,你真是太谦虚了!”韩艺笑道:“你们刘家的底子有多厚,咱们户部可都是有备案的,一清二楚,纵使荒废个两三年,区区税收,那不过都是九牛一毛,我们户部只担心穷人交不上税,可不担心你们交不上税。”
  张大象开始搓鼻子了,不然会笑出来的,韩艺这话很简单,天灾你也得交税,别给我找借口,我对你们熟悉的很。
  又有一人哼道:“是啊!咱们这些人老实,再苦再累,也得把税给交齐了,哪里有韩侍郎这般精明,你们凤飞楼工人的税收,咱们来帮着交。”
  此人名叫赵达,也是京畿地有名的名流乡绅。他说的是大实话,因为韩艺手中不少工人都是将田地租给地主,然后跑去作坊做事,工资高,没税收压力,幸福的要命。
  韩艺哎哟一声,道:“我说达叔啊,这子非鱼焉知鱼之苦啊!五六千张嘴都等着我开锅,一年得吃多少米呀,我是宁可帮他们交那税钱。”
  此话一出,一些人眨了眨眼,对呀,韩艺手下几千人,可都要吃饭的呀,这单子要是拿到了,何愁粮食卖不出去啊!
  元乐呵呵道:“韩侍郎,你真是太自谦了,谁人不知你韩侍郎一天就能将这一年的饭钱给赚来。咳咳咳,我们元家别的没有,这粮食倒是有一点,要是韩侍郎想要买米,可以来我元家谈谈,价钱什么的都好说。”
  韩艺立刻道:“就这么说定了,我现在还就愁买粮食难,另外,还有水果,我们凤飞楼的工人那矫情的很,隔三岔五还得吃点水果什么的,我知道你们元家水果多得是,要价钱合适,咱们也谈谈。”
  元乐哈哈道:“韩侍郎果然快人快语,好说,好说。”
  他身边的一群乡绅地主都惊讶望着元乐,您老人家也太不要脸了吧,这韩艺可是我们的敌人啊,我们都在攻击他,你跑去跟他谈买卖,你怎么能这样啊。
  可是元家就这德行,钱才是王道,别给我扯那些有的没的!
  如果不是元乐,其余地主肯定会拂袖而走,但是元家的话,他也都习惯了,一百多年来,都这德行,眼里就只有钱,有钱赚大家就都是朋友。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可是五六千人的大单啊!这可是凭空冒出来的,以前哪有五六千人的作坊,就以前那种小作坊,最多几十人,而且人家商人自己也产粮食,犯不着去买,自给自足,官营的肯定管饭,而且朝廷有的是粮食。
  他们如今才猛然想起,这韩艺可是一个潜在的超级且唯一的大客户。因为韩艺基本上什么都产,就是不产粮食,因为他是没有土地的,韩艺只买住宅用地,商铺用地,从不买田地,这是韩艺最为特殊的地方,就其他商人,自己家也都有土地,都拿粮食当工钱发。而韩艺必须购买粮食,五六千张嘴,哪怕算一顿饭,这一天得吃多少粮食,一年下来得多少,更加关键的是,他的工人多半都是没有土地,自身也得去买粮食,这跟他们简直就是完美无缺的互补关系啊。
  这些地主乡绅肠子都悔青了,不断的告诉自己,可不能在这么下去了,他们渐渐明白了,就五六千嘴放在那里,他们不上,有的是人去巴结韩艺。元家虽然眼里只有钱,但是小钱人家元家看不起,如今元乐都亲自开这口,可见这其中有多大的利润。
  刘大通当即脸色一变,朝着韩艺笑呵呵道:“韩侍郎,光吃米饭和水果也不行,我家养着一些渔夫,韩侍郎若是有意的话,你们作坊的鱼肉,我都给包了。”他想得开,我们当初跟你争,也是争利,如今跟你和好,也是因为利,是一码事来的,至于这出身的话,如今韩艺贵为户部侍郎,又是兰陵萧氏的女婿,可以说是跻身名流士绅之中了,地位已经发现改变,田舍儿已经是过去式了,咱们是一个阶层的人了。
  你们就这点骨气,真是操了!韩艺道:“我要的量可大着了,你包的起吗?”
  刘大通就爱听这话,大喜不已,道:“再多都不是问题。”
  韩艺呵呵道:“那行,到时咱们谈谈。”
  “好好好!”刘大通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这零售的话,太不稳定了,这种供应渠道,简直就是可遇不可求啊!
第1138章
我是一个农民
  “韩侍郎,我家养了不少家禽……!”
  “我家有着不少菜土……!”
  “我有一家醋作坊……!”
  这一下可不得了了,这些名流乡绅纷纷向韩艺推销自己家的特产。
  这地球是圆的,这买卖你不做,有着大把人抢着做,何必跟韩艺斗着气,关键你还斗不过他,人家现在可还是户部侍郎,于公于私,相争都不如化干戈为玉帛,反正有元乐带头。
  老大就是吊!
  这一旁的张大象都看傻了,韩艺还真就三两言语,就让这些方才还处处针对他的乡绅点头哈腰,简直就是神了。
  什么叫做市场,这就是市场!
  韩艺手握五六千员工,牛逼的一塌糊涂,除非你打仗,不然的话,就唐朝小农经济,就没有哪家粮店,可以找到这么一个大单,而且是持续不断,非常稳定,永远都不愁米卖不出去了,并且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这柴米油盐酱醋茶,可都不能少,而且要得量对于某一家而言,那肯定是非常庞大的。
  你要顾面子,不搭理韩艺,行,那总有人去抢着巴结韩艺,不因为韩艺多大的官,而是市场在韩艺手里,你不求他求谁呀。
  要是让桑木见到这一幕,心里就会明白,为什么韩艺如此看重市场。
  很快,大家就变成一路人了!
  “韩侍郎,有个问题,我不知当不当问?”一个名叫郭士名的乡绅说道。
  韩艺道:“什么问题?”
  郭士名道:“从你们户部去年的动作来看,朝廷似乎有意打破士农工商的顺序,行重商之路?”
  这个问题可是非常敏感,也是他们非常在乎的,韩艺如今主管财政大权,却一味的推行商业,这会严重伤害地主的利益,至少目前有不少地主眼红商人赚了大钱去,以前地主是不可超越的,现在时不时就冒出一个大商贾来,好比那陶土,如今陶土手下的人比他们手下的佃农都要多,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大家都看向韩艺,包括张大象在内。
  韩艺连连摆手道:“错了!错了!什么行重商之路,我们户部分明一直都在贯彻我大唐的立国之本,行重农之路啊!”
  张大象等户部官员听得差点没有咬着舌头,你哪个政策不是商业政策啊,何来的重农!
  元乐都好奇道:“不对呀,不管是西北计划,还是船坞、运输集团,都是跟商业有关的啊!”
  “元二伯说得很对,这都是关乎商业的。”说到这里,韩艺话锋一转,道:“但是各位有没有想过,自西北计划正是施行之后,粮价开始上涨,而且是在大丰收的情况下,丝绸也开始上涨,这谷贱丝贱伤农呀,敢问这是重农,还是重商?至于船坞、运输集团,主要都是在于运输,但是运的是什么?不还是农作物么,有些农作物在关中地区买不了几个钱,因为关中到处都是,但是江南可没有呀,这物以稀为贵,要是运送到江南去,这价格翻十倍不止呀,不知这又是重农,还是重商?”
  这么一说,众人为之一愣,眼中满是困惑!
  听着都是关乎商业的政策,里面都是商人在参与,没有农夫什么事,但好像又都是农民在受益啊!
  “这是怎么回事?”
  “道理很简单!”韩艺笑道:“因为我们户部不是推行重商政策,而是在推行刺激农业政策,还是那句话,谷贱伤农,如果农作物不值钱,那农夫最多也就能达到温饱,想多买双鞋子,都是不行的,这有什么盼头,长久下去,这地恐怕都没人种了,只有农作物市场好,农夫才有干劲,才有盼头,才愿意当一名农民。我在这里可以向你们郑重承诺,只要我在户部,我们大唐的重农政策是永远不会改的,别的就不说了,单凭我是田舍儿出身,就足以说明一切了。”心里又补充一句,商业将会变得更加发达,要是没有农作物,商人拿什么去买卖啊!
  众人见韩艺当着这么多人许下承诺,因此都放下心来,心中竟还生出三分敬佩来,要是换做其他人,肯定避谈田舍儿,引以为耻,但是韩艺不同,韩艺就经常挂在嘴边,道理很简单,我一个田舍儿也够混到今日这地步,肯定都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当然是引以为傲呀。
  再来就是他都这么说了,你还骂他田舍儿,那都不说是骂,而是夸他贬己,道理很简单,如果田舍儿是卑贱的代名词,那你们这些贵族连一个田舍儿都弄不过,那不是连田舍儿都不如,你还有脸说自己是贵族吗,你这不是在讽刺自己吗。
  就目前这情况,他们就不应该再讽刺韩艺的出身,应该要将韩艺说得很厉害,这样他们面子上才过得去,因为输给宰相,这情有可原,但是输给田舍儿,丢人就丢到外太空去了。
  那赵达目光突然急闪几下,道:“如此说来,今年粮价还会继续上涨?”
  韩艺呵呵道:“这粮价可是各位说了算。”
  赵达笑几声。
  韩艺突然话锋一转,又道:“如果你们真是这么想,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纵使长安的粮食都在你们手里,也不可能由你们说了算。”
  刘大通谨慎道:“韩侍郎此话怎讲?”
  韩艺笑道:“很简单,朝廷是以百姓为重,你们是以个人利益为重,只要我在户部,粮价会涨,可能也会跌,但是涨也不到哪里去,跌也跌不到哪里去,不信你们可以试试。”
  “……!”
  过的半晌,元乐左右看了看,发现大家都沉默不语,暗自觉得好笑,看来这些人是真的怕了韩艺。
  韩艺叹道:“其实我前面说得那句话,乃是发自肺腑,国家是真的指望从你们这里收点税钱,因此你们好,国家才好,但是百姓对于国家而言,是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头等大事,粮价合理的升跌,户部不会干预,但是如果人为的话,户部就会干预的,我知道各位都在朝中有人,究竟吃亏的是谁,那还真就不一定了。贪心是人之本性,这我无话可说,但是杀鸡取卵绝非智者所为,我们户部会慎重行事,也希望你们能够慎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6/23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