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集第十六卷(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


对培养文艺队伍的新生力量,我们只能就力所能及,尽到责任。我们的编辑部里人手不多,对来稿一时还作不到篇篇详注意见,篇篇加以修正,尽管我们切盼能够这么作。我们暂时只能注意选择较好的青年业余习作,帮助加工,刊载出来,并设法帮助解决一些青年们在写作上遇到的困难。希望以后我们有了更多的经验与更好的条件,再开辟青年习作专栏。
从我们办《说说唱唱》的经验中,我们知道:有些爱好文艺的青年往往来信提出:“怎么创作?”“如何体验生活?”和“请某某作家把他全部创作经验写给我”这类的问题,要求详为答复。《北京文艺》每期只能容纳六七万字,而这些问题都不是几千字就能够解答清楚的。还有,每一个作家都有他个人的生活、兴趣、创作方法与风格,即使他肯破工夫写出几万言的解答,也不见得就能完全解决问题。作家们的经验只足以供别人的参考,不是解决一切困难的窍门。写作的窍门是始终不懈的苦学苦练。因此,我们打算组织些结合实际、确能解决问题的文章,帮助爱好文艺的青年们得到一些启发。比如说:请作家谈谈他怎么创造作品中的某一个人物,必定比他泛泛地讲怎样创造人物更具体,更容易了解,更对我们有帮助。是的,只能是有些帮助,创作是没有捷径可寻的。
我们希望文字里多加插图,并且容纳些独立的绘画和木刻等美术作品。
我们希望《说说唱唱》的读者原来怎样爱护《说说唱唱》,现在还怎样爱护《北京文艺》。
我们希望北京市文联的会员们拿《北京文艺》真当作自己的刊物,关切它,帮助它,批评它,给它写稿。
敬爱的读者们,会员们,多给我们提意见,帮助我们把《北京文艺》办好,教它的确能成为忠实反映首都及各地现实生活的、鼓舞建设祖国的热情的、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保卫和平的文艺刊物。
载一九五五年《北京文艺》四、五月号创刊号
《郝寿臣脸谱集》序
总结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经验很重要,应该多做,快做。
我们敬佩京剧净色前辈郝寿臣先生,敬佩他在表演艺术上一丝不苟的严肃态度,敬佩他的大胆改进的革新精神。把他的勾脸艺术纪录下来,大有文献参考价值:它足以说明继承和发展关系的脉络,又能在教学工作上起些作用。当然,这不过是郝老表演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孤立看待;可是,关于脸谱的科学性整理,这还是第一次;开个头大有好处。
此工作始于一九五七年,一直继续到现在,我总是高兴地关心着他的进行。在工作进展中,我还去看郝老怎么勾脸。我觉得他的勾法和绘画有不少相通之处。他很注意章法:如曹操的壮年和衰年两谱有高勾与低勾的区别,李逵脑门的圆光稍小以便显出天庭饱满,都很有考究。他也注意笔法,连勾个眉子或眼窝,亦层层施墨,深浅有序;小至画几根鼻须,也将笔伸入鼻孔,由内而外,用力挑出。他的笔墨时时变化,渲染则泼墨生晕,勾勒则惜墨如金。这是民族风格极强,务期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这些地方都值得青年演员用心钻研,认真学习,不只师其法式,且须探索其何以富于神采的原因,也就是学习他的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创造的精神。
载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三日《北京晚报》
《红楼梦》并不是梦
我只读过《红楼梦》,而没作过《红楼梦》的研究工作。
很自然地,在这里我只能以一个小小的作家身分来谈谈这部伟大的古典著作。
我写过一些小说。我的确知道一点,创造人物是多么困难的事。我也知道:不面对人生,无爱无憎,无是无非,是创造不出人物来的。
在一部长篇小说里,我若是写出来一两个站得住的人物,我就喜欢得要跳起来。
我知道创造人物的困难,所以每逢在给小说设计的时候,总要警告自己:人物不要太多,以免贪多嚼不烂。
看看《红楼梦》吧!它有那么多的人物,而且是多么活生活现、有血有肉的人物啊!它不能不是伟大的作品;它创造出人物,那么多那么好的人物!它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在世界名著中,一部书里能有这么多有性格有形象的人物的实在不多见!
对这么多的人物,作者的爱憎是分明的。他关切人生,认识人生,因而就不能无是无非。他给所爱的和所憎的男女老少都安排下适当的事情,使他们行动起来。借着他们的行动,他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这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而绝对不是一场大梦!
我们都应当为有这么一部杰作而骄傲!
对于运用语言,特别是口语,我有一点心得。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知道:有生活才能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必须是由生活里学习来的,提炼出来的。我的生活并不很丰富,所以我的语言也还不够丰富。
其次,作品中的人物各有各的性格、思想和感情。因此,人物就不能都说同样的话。虽然在事实上,作者包写大家的语言,可是他必须一会儿是张三,一会儿又是李四。这就是说,他必须和他的人物共同啼笑,共同思索,共同呼吸。只有这样,他才能为每个人物写出应该那么说的话来。若是他平日不深入地了解人生,不同情谁,也不憎恶谁,不辨好坏是非,而光仗着自己的一套语言,他便写不出人物和人物的语言,不管他自己的语言有多么漂亮。
看看《红楼梦》吧!它有多么丰富、生动、出色的语言哪!专凭语言来说,它已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
它的人物各有各的语言。它不仅教我们听到一些话语,而且教我们听明白人物的心思、感情;听出每个人的声调、语气;看见人物说话的神情。书中的对话使人物从纸上走出来,立在咱们的面前。它能教咱们一念到对话,不必介绍,就知道那是谁说的。这不仅是天才的表现,也是作者经常关切一切接触到的人,有爱有憎的结果。
这样,《红楼梦》就一定不是空中楼阁,一定不是什么游戏笔墨。
以上是由我自己的写作经验体会出《红楼梦》的如何伟大。以下,我还是按照写作经验提出一些意见:一、我反对《红楼梦》是空中楼阁,无关现实的看法:我写过小说,我知道小说中不可能不宣传一些什么。小说中的人物必须有反有正,否则毫无冲突,即无写成一部小说的可能。这是创作的入门常识。既要有正有反,就必有爱有憎。通过对人物的爱憎,作者就表示出他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也就必然地宣传了一些什么。不这样,万难写出任何足以感动人的东西来。谁能把无是无非,不黑不白的一件事体写成感动人的小说呢?《红楼梦》有是有非,有爱有憎,使千千万万男女落过泪。那么,它就不可能是无关现实,四大皆空的作品。
二、我反对“无中生有”的考证方法:一部文学作品的思想、人物和其他的一切,都清楚地写在作品里。作品中写了多少人物,就有多少人物,别人不应硬给添上一个,或用考证的幻术硬给减少一个。作品里的张三,就是张三,不许别人硬改为李四。同样地,作品中的思想是什么,也不准别人代为诡辩,说什么那本是指东说西,根本是另一种思想,更不许强词夺理说它没有任何思想。
一个尊重古典作品的考据家的责任是:以唯物的辩证方法,就作品本身去研究、分析和考证,从而把作品的真正价值与社会意义介绍出来,使人民更了解、更珍爱民族遗产,增高欣赏能力。谁都绝对不该顺着自己的趣味,去“证明”作品是另一个东西,作品中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考证者所考证出来的才是真的。这是破坏民族遗产!这么考来考去,势必最后说出:作品原是一个谜,永远猜它不透!想想看,一部伟大的作品,像《红楼梦》,竟自变成了一个谜!荒唐!
我没有写成过任何伟大的作品,但是我决不甘心教别人抹煞我的劳动,管我的作品叫作谜!我更不甘心教我们的古典作品被贬斥为谜!
三、我反对《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的看法:我写过小说,我知道无论我写什么,总有我自己在内;我写的东西嘛,怎能把自己除外呢?可是,小说中的哪个人是我自己?哪个人的某一部分是我?哪个人物的一言一行是我自己的?我说不清楚。创作是极其复杂的事。人物创造是极其复杂的综合,不是机械的拼凑。创作永远离不开想象。
我的人物的模特儿必定多少和我有点关系。我没法子描写我没看见过的人。可是,你若问:某个人物到底是谁?或某个人物的哪一部分是真的?我也不容易说清楚。当我进入创造的紧张阶段中,就是随着人物走,而不是人物随着我走。我变成他,而不是他变成我,或我的某个朋友。不错,我自己和我的某些熟人都可能在我的小说里,可是,我既写的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某些朋友。我写的是小说。因为它是小说,我就须按照创作规律去创造人物,既不给我写自传,也不给某个友人写传记。你若问我:你的小说的人物是谁?我只能回答:就是小说中的人物。
我的作品的成功与否,在于我写出人物与否,不在于人物有什么“底版”。
假若我要写我自己,我就写自传,不必写小说。即使我写自传,我写的也不会跟我的一切完全一样,我也必须给自己的全部生活加以选择,剪裁。艺术不是照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