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8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8/949

  祭坛下群臣哗然。
  他们一瞬间就明白了鱼禾到底在藏什么,也明白了孔放手里拿的黄绢是什么。
  王莽能向鱼禾宣的旨意不多,需要跪迎的只有两个。
  一个是封王旨意。
  另一个……嘶……
  群臣们心中骇然,口中倒吸着凉气,一些人差点惊的昏死过去。
  马况、马员虽然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事到临头了,还是惊的无以复加。
  倒是冯英还算坦然。
  他缓缓的跪伏在了地上。
  其他人立马跟着跪伏在了地上。
  在场的,除了宣旨的孔放,以及鱼禾,剩下的全跪伏在了地上。
  鱼禾只是弯下腰,做出了一副聆听的样子。
  孔放在其他人全部跪下以后,高呼,“帝曰:周王禾承帝命,镇抚江水以南,功勋卓著,赐九锡之礼,彰表其功!”
  鱼禾躬身,“多谢陛下厚爱!”
  孔放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
  孔放其实想让鱼禾自称一声臣的,但考虑了一下,鱼禾恐怕不会答应,所以没说。
  孔放宣了王莽的话,但并没有赐下九锡之礼,而是继续拾阶而上,站在了第二阶上。
  “帝曰:周王禾承帝命,安西南,平双海,抚慰万万民,功在社稷,利在千秋,加封宰衡!”
  宰衡是王莽自己弄出的名号,位在王公之上。
  王爵见了也得施礼。
  “帝曰:周王禾承先贤之志,定江南,安万土,平诸夷,非重赏难彰其功,收九锡,除宰衡,赐十二章服!!”
  孔放宣到此处,声音异常高昂。
  底下跪着的所有人情绪变得异常激动。
  章服,显贵的象征。
  从上倒下,分别是十二章、九章、七章、五章、三章。
  不同的数字,代表了不同的级别。
  十二章,乃帝王之服。
  王莽要做什么,已经呼之欲出。
  孔放再上一阶,高呼,“帝曰:加赐十二旒白玉珠冕!”
  说完这话,孔放再次拾阶而上,站在了最高处。
  那个捧着匣子的少年,缓缓起身,将匣子恭恭敬敬的送到鱼禾身边。
  马况匆匆起身,赶到鱼禾身边,迎过了匣子,带着鱼禾到祭坛边上的偏房内去宽衣。
  半刻后,马况躬身带着鱼禾重新回到了祭坛前。
  鱼禾完全变了个模样,身负日月星辰、虫鸟鱼兽等十二纹章服,头顶十二旒白玉珠冕,俨然一副帝王模样。
  鱼禾回到祭坛下以后,不再躬身,就那么直身站着。
  孔放瞧着鱼禾一身帝王装扮,心里五味杂陈,他深吸了一口气,展开了手里的黄绢。
  “诏曰:继三皇五帝之后……”
  “……朕代汉立新,欲为万民谋福,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得九州动荡,社稷沉沦,百姓苦不堪言,朕有罪于社稷,有愧于百姓……”
  “……朕深感无力再统御百姓,也知百姓狠朕之心……”
  “……周王禾率土有能,理政有方,治下万万百姓安居乐业,治下万里疆域太平祥和,乃大贤大良……”
  “……朕今日效仿先贤,禅位于周王禾,以解万民之苦,消众生之恨!”
  “……”
  孔放宣到最后,泣不成声,他带着哽咽声,大喊道:“钦此!”
  鱼禾迎着清风,拾阶而上,走到孔放身边。
  孔放恭敬的奉上了旨意。
  鱼禾拿过旨意,高举过头顶。
第570章
帝起!帝落!!
  群臣们仰着头,盯着鱼禾手里的黄绢,激动的无以复加。
  有人想仰天大笑、有人想大哭一场、也有人已经以泪洗面了。
  他们中间有人从鱼禾起兵就跟着鱼禾,也有人是半途加入到鱼禾麾下的。
  但无论是谁,都希望跟着鱼禾共创一番大业,问鼎天下,名垂青史,光耀千百年。
  如今历经苦难,终于走到了这一步,还是王莽主动禅让的帝位。
  他们太激动了。
  激动的难以自持。
  有了王莽这一道旨意,马况就能在不违背本心的情况下,跟着鱼禾混了。
  他再也没有往日的矜持,也无需再矜持。
  他果断接替了自己属官的位置,站到了祭坛下,声音颤抖的高呼。
  “起!”
  群臣激动的起身。
  “拜!”
  群臣躬身参拜。
  “跪!”
  群臣跪伏。
  “叩!”
  群臣三叩首。
  马况继续呼喊,他的声音伴着清风,传遍了大庙四处,高亢而悠扬。
  群臣们在马况的呼喝中,完成了三拜九叩大礼。
  孔放从另一个头戴王冕的少年手里,拿过了盒子,恭恭敬敬的送到鱼禾面前。
  鱼禾掀开了盒子,露出了里面的玉璧。
  玉璧通体晶莹充满了美感,玉璧的一角镶嵌着金纹。
  鱼禾拿起了玉璧,再次高举。
  群臣看到了传国玉玺,再也把持不住,高呼了起来。
  一时间呼声传遍了大庙内外。
  鱼禾手握玉玺,高呼,“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群臣不约而同的跟着高呼。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8/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