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949

  公孙义愕然的看着公孙述,不明白公孙述话里的意思。
  公孙述也没有卖关子,果断道:“廉丹率领二十万大军征讨西南,不到半载,全军覆没。此事传扬出去,天下人会笑陛下有眼无珠,会笑廉丹无能。
  陛下的威名、朝廷的威严会大损。
  一些心怀叵测之辈,一定会趁机起事,祸乱天下。
  陛下要平息此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替罪羊。
  而我们,就是西南逆贼送给陛下的替罪羊。
  只要陛下认定我们跟逆贼有勾连,将廉丹战败的所有责任推到我们头上,就能平息百姓们的非议。
  百姓们只会认为,廉丹兵败,是我们这些‘内贼’相助的缘故。
  而非陛下识人不明,也非廉丹无能。
  到时候我们就要受天下人唾骂,陛下也会拿了我们,斩首示众。”
  鱼禾布的局,并不算高深,也没有藏着掖着,算是一个阳谋。
  公孙述也算是一个聪明人,很容易就能猜倒此事。
  但‘造谣一张嘴,避谣跑断腿’,鱼禾造的谣,更让天下人信服,公孙述怎么解释也解释不清。
  更重要的是,王莽现在应该继续一个替罪羊。
  鱼禾将公孙述推出去,算是解了王莽的燃眉之急。
  王莽几乎不会多想,就会将公孙述拿去当替罪羊用。
  公孙述虽然是一郡大尹,在蜀郡内一言九鼎,但在王莽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王莽为了立威,连儿子都杀。
  杀一个郡大尹,估计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公孙义、公孙恢和李熊,在公孙述的解释下,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三个人一脸惨白。
  “这……这可如何是好?”
  公孙恢有点慌。
  公孙述瞪了这个不成器的弟弟一眼,若不是他胡言乱语,留下了话柄,逆贼安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构陷他。
  当然了,也不能全怪他。
  也就自己一部分责任。
  若不是自己伤了逆贼的人,又出手算计逆贼,被逆贼盯上。
  逆贼也不会用这么狠辣的手段对付自己。
  “此事不许外传,就当没发生过。立马将廉丹的脑袋拿出去融了,就当我们从来没收到过此物。
  再派人去百姓中传扬,就说‘王莽无道,识人不明,以至于我益州数十万百姓惨死蛮夷之手。王莽怕是要拿我益州官员做替罪羊,我益州官员须得小心’。”
  公孙述沉声下令。
  鱼禾布的局,几乎无解。
  公孙述只能在王莽拿他当替罪羊之前,先占住舆论和道义。
  一旦王莽下旨捉拿他,他在百姓眼里,就成了被昏君冤枉的忠良。
  到时候他起兵反抗王莽,百姓们也能理解他。
  公孙义失声叫道:“这不是跟陛下作对吗?陛下若是知道了,岂会让我们活在世上?”
第354章
王满朝!
  “我们不跟王莽作对,王莽就会放过我们?!”
  公孙述厉声质问,毫不顾忌公孙义族叔的身份。
  鱼禾搅乱了公孙述的一切谋划,还将公孙述置于死地。
  公孙述心里的怒火已经快要燃烧到头顶,他根本没闲心再去顾及那些繁文缛节。
  公孙义被公孙述的无礼吓了一跳,他还从没见过自己的侄儿如此失态过。
  仔细想想,公孙述说的也对。
  王莽需要一个替罪羊的时候,西南逆贼就将他们送到了王莽眼前,王莽根本不会放过他们。
  所以他们跟王莽作不作对,王莽都会置他们于死地。
  一念至此,公孙义也不好再去计较公孙述的无礼。
  “你!立马带人去盯着导江四处的动向,有什么问题,立马回报!”
  公孙述一指公孙恢,沉声下令。
  公孙恢脸颊有些白,他知道自己的兄长正在气头上,所以没敢开口,给自己的兄长找不自在,当即答应了一声,“我立马就去……”
  公孙述逃跑似的离开了大堂。
  公孙述的目光落在了李熊身上,愤怒的骂了一句,“废物!”
  李熊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所以别说还嘴了,头也不敢抬。
  公孙恢领着兵马在蜀郡四处盯了两日,就发现西南逆贼正在征讨巴郡的涪陵县。
  说是征讨,其实更像是接管。
  冯茂此前伙同史熊在益州为祸,将巴郡的百姓折腾的最狠,巴郡涪陵等县的百姓,早在冯茂兵进益州的第二年,就被折腾一空。
  鱼禾此前率领着人马过涪陵的时候,涪陵十室九空。
  大巴山里的蛮人、犍为郡的朱遵一行,先后入住涪陵,算是给涪陵恢复了一点人气。
  但随着占据涪陵的蛮人被剿灭,犍为郡被鱼禾占领,朱遵一行迁移回犍为郡。
  涪陵彻底沦为了一座空县。
  马援率军在朱遵的引领下,进入涪陵以后,所到之处,十室十空,荒无人烟。
  就连耗子也看不到几只。
  马援轻而易举就将涪陵,以及涪陵周边几县收入囊中。
  短短三日,马援麾下的大军就压到了巴郡的郡治江州县江边。
  张休带着右虎贲卫,赶到江阳,没见到马援,得知马援已经兵进巴郡,又急匆匆追了上去。
  一路紧赶慢赶,追上马援的时候,马援已经完成了鱼禾交代的作战任务。
  张休一看没仗打,差点没气死。
  公孙述听到公孙恢回报,得知西南逆贼兵进巴郡,轻而易举拿下巴郡几县以后,也差点没被气死。
  “逆贼!逆贼!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公孙述气的破口大骂,郡衙大堂内的公案、坐席、灯盏等等,被他砸的稀巴烂。
  西南逆贼构陷他还不够,居然还派兵侵入巴郡。
  这是想彻底坐实他跟西南逆贼有勾结的谣言。
  他再无回天之力。
  但他并没有彻底放弃。
  在王莽的旨意没有传达到蜀郡之前,他还不愿意走最后一步。
  ……
  遥远的常安城。
  六十三岁的王莽,着一身黄色冕服,头顶着十二旒冕,用白玉珠系着,坐在一架巨大的车辇上,从建章宫的辇道,赶往议事的皇宫未央宫。
  在王莽左右,跟随着宦官、宫娥、金吾卫数百。
  王莽已经年迈,须发皆露出白丝,嘴角、下唇下、下颚的胡须,略显干枯,唯有两颊垂下的胡须依旧光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9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