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0

  在整个南城兵马指挥司中,许吏目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他主要职责就是管理衙门的账本和档案,非指挥的亲信不能胜任。这也是吴世恭不熟悉衙门里各个官员的职权范围而犯下的错误。要不他也不会如此莽撞,如此直接地拉拢许吏目。可许吏目却不知道吴世恭是在错误判断后做出的错误的行为,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自己肯定是李指挥的亲信,许吏目也以为吴世恭知道了自己是李指挥的亲信。就算自己投靠了吴世恭,凭着自己的身份,也肯定不会得到吴世恭的信任。许吏目是官场的老油子了,勾心斗角也见得多了,因此,心思中忍不住向最复杂的方向想去。吴世恭拉拢自己的行为到底有什么目的呢?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可能,能解释现在这个情况。那就是,吴世恭是想把自己逼走,至少是想夺去自己大部分的权力。因为自己如果拒绝了吴世恭的拉拢,那也就给了吴世恭一个清洗自己的理由。想到这里,许吏目忍不住出了一身冷汗。
  在兵马司衙门中,吏目的作用是很重要,但他的重要是建立在指挥的信任之上。如果没有吴世恭的那个官印,许吏目写的那些公文,做的那些账目可谓是毫无作用。如果吴世恭也只是运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添点堵倒也就罢了,最怕他开展什么反腐倡廉工作,清查以前的账目。就算自己把账目做得再好,鸡蛋里挑骨头总挑得出些什么的。吴世恭他要一狠心,要自己的命可能性不大,要自己的官帽子那可能性太大了。
  在刹那间许吏目想明白了这一点,他决定,不能得罪吴世恭。许吏目立刻笑着回应:“怎么好让吴老大人破费呢,中午下官来。”
  谁出钱并不重要,主要是许吏目回应了自己的拉拢就好。吴世恭也不和许吏目客气,接着说:“本官刚上任,还有许多情况不明白,要许吏目多多帮衬啊。时候还早,下面咱俩就随便聊聊?”
  “吴老大人客气了。”大堂里说话不方便,许吏目就做手势要把吴世恭迎进内堂谈话。吴世恭对许吏目对自己的称呼总感到有些不习惯,称自己为“老大人”,自己有这么老吗?他不知道,明朝对官员的称呼,要么就直接称呼官职,要么就要称呼“老大人”,也不管对方的年纪年轻与否。根本不象现代的电视剧那样称呼为“大人”的,那是十分没有礼貌的。从称呼上其实可以看出,许吏目其实已经把吴世恭当成上司了。可惜,吴世恭并不懂这些。
  看到薛强他们三人还站在一旁,吴世恭就没有好气。对薛强和薛勇一指,对他们喝道:“还站在这里做什么?你们俩到外面看大门去。”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让他们两个在门卫的岗位上吹吹冷风,清醒几天再说。
  薛强和薛勇对望了一眼,面露喜色,心中都想到:“看起来姑爷还是挺上道的。”
  在一旁的书墨急了,连忙拉住吴世恭的袖子说:“那少爷就把大印给小的吧。”
  嘿!难道今天出门没有看黄历,都遇见鬼了。我自己都没有把官印捂热,书墨这小子就要来抢了?怕我打不死你?看到吴世恭脸色不好,似乎有些不同意,书墨更急了,接着补充说道:“小的一定把大印保管好,印在人在,印失人亡。”吴世恭给气乐了,你把话说清楚嘛。有这么严重吗?书墨你不就是想做个官印保管员吗?那个没问题啊。少爷我满足你。吴世恭从怀中掏出官印,随手扔给了书墨。书墨接着官印,简直热泪盈眶。看的吴世恭直嘀咕,这有什么好激动的?
  在一旁的许吏目在察言观色,明白了吴世恭确实是个官场小白。对于官员的家奴来说,看门的和掌印的无疑是最重要的两个黄金职位。看门的可以收红包,掌印的可以收掌印费,非官员最信任的家奴不授。可瞧那吴世恭的神情,明显对于这些他都不懂。难道刚才他误打误撞地把我诓了进去?看样子等会交谈,我有问有答的就行了,交心的话就免谈了。
  三位副指挥出了衙门门口,就聚在了一起,随身的亲兵围成一个大圈把闲杂人等远远地隔开。
  余琏对阮雄说道:“今天老弟这么不给那小子面子,这不大好吧。”
  “没事!”阮雄好象一点都没把今天的事放在心上的模样,“反正这事都是小弟干的,追求责任的话也找不到两位哥哥。”阮雄当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莽撞。其实他也是有计较的。如果今天以后,吴世恭忍气吞声,那肯定威信扫地,以后兵马指挥司就是他们三位副指挥的天下了。如果激烈反击,凭着他们三位副指挥的亲信班底和威望,吴世恭是怎么也斗不过他们的,只有自己丢脸,结果也一样。就算是吴世恭战斗力超强,也无非斗个两败俱伤。吴世恭靠山的大腿很粗,他们三位也不是没有靠山。到时候靠山们坐在一起说和,也就是个井水不犯河水的结果,说不定还能多争取点利益。因此,结果总是有利的。
  “别太过分了。”周世昆最后说道。阮雄和余琏点点头。阮雄心中想道:老周你也别假正经了。今天开炮的那个百户就是你的儿子,我就不相信昨晚上你儿子没跟你说。
  吴世恭和许吏目在内堂里坐下。吴世恭开门见山地问道:“许吏目可否知晓,南城兵马指挥司共有人员多少?”
  “共有官员、书吏和兵丁一千七百六十二员。分十五个百户所。”
  “十五个百户所具体如何分配?”
  “除了阮指挥有两个百户所以外,其他三位副指挥都有三个百户所,李指挥有四个百户所。”
  听到这里,吴世恭有些疑问,接着问道:“李指挥现在受伤,不能理事,他那四个百户所现在应该谁管理?”
  犹豫了一下,许吏目觉得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回答道:“应该是老大人您。”
  “那么叫这七个百户所的百户在午饭后开个会,有没有问题?”既然是自己的直接下属,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应该没问题。”
  在谈话中,吴世恭渐渐了解到,南城兵马指挥司管理着京城南城的八个坊,一百三十八个铺。这铺应该和现代的派出所差不多。南城兵马指挥司的一个正指挥,四个副指挥,在名义上是统属,但实际上,各管一片,互不干涉。百户以上的官员都由兵部任命,指挥不能随便任免。最多任免百户所那些总旗、小旗(都是明朝军队的官职)。所以那三个副指挥不卖自己的帐,自己也不能对他们如何。
  正指挥管理的是包括三个南城门的京城内外城交界的那一块,而被吴世恭替代的那个副指挥管理的是宣武门外的那一块。平时南城兵马指挥司的衙门,只有指挥在坐堂,那四个副指挥都在自己的管辖地的办公场所里办公,没事并不到衙门里来。
  吴世恭还很关心关联的业务衙门,从许吏目的介绍中得知,南城兵马指挥司在业务上受都察院派出的南城巡察御史的领导,平日工作和东厂与南城锦衣卫千户所联系也比较多,还有崇文门税关。吴世恭心想:明天得拜访那几个部门。还得再加上一个兵部,这倒底是自己的直接管辖部门。
  看到已经接近了中午,俩人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外出共进午餐。在出门时,吴世恭交代书墨从衙门中找个熟悉情况的帮役带路,去叫那七个百户,让他们吃完饭到衙门里来开会。
  
  第18章
酒楼交谈
  
  吴世恭和许吏目走出南城兵马指挥司衙门的时候,发现门口熙熙攘攘的像个菜市场。一堆堆闲杂人员在那里围成一个个小圈子在窃窃私语,但所有的声音加起来显得场面嘈杂无比。吴世恭觉得有些奇怪,难道大明朝也有上访人员?就问许吏目:“衙门口天天如此吗?”
  “以前也不少,但这几天多一点儿。”许吏目觉得这问题如实回答无所谓,也就实话实说。
  “为什么?他们来衙门口干什么?”吴世恭继续问道。
  “都是些犯了事的人的亲朋好友,他们是来走关系的。近期,王恭厂那边被爆炸成了废墟,无主财产的盗抢和争执发生的特别多,所以显得特别热闹。不光我们衙门,各个副指挥的办公处都是如此,就是南城巡察御史衙门和刑部衙门那边也很热闹。”
  许吏目介绍的很含糊,抓住犯事的人,敲诈犯事人亲属的钱财,是兵马司衙门的核心业务。来南城兵马指挥司的,基本上都是原李指挥管辖那片的,因为李指挥受伤不能理事,所以那三个百户和许吏目勾结在了一起,这几天欺上瞒下都多捞了不少。所以,许吏目也就想瞒着吴世恭,让他不知道最好。就算以后知道了,那多拖的几天而多捞的银子,吴世恭也不可能让他们吐出来。因此,许吏目玩了一个小心眼,简单地介绍了一句后,把话题引到了南城巡察御史衙门和刑部衙门那里。
  可吴世恭在穿越的那是做什么的?许吏目简单介绍了一句,他就明白了。不就是索贿受贿嘛,欺上瞒下捞钱嘛。既然自己已经明白了,他也没有必要多问,反而对许吏目提到的南城巡察御史衙门和刑部衙门,这两个衙门很感兴趣,接着问许吏目道:“怎么我们抓来的那些人还要和南城巡察御史衙门和刑部衙门发生关系?”
  见吴世恭果然被引开了话题,许吏目自以为得计,得意地一摸山羊胡子,也就详细地给吴世恭介绍了那两个衙门。
  原来兵马司衙门的权力比后世的公安局的权力都小。不光没有审判权,连后世公安局的拘留权和行政处罚权(就是罚款)都没有。京城犯了罪的人,审判权都要归刑部管,而拘留权和行政处罚权就要归巡察御史衙门管了。那么,除了抓人,兵马司衙门不是没有了其它的任何权力,那衙门大门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呢?
  原来兵马司衙门抓住人以后,会把人留在手里几天。如果犯的事不大,可上可下的,再加上钱到位,那也就不再送去那两个衙门,小事化了把人给放了。当然,如果被抓的人小有背景,被打招呼后,也会被放了,那收钱不收钱的看情况而定。当然不用提那些大有背景的人。这种人犯了罪,不要说兵马司衙门不敢抓,就是东厂和锦衣卫都不敢去动他。除非包青天也穿越。
  听了许吏目的介绍,吴世恭很是高兴,又多了解了些兵马司的情况。不过,未来几天的拜访要再加上刑部这个衙门了。吴世恭的心里想道。见吴世恭要出门,也没有带书墨,在门口收红包收的兴高采烈的薛强和薛勇急忙跟了出来,就这小半日,俩人每人就分了一两多银子。吴世恭也没有注意俩人的高兴样子,他虽不是个度量小的人,但早上的气还没有完全消。但一个护卫也不带,那也不好,于是他就只叫薛勇一人跟随,让小强哥继续坚守岗位。他还以为是在继续给薛强吃苦头呢,不知道薛勇在一旁听了他的安排一脸的无奈。
  薛勇连忙带了五十两银子,跟上了吴世恭和许吏目的脚步。在昨天,经过薛濂的交待,他们俩已经在薛府的账房支了二百两银子,以备吴世恭有什么需要。而且以后用了多少,就在账房上补齐多少。在今天同来南城兵马指挥司的路上,吴世恭已经知道了这个情况。所以,刚才也有胆气请许吏目吃饭。本来,薛强和薛勇是要把银子交给吴世恭的,但吴世恭拒绝了。为什么呢?没地方放呢。如果放在怀里,不要说光银子的分量就有近十四斤重(明朝的银子的计算,是一斤十六两制的,也就是半斤八两这个成语的由来。当然,金子也是如此)。那么大的一堆银子放在怀里,鼓鼓囊囊的,又不是在玩隆胸。再说,吴世恭也决定了基本上不动用这些银子。没必要啊!自己老丈人的钱还不是等于自己儿子的钱嘛?
  酒楼不远,看样子这里许吏目常来,他们三人刚进门,掌柜就热情地上前迎接。许吏目向掌柜介绍了吴世恭:“这是我们兵马司新来的吴指挥。”掌柜连忙向吴世恭行礼问安,并把他们迎接到了二楼的一间雅间里。吴世恭让薛勇在楼下等候,也让掌柜招呼好他。
  吴世恭让许吏目点菜,因为他对这里有什么拿手菜也不熟。许吏目答应了。他问了吴世恭爱吃何菜和有何忌口后,很快就点了十几道菜,吴世恭连忙止住了他。太多了,两个人吃不了,今天又不是吃冤大头。许吏目又问吴世恭要喝何种酒?吴世恭拒绝了,下午还要办正事呢。许吏目接着问是否要妓家相陪?是否要欣赏女乐演奏?让开过夜总会的吴世恭都不禁感叹,大明朝的酒楼文化确实是太丰富多彩了。不过,吴世恭还想和许吏目多了解一些兵马司的情况呢,所以也就笑着又拒绝了许吏目的好意。
  等掌柜下楼安排菜肴的时候,吴世恭又让一旁服侍的小二出门等候。因为接下来他要问许吏目一个现在他特别关心的问题:“那么每个月这些个副指挥和百户要交给本官多少?”吴世恭的语气十分的肯定,但这个问题一多半倒是蒙的。当明白衙门口这么多人的来意以后,吴世恭怎么不知道,兵马司的这些人是在上下其手的利用兵马司的权力来捞银子呢?吴世恭在前世,收保护费和看场费也是他的一大进项,而那些管理着一片片地方的和一个个场子的,他的手下大小头目,每个月都也要给他固定的费用。吴世恭相信,现在在兵马司的情况也基本上八九不离十。既然现在他是署理指挥了,是南城兵马指挥司的大老板了,他的手下捞到了钱,当然要给他一份。
  许吏目一直挂在脸上的笑容凝固了,没想到吴世恭早就知道了兵马司的猫腻。他一下子想到,吴世恭虽然有个赘婿名声不好听,又是个才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没有什么社会阅历,但他的背后有着两个侯府。就算是吴世恭本人不明白,这两个侯府中总会有人明白吧,一定是那些明白人告诉情况给了吴世恭听。自己还是太一厢情愿了。于是,许吏目就以为吴世恭已经了解了情况,再说就算自己不说,以后吴世恭也会在他人那里打听明白,自己也就没必要里外不是人了。所以,许吏目很快稳定了情绪,把情况详细地向吴世恭介绍起来。
  原来,每个副指挥按管理的辖区油水多寡,心黑与否,按照每百户所收七十两到一百两不等。他们再按照自己管理的百户所的数目给指挥每月一百户所五十两银子。吴世恭点点头,和自己估计的差不多,果然是金字塔式的分肥体制。
  突然,吴世恭有了个疑问,问许吏目道:“那么指挥直辖的四个百户呢?”
  “他们当然直接把银子交给指挥,当中就不要再剥层皮了。不过,指挥直辖的有两个百户不用交,一个是指挥的亲兵百户,另一个就是水龙队。”
  这解释吴世恭倒能理解,贴身保镖和消防队本来就没有什么外快嘛。
  “那现在,除了那两个百户外,本官岂不是有五个百户能直接收?”
  “确实如此。”许吏目眼中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从实惠来说,吴世恭这个副指挥兼署理指挥油水反而比正指挥大。
  “那收到的钱,本官个人能得多少?”
  听到这问题许吏目为难了,不是许吏目不肯说,而是这问题太专业了。每个月兵马司指挥收到这些银子后,确实有一部分不能落到自己的腰包里。比如:亲兵们总要花些银子来笼络;受伤的总要给点汤药费,要不以后没人会为你卖命;监察御史和兵部主管那里要送常例,但这又不是按月给,而是按着三节两敬的规矩给。这些情况很复杂。许吏目虽然也知道些情况,但是,为以前的李指挥办这事的是他的贴身师爷,许吏目并不了解详细的情况。
  看到许吏目的为难神情,吴世恭也明白可能许吏目确实不了解情况,于是笑着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吴世恭很满意,今天该了解的情况基本上许吏目都告诉了自己,虽然留了个尾巴,但那事可以慢慢来。于是吴世恭吩咐门口的小二进来上菜,俩人开始风花雪月地闲聊起来,场面上一下子融洽了起来。
  
  第19章
愤怒的拳头
  
  薛勇被掌柜安排的小二带到了酒楼后的一间,安排各家奴仆进餐的屋子。那小二把薛勇带到一张有空位的桌子前,安排薛勇坐下。桌子上已经摆放了四菜一汤,还有一盆米饭,一盆馒头。薛勇拿过了一个馒头,一条条地撕下来塞进自己的嘴里。一边吃,他一边陷入了沉思。
  在薛府,共有三百多位护卫亲兵,在他们其中,最优秀的二十几位成为了薛濂的贴身护卫。薛勇和薛强都是这二十几人之一。而且他们是清一色的家生子出身。家生子就是世世代代在薛府中做家奴的人。当然其他那三百多位也基本上也是家生子出身。只有少数的几位是薛濂在京营中挑选的比较出色的低级军官和兵丁,补充进了他的护卫亲兵中。当然,他们这些人只要是加入了护卫亲兵,就一定要卖身给薛府,也成为薛府的家生子。
  可能读者大大们有个疑问,为什么他们好好的军人不当,而要成为别人家中的家奴呢?其实,在明朝,对平民百姓来说,到大户人家做家奴是最好的工作之一。全家没有徭役;工资收入高、外快赏赐多(这从前文中就可以看出,绣竹也就在吴世恭身边做了七、八年的丫鬟,月例还都交给了她的父母,而且吴世恭这里很受到吴府的冷落。但就是这样,她都可以积攒起十八两银子。在明朝,十八两银子可以让一家四口的中户人家过上一年多);生老病死有保障,子女的工作可以解决(继续做家奴)。那简直不是铁饭碗了而是钢饭碗了。唯一的缺憾是子女不可以参加科举。可平民百姓家有几个孩子识字啊?但反过来说,只要主家有需要,这些家奴也得给主家卖命。
  而作为薛濂的贴身护卫,薛强和薛勇他们,都进行过很严格的军事训练。因为他们的作用不仅仅是薛濂的保镖,而且是当薛濂如果带兵出征的话,他们是作为军官使用的。
  与薛强抽签成为了吴世恭的护卫不同,薛勇是薛濂和其护卫首领薛永利亲自挑选出来的。因为所有的人,包括其他的那些贴身护卫都知道了,他们的姑爷是个书呆子,年纪又轻,没有什么社会阅历。更知道姑爷的性格比较的小气,而且对待下人比较的刻薄。因此,薛濂和薛永利就要挑选一名稳重的,社会阅历比较丰富的护卫来辅佐吴世恭。
  而薛勇正是最适合的人选。他的年纪比较大,都要近三十了,做事也很稳重。他的脾气还很好,有些老好人的味道。尤其是他识的字比较多,脑子也比较活。当然,其他的那些护卫也都识字,但他们大多数只是不是睁眼瞎而以,能够看得懂一些简单的公文。而薛勇识的字就比较多,虽然还没有到能够在起点写网络小说的程度,但文笔也还过得去。
  而从昨天开始,薛勇其实就在仔细地观察着自己的姑爷。因为这次吴府入赘了姑爷到薛府,又加上姑爷的不良性格在这些护卫中的传播,由此,这些护卫都隐隐约约地对他们的姑爷有些看不起,而薛勇却对这些护卫的看法有些嗤之以鼻。那是因为,虽然现在的薛府是薛濂在当家,未来也是小侯爷(就是薛濂的孙子兼外孙)来当家,但中间的那一段,肯定是他们的姑爷来当家。作为一个家生子,薛勇也不存在投靠不投靠吴世恭的问题,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和薛府一起荣辱与共的。但如果能够和姑爷保持好良好的关系,当姑爷当家时,起码自己的子女在薛府中有个好前程。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薛勇的脑子确实比较活。
  虽然观察的时间还很短,但薛勇发现自己的姑爷做事其实是很有章
法的。比如,昨天问的问题,基本上都问在了点子上。又比如,今天姑爷受到了侮辱以后,没有立刻地报复,而是耐心的与许吏目了解境况,并到酒楼吃饭加深交情。这仿佛与传言中姑爷的性格不符。难道是所有人都看走眼了?难道这次是薛府捡到宝了?但和姑爷接触的时间还是太短,薛勇现在决定再看看情况再说。
  吴世恭当然不知道薛勇在楼下像个心理医生一样,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全面的剖析,他正愉快的继续和许吏目进行着欢宴、聊天。做为一个经典的可以融洽关系的问题,吴世恭当然问了许吏目“空闲时有何爱好?”没想到,听到这个问题,许吏目全身有些猥琐的样子一下子就不见了,展现出兴奋到极点,亢奋的神情,看样子这个问题是挠到了许吏目的痒处。吴世恭用期待的目光望着许吏目,以为许吏目的回答不会出于酒色财气这个范围,没想到从许吏目的嘴里吐出了三个字:“下象棋!”这差点没把吴世恭的下巴弄脱臼。
  但吴世恭的反应很快,迅速地掩饰住自己吃惊地神情,投其所好地说:“那么,什么时候有空闲,本官与你杀两盘。”
  “中午休息的时候就可以。下官的房中就有棋。”没想到许吏目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好!好!”吴世恭笑着答应了下来。在前世,要说吴世恭有什么特长的话,还真只有是下象棋。他曾经在小学成为少年市象棋队的一员,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也在市里的比赛中获得过名次。虽然混社会以后,再也没有碰过棋子,但吴世恭自我估计,凭着自己的功底,和许吏目下一下,也吃不了什么亏。
  在之后的饭局上,吴世恭看着许吏目坐立不安的样子,就有些好笑。他也就让许吏目称了心。俩人匆匆结束饭局后,叫上薛勇,回到了衙门。薛勇继续看大门,而他们俩来到许吏目在衙门里的房间里,拿出了棋盘、棋子后,摆开了架势。
  第一盘,许吏目很礼貌地请吴世恭先行。但三下五除二后,吴世恭就落花流水地败了下来。你想想,这么多年不下棋了,吴世恭还能有什么棋路?接着,第二盘,许吏目开局来了一个龟背炮。这是一个很少见的开局,有很多骗招,但也有很大的漏洞。不过对吴世恭悲哀的是,他明明知道许吏目的开局有漏洞,可是他想不起来这个漏洞在那里?于是频频思考见招拆招,俩人倒势均力敌地对抗了起来。
  其实,虽然许吏目是个象棋的狂热爱好者,但他的水平最多算是个业余高手,比受过专业训练的吴世恭要差上一线。经过了前面的磨砺,吴世恭也捡起了一些棋路。但毕竟吴世恭手生的太久了,一不留神,落入一个陷阱,这局棋又败了下来。
  不过,第二盘的激烈对抗,让俩人都起了兴致,继续第三盘。在摆棋的时候,许吏目对吴世恭抱歉地说道:“下官一下棋,就免不了失态,忘了上下尊卑了。”
  “无妨。无妨。”吴世恭心想:这许吏目确实是个棋痴,碰到个心眼小的上司,你跟他这么下棋的话,他还不给你小鞋穿?“前两盘练练手,这盘加点彩头,二十文怎么样?”吴世恭趁着自己的兴致,提出个小赌怡情。
  “成!”许吏目回答得十分干脆。这么小的彩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包烟的钱。而且是上司有兴致,许吏目怎么会不答应呢?只要不是下棋的时候,许吏目还是很精明的。俩人于是有滋有味地继续开始下起来。
  渐渐地,刚才书墨召集的那些百户都已经过来了,他们打听到,吴世恭在和许吏目下棋,也都来到许吏目的屋子,聚在旁边,围观起来。突然,屋外有个人冲了进来。
  周巡从小是父亲的骄傲。他拜过名师,枪棍拳脚功夫一流,号称是南城兵马指挥司最硬的几只拳头之一。在两年前,才十六岁的周巡,被自己的父亲,南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周世昆引进了南城兵马指挥司,迅速靠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父亲的左膀右臂。也因为有父亲的依靠,再加上同僚的吹捧,更是因为他的能力确实出众,所以形成了狂妄的性格。
  在这次,王恭厂大爆炸以后,南城兵马司有了一个百户的空缺,经过了他的父亲努力,把他推到了这个位置(周巡并不知道是薛濂对他父亲的补偿)。因此,就更加不可一世了。本来他以为,凭着自己父亲的能力和资历,这次的署理指挥,跑不出父亲的手掌心,没想到兵部任命了一个新的署理指挥,这让他已经不爽了。后来,又打听到新来的署理指挥年纪比自己还小,这让自命为少年英雄的周巡怎么忍得下这口气呢?
  前几天,阮雄找他们几个百户交心,说那新来的署理指挥是因为入赘到阳武侯的家里,才获得了这个位置。这让周巡立刻跳了起来。什么时候,一个吃软饭的小白脸都能够爬到自己的头上呢?而且阮雄还鼓励他们说:要把新来的署理指挥架空,那样的话,每个月,百户所上缴指挥的例银,不就是省下来了吗?更有了利益的驱动,周巡跳得更高了,他对阮雄拍胸脯说:自己要给新来的署理指挥点颜色瞧瞧。回家后,他把阮雄的串联和自己的打算和父亲交待了一下,父亲思考了一下也就默许了。有了父亲的撑腰,周巡更是肆无忌惮了。
  所以,今天的点卯后,他就做了那个刺头。他根本没认为做这个刺头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这个署理指挥还能够有什么男人的骨气和自己斗吗?他如果有骨气的话,也不会入赘了。果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在自己打脸以后,那个署理指挥没有反应,这更让周巡为了自己的判断准确而洋洋得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