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70

  
  第97章
停职令到
  
  这几天来,吴世恭就没有几件事称心的。旱情的加剧,也使得河流的水流量变小了。吴世恭和姚员外他们商量了以后,不得不放弃一些田地。而千户所因为地势高,在这次放弃的土地中占了大头。也占了整个千户所耕地的近三成。
  而附近的灾民已经出现了。吴世恭又和姚员外他们商量了以后,决定打开义仓放粮。可义仓放粮不到三天,就用去了三百多石的粮食。
  见苗头不对,吴世恭和姚员外他们,立刻缩小了赈灾范围,把赈灾的人员限制在他们自己这个地区范围。这样才勉强地控制住了粮食的减少。
  而手中彻底没有了现银,也让吴世恭有些心慌。现在,建造千户所堡垒的建筑材料的钱和小工的工钱已经有些拖延了。完全是靠了吴世恭往常的信誉,千户所堡垒的建造工程才没有停下来。吴世恭现在只有盼望着,袁行山的船队千万不要出事。
  那天晚上,正好是李馨陪伴吴世恭。看着吴世恭愁眉不展的,李馨抱住吴世恭,柔声地说道:“夫君,妾身知道现在夫君手头有些不方便。妾身身边还有当时夫君给妾身的一些银子。妾身也和如雅姐商量过了。我们一共可以凑出来一千多两银子。要不,夫君就先拿去用吧。”
  吴世恭听了很感动。他用自己的脸颊轻轻地摩擦着李馨的脸颊,说道:“谢谢你们了。不过我暂时还用不到,到时候再说吧。唉——!你们跟着我,也没有过什么好日子。我真的觉得有些对不起你们。”
  “没有啦!”李馨抱得更紧了,“其实夫君对我们姐妹都很好的……”
  刚说到这里,李馨突然忍不住泛起了一阵空呕。吴世恭见此情况,立刻大喜。当天晚上,吴世恭把李馨服侍得象一只国宝一样。
  第二天一清晨,吴世恭立刻让常猛到县城去县城找最好的大夫来给李馨诊断。果然不出所料,李馨怀孕了。
  把大夫送走了以后,喜气洋洋的吴世恭也不外出了,特意留在内宅,陪着自己的这四位夫人吃午饭。没想到,午饭的时候,那李馨又泛起了空呕,引起了连锁反应。赵如雅和竹韵都空呕了起来。
  当吴世恭把脸转向了绣竹的时候,绣竹立刻忍不住,“哇——!”地大哭了起来。吴世恭和赵如雅她们只好立刻上前安慰绣竹。
  接着,常猛又把刚回到县城的大夫给请了回来。结果,赵如雅和竹韵果然也怀孕了。这消息,让整个内宅处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
  又过了一天,吴世恭让常猛去买些医嘱的补品。常猛刚离开,吴世恭就接到齐县令派了的一名衙役来报信:让吴世恭立刻去县衙,去见齐县令。齐县令有公务事和吴世恭商量。
  既然齐县令说是有公务事,吴世恭不去也不好。可是,吴世恭就有些奇怪:自己的差事和齐县令并没有什么交集。齐县令有什么公务事来找自己的呢?
  虽然也不担心齐县令会对自己有什么不利,但是,因为刚刚和齐县令吵过架,再加上现在灾民变多,路上也不太平。所以,吴世恭还是让书墨带着五十名护卫,陪同自己一起去县城。
  吴世恭刚要出发,那个姜工头也找到了吴世恭,他也要去县城买些工具和建筑材料。他也是因为担心路上不太平,所以,就想和吴世恭一起出发。于是,吴世恭就带着姜工头一同赶到了县城。
  到了县城以后,姜工头就和吴世恭分开,先去买工具和建筑材料了。吴世恭和姜工头约好了:吴世恭从县衙办事回来以后,就在县城门边上的茶馆等候姜工头会合,再与姜工头结伴回千户所堡垒。
  吴世恭到了县衙以后,让自己的护卫在县衙外等候,在县衙门房的带领下,进入了县衙。见到了齐县令以后,就更加地奇怪了。
  那齐县令全身官帽和官袍都穿戴着很整齐。他正坐在大堂上,脸上带着得意地笑容。看到了吴世恭以后,那齐县令说话都打起了官腔:“吴千户,本官叫你来,是有一件兵部的公文要转送于你,你可得仔细瞧清楚这件公文啊!”
  接着,齐县令把大案上的公文递给了吴世恭。吴世恭接过来一看,那公文上写的意思就是:因为举人余子琏上告署理千户吴世恭打了他。所以,为了调查出事情的真相,先让署理千户吴世恭停职留任,再写一封自辩书到兵部,到时候兵部再按照事实情况进行处理。
  吴世恭看了公文以后,嘴里忍不住骂出了“三字经”。没想到自己百密一疏,拼命想保住这个千户的官职,却在这么一个小地方疏忽了。
  而且关于这件事,吴世恭也不好辩解。他把余子琏推入大运河中的这件事,余子琏那些举人同伴都可以作证。那大运河旁边也一定会有目击者。抵赖是不成的。
  如果写自辨书和余子琏讲歪理的话,吴世恭把写文章
的水平和余子琏他们一相比。吴世恭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爱咋办就咋办吧。”吴世恭在心中发了狠,“大不了这个署理千户的官职没有了,我就以陶辛师傅的名义,代替自己的徒弟管理这个千户所。师傅中也有个‘父’字。老子帮助儿子管理家业,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吴世恭把那件公文往怀里胡乱一塞,转身就要离开县衙。就听到身后,那齐县令在幸灾乐祸地说道:“吴千户,哦!现在你已经不是千户了,只能够称呼你为吴公子了。吴公子,那本官就不送了。哈哈哈。”
  输阵不能够输人,吴世恭立刻瞪大了双眼,回头说道:“我还是个千户。我还是羽林卫的千户呢。”吴世恭当时做赘婿的时候,魏忠贤曾经给了他一个羽林卫千户的勋职。吴世恭现在还记着呢。
  “哦?哈哈哈。”齐县令笑得更欢畅了。他当然知道羽林卫千户就是个勋职。在大明朝的官场中,这个勋职除了可以拿些俸禄以外,屁都不是。
  没想到自己的反驳,使得自己更丢脸了。吴世恭在齐县令的大笑声中,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县衙。
  吴世恭是没有看到,等他走了以后没有一会儿,一群人在一个穿着守备官袍的人的带领下,急匆匆的跑进了县衙里。
  
  第98章
乱民将至
  
  吴世恭离开了县衙以后,来到了县城门旁边的茶馆里,等着姜工头的回来。他单独坐在一张桌子上,叫了一壶茶,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心中正在闷闷不乐呢。
  突然,有一个骑马的衙役,放开马蹄向县城外冲出去。他突然看到了在茶馆外守候的吴世恭的护卫,就连忙勒住缰绳,跳下了马。那衙役向吴世恭的护卫确定了,吴世恭就在茶馆里以后,连忙跑进了茶馆。
  一见到吴世恭,那衙役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他嗓子里带着哭腔,向吴世恭禀告说:“吴千户,有乱民要攻打县城啊!县尊让吴千户快去县衙议事啊!”
  那衙役叫得很响亮,吴世恭还没有什么反应呢,茶馆里其他的茶客一听,都“轰”的一声四散着回家了。
  吴世恭听了那个衙役的禀告,全身是激灵了一下。难道天下大乱就这么开始了吗?难道自己这个千户所,在天下大乱中要首当其冲了吗?吴世恭使劲地摇了摇头,清醒了一下。就立刻站起了身。他的心中想道:“什么也不要说了,先到县衙去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在回县衙的时候,吴世恭看到道路两旁县城里的人,都象无头苍蝇一样在乱窜。看起来,这县城里也没有什么保密的地方,估计这时候,全县都传开了乱民要攻打县城的消息了。
  到了县衙以后,吴世恭就立刻冲进了县衙。一进县衙,就看到县衙的大堂上,齐县令在大堂上团团转着转着圈呢,而一位武官打扮的人站在齐县令身旁。
  听到了吴世恭进来的脚步声,齐县令和那个武官都向吴世恭这里看过来。吴世恭也看向了那个武官,一见之下,俩人都失声叫出声来。
  “李指挥。”
  “吴指挥。”
  那个武官正是,吴世恭在南城兵马指挥司做指挥时的前任指挥——李禄。
  见到了李禄以后,吴世恭的脸色都变了。在他的记忆中,李禄可是到南阳府做守备的。而南阳府和归德府中间,可有汝宁府和开封府,这两个府的相隔。难道是南阳府、汝宁府和开封府都乱了起来了吗?
  原来,魏忠贤给李禄安排的那个守备官职,完全是魏忠贤看在英国公的面子上,给李禄硬挤出来的。那南阳府本来就有个参将负责守御,根本不需要再安排一个守备。
  不过,由于当时魏忠贤的吩咐,兵部还是从南阳府的东部,挤出两个县来,划成为李禄的守备区域。但是,李禄的兵丁数目肯定就不如一般的守备了。
  在大明朝,守备的兵力一般在一千五百人到二千人之间。而李禄这个守备的兵力却只有八百人。
  可是,李禄获得了这个守备的官职,却是意外之喜。他的腿已经瘸了,按道理根本不可以做官,更不要说是做个要带兵上阵的武官了。所以,李禄对于这些也就不再计较了。
  再说,李禄的雄心壮志随着自己的残疾,已经消磨殆尽了。他只想着太太平平地在这个守备的官职上做上几年,捞一点银子,然后就回到京城养老去了。
  因此,虽然按照明朝的惯例,李禄手下的战兵,每年被各级衙门分润以后,只能够获得五成的军饷。但是,李禄看到自己的防区没有什么事,周围的防区也一片太平。所以,李禄就只养了三百名拿三成饷的兵丁,又养了几十个拿七成饷的亲兵作为自己的护卫。其余的军饷都被他装到自己的腰包了去了。
  就这样在南阳府安稳了一年多,李禄就好了伤疤忘了痛,他的那颗心,又蠢蠢欲动起来。
  前一些日子,李禄又勾搭上一个良家。于是,在前两天,李禄到了那个良家家中,又干柴烈火了一番。完事以后,李禄就要带着自己的这十几个亲兵,离开那个良家所在的小镇。
  可那良家所在的小镇是在南阳府和汝宁府的交界处。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在汝宁府中。李禄毕竟是离开了自己的防区,所以,他进入这个小镇,还是比较偷偷摸摸的。但是,他离开的时候,就不需要这么遮掩了。
  但是,李禄的这一亮相,却引起了连锁反应。那个小镇,恰好是一个圣灵会的重要的造反聚集点。看到李禄这几十个官军突然出现,那些圣灵会的人,以为自己造反的企图被官军发现了,就立刻起事,要杀了李禄这些人。
  李禄他们在猝不及防之下,被杀了几个人。但是,他们毕竟都骑着马,又有着一定的军事技能。所以最后,他们大多数人还是冲出了包围圈。
  可是,逃出了小镇以后,李禄就有些慌不择路了。本来,他应该回到自己的防区里去。但是,那个小镇又是李禄回防区的必经之路。所以,李禄就想绕小路,试试看是否可以回防区。
  但是一绕上小路,李禄他们就发现情形不对了。各个对方似乎都乱了起来。李禄他们也不管东南西北了,他们只好是哪里乱民少,他们就往哪里逃。
  在逃跑的过程中,李禄他们还打听到,这些乱民已经聚集了起来,已经打开了乡间的好几个庄子。并且这些乱民行军的路线,正是李禄逃跑的方向。
  李禄是欲哭无泪。他心想着:“我也不就是玩了一个良家吗?你们这些乱民,有必要对我紧追不舍的吗?”
  李禄他们也不敢穿过乱民多的地方,靠近附近的几个县城。他们一路催马狂跑,累死了几匹马以后,终于在跑了一天后,跑到了齐县令这个县城。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李禄的防区在南阳府的最东面,齐县令的县城在归德府的最西面,两个地方的距离和齐县令的县城到归德府城的距离也差不多。但是,李禄可以在一天多的时间内,从南阳府,穿过汝宁府和开封府,来到归德府。说明李禄这个瘸子的逃跑功夫确实是一流的。
  齐县令和吴世恭仔细地了解了那些乱民的情况。当然,李禄也不会把自己勾搭良家的丑事说出来。但是,齐县令和吴世恭却基本上从李禄嘴里,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当时,李禄那些人就只顾着逃跑了。所以,李禄也只能够说出来:估计这些乱民有几万人吧。他们正向着齐县令这个县城的方向杀过来。可是,究竟他们离县城还有多少距离?什么时候到?李禄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那齐县令心听了以后,他在心中直骂娘:“自己在这个县的最后一年任期,是不是遇见了鬼呀?先是旱灾,现在是乱民要攻打县城了。”
  齐县令和吴世恭都是不知道,圣灵会组织的这些乱民,虽然都是以汝宁府和开封府的人为主的。但是他们向着归德府方向杀过来,是有原因的。
  那就是因为,虽然圣灵会里的这些人,没有几个有军事素养的。但是,他们毕竟在河南本地经营了很长的时间,知道在河南的什么地方,军队最少,防守最薄弱。而归德府正是整个河南兵力最空虚的地方。
  我们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归德府的四周,都是大军环绕,所以显得是十分的安全。而且在明朝,军队的布置也是有讲究的。除了军事要地和交通要道布置军队以外,其它军队的布置,基本上都是在各个藩王的藩地附近。这样布置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那些藩王造反。
  在河南,虽然有八个藩王,也是全国藩王最多的省份。可恰恰是归德府,没有一个藩王就藩。所以在归德府,除了一个作为地方卫所的归德卫以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战兵。
  至于现在归德卫的战斗力,看看赵铭老头的表现,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出来。就是归德卫规定的五千五百多名兵丁,这一时三刻的从归德卫的军户中,是否能够抽调出来?那也是肯定不可能的。
  而齐县令这个县城,恰好处在这些乱民到归德府城的必经之路上。所以,也就怪不得齐县令和吴世恭他们倒霉了。
  就在李禄向齐县令和吴世恭说明情况的时候,县衙里的大小官吏和姚员外这些得到消息的地方士绅都赶到了县衙。见所有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齐县令就想着:“什么也不用说了,先安排着如何守御这座县城吧。”
  县衙里的那些衙役都很有眼色,他们已经搬好了椅子放在大堂两旁,让县衙里的大小官吏和县里的那些头面人物都坐下。齐县令也在大案后面落了座。
  见到这些人都已经坐下了以后,齐县令咳嗽了两声,让大堂上安静了下来。他开口说道:“各位同僚和各位乡亲都已经知道了,那乱民就要攻打本县了。那废话也就不要说了,本官就先安排着如何守城吧。”
  接着,齐县令把脸转向了吴世恭,对吴世恭命令道:“首先,吴千户立刻派人去,把你手下的兵丁都带到县城里来。”
  
  第99章
中国人的脊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