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470

  “不过这吴屠夫也有一点好,他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怎么出来惹事,所以与我们北面的绿林朋友也算是相安无事。因此那吴屠夫的四海商行就没什么人敢去碰。”
  “也不是没有绿林朋友气不过,比如说前几个月吧!我们河南有支人数达几千、上万人的豹子头流民,他们就去抢了四海商行的一次货。可结果就是被吴屠夫亡命追杀,杀了上万人呢。我听说连豹子头经过的那些市镇的百姓都给杀光了,连妇孺都没放过。这吴屠夫的手段也太狠了。”
  “所以我们都是尽量不去惹吴屠夫的。不过也是听说,吴屠夫做什么事也挺讲信义的,与他的四海商行做生意也不会被仗势欺人。就在前些日子,他们还卖给我一批刀枪呢。那刀枪的质量倒也挺不错的,价格也不算太贵。我还听说附近的几位朋友也买了一批呢。”
  “哦?那吴屠夫身为官狗,竟然敢卖给你们兵器啊?”革里眼贺一龙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冯为康点点头,肯定道:“那吴屠夫什么事不敢做啊?杀人越货、强抢民女、贩卖私盐、开设私矿,卖些兵器算得了什么呢?不过好在他做生意是说一不二,与他交易比较放心,所以虽说他的杀性很大,但是我们很多绿林道上的朋友还是喜欢与吴屠夫的四海商行做生意的。”
  “那吴屠夫的汝宁军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兵呢?我看都要小两万了。”左金王贺锦不耐烦听到什么做生意的事,所以立刻询问,让冯为康回到正题。
  “那在下就不知道了。不过听说汝宁府那里颁布了什么《禁流令》、《禁匪令》什么的,路上的流民都给吴屠夫抓起来种田开矿、开山铺路去了,农闲时还组织壮丁操练,也许这么多的兵丁就是这么来的吧。不过汝宁府那里管得很紧,外人不怎么能够进去,所以详细的情况在下也不知。”
  可这个回答并没有让那些首领满意。他们与汝宁军对阵了以后就知道,这些汝宁军的兵丁全是训练有素的,完全就是全脱产兵丁的模样,怎么样也看不出民军的样子。所以这些首领都露出了将信将疑的神情。
  冯为康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还有,听说那吴屠夫是归德卫出来的,与南阳的李将军关系也很好,也许对面的明军是这三支官军联合起来的呢。”
  那些首领顿时恍然大悟。这道理才说的通嘛!
  冯为康看了看那些首领的神情,最后说道:“依在下所见,也许是各位大王的义军离汝宁府太近了,才惹得吴屠夫出来对付各位。其实只要不靠近的话,也许就会相安无事的。”
  说完话以后,冯为康看了张献忠一眼,确定自己最后的话没有讲错,因为这最后的话就是刚才在后帐的时候,张献忠示意冯为康在这里说出来的。
  “你说的倒是轻巧!现在遇都遇上了,我们还怎么相安无事的啊?难道要我们都乖乖地束手就擒啊?还是说些有用的话吧。”现在正是那些首领焦头烂额的时候,却听到了冯为康放了一个马后炮,所以横天王的话语也很不客气。
  对此,冯为康就不敢自做主张了,他苦着脸又一次看向了张献忠。于是张献忠就笑着说道:“冯大柜说的话也不是没有用。至少我们知道对面的吴屠夫是怎么样一个人了。他比较爱财;也比较守家,不愿意出汝宁府;更是说话比较算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地拿出一个对策来了。”
  “什么对策?”那些首领立刻异口同声道。
  
  第441章
人吓人吓死人
  
  话说到这儿,那些首领都有个停顿,因为接下来就要商议核心的内容了,而冯为康这种地位的人是不可以旁听这种内容的,所以他们的眼神都有意无意地看了看冯为康。
  造反到现在,农民造反军中的等级已经出现了,今天在大帐里议事的都是些各营的首领,连李定国等重要的将领都没有资格入大帐旁听,所以冯为康是肯定不能够留下的。
  而冯为康也很知趣,他也懂了那些首领眼神中的意思,于是就立刻行礼准备退出大帐。可是张献忠却突然叫住了他,并且向那些首领解释道:“冯大柜是熟悉对面吴屠夫的人,等会儿我们所议的有什么不妥,还需要冯大柜多加参谋呢。没事!有我老张担保着冯大柜呢。”
  既然张献忠都这么说了,那些首领也就无可无不可的默许了下来。而冯为康听到自己被张献忠这么重视,激动的神情也就怎么样也掩饰不住了。
  接着,张献忠就开始说出自己的计划:“其实各位兄弟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和对面的官狗打仗呢?难道我们与官狗之间不能够找个和平相处的法子吗?”
  贺一龙立刻皱起了眉头,问道:“八大王!这话兄弟可有些听不懂啊?你是否能够说的明白一些啊!”
  张献忠对贺一龙点点头,接着说道:“意思很简单!我们待在这儿的时间多一天,也就多一分危险,所以越早避开对面的官狗纠缠越好。可那官狗也做出一副咬住我们不放的动作,我觉得这很不正常。”
  “怎么说?”贺锦也觉得张献忠的话是越来越高深莫测了。
  “你们想想啊!我们可以肯定,对面的官狗是汝宁府、归德府和南阳府的三支官军组成的。可他们刚出现的时候就有这么多兵力,对付的就是革里眼和左金王这俩位兄弟。要知道当时俩位兄弟的兵马根本没多少啊?我们义军的主力又在东路,而且东路的义军可是能够实际威胁到汝宁府和归德府的,那为什么对面的官狗放弃与我们义军的主力作战,反而要找寻这里的偏师呢?”
  这话一点出来,那些首领确实也有些疑惑不解了。因为汝宁军的行动太奇怪了,他们不顾农民造反军的东路主力,也不顾自己的防区,就是出境来与南路的农民造反军作战,这情况怎么看好象都是里面隐藏了一个大阴谋。
  要知道,当时南路的农民造反军才十万出头,后来因为横天王、太平王和八大王的支援,人数才达到三十几万的。对面的明军肯定不会未卜先知,知道后面的农民造反军会来支援,所以他们当时的出兵一定是有着深刻的意义的。
  张献忠在农民造反军首领中素来以足智多谋著称,所以他的想法也肯定很多,想问题也喜欢绕几个弯。可这次确实就是张献忠想多了,这个奇怪的行动无非是汝宁军没有获得足够的情报,以致于吴世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造成的,真实原因也根本没有这么复杂。
  所以错进错出以后,张献忠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很显然,对面的官军既然敢弃家不顾,那归德府和汝宁府那里一定有支比对面吴屠夫的官军更强大的官军。”
  “那吴屠夫到这里来是干什么的啊?”张献忠向贺一龙和贺锦点头示意了一下,“说句不中听的话,俩位兄弟不要动气。当时对面的吴屠夫完全可以以极大的优势把俩位兄弟的部队击垮。而他又没有开了天眼,不知道有横天王和太平王的援军,更不知道我会转向救援这里,所以他们到这里来的意图也就是很明显的了。”
  张献忠转身从大案上拿下了笔墨纸砚,把这些东西放置在地上解说了起来:“这就是汝州,现在是吴屠夫和我们纠缠在这里。这就是东路的闯王和曹操。而这里就是汝宁府和归德府的另一支官军。你们看,吴屠夫其实是截住我们回陕西、山西的退路的,官狗这个样子已经是把我们义军给包夹住了。”
  “而现在的我们其实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死命从这里突回去;另一条就是北上打破开封城再渡黄河。从这里突回去就要打退对面的吴屠夫,所以这条路我们先不说。可从开封城再渡黄河?不要说那里有着重兵,还有着狗朝廷的那个周王,就算我们不计损失的渡河了,河对岸保卫北京城的御林军肯定也早在那里等着呢!绝对就是凶多吉少。”
  “那也只有这条路了。还好,横天王、太平王和我的援军还算是及时赶到,要不然,革里眼和左金王早就被打垮了,这里也早就被吴屠夫给堵上啦。”
  听完张献忠说的这一切,那些首领仔细地分析了一下,顿时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确实如此,如果按照张献忠的分析,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农民造反军已经被明军优势兵力给包围了。
  这就是人吓人、吓死人的威力了。张献忠他们考虑的确实合情合理,可就是多计算了一支根本不存在的,比汝宁军还强大的明军出来。
  可是那些首领并不知道这支明军只是无须有的。他们认为汝宁府和归德府的背后就有驻守中都凤阳的重兵和防护大运河的重兵,甚至还有防御南京城的京营重兵,这些部队过来的距离又不远,绝对能够以很快的速度开进汝宁府和归德府的。
  “八大王!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贺一龙连忙问道。
  “本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死打呗!打胜了,我们就有一条路了,不过看那吴屠夫军队的样子,我们的损失也肯定很大。打败了,那就还是老规矩吧。我们把其他的人都抛下,自己带着老营的人马先走。不过这样一来,我们这几个月的功夫都是白费了。不过今天我听了冯大柜的介绍,却发现了第三条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和吴屠夫去谈一谈呢?”
  那些首领顿时都竖起了耳朵,催促道:“八大王!您快点说!”
  
  第442章
兵犯归德府
  
  “你们想一想啊!吴屠夫到这里来是堵退路的,到时候他的部队所受的伤亡必定很大;又是出力不讨好,可能被我们义军冲出去承担责任;还有消灭闯王和曹操部队的首功又被其他明军给抢去了。你们说他会很乐意吗?”
  说到这里,张献忠故意停顿了一下,发现那些首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于是就有些得意地接着说道:“还有,吴屠夫把我们都剿灭干净了又有什么好处呢?升一次官、发一次财就结束了,没有了自己的军队,可能转眼就给那些文官给卖了,所以我认为我们之间有的谈。”
  “那该谈些什么呢?”贺一龙很关心这个问题。
  “没什么。老办法,既然吴屠夫贪财,就给他送些金银财宝去。只有一个要求:我们之间相安无事。他们也不要缠上来,我们也不到吴屠夫那里去。反正是各走各的道,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这条件有些不可能吧!”贺锦有些疑惑,“兄弟说句不中听的话,现在的吴屠夫是占着上风,我们就这么忽悠他几句,难道他就肯把道让出来啊?这世上没这么笨的人吧。”
  “也说不定他就是这么笨呢!”张献忠笑着说道,“官狗见钱眼开的德行我们又不是不知道,否则的话,我们在渑池渡和车厢峡都脱不了身。不过左金王说的也对。这也只是我们的开价。”
  “如果吴屠夫不同意的话,我们也可以让一步诈降嘛。反正这一套我们也演熟了。如果还不同意,甚至我们可以真降。”
  见到贺一龙的神色有些激动,张献忠连忙解释道:“其实诈降、真降也就是一个名称的不同。有几点要保证:我们的人马还是要聚在一起,我们老营的兵马不能够动。实在不行抛出去一些我们收拢的流民让吴屠夫应应差事。”
  “只要我们的实力还在,到时候我们怎么做都行。反正这事要快,早一天好一天。否则那支在归德、汝宁的官军把闯王和曹操打败了,我们这支军队倒反而被他们包夹了,那可就要坏事啦!”
  “如果吴屠夫什么都不答应呢?”横天王在一旁问道。
  “那就没法子啦!”张献忠是手一摊道,“那也只有死拼啦!”
  听到张献忠这么说,连贺一龙都不作声默许了。于是一旁的太平王接着开口问道:“金银我们各营倒能够凑出来,可是派谁去呢?”
  可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其他的几位首领脑子里早就转过了弯,他们都有意无意地看着冯为康呢。
  冯为康的心中也在发苦,他的心情也从大喜落到了大悲。可这时候他如果推托不去,那下场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冯为康索性豪气万丈地请缨道:“各位大王!如果承蒙不弃,还是在下去吧。”
  那些首领的脸上立刻都堆满了亲热的笑容。张献忠也笑着说道:“冯大柜放心,按照我的算法,你此行没有什么危险。再说,两军相交,不斩来使嘛!刚才我所说的话你可听明白?”
  冯为康点了点头。
  张献忠接着说道:“反正就记住一点,千万不要拖。要逼着吴屠夫早日表态,对面的官狗早日让出一条道,我们就多一分安全。其余的一切条件都好谈。你先下去准备一下,等会儿到库房取几箱东西就连夜赶过去吧。只要冯大柜顺利回来,那你可是立了大功了啊!哈哈哈——!”
  面对的张献忠的大笑,冯为康只能够勉强挤出了一个笑容,接着行礼下去准备了。
  而从头到尾,那些首领都没有询问这个举动的后果。要知道,如果没有了南路农民造反军的牵制,汝宁军照样是放开了手脚。
  如果按照张献忠的推演,在汝宁府和归德府确实有着一支强大明军的话,那么放开手脚的汝宁军马上就会向着高迎祥和罗汝才率领的东路农民造反军的背后捅过去。而东路的农民造反军绝对就是凶多吉少。
  也就是说,张献忠他们为了自己的安全,是把高迎祥和罗汝才他们都卖了。而都是人精的那些首领当然不会这么不知趣地向张献忠提出这个问题。这让张献忠该怎么回答呢?又派哪一营去救援高迎祥和罗汝才呢?还是大家共同闷声大发财吧。
  崇祯七年腊月初三的晚上。
  吴世恭早早地安歇了。他准备明天与全军休整一天,接着后天与三十多万农民造反军决战。
  冯为康加紧准备着财宝,并且又聆听了张献忠交待的一些说辞。他准备马上到汝宁军大营去当说客了。
  而同时,赶到黄河边上的北路农民造反军在河南怀庆地区连夜渡河。渡河时的火把照的两岸是如同白昼。
  而这么大的动静,肯定瞒不住在黄河边上探查的明军侦骑,他们急报开封城和总兵左良玉大营。而在当地抢掠颇丰的左良玉立刻把皮球踢给了开封城内的官员。
  留守开封城内的河南布政使与周王商议以后,勒令左良玉不得离开开封城,并且要左良玉立刻起兵到开封城东八里处设立大营,与开封城内的明军成为犄角之势。
  为此,周王府还忍痛再次给左良玉在开封城内的府第送去了万两白银。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左良玉是仰天大笑三声,接着就完全放弃了对北路农民造反军的进攻和阻拦,把全军收缩到了开封城的边上。而北路的农民造反军也是完全放开了手脚。
  腊月初四,北路农民造反军分兵两路,攻克河内、济源两县。此后在这两县休整了三天,并且向百姓发放从当地士绅家抄出来的粮食,使得四周的流民纷纷来投。连在太行山上的几股大土匪都下山投入了农民造反军。所以人马很快超过了十五万。
  在腊月初八,见到开封城方向的明军没有动作,北路农民造反军绕过怀庆府城,浩浩荡荡地向着归德府扫荡过来了。
  而东路农民造反军的高迎祥、罗汝才部进入开封府腹地以后,一开始因为汝宁军的行动暂时地停住了脚步,以观察明军的态势。
  可是等了几天以后,发现其他方向并没有什么明军敢出击,高迎祥、罗汝才立刻打下附近的两个县城,并且他们进入的是河南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所以民间财富也多,使得这路农民造反军象是闯进财主家中库房的叫化子一样,被晃花了眼。
  因此,这路农民造反军也在附近地区抢掠了好几天,耽搁了他们的脚步。不过也和以往的农民造反军一样,他们也是打出“义军”的旗号,分发余粮吸引流民来投。很快的,东路的农民造反军在张献忠走了以后,总人数也超过了二十万。
  腊月初八,归德府府衙。
  “知府大人,本指挥已经跟你说了多少遍啦!汝宁的吴都司也来信叫急,并派兵五百帮忙守城,就是说要防备陕匪进入归德。可你就是不听,一直说:陕匪离我们归德府还远,到时候再做决断吧!可一转眼陕匪就过来了!那你现在倒是做个决断啊?陕匪都要快打到我们府城啦!”赵铭声嘶力竭地叫道,整个情绪也有些失控了。
  当闻听北路的农民造反军将要进入归德府以后,整个归德府是大乱,归德府的钱知府立刻召集官员、归德卫武官和地方名望士绅来商议如何面对这个危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