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狂(精校)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70

  凭良心说,水龙队也不是没有外快的,它的外快来源主要是失火后,他们去救火时,铺长和里长给他们的红包。尤其是,当失火的房屋中还有被大火围困的人员时,失火的事都要另外塞红包。还有的是,如果大火太猛烈了,失火的房屋附近的邻居,害怕大火蔓延到他们这里,为了防止自己的损失,也要塞红包。因此,和现在的消防队不同,水龙队那是天天盼着什么地方失火呢。可人员多了,那分的钱就少了。又因为,不象现在有消防车,警笛一拉,就能够赶到失火现场。往往失火以后,等水龙队赶到了,那些火势比较小的火灾都给帮忙的相邻给扑灭了。因此,总的进帐也不是很多。
  按照兵马司的规矩,水龙队的百户要三年一轮,大家也要轮流发财。可是因为吴勉的实干的名声,最主要的是,其他的百户都有着,起码也有副指挥做为靠山,所以,都八年多了,吴勉还是扎根在水龙队百户这个职位上。
  如果就是钱少一点也就罢了,问题是水龙队的工作还很辛苦,而吴勉的年纪也大了(不象现代,当时明朝的人的岁数,只要四十几岁就已经很大),身体也吃不消。在京城,白天京城的街面由兵马司来管理,但夜里需要宵禁,而转给了巡捕营管理。用现代的明白话来说,就是白天是警察管理,晚上是武警管理。可水龙队做为一支专业的灭火队伍,那晚上也要值班啊。因为水火无情,着火又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的。因此,吴勉和水龙队的两个总旗在晚上要轮流值班。特别的辛苦。
  而今天,当吴世恭稍微对吴勉露出些好意,那吴勉还不快贴上去。吴勉是比较的实干,但他也不是不会钻营,要不他也不会在没有什么背景的条件下,升到百户这个职位了。吴勉的做法,也相当地投了吴世恭的所好。在现在,他刚到了兵马司的时候,有一个百户前来投靠他,不管那个吴勉是不是那最冷清的水龙队的百户,可毕竟那也是一个百户啊,所以对此行为,吴世恭是绝对的欢迎。
  于是,吴世恭一边回府,一边亲切地和吴勉交谈了起来。
  
  第28章
谍中谍
  
  面对着吴世恭的提问,吴勉是有问必答,他对自己所知道的兵马司情况,尤其是水龙队的情况是和盘托出。用一个形容词的话,就是竹筒倒豆子。听着听着,吴世恭脑中灵光一现,他突然懊恼地拍打了自己的一下脑袋:我怎么没有想道这件事呢。
  吴世恭现在的身份是京城南城兵马司的署理指挥,他就是京城南城的代理警察局长和消防局长。吴世恭现在考虑的问题一直在警察局长这一身份的框架内打转,他把自己的消防局长的身份给忽略了。
  在前世,吴世恭曾经仔细地研究过,各个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还有他们的办事规则。当然,也仔细研究过各个法律的条文。应该说,每一个具有很强烈的犯罪倾向的人都会这么做。而现在,吴世恭就发觉现在的水龙队与前世的消防队的不同,应该说,现在的水龙队在消防工作的开展中有着很大的空白。
  在前世,消防局的实际权力和隐性的权力都相当的大,甚至衍生出来很多的利益。在普通人眼里,可能消防局就是灭灭火,打个119后,消防官兵灭火后还不用付钱。但其实,消防局的工作还有很多。比如说:所有的建筑施工前,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的审核;建筑施工后,消防设施和安全通道的检查;娱乐场所装潢的审核和检查;所有建筑的消防检查;重点区域的检查。这些检查如果得不到通过的话,消防局可以命令任何企业不可以开张;任何娱乐场所不可以开业;任何建筑不可以投入使用。还有其它的:消防器材经营单位的审核……甚至连烟花爆竹的销售都要有消防局的批准。
  如果把这些权力有效的和兵马司的权力结合在一起,哪怕只是一小部分,那兵马司的权力都将会有大大的扩大。也将会给吴世恭带来巨大的利益。在吴世恭眼里,这简直是一块大肥肉。因为,在兵马司维护街面治安的工作中,还有东厂和锦衣卫这两个强力部门的参与。而且,在这三个部门中,兵马司还是处在弱势的地位,能够得到的利益并不多。而在消防工作中,完全是兵马司一家独大,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因为只有兵马司有专业的灭火队伍。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兵马司完全可以独吞下这块肥肉。当然,在现实中,为了防止其它部门的眼红,还得给他们分润一二,但就是如此,也是一笔巨大的收益。
  更令人可喜的是,那个吴百户把自己送到了吴世恭的面前。而吴世恭在刚才的交谈中,发现吴勉对兵马司,尤其是水龙队的业务相当的熟悉(这其实从刚才许吏目和王百户向吴勉询问着吴世恭那铺子的地址,就可以看出。消防队里,熟悉辖区内的地址是最基本的要素)。如果能够把吴勉用好,吴世恭将在自己收取利益的过程中,大大的缩短进程,也能够减少很多细节上的麻烦。这怎么能够不让吴世恭满心欢喜呢?
  但现在该具体的怎么做,还得好好思考明白,甚至得和自己的岳父,以及张师爷等熟悉大明朝衙门事务的人共同商量。不过,就算如此,消防工作也将是今后兵马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且要刻不容缓地尽快开展起来。
  想明白这些,吴世恭立刻亲切地笑着对吴勉夸奖道:“你不错!相当的不错!”
  听到了吴世恭的夸奖,吴勉的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了受宠若惊的笑容,他把吴世恭护送到了薛府。在分别的时候,吴勉拍着胸脯对吴世恭表态,明天清晨,他将提早来到薛府,再带领这三十个兵丁,护送他们的指挥大人去上班。
  薛府的门房见到了他们的姑爷回府,一边派人跑向府内去报信,另外通知薛强和薛勇到提早赶回家的侯爷的书房去报到,侯爷要好好地和他们俩训训话。
  不提那两个垂头丧气向书房走去的小子,吴世恭兴冲冲地向自己所住的小院赶去,要换了自己身上所穿的官袍。现在,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他也想和自己的小妻子说说夫妻之间的悄悄话。
  薛雨霏得到自己的夫君回府的消息以后,来到了小院门口来迎接。可吴世恭却奇怪地发觉到薛雨霏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喜色,反而有些唉声叹气的。在小院门外也不好说话,他拉着薛雨霏的手走进了小院。一进小院门口,他被眼前的情况搞得一愣。
  只见那五个丫鬟都跪在新房门前的石板上,旁边有个身穿薛府家仆服饰的中年的美妇,它的脸色严肃,在仔细地监督着这五个丫鬟的一举一动。怎么回事?今天怎么自己一上班就出现这种奇怪的迎接仪式。不是在现代,著名的张导演在《黄金甲》中告诉我们,丫鬟们应该露出胸口的两个白花花的大馒头来迎接我的吗?
  吴世恭看看薛雨霏,薛雨霏被自己的丈夫看的更愁眉苦脸的了。一时三刻也搞不清状况,吴世恭连忙向那中年美妇打招呼说:“这位嬷嬷请了,小丫鬟们不懂事。不过,刚才也罚跪过了,是不是能够高抬贵手。”
  见吴世恭客气地打招呼,那中年美妇连忙一福回礼道:“给姑爷问安。这些个小丫头犯了错,侯爷夫人罚她们跪到吃晚饭的时候呢。奴婢不敢遵命。”
  那些小丫鬟果然是犯错受惩罚呢。不过,只是跪到晚饭前,那惩罚也不重。吴世恭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不过,就是这中年美妇的不卑不亢的神情让人讨厌。吴世恭在心中暗暗骂了一句:“这个老处女。”
  也不管这些受惩罚的小丫鬟了,和薛雨霏来到屋中以后,吴世恭首先问薛雨霏说:“霏儿,外面那个老姑婆是谁啊?”
  “是母亲大人身边的大嬷嬷,她还是竹韵的母亲呢。”吴世恭听了这话,被噎了个半死。又想道:“先收回老处女的说法。不过,竹韵的母亲怎么和竹韵一样的一本正经的。连给她自己的女儿开个小后门都不肯。”反正不管怎么样,先问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再说。
  于是,薛雨霏委委屈屈的开始述说起来。
  原来,刚才薛雨霏和那五个小丫鬟共六个小姑娘,一同上演了,由薛雨霏总制片,竹韵总导演的,好莱坞大片——《谍中谍》。
  薛雨霏听闻吴世恭在兵马司衙门要被人殴打后,大为担心。她见自己的母亲在安排着薛府总动员,就趁着她的母亲的不注意,回到了自己所住的小院,找身边的五个丫鬟来商量。她的父亲——阳武侯薛濂有一件贴身内甲,是那种传说中刀枪不入的,祖传的内甲。她的父亲把那件内甲收藏在自己书房旁边的一间小收藏室里。薛雨霏想把那件内甲拿来,给自己的丈夫穿上,让他以后不再受伤。
  薛雨霏把自己的想法和五个小丫鬟说了以后,获得了一致的赞同。竹韵她们四个本来就和她们的小姐是一条心的,绣竹也担心她的少爷,又怎么会不同意呢?于是,组织能力最强的竹韵拿出了一个行动计划。哪个引开看守书房的护卫,哪个放风……
  竹韵的计划挺有效。顺利地让三个小姑娘来到了那收藏室前。哪三个呢?一个当然是总导演竹韵;另一个是绣竹。因为当时薛濂和张夫人安排在薛雨霏身边的四个丫鬟中,竹韵虽然是主力的固宠丫鬟,但其他的三个丫鬟也是候补的固宠丫鬟,所以身材都比较的高挑。而绣竹的身材比较的娇小。而那个收藏室的门是锁着的,薛雨霏告诉给了她们说,这收藏室的侧面,有一个小窗户的销子不太好,所以她们决定从这个小窗户中爬进去。这需要一个身材比较小的,所以就挑选中了绣竹;最后一个是薛雨霏。不是因为她是总制片,竹韵是把她当成肉盾来使用的。薛雨霏当肉盾不是因为她是个满血的骑士,主要原因是为了万一被薛府家奴发现,有薛雨霏这小姐的身份,可以让那些家奴闭上嘴。
  谍中谍计划得很成功,绣竹顺利地从坏掉销子的小窗户中爬进了收藏室,在薛雨霏的指点下,拿到了那装有内甲的盒子。可是这是,眼尖的竹韵一回头,就发现有几个薛府的护卫在远处静静地看着她们的行动呢。
  那些保卫侯府书房的护卫,其实早就发现了这些小姑娘的诡异,但因为薛雨霏这个肉盾的作用,他们又不敢制止。所以,他们派了一个人去向薛府内府的一把手张夫人报告,另外的几个,就在远处静静地守候。
  发现自己被发觉,这几个小姑娘急了,连忙叫绣竹爬出来。可忙中出错,绣竹一急之下,把自己给卡在了小窗户上。这时,也不管原来闹着矛盾了,竹韵急忙和薛雨霏一同上前帮忙。好不容易把绣竹象拔萝卜一样地拔出来时,张夫人已经带着另外被抓住的三个小丫鬟来到了她们的面前。薛雨霏还想着上前撒撒娇呢,张夫人却严厉地对这些小姑娘的错误行为进行了惩罚。薛雨霏被押到自己的房内禁足,五个小丫鬟罚跪到晚饭前,由她的贴身大嬷嬷监督。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谍中谍确实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吴世恭听了薛雨霏的述说以后是又好气又好笑。这六个小姑娘也不长长脑子。薛雨霏如果向她的父母开口要这件内甲的话,估计她的父母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答应她。何必去偷呢?再说了,吴世恭在前世穿惯了防弹衣,对那些号称能够刀枪不入的古代内甲也根本就不稀罕。
  不过,吴世恭确实从心底里感激薛雨霏她们对自己的关心。他把薛雨霏搂到身边,在她的脸颊亲了一下,在薛雨霏耳边轻轻地说道:“谢谢!”
  薛雨霏开心地笑了,她依靠在自己丈夫的怀中,想再一次撒撒娇时,突然听到门外有人禀告说:“禀告姑爷,侯爷叫姑爷您快到书房中去议事。”
  
  第29章
一对可怜的小夫妻
  
  听到了门外有人在喊,吴世恭又在薛雨霏的脸上亲了一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屋子。薛雨霏也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吴世恭的离开。直到吃晚饭前,薛雨霏和那五个小丫鬟的惩罚才在这六个小姑娘的欢呼声中结束。
  当薛雨霏赶到和父母吃饭的饭厅时,只有张夫人在那里等候,薛濂和吴世恭还在书房里商议的事情。张夫人乘着这间隙,寒着脸再次狠狠地训斥了薛雨霏。直到张夫人两次派人到书房催促后,薛濂和吴世恭才出了书房,来到饭厅。吴世恭也是低着头,一语不发,薛濂对着他俩“哼”了一声,训道:“都已经是成家的人了,做事还这么没有分寸。今天晚上,你们两个给本侯好好的反省反省。”接着对张夫人说,“夫人,本侯不在家用饭了,现在有要事去魏公那里。”接着向张夫人点了点头,出门去了。
  下午的时候,听到自己的女婿要被人打以后,薛濂急忙派出了自己的护卫首领薛永利和一队京营官兵。等到薛永利回来后,报告了整个事件的情况以后,薛濂再也没有在灾难现场作秀的兴致,急匆匆地赶回了家,等着吴世恭的归来。
  等到吴世恭回来以后,被薛濂交待过的门房首先把薛强和薛勇叫到了书房。薛濂当然首先训斥了他们俩不去护卫姑爷,而是在门房中收红包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但关键的是,薛濂想从薛强和薛勇口中,详细地了解自己的女婿的一举一动,以判断自己女婿的品性和办事能力。张师爷也在一旁旁听,要和薛濂一同的参详。
  薛濂详细地询问了吴世恭一天的日程安排,反复地向薛强和薛勇了解吴世恭做事的一切的细节。之后,就让他们俩退下了。在薛强和薛勇口中,薛濂没有得到太多的信息,因为他们俩今天其实待在吴世恭身边的时间并不多。薛濂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决定还是把吴世恭叫过来亲自向吴世恭询问。
  吴世恭很快就来到了薛濂的书房,没想到,翁婿俩的交谈完全偏离了本来的目的,到后来,张师爷也加入了他们的交谈。因为吴世恭提出了一个清理废墟和重建灾民房屋的计划,这也是薛濂现在的一块心病。薛濂和张师爷在仔细地了解以后,觉得这个计划的成功有很大可能性,但吴世恭这个计划也有一些缺憾,不过这些缺憾也不是不能够弥补的,所以,熟悉明朝衙门规矩和法令的薛濂和张师爷,逐步的完善了吴世恭所提出的计划。他们三人最终有了一揽子解决灾民问题的方案。
  整个方案是这样计划的:
  首先解决受灾现场的废墟处理问题。从每间房屋的房主中收取一间房屋一两银子的废墟清理费。这价格是很便宜的。因为如果房主自己雇用人手和车辆运送自己废墟的话,将要花每间房屋二两多。薛濂决定在十天以后正式开始废墟的清理工作,争取在十五天到二十天里清理完毕。当然,房主也可以自己安排人手清理废墟,那就不要缴纳那一两银子的废墟清理费。但他们一定要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清理完废墟,否则将被罚款并被强行清理。
  这让在现代待过的吴世恭有些不习惯,在现代,灾民的救助完全是免费无偿的。张师爷回答了吴世恭的疑问。原来在明朝的救援工作中,只要让灾民不饿死,不发生疫情的传染,这次救灾工作就已经算是很成功的。明朝的政府连灾民的卖儿卖女都不管,怎么还会管灾民的重建家园呢?所以,他们亏本的帮助灾民清理废墟,已经是功德无量了。
  薛濂他们当然不会亏本。薛濂将收到近一万两的废墟清理费,他将拿出二千两给顺天府,二千两给京营,让他们各出五千人,在十天以后参加废墟的清理工作。吴世恭想起了那天他旁听议事时,顺天府的官员和京营的军官的说法,担心这么少的银子可能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可张师爷拍着胸脯保证,这些银子完全够用,而且他将亲自去交涉,保证完成任务。听了张师爷的解释以后,吴世恭才明白,顺天府派出的是徭役,京营军官派出的是底下的兵丁,这些人的动用其实都不需要花钱。而这二千两银子完全是给他们个人自己的。只要他们个人有了银子,谁还管什么夏忙不夏忙,底下兵丁吃饭不吃饭的。吴世恭只能够无奈地摇头,感叹大明朝真的是黑,比他那个黑帮老大还要黑。
  薛濂还分给了吴世恭二千两银子,并且将任命吴世恭做为废墟清理的总指挥。因为在现在,负责废墟的清理工作就是个烫山芋,没有人会接手,薛濂让自己的女婿干这个苦活,也能够在皇帝面前显示出自己的高风亮节。当然,当他们的方案实施以后,烫山芋将会变成香馍馍。当商量到这里时,心情大好的薛濂还和自己的女婿开玩笑说:让他用自己的钱来付今天给薛府家奴和京营兵丁的赏银。那么这最后的四千多两银子呢?当然是留给薛濂自己的。雁过不拔毛,是要给天打雷劈的。
  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废墟垃圾的运送问题。薛濂准备征用车马行的车马,再加上调用京营的一部分马车来解决。因为京城的车马行大多数集中在南城,所以,薛濂让吴世恭这个南城的兵马司指挥来和车马行的老板去交涉。吴世恭却对薛濂坦白说,其实这些废墟的垃圾也很值钱。那些房屋虽然在爆炸中成为了废墟,但这些房屋,总有些木料和砖瓦可以再利用,还有些废铜烂铁可以回炉,所以,一间房屋的废墟起码能够值半两多银子。征用一部分,用这里的银子雇用一部分,完全能够解决车马的问题。而且自己还能够留下一些银子。吴世恭的坦白让薛濂和张师爷目瞪口呆,感叹到底隔行如隔山。大悦的薛濂当场表态,如果能够留下些银子,那些银子都将归吴世恭所有。
  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从现在开始,将不允许废墟上有其他人员清理。吴世恭向薛濂报告说,自己已经在南城发布了这个命令。薛濂也表示,在明天,他也将要求其它的兵马司也执行这个命令。而且,今天商谈以后,他将立刻到魏忠贤那里去汇报,要求东厂和锦衣卫也一同执行这个命令。
  方案接下来是如何地重建房屋。他们决定每间房屋的建设费用是二十五两银子,由工部统一安排工匠来建设。这价格比市价稍微低一点,但低的并不多。工部将在每间房屋上赚四、五两的银子。因为明朝的官匠也要服役,使用他们的费用也特别的低。当时为什么工部不愿意接受灾民房屋的重建,主要是怕收不到建设的费用。工部不可能派出这么多的人手,到几千家灾民那里一个个收取建设房屋的费用。但现在,薛濂将向他们保证支付,并且按照工部的建设进程付出费用。
  可薛濂的钱是那里来的?原来,薛濂又将向灾民发布一条命令。将在废墟清理完毕后,规定的时间内自己建设好房屋。如果你没有钱去建设呢?那也不要紧。官府将免费帮你建设,但你要拿出一部分的地皮缴给官府,官府将在这些地皮上建设铺子和房屋,卖给民间的富户,以此费用来解决问题。这命令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的公平公正,其实,当中的猫腻就更多了。
  官府要求这些房主上缴的地皮肯定是那些临街的地皮。现代人都知道,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的价格完全是不一样的。而且,薛濂在发卖这些临街地产的时候,完全可以定一个比较低的官家,那些地产肯定会卖给有权力的宦官、贵勋和官宦,这样利益共享以后,完全能够组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薛濂本身也能够名利双收。还有,总有全家死绝的无主地产,那简直就是无本的买卖,就看薛濂的救灾账本怎么做账的问题了。
  吴世恭也有所获,那车马行的车马运送是双向的,运出去的是垃圾,可运进来的可以是建筑材料。吴世恭完全可以小赚一笔运输的费用。
  这方案简直太完美了,灾民们可以获得官府低价,甚至是免费的建设他们的房屋。而参与救灾的官府的各个衙门官员,都可以多多少少的获得自己的一份收益。看解决了这么多天来压在自己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薛濂是彻底地轻松了下来。
  吴世恭乘机向薛濂提出了两个请求。一个是希望薛濂帮忙打招呼,让工部免费地在自己宣武门那个,已经成为废墟的铺子那里,盖一幢楼。对这件小事,薛濂是一口答应。吴世恭提出的另外一个请求是,他想在南城兵马司,提拔一个副指挥,来全面的抓消防的工作。薛濂考虑了一下,对吴世恭交待说:薛濂基本可以保证,只要他向魏忠贤提出,等救灾工作完成以后,肯定把吴世恭署理指挥头衔中的署理那两个字去掉。到那时,肯定也会满足吴世恭提拔一个副指挥的要求。吴世恭心中想道:看起来,自己的岳父薛濂和魏忠贤的关系看起来是远远超过想象中的密切啊。
  当完成所有的商议以后,吴世恭都有些得意了。穿越到明朝以后,第一次做的大事业就有这么好的一个开头,甚至有些所得还能够超过自己的预期,这让他忍不住有些自鸣得意起来。吴世恭有些得意忘形了,他还以为自己是刚和一个合作伙伴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商业合作谈判呢,他忘记了现在是和自己的岳父在商议。他全身都放松了下来,差一点翘起了二郎腿。他没有发觉他的岳父薛濂给张师爷使了一个眼色,更没有发觉张师爷已经悄悄地离开。突然间,他的耳边响起了老丈人的怒喝声。
  老丈人神色激动地对着吴世恭连声喝骂,骂声之激烈,分贝之高,让人难以忍受。吴世恭被他的老丈人从椅子上骂得站了起来,再被老丈人面对面骂得连连退后,最后被老丈人骂得退到了墙角。老丈人的怒气值仿佛是无穷无尽,唾沫星子喷的吴世恭满脸都是。虽然被怒骂心里总有些不好受,但吴世恭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和委屈。他知道,这是他的老丈人对他的好,今天老丈人对他的怒骂充满了他对自己的关心和担心。虽然其中有很一大部分是因为了他的女儿,但老丈人确实是把自己做为了亲人而看待。
  直到张夫人两次使人来叫他们俩吃晚饭,老丈人才停止了对吴世恭的教训。
  等薛濂离开家以后,张夫人和这对小夫妻安静地吃着晚饭。看着这对小夫妻低头吃饭,一声不吭的可怜相,张夫人是又好气又好笑。她慈爱地给他们俩的碗里各夹了一筷子的菜。过了一会儿,吴世恭抬头对张夫人说:“岳母大人,这次我们都知错了。”
  张夫人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俩,高兴地点了点头。
  这对小夫妻的可怜样一直保持到了晚饭以后。向张夫人告辞后,他们俩走出了饭厅。在门口,他们俩对望了一眼,看着看着,越来越忍不住,最后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欢快的笑声。看着这对小夫妻手牵着手离去时,那欢快地背影,张夫人笑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30章
魏府聊天(一)
  
  薛濂在去魏忠贤的家——魏府的路上时,恰好遇见了正好从皇宫中服侍完天启帝,回府的魏忠贤。两行人的车驾立刻合为一处,薛濂也下了自己的马进入了魏忠贤的马车。看到了对方,俩人都挺高兴,薛濂还和魏忠贤开玩笑说:自己的晚饭都没有吃,今天要去魏府把魏忠贤给吃穷了。魏忠贤开怀大笑,对自己这个小兄弟的无赖样,也是无可奈何。
  薛濂和魏忠贤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他们的友谊甚至已经超过了平常人家的兄弟之间的感情。不要说薛濂可以很随便地和魏忠贤开玩笑了,也不要说薛濂可以把自己女儿招个赘婿,这种私密事都托付给魏忠贤了,光是从薛濂对魏忠贤的称呼,就可以看出薛濂和魏忠贤之间的友情。薛濂称呼魏忠贤是“魏公”的,魏忠贤也很喜欢薛濂这么的称呼他。因为,在魏忠贤没有发迹前,俩人都在皇长子(当时皇长子还没有成为太子)府中,薛濂就很尊敬地称呼魏忠贤为“魏公”。虽然到了现在,外面的人都称呼魏忠贤为“九千岁”了,但魏忠贤明白,他们这样称呼自己,要么是阿谀奉承,要么是迫于自己的淫威,真心对待自己的没有几个。而薛濂对待自己的尊敬和友情,几乎是近二十年来如一日,从来没有改变。
  在当时皇长子的府中,王安、魏忠贤等大太监,为皇长子和皇孙们授课的先生们(文官),皇长子府的长史等官员(文官),还有薛濂这种伴读(勋贵),这十几个人,为了把皇长子推上太子的位置,组成了一个团结得十分紧密的小团体。而且这个小团体,最后在把皇长子推上太子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过程中的辛酸和苦难,简直让魏忠贤和薛濂这样的当事人都不愿意再回忆起来。
  可当最终皇长子成为了太子,并且顺利地继承了皇位以后,这个小团体的人立刻就分道扬镳,而且为了争夺权力,他们之间还展开了激烈的殊死搏斗。其惨烈的程度,也是难以想象的。而魏忠贤在与这些势均力敌的前战友的搏斗中,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自己也被弄得遍体鳞伤。而在与这些人的战斗中时,薛濂对待魏忠贤的态度是不离不弃,而且薛濂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砝码,当他押到了魏忠贤这边时,胜利的曙光就在魏忠贤面前出现了。
  薛濂的重要性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他在勋贵圈子里的地位和影响力很高。因为当时的他,曾经成为过皇长子的伴读,按民间的规矩来说,现在的天启帝也应该称其为师叔,所以薛濂和皇家的关系十分的紧密,因此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勋贵在皇帝面前的代言人。还有另外的一个方面,他的夫人张夫人,是老的英国公的嫡女,现在的英国公的同父同母的妹妹,所以,薛濂的妻家的势力也十分的庞大。
  在明朝,北京城里的英国公张家、成国公朱家和定国公徐家,再加上在南京城的魏国公徐家和在云南的黔国公沐家(在云南当地是土皇帝,但对朝堂的影响力比较的小),他们一同组成了勋贵圈子里,领头羊的集团。虽然,从土木堡事变以后,勋贵的影响力大大地减少了,但影响力小不等于没有影响力,当魏忠贤与势均力敌的对手搏斗时,这些影响力完全可以成为压倒对手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一个方面就是薛濂在整个勋贵圈子里,甚至在朝堂中都有知军略的名声。应该说,薛濂的政治手腕,无论是政治嗅觉还是政治斗争手段并不是很高超。尤其是在明末,这个无论是文官还是宦官,都存在一批妖孽般的政治斗争高手群中,显得尤为普通。可是由于薛濂的知军略,在整个大明朝朝廷中没有几个知军略的人的环境中,他的地位显得尤为的重要。
  在这里,笔者要把明末的政治环境和政治集团形成的来龙去脉简单的介绍一下。
  只要任何有关于明朝的作品和文献,有一个人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这个皇帝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