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338

  高升酒楼的二楼,赵桓笑眯眯的瞧了李纲和李若冰一眼,问道:“百十万贯钱财,可算难么?百万大军,可算难么?”
  李若冰不想说话,李纲却苦笑一声道:“臣何时与官家在朝堂上吵过?这说书先生不知道在哪儿听了些子须乌有的消息,便再添油加醋的说上一番,真是可恨!”
  可恨?
  赵桓瞧了瞧楼下那些围着说书先生,连番追问何时才能扑买军费的百姓,却是一点儿也不觉得那说书先生可恨。
  最起码,连不转不是中国人的套路都没用上就已经有了这般效果,等到下次再发行战争债券,却不知道要容易多少?
  嘿嘿笑了一声,赵桓正想开口说话,一个匆忙赶来的皇城司士卒却带来一个让赵桓大怒不已的消息。
第97章
把这江山打烂重来!
  福州知州被乱军所杀,一同被杀的还有户部的郎中,御史台的御史,外加皇城司的士卒,几乎所有参与到重造鱼鳞册和黄册之中的人全部被杀了个干净。
  如果不是皇城司派出去的除了明线之外还有一路暗线,再加上内行厂也暗中派人跟了过去,只怕福州军乱的消息根本就传不到朝堂上,就算传过来,也会再耽搁上几个月的时间。
  最关键的是,除了福州军乱,现在就只有汴京,河间,真定,奉圣,大同,太原等地算是安稳,除却这几个地方之外,其他许多地方已经不约而同的出现了动乱的苗头——
  赵桓心里很清楚,真要是耽误上几个月的时间,差不多正是自己带兵在攻打西夏的时间,到时候要么匆忙回师平叛,要么就只能放任江南之地糜烂下去然后招安。
  “当真是好算计!”
  赵桓阴沉着脸道:“看起来,重造鱼鳞黄册之事,终究是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官家?”
  李若冰同样阴沉着脸道:“此时福州动荡,官家又将远征西夏,依微臣之见,不若先遣人前去招安,然后再慢慢筹划?”
  赵桓曲指敲了敲桌子,嘿了一声道:“招安?李爱卿还没看明白么,现在是所有地方都在观望,都在等着看朕会怎么处置福州那边的军乱。他们,这是想逼着朕让步。”
  被赵桓这么一说,李若冰顿时有些坐卧不安的感觉——
  地方上想要以此来逼迫官家在重造鱼鳞黄册的事情上让步,那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但是听官家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根本就没打算招安?
  赵桓却是嘿的冷笑一声道:“朕倒是希望他们这些人能闹个天翻地覆,把这大宋的江山彻底打烂!可惜啊,可惜。”
  ……
  “官家,你在胡说些什么!”
  孟太后惊疑不定的瞧着赵桓,问道:“把大宋的江山都彻底打烂,到时候难免会处处烽烟,苦了的终究是这天下百姓,你的名声又能好到哪儿去?”
  “皇伯母安心。”
  赵桓笑眯眯的答道:“只要侄儿还活着,这大宋的江山就乱不了。实不相瞒,侄儿现在就盼着那些人都一起跳出来作乱才好,最好是处处烽烟处处反。
  只不过,他们没那个胆子,福州军乱,就已经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至于剩下的地方,其实都在观望,他们在等,等着侄儿先行出招,他们也担心侄儿会直接率兵南下。”
  孟太后倒是不怀疑赵桓说的,毕竟大宋的军队是个什么德行,出身将门的孟太后很清楚,别说一个福州军乱,就算是整个大宋的军队都一起作乱,只怕也敌不过赵桓手里的军队。
  但是这话是这样儿说,事情却不能这么办——
  真要是处处烽烟处处反,就算赵桓能够镇压掉所有的叛乱,后世的史书上也必然会大书特书一番,只怕到了那个时候,官家的功劳不一定会记在史书上,这些过错却会被有心人记载的清清楚楚。
  孟太后不希望赵桓的名声受损。
  “无妨,相比起能让大宋江山万年的机会,区区一些骂名,又算得了什么?”
  面对着孟太后的担忧,赵桓却是满不在乎的道:“福州之乱,转眼可平。侄儿自去西夏,留下种师道和种师中留守汴京。至于剩下的地方,侄儿给他们机会,且让他们闹去。也只有闹得大了,才能看得清楚。”
  见孟太后依旧有些担心,赵桓干脆命无心去取来一份地图挂好:“皇伯母请看这份坤舆图。除汴京之外,从析津府到大同府,再从河间府到真定府,一直到太原府,这一片地方是无论如何都乱不起来的。
  只要这些地方不乱,侄儿便可从汴京和河间两边出兵,夹击京东东路,就算整个京东东路全路皆叛,也照样可以在转手之间平定。
  同理,河北东路、河北西路、京东西路、河东路、永兴军路、同样都是转手之间便可平定,谅他们也闹不出来什么大乱子。唯一比较头疼的,大概也就是成都府路和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这三地,余者,皆不足为虑。”
  “哀家知道你说的对。”
  孟太后迟疑着道:“可是官家啊,你就不能先平定了福州的乱军,然后再出征西夏?为何一定要放任他们乱起来?”
  “因为只有闹得大了,才好砸碎原本不方便动手的那些条条框框。”
  赵桓沉默了半晌之后,还是老老实实的躬身答道:“侄儿知道皇伯母的担心,可是皇伯母您也知道,大宋之疾其实不在腠理,而在骨髓,这也是王安石等人变法始终失败的根结之所在。
  若是能趁此机会将原本的条条框框都砸碎了重来,对于大宋来说也无异于浴火重生,从此后便不再受冗官、冗军、冗政的束缚,百姓的生活会变好,朕儿也可放心大胆的去开疆扩土。”
  “你!”
  孟太后气结,过了好半晌之后才指着赵桓道:“你说这是浴火重生的机会,可是你就不能好好想想,万一没能重生,反而被烧得粉身碎骨呢?”
  赵桓却摇了摇头,答道:“非是侄儿小觑了天下英雄,而是侄儿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比侄儿更厉害?”
  说完之后,赵桓又沉默了半晌,然后才接着说道:“便是退一步讲,哪怕有人确实比侄儿更厉害,侄儿守不住这大宋的江山,侄儿也能认命。说句不该说的,这大宋的江山落在乱军之手,百姓们还能勉强活下去,若是落在金人之手,只怕……”
  孟太后盯着赵桓瞧了半晌,却见赵桓神色间满是坚毅,最终只能无奈的叹道:“你既然已经打定了主意,那哀家也不再劝你。哀家现在能做的,也只有替你守住这汴京城,至于剩下的,却是要靠你自己了。”
  赵桓嗯了一声道:“您老人家且放宽心。有种师道和种师中留守汴京,再加上侄儿留下的三万大军,就足以守住汴京城不失。待侄儿平定西夏之后,永兴军路和河东路也正好顺手平定下来了。到那时,侄儿再跟他们慢慢清算!”
第98章
子路赎人
  孟太后终于深刻的认识到了,什么叫做好的不灵坏的灵——
  因为赵桓选择强行把福州军乱的消息压制下来,许多其他地方的某些人却是从中看到了机会,以为赵桓真就是因为要亲征西夏不愿意分心,或者又是暂时无力压制福州的军乱,以至于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大宋二百四十多个州里面,竟然有三十多个都传来了叛乱的消息。
  而赵桓对此却是根本不加理会,只是把各自的消息都强行压制下来之后就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该卖战争债券的依旧在大卖战争债券,该准备兵器粮草的也依旧在准备兵器粮草,就好像根本没有得到各自叛乱的消息一样。
  包括李纲和李若冰等人,也被赵桓下达了封口令,一众知情的闭口不言,不知情的胡乱猜测着朝堂的动态,同时也在琢磨着官家的态度。
  尽管大宋的文武官员们都不太怎么样,但是这些人也没蠢到以为赵桓会招安。
  至于打从赵桓穿越过来之后就着手调教的皇城司,也终于在这时候展现出了獠牙——
  先是对汴京城的朝臣进行了一遍清洗,几百个朝臣里面有近乎十分之一的都被皇城司直接抓了起来,接着又不断的派出探子前往各地打探消息,尤其是那些已经反叛或者有反叛苗头的地方,更是皇城司关注的重点。
  就连许多大臣和家乡往来的书信,都被皇城司暗中截了下来,誊抄一份之后又把信件原模原样的送到了收信人的手上。
  总而言之,皇城司离着锦衣卫的无孔不入以及臭名昭著还有一大段距离,但是在大宋这些被惯坏了的官老爷们来看,皇城司无疑已经是极为恐怖的存在。
  然而对于汴京城的民间来说,却依旧处于歌照唱,舞照跳,偶尔还能来顿小烧烤的美好时光,许多汴京城的百姓正在挤破了脑袋往开封府里钻,为的就是能买上一份战争债券——
  且不说有皇城司下属的说书先生和狗托们在暗中推波助澜,光是听说上次金兵兵围太原时,太原那些捐钱助战的百姓都得到了双倍的返还,这就已经足够吸引大宋的百姓们去买战争债券了。
  ……
  “滚蛋!这里是开封府,想要买战争债券,先拿出你的大宋户籍再说。”
  在朝堂上打混了许多年,王时雍别的不算擅长,可是这揣摩上意的本事却是一等一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安坐开封府尹这许多年的时间。
  为了能进一步向当今官家靠拢表忠心,王时雍甚至学会了出口成脏。
  然后王时雍就开始瞧着汴京城中这许多宽额小嘴尖下巴,眼窝深陷鼻子窄的蛮夷们不太顺眼。
  尤其是现在,这些蛮夷们居然跑来购买战争债券?这特么不是跟大宋的百姓抢好处?这要是让官家知道了,本府还能有个好儿?
  “来人,与本府将这些蛮夷都乱棍打出!”
  得了王时雍的命令,开封府的衙役们顿时来了精神,各自持了水火棍,只劈头盖脸的便朝着眼前这些蛮子们砸了过去,直将一群蛮子们打得抱头鼠窜,看得刚刚进了开封府大堂的萧诺言一阵皱眉。
  王时雍自然也瞧见了萧诺言,当下便远远的迎了上去,拱手道:“却不知是什么风,竟然把侯爷吹到这开封府来了?”
  萧诺言忍不住皱眉道:“萧某有些族人也打算买这个战争债券……”
  “这好事儿啊!”
  王时雍一边引着萧诺言往后堂走,一边笑着道:“就算不能跟太原那些人一样翻上一番,可是多少也能赚上一些,而且官家知道侯爷的族人也购买了债券,那对侯爷来说也是件大好事儿啊。”
  “可是他们?”
  萧诺言指了指被乱棍打出去的那些蛮夷,问道:“他们不也是来买战争债券的?那萧某的族人”……
  “他们?”
  王时雍摇了摇头,说道:“他们不行。这战争债券几乎就是明摆着就是官家让咱大宋百姓赚钱的好事儿,他们这些连个大宋户籍都没有的蛮子跑来掺和个什么劲?
  他娘的,金兵围城的时候没见他们跳出来,现在有好处了倒是积极的很,怎么,这好事儿还都得让他们占了才行?
  但是侯爷你的族人不同啊,官家都说了,契丹百姓与我大宋百姓同为炎黄子孙,是实打实的一家人,属于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一家人,你们不能买,那谁能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