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338

  ……
  “不等明年了!回去就整军!备战!”
  赵桓一边纵马狂奔,一边骂骂咧咧的道:“彼其娘之!偷东西偷到朕的头上了!那是朕的战马!”
第95章
钱,从来都不是问题
  李纲终于有那么一丝怀念上皇的感觉——
  尽管上皇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蹴鞠修仙无所不能的艺术皇帝,而且还喜欢跟着他姑父王诜一起逛青楼,属于实实在在的“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是无论如何,上皇也不会像当今官家一样。
  独断专行,霸道无比,还动不动就骂骂咧咧的出口成脏,跟上皇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但是不管怎么说,李纲还是觉得当今官家当皇帝就挺好的,真要是换了上皇继续当皇帝,估计他老人家第一件事儿就是把析津府和大同、奉圣州等地都还给金国,然后再商量议和的事情。
  用力摇了摇头,把这种操蛋的想法甩出脑海,跟着赵桓身后纵马狂奔的李纲开口叫道:“官家!国库!国库没钱啦!”
  赵桓哼一声,却没有再理会李纲,而是直接带着大队人马直奔龙德宫而去。
  赵吉翔正在院子里画画。
  “父皇的画可是越来越好了。”
  赵构瞧着赵吉翔画的腊梅山禽图,抚掌笑道:“这两只鸟儿双眼灵动,一只安卧枝上,另一只却有振翅欲飞之势,当真传神至极,却不知儿臣何时才能有父皇一半儿的本事。”
  “画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赵吉翔却不吃这一套,写下了“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的诗句,又题完了“龙德宫制并书-江南老拙”的款,用了私章,这才拿起手巾擦了擦手,叹了一声道:“终究是小道而已,为父就是耽于这些小道,才落得如今这般下场。”
  说着说着,赵吉翔的脸色就变得阴沉无比,怒道:“终是王诜误我!”
  话音刚刚落下,却听得门外不断传来“拜见官家”的叫声,赵桓那近乎于标志性的笑声也远远传来:“父皇在龙德宫可还安好?儿臣一直挂念着父皇,只是耽于朝政,今天才抽出一丝空来,还望父皇恕罪?”
  赵吉翔的脸色一变再变,最终却只能无可奈何的微微躬身,答道:“老拙见过官家。”
  “父皇这是干什么?”
  一边示意无心赶紧把桌上刚刚画好的腊梅山禽图收起来,赵桓一边又眉开眼笑的拜道:“父皇终究还是大宋的上皇,怎么能说的这般话?哦,对了,多谢父皇赐画。”
  直到这时,赵桓才像是刚刚瞧见了赵构一般,又对赵构道:“朕耽于朝政,少有时间能来看望父皇,倒是要劳烦九弟多多前来,也好替朕尽一番孝道了。”
  赵构恋恋不舍的盯着被无心卷起来的腊梅山禽图,答道:“是。臣弟不似皇兄这般国事繁忙,倒还有一些时间。”
  赵桓这才点了点头,又迈步向龙德宫内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父皇在龙德宫住的可还习惯?”
  赵吉翔的瞳孔缩了缩,无奈的道:“老拙在龙德宫内住的甚是舒心,有劳官家挂念。”
  赵桓却好像没听出来赵吉翔语气中的讥讽一般,反而笑眯眯的道:“住的习惯便好,儿臣可是生怕父皇住的不习惯。
  您是不知道啊,李纲和李若冰那些人忒是讨厌,儿臣只要一说起重开花石纲,好弄些奇花异草之类的东西回来孝敬父皇,他们就不断的说些劳民伤财之类的屁话,还总说儿臣要是一意孤行,他们就撞死在金銮殿的蟠龙柱上,儿臣都恨不得直接把他们撞蟠龙柱上去。”
  诉了一番苦后,赵桓一边在龙德宫里面打转,一边问道:“对了,却不知父皇最近又有何大作面世?”
  赵吉翔的嘴角抽了抽,闷声道:“不多,不多。”
  “多多少少的,大概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赵桓笑眯眯的道:“儿臣最近一直在修身养性,正好先借了父皇的书画去观摩借鉴一番,父皇不会舍不得那些书画吧?对了,听说现在汴京城的物价又涨了些?”
  ……
  赵吉翔最近才画出来的十几幅有诗有款有印有题字的字画,被赵桓遣人拿去换了二十万贯左右的钱财,本来快要见底的国库立即显得丰盈了不少。就连内帑里面也多了好几万贯的钱财。
  而有了钱之后,赵桓立即就准备去带兵砸西夏姓李的场子——
  前番陷了震威城的事情可以往后谢谢,可是西夏的那些良马却是等不得了,祝家庄那个狗胆包天的祝家大郎绝对不是什么善类,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说不好那货什么时候就会再跑去西夏偷马。
  一想到这里,赵桓就愈发的担心自己那些好马,一边把选秀的事情抛诸于脑后,一边又忙着命人去准备粮草兵甲,准备出兵去彻底干死西夏。
  当然,在出兵之前,赵桓还要在新鲜出炉的报纸上面发表第一篇署名文章,指出远征西夏的必要性,顺便再让皇城司下属的那些不得志文人们发展文章,把西夏姓李的宣染成无恶不作,生吃人心的恶魔。
  另外,赵桓还准备玩战争债券——
  以大宋皇帝的名义出售债券,五贯钱一份,等砸完了西夏的场子之后就进行结算,缴获回来的东西折算成钱财,按照持有债券的多少再返还给百姓。
  至于说有人担心俘虏不能折算成钱钞?开玩笑呢,一个劳工怎么着不得值个五贯钱?
  万一没赚到钱怎么办?那不更是扯蛋中的扯蛋么,打仗还能不赚钱?先不说那些劳工能修多少长城,能创造多少的价值,就光是收复的那些地都得值多少钱了!
  再说了,干掉了西夏,基本上就意味着打通了河西走廊的一半儿,剩下的一半无论是跟西辽那边好好谈谈,还是干脆把西辽也彻底干掉,那不都是钱?
  所以说,打仗是不可能亏本的,永远都不可能亏本,就算一时没赚到太多钱也无所谓,大不了就把那些良马当成战争红利,折算给购买了债券的百姓。
  李纲和李若冰也是服的透透的。
  上皇但凡有当今官家一半儿的本事,西夏就绝对跳不起来,金国也绝对不敢南下!
第96章
百万钱财,翻手即至
  “正是:数行丹诏成虚望,一纸盟书惹祸殃。未知献帝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高升酒楼中临时搭建不久的台子上,说书先生猛的一拍惊堂木,那模样倒是像极了后世那些断章狗一般,先是吊足了台下茶客们的胃口,又接着说道:“说完了古,咱们再来说说今。诸位可知,那西夏是个什么东西?
  却说那党项奴原本就不是甚么善类,纵然蒙大唐皇帝恩赐了李姓,我大宋官家也曾钦赐过赵姓,可是党项奴却是不思报效,反而祸乱不休,直到那李元昊擅自称帝,又改李、赵之姓为嵬,从此后便成了化外野人。
  若只如此,那倒也罢了。只是不成想,西夏自李元昊之后全是些狼心狗肺之徒,三分人样没学会,七分兽性却是留了个十足,从李谅祚到如今的李乾顺,竟是连连对我大宋用兵,妄图窃居中原!
  远的不说,就说那近的李乾顺,此贼就曾趁着当今官家亲征大同之时派兵东机,趁机陷了震威城。好教诸位知晓,那西夏兵有多凶恶?”
  端起桌子上的茶水抿了一口,说书先生又展开折扇摇了摇,叹道:“那震威城原本有丁口两三万,好歹也算得上是人丁兴旺。
  只是待那西夏兵退去之后,整个震威城就成了一片废墟,竟是连个活人都没剩下!惨啊,尚未生产的妇人被剖腹取子,未满三朝的婴孩儿穿于刀枪之上,纵是修罗地狱,又怎能及得上震威城的惨状?”
  “杀光西夏狗!”
  台下忽然有人叫了一声,直引得一众茶客们纷纷附合,台上的说书先生也点了点头,向着皇城的方向拱手道:“诸位可知,当今官家是什么人?那可是天上的真龙下凡,紫薇星君转世,陷敌营如虎入羊群,杀金兵如砍瓜切菜,数万人头的京观都不知道筑了多少座,这般的不世帝王,又如何能容得那党项奴挑衅天威?”
  笑眯眯的摇了摇折扇,那说书先生又接着说道:“巧的是,老巧有一远亲,乃是在皇城司中当差,故而才得了个消息,说是官家正欲亲征西夏,以替震威城冤死的大宋百姓报仇!”
  “正该如此!杀光西夏狗!”
  “党项奴不当人子,该杀!”
  看台下的那些茶客们纷纷激动了起来——
  当今官家是个什么性子?看看汴京城外的京观就知道了!
  现在官家既然打算亲征西夏,那连想都不用想,肯定是奔着直接灭了西夏去的,连称臣的机会都不会给那些党项奴!
  “哎~~~”
  那说书先生却莫名的叹了一声,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又轻摇着折扇,叹道:“可惜啊,可惜啊。老朽听说官家原本是打算一战而灭西夏,好让我大宋再无缺马之忧,西陲更无烽烟之祸。只是官家,哎。”
  “官家怎么了?”
  台下的看客们顿时急了,虽知道这是说书先生故意在吊人胃口,可是又想急着知道官家那边到底怎么了,故而连声催促道:“快些说!说得好了,自有赏钱与你,休要吊人胃口!”
  “官家穷啊!”
  说书先生慢条斯理的说道:“先征太原,又北征析津府,西征大同,连番用兵之下,有功的将士要赏,战死的将士要抚恤,国库之中哪儿还有钱财再支撑官家亲征西夏?
  老朽听我那远房亲戚说,就因为这事儿,官家和李纲李相公已经在朝堂上吵了好几回,也不知道最终能不能成。”
  台下一汉子猛的一拍桌子,叫道:“我道是什么事!原来是官家缺钱!可就巧了,某家中也算有些余财,愿捐万贯钱财以助饷!某去去就来,这便往开封府中送钱!”
  “且慢!”
  眼看着这个不知道从哪儿跳出来的家伙根本不按剧本演出,甚至打乱了原有的安排,说书先生也只能临场机变,说道:“纵然你捐了万贯钱财,可是大军远征,又岂是万贯十万贯便够的?
  更何况,老朽曾听那远房亲戚说过,朝堂上也有大臣曾经提议要在汴京城扩借金银,只是官家怜我等小民生计不易,故而没有同意。
  只不过,官家却也因此而想出了个法子——若是有人愿意出钱打仗,那官家就发给他一个凭证,等灭了西夏之后,便用缴获所得,再加上一些息钱还给他,实在不行,还有上好的战马可以抵用。
  老朽还听说,官家曾因这法子与朝堂上的众位官老爷们打了个赌赛,说是官家若能用这个法子筹到百万钱财,那朝堂上的官老爷们就再会说什么内修仁德使四夷宾服之类的屁话,转而支持官家亲征西夏。若是官家筹不到百万贯钱,那以后就别想着亲征不亲征的了,还是老老实实的留在朝堂上听政为好。”
  刚才那汉子忽然又拍了一下桌子,叫道:“什么狗屁内修仁德!仁德可没让金兵退去,倒是官家筑了几座京观,你看现在那金兵可还敢南下?他娘的,某先扑买他一万贯,回头再去找了社中兄弟们一起扑买,百十万贯又算得了什么!”
  说完之后,这汉子又扫了一众茶客们一眼,说道:“某家不光捐钱,还捐人!这便去报名从军!待吾马上封侯归来,再来这高升茶楼与诸位说话!”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