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3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338

  大金国有如此礼贤下士的明君圣主,整个大金也都尊儒崇儒,那为什么天下人还都视大金国为蛮夷呢?为什么宋国那边昏君奸臣当道,百姓却能与之上下一心?
  孔璠认为问题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大宋皇家报这个东西的存在。
  孔璠指出,招贤榜这个东西的存在有着其历史意义,但是到了大金国圣天子在位之时,招贤榜却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无论怎么张贴招贤榜,都难免避免“乡里有遗贤”这种情况的存在。
  所以,大金国也得有自己的报纸才行。
  有了自己的报纸,大金国就能跟宋国隔空对线;有了自己的报纸,大金朝廷的政令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大金百姓知晓,从而避免了遗贤在野等情况。
  恰好,衍圣公府就掌握了关于报纸的印刷技术。
  得到这个消息的完颜晟和完颜杲两兄弟顿时大喜过望,连声感叹方别不愧是大金国的福星——金国原本倒也有印刷术,只是金国的印刷术还处于很原始的状态,雕版印刷几本书籍还能勉强凑合着,想要像大宋一样发行报纸那就纯属痴人说梦,现在衍圣公直接带着现成的报纸印刷技术来了大金,这不恰好证明了大金国才是人心所向?
  再然后,完颜晟跟完颜杲两兄弟就大手一挥,表示大金国朝堂上下将全力配合衍圣公孔璠孔夫子开办大金皇家报,务必要在道义、人心等方面打击宋国。
  金国知名大儒郝经更是在火热出炉的大金皇家报上面刊登文章,声称“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随后更是写出了臭名昭著的《传国玺论》:“二汉之亡,天地无正气,天下无全才,及于晋氏,……致夷狄兵争,而汉之遗泽尽矣,中国遂亡也”,“中国而既亡矣,岂必中国之人而后善治哉?圣人有云:‘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苟有善者,与之可也,从之可也,何有于中国于夷?”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郝经认为你别管人家完颜晟这个皇帝是不是真个姓王,反正只要人家完颜晟自己认为自己姓王,而且能用圣人教化来治理天下,能遵守中原王朝的礼仪制度,那人家完颜晟就能做中原皇帝,你们谁特么都不能揪着人家是夷狄出身这一点不放。
  一通狗屁不通的言论把赵桓这个儒学大宗师都给惊呆了。
  仔细回忆了一番后,赵桓发现无论是至圣孔子还是亚圣孟子或者述圣子思又或者随便哪个圣,反正就没有任何一个圣人在任何一本著作里面说过“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么句话。
  唯一能跟这句话扯上点儿关系的,是韩愈在《原道》里面的几句话。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
  赵桓想破了脑袋也没想明白韩愈在儒家是个什么圣,反倒是又因为这郝经这几句屁话又想起了螨清著名建奴皇帝糠稀他儿子庸挣那条老狗的《大义觉迷录》。
  “自古帝王之有天下,莫不由怀保万民,恩如四海,膺上天之眷命……韩愈有言: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
  原本还以为庸挣这头通古斯野猪是个断章取义的好手,结果跟郝经这个狗东西的文章一对比,庸挣多半是个跟郭四娘一样的货色。
  不完全一样那就叫借鉴,文化人的事儿你怎么能说我抄呢?
  然后,被气的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赵桓干脆在《大宋皇家报》上发表了一篇《汉奸论》,直接引用《论语》、《左传》、《孟子》等典籍以及管仲、李二、魏征、苏轼等人的言论,指出无论孔子孟子还是各位先贤都坚持华夏族=汉族都是坚定血统论,周礼文化是建立一种以华夏民族为中心的世界管理秩序,而不是为了让周边族群融合进来,所以华夷之辨,内中国外夷狄,贵中国贱夷狄,体系的中心是炎黄血统的华夏民族,体系的基础是强大的物质与军事力量,对周边族群用华夏礼义来实现“用夏变夷”,使四夷臣服,事中华以忠。
  少扯什么夷狄而中国则中国之,这特么完全是伪儒跟螨虫皇帝的狗屁言论。
第526章
再多挂一条鱼
  赵桓亲自写就的《汉奸论》,直接把郝经这个伪儒以及火热出炉的大金国衍圣公孔玠等人打成了汉奸,在发明汉奸这个词汇的同时还顺便发明了犬儒这个词,为汉语大辞典做出了巨大贡献。
  郝经和孔玠还想跟赵桓在报纸上隔空对线?
  抱歉,赵桓直接引用的《论语》、《孟子》等等都是儒家经典,孔夫子那更是货真价实的儒家至至,也是他大金国衍圣公孔玠的老祖宗。
  真正的儒学大宗师亲自出手对付两个伪儒犬儒,这完全就是跨维度打击,一巴掌就把郝经和孔玠等汉奸给抽懵逼了,据说大金国的衍圣公被气得连摔十好几个杯子。
  不过,就像是再好的种花家也总会出现几只慕洋犬一样,再牛逼的赵桓赵官家也挡不住大宋某些犬儒汉奸们一颗忠心向大金。
  尽管大宋皇家报上反复强调华夷之辩以及郝经、孔玠等人的行为属于数典忘祖的汉奸行为,但是大宋某些瞧着赵桓这个官家不太顺眼的读书人,或者说那那些恨赵桓这个官家不死的儒门世家们依旧在衍圣公孔玠的号召下想方设法的前往大金为为女真人效命。
  赵桓这个官家能怎么办?当然是原……当然是让边境的守军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携家带口的赶往他们心中的圣地,就连他们的家财细软都让他们带走了。
  让他们再多保管一段时间也好,毕竟在大宋境内处理他们要按照大宋律来处置,等他们到了金国就可以按照军法来处置。
  奉命潜伏在金国的海蛇方别都快要笑抽了。
  对金国方面来说,方别不仅成功的忽悠来了身怀报纸印刷术的衍圣公,还成功的忽悠了一大批儒门世家,让大金国的表面实力和战争潜力都大大增强,这是功劳,得有赏赐吧?
  假设完颜晟那个沙雕赏赐给自己一百万贯钱财,等回头上缴的时候,官家怎么着也得让自己留下十万贯吧?哪怕是一万贯呢,那也是老大一笔钱了。
  而对于大宋方面来说,自己这个海蛇成功的把衍圣公和儒门世家这两条大鱼挂在了官家的鱼钩上,官家心里不得记着自己的功劳?
  当然,有没有赏赐无所谓,官家能不能记住自己挂鱼的辛苦也无所谓,主要是喜欢往官家的钩上挂鱼。
  “只挂这么两条鱼可不够。”
  方别琢磨着,衍圣公和儒门世家既能算做是两条鱼,也能看做是一条鱼,虽然多少有些份量,可要是自己要能再多挂一条呢?
  这绝对是所有钓鱼人最喜欢的一竿双尾,官家也不例外!
  仔细盘算好了该挂哪条鱼后,方别又跟完颜杲好生商量了一番,然后兴冲冲的寻到了大金国衍圣公孔玠,表示光凭着报纸就想给赵桓这个大宋官家添堵的想法还是太单纯了些,毕竟你衍圣公跟郝大儒两个战五渣还不够人赵官家一只手打的,再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还是得另外想个辙。
  大金国衍圣公孔玠则是表示自己也受够了这种被人骂到无法还嘴的日子,但是一时半会儿的却又想不到什么好主意,要是你方才兄有什么好主意,不妨说出来大家研究研究?
  “太好的主意倒是说不上,不过是有点儿想法。”
  方别的态度既诚恳又谦虚,给孔衍圣公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之前小弟便已经跟圣上和岳父大人商量过,要想给宋国那昏君添堵,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宋国自己先乱起来。”
  “只是小弟毕竟出身寒门,后来遭逢大变,如今在宋国那边真可谓是一个亲友也无,就算是想让宋国那边乱起来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故而才求到衍圣公这里。”
  孔玠倒也不算太蠢,一听方别这话里的意思就大概猜出了方别的想法。
  但是孔衍圣公有些迟疑。
  倒不是孔衍圣公认同了赵桓在《大宋皇家报》上面的理论,也不是忽然想起了孔夫子关于华夷之辩的思想,毕竟这种喜欢给异族当狗的玩意你也不能指望他们三观正常。
  人家孔衍圣公确实巴不得大宋那边儿先乱起来呢,因为只有这样儿才能证明赵桓这个大宋官家是如何的不得民心,再加上大量的儒门世家前来投效大金,那么赵桓之前在《大宋皇家报》上面的言论自然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可是孔衍圣公的心里终究是有些发虚。
  联系那些还在大宋的儒门世家自然是没问题的,想要说动他们起兵造反应该也没什么问题,问题是谁也不敢保证他们就一定能造反成功。
  儒门世家跟隋唐时期的世家门阀其实没什么区别,什么国家民族大义什么江湖道义在他们跟前那都是虚的,有好处的时候拿出来说一说也就算了,实际上也没人会把这大义那大义的当回事儿。
  正所谓是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说白了,这些人造反成功了未必给自己这个衍圣公多大的好处,可是这些人要是起兵造反失败了,那他们绝对会恨死自己这个衍圣公。
  没有了儒门世家的承认和支持,那衍圣公这三个字还有什么分量?
  就像是宋国那昏君,他为什么可以说除爵就除爵?还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衍圣公这三个字!
  当然,万一这些人造反成功了,那对于衍圣公这三个字来说也是有好处的,起码衍圣公这三个字在儒林之中的分量会比之前更重三分,隐形之中的那处那就更多了。
  所以孔衍圣公就很迟疑——左边是巨大的利益,右边是巨大的风险。
  问题是他孔衍圣公只想要左边的利益而不想要右边的风险。
  别说什么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之类的屁话,拿单车搏摩托的后果是输了损失一辆单车,这跟拿着衍圣公的荣耀去搏能一样吗?
  方别自然也看出了孔衍圣公的迟疑和担忧。
  但是对于方别来说,想要劝说一个孔衍圣公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儿?
  “这其中的好处有多大,小弟就不多说了,想必衍圣公的心里也清楚。”
  “至于风险……说句不好听的,衍圣公在大金,那些儒门世家在大宋,就算是有什么风险,又跟衍圣公有什么关系?”
  “更何况,衍圣公如今是大金国的衍圣公,若是不能劝说那些儒门世家起兵,万一宋国那昏君现在就带兵伐金……”
第527章
论造反成功的必要条件
  方别的意思很简单——现在你孔衍圣公跟咱大金国那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你孔公爷现在不联系大宋那边的儒门世家们起兵造反,趁机提升你衍圣公一系在儒门世家的影响力,难道还要等赵官家带兵来黄龙府?莫非,你孔公爷在宋国那边还留有后手?
  孔公爷当然不会承认他还留有后手,而且还不是留的一手两手。
  就像诸葛亮在蜀汉跟刘备混,诸葛亮他哥诸葛瑾在东吴跟着孙权混,诸葛亮的从兄弟诸葛诞在曹魏跟着曹孟德混一样,中原堂口的世家们玩起风险分摊来可是玩的贼溜,堂堂的衍圣公府自然不会把鸡蛋全放到一个篮子里。
  孔玠这个衍圣公府的话事人被抓了无所谓,哪怕被砍了也无所谓,反正自己这个大金国的衍圣公还活着。
  甚至大金国被赵桓那个昏君给干死了也无所谓,因为孔玠的儿子孔搢还活着,孔璠自己的两个儿子当中,次子孔摠也早已经被安排出去了,支系那边安排的后手就更多了。
  出身微寒的方别,又怎么了解真正世家的手段?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孔公爷跟方别相识相交这么多年,哪怕他孔公爷现在需要巴结着方别却内心依旧看不起方别的原因之所在。
  当然,孔公爷也承认方别说的这番话确实有道理,所以刚刚还在盘算着怎么才能只要好处不要风险的孔公爷当即便表示要修书给大宋的那些儒门世家们联系起兵造反的事宜。
  在达成了自己目的后,方别也很快向大金国衍圣公孔璠孔公爷告辞,表示回去后要跟完颜杲商量商量,看怎么样儿才能更好的支援大宋那边儿的儒门世家们造反。
  得了方别回报的完颜杲跟完颜晟两兄弟也很高兴。
  给他孔公爷衍圣公的爵位没什么,尊儒学为大金国的治国显学也没什么,但是你们得让大金国得到应有的回报——谁家养狗不是为了看门护院或者打猎的?最起码也得能逗主人开心才行。
  现在大金国衍圣公孔公爷既然表了态,那咱大金国也不含糊,完颜晟当即就表示只要大宋那边的儒门世家们起兵造反,那大金国这边是要钱给钱,要兵器给兵器,如果大金国以后能够入主中原,必将坚持儒学治国的策略,绝对不会辜负儒门世家今天的付出。
  方别的心里也松了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