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338

  贵族老爷们只需要派几个谈判代表去谈几个条件就能完美的达成一致,农民们各回各家,贵族老爷们抓几个带头造反的杀掉,完美的体现了什么叫做冥煮滋油。
  中原堂口不行。
  中原堂口的百姓,跟西方欧罗巴的蛮夷们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
  火,西方是普罗米修斯从神那里盗的,中原堂口是燧人氏琢磨出的钻木取火;旱灾,西方是神来结束,中原堂口是自己将太阳射下来;洪水,西方是灭世,中原堂口是挖沟排洪,勇敢地与灾难抗争;粮食和药物,西方是神教的,中原堂口是神农冒着生命危险尝出来的;文字,西方是神创的,中原堂口是仓颉观察世间万物后发明的。
  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自己试药自己治;想要留住光明,就用尽全力去追逐太阳;看门前两座大山挡住去路,子子孙孙都要将其挖掉;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暴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
  对于骨子里深植反抗基因的中原堂口来说,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造反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在谁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来应对小冰河时期降临的情况下,中原堂口的老百姓们会本能的选择通过战争来消耗掉大量的人口,对生产资料再次分配以保证种族的延续。
  “该咋整呢?”
  要说对付外族那些不听话的蛮夷,赵桓有一千种一万种方法让他们活不下去,可是对于自己国家那些富有反抗精神的百姓以及操蛋的小冰河时期,赵桓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挠了挠头,赵桓先是提笔写下了囤粮两个字。
  老祖宗说过,民以食为天。
  小冰河时期最可怕的就是粮食欠收,粮食问题不解决,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扯蛋。
  但是想要囤粮也不是那么好囤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小冰河期的时间跨度。
  几十年一两百年的时间对于人来说已经很长,然而对于地球来说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儿——整个小冰河期的时间跨度是以百年为单位的,而想要存够大宋百姓吃上几百年的粮食……哪怕是不考虑粮食产量以及人口增长等因素,光是粮食存储的问题都足够让人挠破头。
  在这方面,唯一能够算得上是好消息的大概就是交趾、缅甸、占城等南洋的诸多国家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这些能够种植三季稻甚至四季稻的地方都已经成了大宋的一部分,当地的土著们要么是选择彻底融入大宋,要么就是成为了京观建筑材料,南洋已经成为了大宋的重要粮仓。
  至于皇家学院之中的农学院那边什么时候能折腾出杂交水稻,赵桓对此也没有抱过太大希望——能折腾出来最好不过,折腾不出来也无所谓,反正不能把底牌全部寄托在交杂水稻上面。
  想到这里,赵桓又忍不住挠了挠头,提笔写下了玉米红薯这四个字。
  从对待百姓的角度来看,康麻子那一家跟老朱家比起来那叫一个天差地远,结果老朱家的皇帝们被黑出翔,麻子家代代割地赔款好搞文字狱的螨虫们却都成了明君圣主,这里面除了螨虫们不要逼脸以及东林党的孝子贤孙们大力吹捧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玉米和红薯这两种高产作物。
  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赵桓要是不知道这玩意也就算了,既然赵桓知道玉米和红薯这两个玩意,自然也不能干看着。
  回头把大宋现有的几支水师都整顿整顿,装备该升级的升级,让他们去蓬莱大陆那边把玉米和红薯都带回来。
  想了想,赵桓又提笔写下了环境两字。
  说实话,小冰河期这玩意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开始的又是因为什么而结束的,以赵桓那满是else
if和京观地盘的脑子也实在是想不明白。
  但是赵桓在脑子里做了一个简单的判断之后觉得既然小冰河时期最大的特点是全球温度下降,那只要想办法让全球温度上升不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尽管这个理论用else
if和switch以及while、for之类的运行都会报error,但是赵桓感觉这个问题比起粮食问题来说要好解决得多。
  想要解决温室效应大概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不然种花家也不至于搞什么节能减排国六A、B之类的玩意,再加上赵桓不过是个程序员出身的穿越者,所以赵桓也基本上不懂这方面的东西。
  经过一番反向思维后,赵桓感觉想要弄出温室效应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加大煤炭的普及程度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就行了?
  心中给自己点了个赞后,赵桓又再次提笔写下了外敌这两个字。
  有一说一,像存粮之类的手段只能属于战术上解决问题,像高产作物也只能算是半个战略,真正的终极杀招还是在外敌上面。
  如果没有建奴,大明的江山就算是凉了也不过是换个人来当皇帝,根本就不会有神州陆沉三百年的说法,更不会出现一个“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不让我当皇帝就不行”的狗逼。
  大宋现在也算是开了眼界了,跟欧罗巴那边多多少少的也算是有了接触,如果不早点儿解决掉他们,难免他们会在小冰河时期过来咬大宋一口。
  嗯,朕觉得你将来有可能对大宋不利,所以朕抢先干掉你,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497章
官家要修仙!?
  仔细琢磨了一番后,赵桓发现小冰河期也并不是完全无法可解。
  粮食,高产种子,环境,外敌,只要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剩下的基本上也就没什么问题了,至于说解决了外敌之后会不会内卷……赵桓始终坚信一点,那就是肉烂在锅里要好过被别人吃掉。
  大宋的百姓再怎么乱,哪怕是有个像李自成一样的站出来干掉大宋也好过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想了想,赵桓干脆吩咐道:“传李纲、庄成益进宫。”
  ……
  “不知道官家这回又要干什么。”
  庄成益信誓旦旦的对李纲说道:“不过我有预感,这次咱们进宫,肯定是咱们这位官家又想到了什么事情,最后多半还是得国库出钱。”
  李纲沉声道:“岂可私下议论官家?”
  庄成益撇了撇嘴,说道:“反正国库没钱。”
  这回李纲倒是没再说别的,反而极为认同的点了点头,说道:“理应如此。”
  身为大宋文官集团的扛把子,又是管着六部的中书省太宰,李纲对于国库里面有多少钱其实是心知肚明的。
  但是李纲这回打算站在庄成益这边,明确的告诉官家,国库没钱。
  官家也知道国库里面到底有多少钱?
  多新鲜啊,堂堂的大宋官家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国库里面有多少钱?不过,官家知道国库有钱是一回事儿,中书省太宰和户部尚书都一口咬定说国库没钱那是另一回事儿,这也算是皇权臣权之间一个小小的潜规则。
  而李纲之所以打定主意要站庄成益,乃是因为李纲觉得赵桓实在是太能折腾了,什么事儿都是想一出是一出——赋税方面想改就改,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徭役制度说改就改,文官集团说改制就改制,军队方面也是说改制就改制,大宋就没见过这么能折腾的官家!
  甚至于别说大宋了,哪怕是从始皇帝开始,像官家这么能折腾还没折腾亡国的,那也是一个都没有!
  刘野猪?刘野猪确实是挺能折腾的,但是他的折腾跟官家比起来,那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好吗!
  王莽?杨二?这哥俩也确实挺能折腾,可是这哥俩不是把自己折腾没了么……
  李纲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以后绝对不能再放任官家这么折腾下去了!现在大宋需要的不是换着花样儿的玩命折腾,而是休养生息!
  但是让李纲和庄成益没想到的是,赵桓这个官家根本就没说自己有什么新的花样要折腾,反而问起了存粮的事情:“朕记得此前已经令各处广置常平仓和预备仓,不知道如今各地的存粮有多少?”
  庄成益低头跟李纲互相使了个眼色,结果却是两人都有点儿懵。
  庄成益寻思着官家这是要换套路?如果本尚书说各地的常平仓和预备仓存粮足够百姓两年之用,官家就会把常平仓和预备仓买粮食的钱挪作他用?
  李纲则是寻思着官家这是又盯上哪儿了?金国那边儿还没有彻底解决,西域那边儿马上要跟第三批十字对线,难道官家是觉得金国和十字军都太弱鸡,所以想要再多开一处战场?不对啊,就算官家想要找别的地方开片,那也应该把种师中那个老杀胚喊来才是,官家怎么没喊种老匹夫,却把本相跟庄貔貅一起喊来了?
  两人又互相对视了一眼后,庄成益才颇为心虚的拱手道:“启奏官家,如今各地常平仓和预备仓皆是新建不久,所储粮食也仅够百姓支用一年有余。”
  嗯,一年零十二个月也是一年有余,没毛病。
  想了想,庄成益又拱手问道:“敢问官家,各地常平仓和预备仓可是要停下继续收储粮食?”
  赵桓寻思着你特么上坟烧报纸,你糊弄鬼呢?朕难道不知道各地常平仓和预备仓里具体有多少粮食?你是不是把朕当成赵吉祥那个沙雕玩意了?
  心中暗骂一声后,赵桓才笑眯眯的说道:“收储粮食的事情不能停。不仅不能停,反而还要加大收储的力度,最好能保证百姓们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支用五年甚至十年以上,越多越好。”
  庄成益跟李纲更懵了。
  几个菜啊这是?
  你要说让常平仓和预备仓大力储备粮食,备上个两年三年的粮食也都算正常,可是这动不动就五年十年的是个什么鬼?多大天灾才能五年颗粒无收啊混蛋!
  “这个……”
  庄成益试探着说道:“且不说能不能收到这么多的粮食,就算是能,这粮食的存储也是个问题?”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朕的问题。不过,朕会让皇家学院那边派人配合户部、工部一起想办法,尽可能的提高粮食的存储年限。”
  赵桓都想好了,如果实在没什么好的存粮办法那就把北极熊那边儿干了,去北极圈那边挖洞存粮。
  后世不是说倭奴在东京湾那边埋煤埋石油埋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么,朕直接往北极圈那边埋。
  庄成益合计着多收储粮食倒也不是不行——只要收储粮食的事儿一天不停,那国库就得做好花钱收粮的预算,官家想要拿钱去砸场子的时候也就得合计合计。
  待庄成益躬身应下后,赵桓又接着说道:“另外,户部今年大造黄册,看看有多少隐户和百姓没有分到田地,或者有没有哪里的田地不够分配了。”
  说到这个,庄成益和李纲就不懵逼了。
  在官家多生孩子多种树的政策指挥下,现在中原的土地肯定是不够百姓分配的,所以官家让统计无地百姓或者土地不够分配的目的也昭然若揭了——肯定是想要往外迁移百姓!
  就在庄成益琢磨着各地方报上来的数据时,赵桓又接着说道:“优先往交趾、暹罗等产粮多的地方迁移。另外,朕打算把明州水师和泉州水师合并为东海舰队,雷州水师和钦州水师合并为南海舰队,把登莱水师和瀛州水师合并为北海舰队,然后让北海舰队去探索瀛州以北的海路,去寻找蓬莱州!”
  李纲和庄成益顿时大惊!
  官家要修仙!?
第498章
官家好恶毒的心思!
  对于赵桓想要修仙这事儿,李纲和庄成益觉得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