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338

  李纲跟种师道又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看着拦不住了,又将目光都投向了庄成益。
  庄成益低头盘算了半晌,过了好一阵子才抬起头来,躬身道:“启奏官家,如果官家一定要亲征倭国,那也必须在靖康五年的春节前结束战事。”
  “户部最多能支应三十万大军半年所需的粮草、军械、弹药,如果超过半年,就得从其他地方抽调。”
  “另外,官家这次千万不能再搞什么火力覆盖、双倍弹药基数,要不然,连半年也撑不了。”
  说到这里,庄成益又忍不住吐槽道:“明明就是些矮矬子,不用炮轰又不是杀不死,浪费的弹药不是钱啊!”
第326章
以瀛州为名
  赵桓靠在椅子背上斜看着大殿的屋顶,李纲和种师道等大佬们低头看靴子上的花纹,庄成益继续在那里逼逼赖赖。
  “就像上次炸猴子一样,明明一轮火炮就能解决的问题,泉州水师用了足足十个基数的弹药!他们把庆和港整个港口都给犁了一遍!听说那里现在还有一堆没炸的炮弹等着清理!”
  “还有上上次炸金兵。热气球在天下往下炸,地面上有火炮炸,据说还有埋的地雷?臣都听人说了,说是被抓了劳工的金兵还没有被炸死的多!”
  “可是官家可曾知道,如今国库空得都跑马了!”
  “官家如果再这么炸倭国,那国库可就不仅仅只是跑马了,估计都能跑麒麟!”
  “所以,户部只能拨付三十万大军半年的军费,外加正常情况下十个基数的弹药。”
  “多了没有。”
  听着庄成益在那里逼逼赖赖了大半天,终于用多了没有这四个字结尾之后,赵桓才挥了挥手,说道:“行了行了,就是一个倭国而已,用不着三十万大军。”
  “朕想过了,蓬莱水师和天津水师负责运兵,泉州水师负责封锁整个倭国。”
  “就算把虾夷岛都给他算进去,倭国一共满打满算也就是四个大岛,驻扎在山东布政使司的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军三个军的兵力再加上汴京的第四军,一共四个军的兵力,足够了。”
  “至于补给的话,弹药有十个基数就足够。还有,庄卿不妨让人多备一些青菜。朕听说现在军中都在骂后勤,说是光给肉不给青菜。”
  “现在朕最头疼的问题,是没有那么多的净身太监。”
  ???
  一听赵桓提到净身太监,李纲和种师道等人就将目光投向了无心。而无心也被李纲等人的目光弄得心里大怒——他娘的,净身太监指的是专门切人命根子的那些太监,你们特么瞅着咱家干什么!
  只是还没等无心反瞪回去,李纲就躬身道:“启奏官家,这净身太监……?”
  “朕要把所有的倭奴都阉了做劳工。”
  赵桓狞笑一声,说道:“正所谓斩草要除根。既然倭奴还要留着做劳工,不能一口气全给筑了京观,那就先断了他们的子孙根,省得以后再留下什么野种。”
  “跟倭奴比起来,金虏和棒子们那些被抓劳工的简直太幸福了,起码用不着阉割。”
  “朕觉得他们应该感念朕的大恩大德,要不然他们还有良心吗!”
  眼看着赵桓忽然从灭亡倭奴的作战计划上面忽然跑到了金虏跟棒子是不是有良心这个问题上,李纲跟种师道等人干脆再次低头看靴子上的花纹。
  “实在不行,就从民间招募一些会劁猪的算了,朕觉得阉倭奴跟劁猪应该差不了多少。”
  “还有,派人通知秦会玩,让他把那些倭奴劳工全给阉了。”
  “劳工嘛,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牲口用,只要死的不是我大宋百姓,朕管他们死多少。”
  “还有地方官府,谁要是让朕知道他们拿大宋百姓当劳工用,朕就把他们的脑袋撂在京观上!”
  “……”
  听着赵桓越扯越远,眼看着都快要扯到肚脐眼儿了,李纲最终还是忍不住咳了一声,躬身道:“启奏官家,倭国那边全被抓了劳工,是不是还要移民过去?官府这边……”
  然后正在低头看靴子花纹的庄成益跟吏部尚书李若冰就想骂娘。
  官家愿意扯就让他扯好了,反正他兵多将广刀子硬,也不怕扯着龙蛋,现在你打断他干什么?
  还移民,还官府,这是还嫌咱们老哥几个的事儿不够多,不够忙?
  你李相公也不想想,人家都说文人风流,可是现在……咱们老哥几个别说好几年都没纳过小妾,现在就连逛青楼的心思都没有了啊混蛋!
  但是再怎么生气也没有什么鸟用,因为赵桓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庄成益和李若冰。
  “移民过去肯定是要移世过去的,要不然朕打倭国干什么?”
  赵桓笑眯眯的道:“只是现在庄卿和李卿的事情已经挺多了,移民到倭国那边的事情也不急于一时,慢慢来就好。”
  听到官家这么体贴属于的说法,庄成益和李若冰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瞧瞧,瞧瞧,还是官家知道体贴人!哪儿像李纲那个老匹夫,天天就知道给人找麻烦!
  先是向赵桓谢了恩,又在心中暗自把李纲骂了狗血淋头之后,庄成益才躬身道:“启奏官家,移民之事说急不能急,说缓也不能缓,臣一定会在靖康五年之前,把要迁移到倭国的百姓都准备好。”
  赵桓嗯了一声,却又皱着眉头道:“朕听人说,倭国之地大概分了什么九州、本州、四国岛之类的,其下又有什么楯缝郡,这些破名字也忒难听了些,应该改一改。”
  李纲和种师道等人都躬身应了,却没有一个人直接站出来答话,只是在心里暗自琢磨着该给那些地方取些什么样儿的名字。
  像给新征服的地方改名这种事情,臣子们能做的就是提出一些比较好听的名字供官家选择,至于最后到底叫什么,也就只有官家一个人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如果官家愿意,哪怕给倭国统一改名叫狗屎也没人管。
  当然,官家就算再怎么不靠谱,估计也干不出来这么不靠谱的事儿,要不然以后往那里移民都是个大问题——
  “听说狗屎那里招收移民,过去就给一百贯钱的安家费,你去不去?”
  “狗屎那里?我就是穷死,饿死在大街上,我也不去那破地方!除非那破地方改名字!”
  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出现,而且出现的可能性很高。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下面这样儿的场景——
  “XX相公啊,你最近的表现很不错,吏部决定给你加加担子,让你去狗屎那里担任一地主官,如何?”
  “谢了,本官脚趾头最近要动个小小的手术,去不成。您还是选其他人吧。”
  斟酌了半晌后,李纲才躬身道:“启奏官家,臣读《列子·汤问》,其中有云: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
  “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
  “今山东布政使司已有蓬莱,不若以瀛州为名?”
  赵桓嗯了一声,又见李若冰等人都没有提出其他的意见,便拍板道:“就叫瀛州。”
第327章
朕要灭他,何需借口
  把整个倭国的地方定名为瀛州布政使司之后,剩下的再给那几个大岛命名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主要还是因为瀛州布政使司总体面积比较小,大致跟云南布政使司差不多的原因,不可能再把瀛州布政使司拆分成好几个布政使司。
  要不然,估计吏部扛把子李若冰就该跳着脚骂娘了。
  至于那些大岛下面又该怎么划分,具体的州、县名称又该怎么命名,这事儿完全可以扔给礼部去考虑,赵桓只要最后拍板做决定就好了。
  又跟李纲和种师道等一众大佬们商量了半晌,赵桓发现整个征服倭国的计划里面,最一个让自己头疼的问题还是刚刚那个——没有足够多的净身太监。
  除此之外,剩下的问题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问题。
  然而还没等赵桓挥手让已经没什么用的李纲等人出宫,皇城司的扛把子何蓟却匆匆忙忙的从宫外赶来了。
  早在靖康元年,赵桓就有意扶持皇城司这个跟锦衣卫差不多的机构,靖康二年后,在国内基本上已经没什么问题的情况下,赵桓更是指示皇城司要早早的往大宋之外潜伏。
  等到了靖康四年,皇城司虽说照比无孔不入的锦衣卫还差了那么点儿意思,但是跟原来的皇城司比起来,却已经是天下地下的区别了。
  现在赵桓忽然决定要彻底怼死倭国,把倭国变成大宋的瀛州,身为皇城司扛把子的何蓟自然也是忙着脚打后脑勺,指挥着一众皇城司的杀才们开始整理倭国的资料。
  根据皇城司潜伏在倭国的探子回报上来的消息判断,整个倭国已经被刘二狗那个青皮破落户搅扰的差不多了,除了佐佐木义久那个矮矬子选择了死心塌地的给刘二狗当狗之外,其他很多地方的守护、大名之类的倭奴已经开始联合起来,打算暂时放下争端,共同怼死刘二狗这个外来的侵略者。
  让皇城司比较重视的是,倭国的那些守护、大名之类的倭奴在第一次怼刘二狗的作战计划失败之后,这些倭奴已经把刘二狗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倭国,就连倭国所谓的“舔黄”都被惊动了,打算招抚或者彻底怼死刘二狗。
  对于皇城司来说,像刘二狗这样儿的青皮破落户在大宋没有一万也得有八千甚至更多,区区一个刘二狗自然没什么值得重视的。
  但是!
  真要是让那些倭怒把刘二狗给怼死了,那不是打了大宋的脸面么?
  就像高丽棒子那边一样,明知道刘二狗掳了大量的高丽棒子卖劳工,可是他们依旧选择了跟刘二狗做生意甚至把水师的战船卖给刘二狗,不就是因为他刘二狗是宋人?
  常言道,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对于高丽棒子们来说,打了一个刘二狗不要紧,可是要把大宋给招惹了,谁特么负担的起这个后果?
  所以,高丽棒子忍了。
  现在倭国不想忍,甚至还想把刘二狗彻底怼死,这特么不是当着主人的面打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