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338

  如同打开了话匣子一般,萧德满肚子的苦水开始往外倒,倒完了之后又开始叫屈:“官家,俺们不求别的,就求跟其他的大宋百姓一样,该交的赋税俺们交,该干的徭役俺们也干,不能总这么区别对待吧?”
  到了这个时候,赵桓也总算弄明白这些契丹人的委屈了——觉得自己被优待了,觉得官府和朝廷没把他们当成自己人对待,这是又心虚又难受,宝宝心里苦!
第182章
外人,自己人
  想明白了这些契丹人的担忧之后,赵桓便笑着道:“朕往常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要多读书,因为读书才能识字,识字才不会吃亏。
  事实上,大宋现在已经彻底废除了非战争时期的徭役。也就是说,只要不是因为打仗而征发民夫,那么大宋的百姓是不需要承担徭役的。官府想要让百姓干活,就得真金白银的拿出工钱来,而且百姓愿意去就去,不愿意去的话也可以不去。
  从这个角度说,丁宏丁知府是拿你们跟大宋百姓一样对待的,并不是因为你们原先是辽国百姓就拿你们当外人对待。”
  “真的?”
  如果不是说出这番话的是当今官家,如果不是官家就站在自己眼前,萧德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更不敢相信天底下会有这种好事儿——
  自己好歹也活了这好几十年,打从自己记事儿那天开始,可就没听说过官府征发徭役还要给钱!
  赵桓却笑道:“朕骗你干什么?要知道,朕说出来的话,那可是能当金子使的。朕说以后征发徭役会给钱,就肯定会给钱。
  当然,若是碰上打仗的时候,朝廷说不得会征发民夫,到时候可就不能跟平时一样了,无论愿意不愿意,只要在被征发之列,就必须得去,不去可是违犯大宋律的。”
  “俺去!”
  萧德拍着胸膛叫道:“若是打仗,俺第一个给官家当民夫!俺们就盼着官家江山万年!”
  赵桓呵呵笑了一声,说道:“什么时候打仗还不一定呢。相比之下,朕倒是更关心社学的事情——你们那里可有社学了么?”
  “社学倒也有。”
  萧德放下了心中的顾虑,说起话来也流利了许多。
  “前些时候,丁知府派人来通知俺们,说是官家要在天下大建社学,每个村子都得有自己的学堂,还说俺们家里的娃娃也得入学读书。”
  “只是俺们笨手笨脚的盖不好房子,丁知府还特意从别的地方请了大匠来帮俺们盖社学,俺们就给大匠们打打下手。”
  “听丁知府说,等到入秋之前,朝廷就会派先生来析津府,教俺们的娃子读书。”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按照朝廷的安排,析津府的社学大概会待到入秋的时候才会正式开学。到那时候,你们家里的娃子就得入学读书。”
  “还有,朕要提前告诉你们,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都得入学读书,要不然会罚钱,让你们交比别人多一倍的赋税!”
  让赵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萧德的脑回路似乎跟别人不太一样,当听到不让孩子读书的后果是会比别人多交一倍赋税的时候,萧德不仅没有被吓住,反而高兴了起来。
  “那也成,俺家有两个男娃还有两个女娃,要是俺不让他们读书,那俺是不是就能跟其他人一样交赋税了?”
  萧德搓了搓手,嘿嘿笑着道:“要是能跟其他人一样交赋税,那俺这心里可就踏实多了。”
  这特么是什么破事儿?
  大宋的百姓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在想方设法的占朝廷便宜。换言之,也就是占自己这个皇帝的便宜。
  可是这些原来的辽国百姓倒是乖巧如斯!
  这是何等的彼其娘之!
  然后萧德就看着赵桓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来。
  “不让孩子读书的后果,不是你能跟其他人一样交赋税,而是在废掉了三免五减之后比正常水平多交一倍!”
  赵桓臭着脸道:“别人正常要交一百文钱,你就得交二百文!而且这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而是年年如此,以后一直如此。”
  “那俺让他们读书!”
  被赵桓这么一说,萧德顿时也被吓住了。
  自己跑来找官家请愿,是因为不想占朝廷的便宜,要不然这心里总是虚的慌。可是不让娃子读书的后果也太吓人了——这是官府要占自己的便宜!
  赵桓这才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嗯了一声,然后又接着说道:“对了,析津府毕竟不同其他地方,朕打算请一些识得契丹文的先生来任教,好让你们的娃子也能识得契丹文字,如何?”
  “不好!”
  没有任何迟疑,萧德直接斩钉截铁的叫道:“俺们愿意送娃子进学读书,是想让他们去学汉字,读汉书,可不愿意他们去学什么契丹文字。”
  说完之后,萧德又谄笑着躬身道:“辽国都没了哩。那些曲里拐弯的文字学来也没啥用处,倒还不如不学,把时间拿来好好学汉字,以后也好为官家效力?”
  一米八还多的壮汉,谄媚的神态就如同一只在主人面前撒娇卖萌的藏獒。
  “那也行。”
  赵桓呵呵笑了一声,心中最后的杀机也彻底隐去不见,又笑着道:“那就用一样的教材,学一样的东西,以后一样进学,一样的机会。”
  凭心而论,赵桓倒是真没把这些契丹人当外人,甚至对于女真人的认可度也很高。
  当然,那些留着猪尾巴的建州女真是另一回事儿。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赵桓可以不把他们当外人,前提是他们也不能把自己当外人——赵桓可不想弄出来什么五十六个名族五十五个VIP的破事儿。
  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在大宋,自己的基本盘就是不带V的那个。现在这些原本辽国的百姓彻底把自己当成了大宋百姓,处处都想要跟大宋百姓看齐,赵桓自然也愿意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心情一好,赵桓也难得的大方一回,笑眯眯的道:“走吧,随朕一起去行辕,朕今天高兴,请你们吃饭!”
  然而赵桓的话音刚刚落下,身后的行辕里就传来一阵咚咚咚的鼓声,随即又是一阵喝呼声、先是杂乱继而又变得整齐的脚步声,还有兵刃的碰撞声,似乎行辕里面正在排兵布阵——
  赵桓这个皇帝就在行辕,行辕里面却开始排兵布阵?
  就在萧德等人面面相觑继而跪倒在地之时,何蓟也抽了腰刀在手,闪身挡在赵桓身前之后喝道:“护驾!护驾!”
第183章
朕,生平不好杀人
  刚刚喊完护驾,何蓟就后悔了。
  行辕里面不是没有军队,整整两千重骑外加三千轻骑,还有一万装备精良的步军,整整一万五千多除了训练还是训练的精锐军队,别说现在还在大宋境内,就算是在边关,让他们硬刚两三万铁浮屠也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这一万五千军队跟大宋其他的军队完全不同!
  大宋其他的禁军也好,厢军也罢,说来说去都是朝廷拨下来的粮饷,多了少了也只能忍着,偶尔还会有拖欠的情况。
  可是这一万五千军队的粮饷是由内帑直接拨付的,军械也由少府监直接拨给,除了钱粮给的足之外,官家还特意往这支军队里面派了好些个监军太监——
  这些太监也不干别的,就专挑训练之外的空闲时间,跟那些丘八们谈心,看那些丘八们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吃得好不好?训练能不能跟得上?
  除去这些之外,这些没卵子的监军太监们就反反复复的向那些丘八们灌输一个思想:吃官家的粮,就得给官家卖命,官家就是大宋的红太阳!
  所以,其他的军队怎么样不太好说,但是这一万五千如同死士一般的军队向来只听从官家一个人的吩咐,没有官家的虎符,别说什么枢密院不枢密院的,就算是被视为将门代表的孟太后亲至,也指挥不动里面的一个小兵!
  一想到这里,何蓟额头上的冷汗就止不住的开始往外冒——
  因为行辕里面除了这一万五千人的军队之外,还有五百成建制的娘子军,是孟太后和朱皇后特意让林才人带过来的……
  那一万五千人的军队是彻彻底底的死脑筋,他们绝不可能坐视在没有官家旨意以及虎符调令的情况下让另外一支军队接近官家,哪怕那五百人的军队只是群娘们儿!
  果不其然,当何蓟带着赵桓的虎符回到行辕时,五千赤手空拳的步卒已经将五百兵甲整齐的娘子军团团围住,林才人正粉脸含煞的怒视着挡在马前的步军统领朱刚,手中的方天画戟也抵在了朱刚的咽喉。
  “让开!”
  林才人将手中的方天画戟往前递了那么一丝,喝道:“行辕外有契丹人,你们不去护卫官家,居然在这里拦我?”
  “行辕外的契丹人,他们伤不到官家分毫!”
  朱刚神色不变,仿佛抵在自己咽喉的不是方天画戟一般:“但是没有官家旨意和虎符,谁也不能在行辕调动一兵一卒!”
  林才人怒极反笑,死死的盯着朱刚,喝道:“若我一定要过去呢?”
  “林才人是官家的枕边人,是君,我等是臣,若林才人要杀我等,我等束手就死,绝不反抗。”
  朱刚闭上眼睛,沉声道:“若林才人一定要带兵出行辕,那就请先杀光我等。”
  “官家旨意!”
  匆匆赶回行辕的何蓟高举着虎符,叫道:“官家安好!外面并非是契丹人做乱,官家令各军各归其位!”
  ……
  “都散去了?”
  待何蓟从行辕返回之后,赵桓低声问道:“弄清楚怎么回事了么?”
  何蓟躬身道:“启奏官家,林才人担心有人生乱,便点齐了五百娘子军,准备随时冲阵救驾。沈统领因为行辕内无诏不得集结诸军的规矩,故而率人拦住了林才人。如今都已经各自散去了。”
  赵桓嗯了一声,扭头对无心吩咐道:“林才人护驾心切,赏玉如意一柄。朱刚恪守军规,赏钱百贯,赐锁子甲一副,锦袍一件。对了,娘子军和那些步军将士各赏钱十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