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338

  还有将门,如今也不太安稳,极有可能会像文官们一样分成新旧两派。太后说官家久离京城,她老人家担心有人会在皇长子身上下注,更担心有人借机生乱,官家还须早做定夺才是。”
  赵桓嗯了一声,从无心的手中接过锦囊打量了一番,见上面缝制的针脚和盘扣都是皇后惯用的手法,丝毫没有打开过的痕迹,这才拆了锦囊,取出里面的纸条看了起来。
  纸条上面的内容跟福安所说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比福安所说的还要详细一些,大概也就是关于朝堂和将门的一些动向,以及劝说赵桓早日回京之类的话语。
  随手将纸条凑到火折子上烧成灰烬之后,赵桓才笑了一声,说道:“这些事情,朕都已经知道了。现在朕也要托你给太后她老人家带句话。”
  “请官家吩咐。”
  福安当即便躬身行礼,拜道:“奴婢一定原原本本的将官家的话给太后她老人家带到。”
  赵桓嗯了一声,起身踱了几步之后说道:“你回去之后告诉太后她老人家,开海或者禁海,且先由得朝臣们去争,待朕回京之后再做决断。还有,将门要分裂也由得他们分裂,只要朕还在一天,这大宋的江山就乱不起来。”
  福安躬身应道:“是,奴婢记下了。”
  打发了福安之后,赵桓的脸色忽的就阴沉了下来。
  都特么是惯的!
  无论是文官还是士林,又或者是将门,都被大宋历代的皇帝给惯坏了!
  然而还没等赵桓喘口气,何蓟却匆忙的赶了过来,拜道:“启奏官家,城中的契丹人闹起来了。”
  “慢慢说。”
  赵桓阴沉着脸道:“原本不是好好的么,怎么忽然就闹起来了?”
  何蓟道:“启奏官家,微臣打探到的消息是城中的契丹人对于官家当初定下的赋税之事不满,所以许多契丹人集结一处,打算来行辕面圣请愿,但是析津府不敢放行,如今析津府的衙役正在跟契丹人对峙。”
  这都什么破事儿!
  一桩桩一件件,简直没一样儿是让人省心的!
  赵桓脸色一沉,曲起手指敲了敲椅子扶手之后吩咐道:“让他们来。”
  ……
  萧德有着典型的契丹人外貌。络腮胡,深眼眶,饱经风霜的脸上神色坚毅,两只手背上皮肤皴裂,掌心满是老茧,怎么看怎么像个纠纠武夫,偏又穿了件儒衫,头上也戴着顶儒冠,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次面圣请愿,便是萧德挑头发起的。
  说实话,萧德对于赵桓当初定下的赋税制度早就不满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更没有路子上达天听,这才一直憋到了现在。
  如今正好赶上官家就在析津府,萧德却是看到了机会,当即便寻了族中跟自己一样不满的同伴,打算一起来行辕面圣,请官家更改析津府的赋税制度。
  可是真到了行辕外,萧德的心里却又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自己这些人跑来行辕面圣,官家会不会生气?
  若是惹得官家生气,万一气坏了官家的身子,那岂不是自己的罪过?纵然自己以死谢罪,又如何能弥补万一?
  正在萧德琢磨着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行辕的大门却吱吱呀呀的打开了,一队队骑兵和步军鱼贯而出,列队整齐之后又有一小队步军列队而出,其后更是有人扯着嗓子叫道:“官家亲临!”
  萧德这下子也来不及琢磨了,双腿一软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将手中的托盘高高举过头顶,高声拜道:“草民叩见官家!”
  恍惚中,萧德觉得有一双靴子来到自己身前不远处,靴子的主人也淡淡的道:“免礼,都起来吧。”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仿佛有直击心底的力量一般,让萧德不由自主的就听从靴子主人的吩咐,从地上站了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萧德才悄然打量了一眼靴子的主人,却见靴子的主人眉目如画,简直就如同画中走出来的神仙人物一般!
  “朕听人说你们要来行辕请愿,却不知是受了什么委屈?”
  瞧了瞧萧德手中端着的托盘,又瞧了瞧跟在萧德身后的那些契丹百姓,赵桓笑着问道:“或是有什么事情,需要朕为你们做主?”
第181章
宝宝心里苦
  赵桓的声音很平缓,却有一种能够让人静下心来听他说话的特殊魔力。
  就像那个谁说的一样——身为天子,哪怕用最细小的声音说话,也会如同九天神祇的咆哮一般振聋发聩,让人忍不住想要顶礼膜拜。
  萧德现在也是这样儿。在听到赵桓问自己等人是否受了委屈之后,萧德的眼眶不自觉的就红了起来,就好像一个受了天大委屈的孩子一样。
  “我等心里委屈。不对!不对!我等不委屈!”
  萧德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强迫自己平静下来之后才学着往常见过的那些书生们一样施礼,然后说道:“启奏官家,我等不是受了委屈,就是心里有些委屈。”
  话一说完,萧德就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明明就不是这么回事儿,明明就不是受了委屈,明明就只是心里觉得有点儿委屈,可是让自己说出来,怎么就不是那么个意思呢?
  赵桓的心情却莫名好了起来。
  “慢慢说,不着急。”
  赵桓笑道:“咱们今天有的是时间,朕今天就慢慢听你们说,有什么不开心的,有什么需要朕帮你们解决的,都可以慢慢说。”
  说完之后,赵桓又随手招过了无心,吩咐道:“去让人准备些吃食,再送些酒水过来。”
  “俺们不是来吃东西的!”
  一见赵桓让人去准备吃食,萧德顿时就急了,跟书生们学来的半吊子礼仪也忘了个一干二净,慌忙举起手中的托盘,叫道:“俺们来找官家是有事儿!”
  赵桓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慢慢说,不急,不急。”
  “嗯!”
  用力的点了点头,萧德又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俺们来找官家,是因为俺们想跟其他的大宋百姓一样交纳赋税,不要想什么三年全免五年减半之类的!”
  被萧德这么一说,赵桓顿时就有些懵。
  大宋十好几路地方千余个县,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想方设法的占朝廷便宜?怎么到这析津府就反过来了?有便宜还不想占?
  还有,三免五减的规定确实是有,但是当初定下这个规矩的时候是针对百姓开荒无主之地的优待,怎么析津府这里也开始搞上了三免五减?
  就在赵桓一头雾水的时候,萧德又委屈巴巴的说道:“俺们析津府的丁知府,说是官家给的恩典,那些分给俺们的土地算做无主之地,按大宋的规矩是要三年赋税全免,五年减半的。”
  神特么无主之地!
  析津府根本就没有实际意义上的荒地,反而都是被辽国人种熟了的土地,只是被金国攻下之后,这些辽国人的土地就变成了金国人的,等到金国人被筑了京观,这些土地才又重新开始分配。
  很明显,知析津府的丁宏在这件事情上面玩了个文字游戏——原本占有这些土地的金国人被筑城了京观,土地自然就成了无主之地,而把无主之地重新分配给百姓,不是完全符合三免五减的优惠政策么?
  当然,赵桓倒不会在乎那点儿田赋田税。
  跟商税比起来,田间地头那三瓜两枣的赋税实在有些不够看,跟少府监手里那几项近乎垄断的生意比起来就更算不得什么了。
  赵桓满意的是析津府知府丁宏在这件事情上的表现——丁宏特意指出这些是自己给的恩典,这就叫做恩出于上,能在一定程度上收住原辽国百姓的民心。
  只是让赵桓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原本的辽国百姓居然会因此而不满,甚至不愿意占这个便宜。
  “俺们今天来,就是想找官家要个说法。俺们之前找过丁知府,可是丁知府说俺们胡闹,把俺们从衙门里赶了出来,不让俺们跟其他人一样缴赋纳税。”
  萧德举起手中的托盘,说道:“这些是城中跟俺一样的契……百姓签字画押的文书,他们也想跟其他的百姓一样缴赋纳税。”
  “那朕也得赶你们了。”
  赵桓哈哈笑了一声,说道:“朝廷既然已经定下了规矩,就断然不会轻易更改,说是三减五免,就肯定是三减五免,不能说你想不交就不交,也不能说你想交就交。”
  萧德却梗着脖子道:“那不成。官家给了俺们地,又把俺们从金狗的手里救了出来,那官家就是俺们的大恩人,俺们就该给官家缴赋纳税,这说破大天儿去也是这么个理儿。
  再说了,大宋别的地方的百姓都是正常交,就俺们例外?那俺们心里也不踏实啊。”
  “咋,连五年的时间都不愿意等了?可是啊,朝廷的规矩就放在这儿,朕也不能随意更改。你们就踏踏实实的享受这五年的好处吧。”
  眼看着萧德等契丹人就认准了要跟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样缴纳赋税,赵桓也被这些人给弄得无奈了。
  “还有,丁知府可曾拿你们当外人,不拿你们当大宋百姓?”
  “他咋不拿俺们当外人?”
  听到赵桓这么一说,萧德就更委屈了,原本棱角分明的脸上眉眼都皱在了一起,看上去就像是黑着脸的八哥一样。
  “往年辽国还在的时候,俺不是没有被征过徭役,可是如今呢?”
  “自打这析津府归了宋到现在,俺们是一回的徭役都没征过!”
  “后来听说奉圣州那边儿在修长城,俺们想着这回总该征发俺们的徭役了吧?为了这,俺们连干粮都准备好了!可是……”
  “可是还是没俺们什么事儿!”
  “后来,俺想着去官府问问,结果又被那丁知府的给撵了出来,他说俺们愿意去做工就随便去,不过不是征俺们的徭役,反倒会给俺们工钱。”
  “他这不是欺负人么!”
  “谁听说过干徭役还给工钱的?他这根本就是拿俺们当傻子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