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338

  “李卿以为,鱼与熊掌可以兼得否?”
  不待李纲回答,赵桓便自问自答的说道:“使人捕鱼,使人猎熊掌,鱼与熊掌自然可以兼得。
  御史台监察天下,正肃纲目,为天子耳目,又与刑部和大理寺并为三司,这般衙门,自然不需要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之辈。
  然则政治之道,本在平衡,譬如中书门下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似这般衙门,无鱼与熊掌之能者,难为之任也。”
  “官家此言大谬。”
  李纲涨红了脸,反驳道:“如官家这般说法,岂非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之辈堪为宰辅之才耶?”
  赵桓摇了摇头,答道:“非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之辈堪为宰辅之才,而是宰辅必须有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本事。”
  李纲很想反驳赵桓的说法,然而想了半天之后,却还是没有想出来究竟该如何反驳——
  平心而论,自己这个当朝太宰的能力,对比起远在奉圣州的秦桧,实在是大有不如。最起码,自己就没办法把奉圣州那里弄的井井有条,多半可能会弄出一些乱子来。
  很显然,自己就是那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太宰,而秦桧秦会玩则是鱼与熊掌可以兼得的那种宰辅之材——
  早在秦桧秦会玩想办法替官家圆了筑京观、抓劳工、修长城等等问题的时候,李纲就知道,秦桧秦会玩这种人绝不是什么易与之辈。
  眼看着李纲有些无言以对的样子,赵桓也不为己甚,一边翻着答卷一边说道:“所以,凡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者,才高者可入三省六部,次者可入御史台,无才者,可使其读书学习。
  至于鱼与熊掌可以兼得者,才高者可入六部,次者可入翰林,无才者。才该当黜落。”
  说着说着,赵桓忽的咦了一声,甩了甩手中的试卷之后对李纲道:“李卿不妨先看一看这张答卷。”
第143章
韭菜们要自觉发光发热
  李纲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张答卷,官家却如此重视。
  直接李纲从赵桓的手里接过了这张答卷仔细看过之后,才发现这哪里是官家重视,而是官家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广南西路的考生,就算他是前几年来到的汴京,可是他来汴京之时也正好赶上宣和年间。”
  赵桓气极反笑,指着李纲手中的试卷说道:“一路所过州县,尽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般景象居然能出现在宣和年间的广南西路?
  如此狗屁倒灶的说法,且不说朕信不信,你让他拿着这份答卷去找上皇,问问上皇他老人家信不信?
  可是你再看看最后一道题,且看看这个考生是怎么答的?舍生而取义者也?
  似这种的笨蛋,连揣摩上意都不会,明明满肚子的算计偏又想要做出一副大义凛然铁骨铮铮的模样,李卿,你来告诉朕,朕该如何对待这个考生?”
  李纲的脸色已经变得通红——
  李纲倒是不在乎官家刚刚明里暗里的讽刺上皇赵吉翔,李纲是为自己之前的想法而羞愧!
  鱼与熊掌能兼得者该当黜落?
  现在再看一看这张答卷,李纲觉得哪怕是鱼与熊掌想要兼得的考生,只要第一题和第二题答的大差不差,就绝对比做出眼前这张答卷的考生要强千倍!万倍!
  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关窍,对于赵桓所说的用人之道也理解得更深一些,李纲直接躬身拜道:“微臣糊涂,请官家责罚。”
  赵桓却笑眯眯的摆了摆手,说道:“李卿何过之有?殿试本就是甄别良莠,为国选才,似这等无德无行的考生,便该大浪淘沙,将之黜落,以后永不录用也就是了。”
  随口安慰了李纲一句,赵桓又命无心去厨房让人准备了些吃食,然后带着李纲、李若冰和沈颢等人开始连夜阅卷。
  ……
  三百五十八份试卷,哪怕分成了好几组一起阅卷,需要的时间也不是一星半点儿,待到将所有的卷子都评判完毕之时,天色竟已经微微亮了起来。
  李纲皱着眉头道:“一场殿试,将被黜落者竟有一百七十余人,近半之数。如此结果,实是令人痛心疾首。”
  跟着赵桓批阅了一整夜的试卷,不时又会因试题的评判问题而交流上几句,李纲的心态却也较之以前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整个人的执政思想也变得更加靠近赵桓的执政思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纲才会对这场殿试的结果极为不满。
  都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可是在李刚看来,像殿试这种选才考试的重要性,一点儿都不亚于祀与戎!
  偏偏靖康元年的殿试,就闹出来这么大的笑话——
  三百五十八人参加考试,一百七十多个滥竽充数之辈需要黜落,这说明了什么?
  这几乎就是明摆着在说大宋百十年文教是一场笑话!更是在指着李纲等人的鼻子说朝堂上所谓的宰辅重臣不过是一群尸位素餐的废物!
  然而赵桓却不像李纲这么悲观,反而对这场殿试的结果很满意——
  在赵桓的计划之中,这场殿试可能会录取几个,也有可能会一个都不录取。现在录取的人数居然能有一百八十多个,而且其中还有十几个比较不错的好苗子,这已经远远超出赵桓原本预计的心理底线了。
  能被赵桓认为是比较不错的好苗子,就算达不到宰辅之才,起码也有向六部尚书这个等级培养的潜力和价值,而且随着未来社学的进一步铺开,韭菜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值得培养或者连培养都不需要的野生人才肯定也会变得更多。
  “未来可期者竟有十五人之多,已是远远出乎了朕的意料。”
  宽慰了李纲一句,赵恒又接着说道:“回头先将这十五人送到禁军里面待上两年,然后再去边军待上三年,回来后扔进六部去行走历练半年,再扔到地方上为官。”
  被赵桓这么一说,李纲还没有开口说话,沈颢却是不乐意了:“官家三思!毕竟是十年寒窗,这十五人又是这次殿试之中最为出挑的,官家让他们去禁军历练,就算他们心中没有什么想法,对于朝堂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李纲也忍不住附和道:“臣附议。禁军两年,边军三年,加在一起便是五年。五年时间,只怕会磨平了这些人的棱角,也蹉跎了这些人的岁月,损失的还是朝堂。”
  “朕意已决,两位爱卿不要再劝了。”
  赵桓摆了摆手,说道:“待皇长子再年长一些,也要进入军中历练。怎么,皇长子去得军中,偏这些人去不得?更何况,朕也没打算强逼这些人进入军中,只是给他们这个机会罢了。”
  说完之后,赵桓干脆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踱着步子道:“正所谓出将入相,不曾从军,不知军事,如何出将?不懂官场,不懂百姓生计,又如何入相?
  说白了,朕是瞧得上他们,才给他们这个充当试刀石的机会,若是他们不能把握住,那也怪不得朕。”
  李纲却不死心,又接着劝道:“毕竟刀兵无眼,若是……”
  “那就怪他们自己倒霉,大宋最不缺的就是人。想要当官的人多如牛毛,才德兼备之士也不知凡几,不差他们几个。”
  赵桓坐回椅子上,满不在乎的说道:“教导他们的教头会是禁军之中最好的教头,给他们的装备也会是禁军现役的装备,是在军中练就一身本事,从战场上活下来以后出将入相,还是浪荡几年的时光,也全由得他们。”
  就像那个谁说的,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一样,赵桓对于大宋朝堂的改造计划,也是打算从这些人身上开始入手。
  毕竟,自己这个皇帝再怎么牛逼也只是一个人,自己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全都一手包办——有那个时间,在后宫里面做些花天酒地的事情,不比天天操心要强得多?
  大宋的未来,更多的还是要靠韭菜们努力发光发热而不是光指望自己这个皇帝。
  眼看着李纲和李若冰等人都不在反驳,赵桓脸上的笑意更盛,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这十五人以后的命运。
第144章
开天辟地头一回
  殿试的整个流程很复杂,并不是说在集英殿里参加一场考试完就算完事儿了,后面除了阅卷排名的流程之外,还有在琼林苑宴请新及第进士的琼林宴。
  没错,就是琼林宴。虽然上皇赵吉翔当初将在琼林苑举办的琼林宴罢掉,改为在辟雍举办闻喜宴,但是赵桓又将闻喜宴给废掉,重新办起了琼林宴——
  琼林宴哎,这么高大上的名字不比什么狗屁不通的闻喜宴要高端大气上档次?
  只是赵桓对于这种吃吃喝喝顺带吹牛逼的宴会没有多大兴趣,只是简单的讲了几句话之后就起身离开,直到快要结束之时,赵桓的贴身太监无心才再一次出现在琼林苑的众多新科进士面前。
  “除了咱家念到名字的,其余的可以先行离去了。”
  无心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已经集结起来,正准备离开的众多新科进士们,笑眯眯的念起了名单:“新科状元白庚、新科榜眼伊逍、新科探花魏兴思、新科传胪黄文斌……”
  连续十五个名字一气念完,却是将靖康元年殿试的排名最为靠前的十五人都留了下来。
  直到其他的新科进士、同进士们都离开了之后,无心才又接着说道:“咱家奉官家之命而来,有几句话想要问问尔等。”
  白庚等十五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又见无心望着自己等人的目光颇为奇怪,当下也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躬身拜道:“却不知官家有什么话想要问?”
  无心咳了一声,甩了甩手中的浮尘,说道:“再有三日,便是授官之时,官家遣咱家来问,若官家欲让尔等进入禁军从军两年,两年后再到边军从军三年,尔等可愿意否?”
  无心的话,直接将白庚等人雷了个天雷滚滚——
  自打有科举考试那天开始,还从来没发生过包括新科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在内的前十五名都被扔到军营里面从军的事情发生。
  事实上,别说排名靠前的这些了,哪怕就是二甲排名靠后的或者三甲排名靠前一些的,也没听说过谁被扔到军营里面从军,就算不能进入翰林院,也会在授官的时候分配到地方上做个县令。
  至于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还有二甲排名比较靠前的那些,基本上都是进入到翰林院或者御史台或者是六部。
  哪怕是官家此前曾经说过东华门外唱名者未必为好男儿,哪怕是官家已经下令禁止在士卒的脸上刺青,可是在整个大宋的民间看来,好男儿就该东华门外唱名,又岂能进入军营当个斑儿?须知这贼配军的名头一旦戴在了头上,可就一辈子都摘不掉了。
  远的不说,便说那狄青狄汉臣,就算他立下不世战功又怎么样?
  韩琦请来的名妓白牡丹照样敢直呼当时身为泾原路副都总管的狄青为斑儿,也照样护不住部将焦用。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这话是怎么来的?
  现在可倒好,官家的贴身太监一过来,就说要把自己这十五个人直接扔到军营里面去从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