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38

  因为纸币本身只是一张纸,想要让纸币具有货币意义,除了朝廷的信誉之外,还必须有相应的“准备金”,比如相应数额的金子或者铜钱用以兑换,以此证明交子的“本身意义”。
  比如大宋早期刚刚接手交钞发行的时候,就会准备发行数量百分之二十八左右的铜钱和铁钱以用做准备金。
  然而蔡京在发行交子的时候,提供的准备金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直接被取消掉了。
  以上皇赵吉翔为首的大宋朝廷当然借着这个机会大肆敛了一波财,可是对于民间的百姓来说,朝廷的这种行为无异于肆意搜刮民财。时人怒骂蔡京,认为他推行的纸币政策,比强盗土匪更可恶。
  大宋社会的动荡,乃至于北宋的灭亡,与此都不无关系。
  所以赵桓在对待交钞的这个问题上面也是慎之又慎,直到彻底平定了西夏之后才开始着手改革交钞。
  毕竟,赵桓还活着的时候一切都好说,赵桓可以准备足够数量的准备金,可以限制宝钞的发行数量,也可以允许百姓自由兑换宝钞,可以让百姓用纸币缴税。可是等赵桓挂掉之后呢?
  永远不能低估人的上限,也永远不能高估人的下限。
  就大宋朝堂上的这帮神仙,论起坑皇帝坑自己坑百姓,那个个都是一把好手,指望他们干点什么正经事儿,那才是真正的难如登天。
  更别说受限于防伪手段等等因素,想要制造假钞的难度可比后世低了无数倍。
  但是不管怎么说,无论交钞也好,还是宝钞也罢,这种纸质货币的出现,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极为超前的玩法,赵桓自然也不介意借着这个机会把金国和全世界都给埋坑里去。
  比如说榷场,比如旧钞换新钞。
  榷场只能用新钞这是明摆着的事儿,可是就算金国想用旧钞换新钞,整个金国又能有多少旧钞?再加上旧钞换新钞所产生的火耗,金国的旧钞又能换多少新钞?
  所以,金国就得想办法赚钱——最容易也是最快的赚钱方法,自然就是去旁边的邻国抓劳工换钱。
  可是俗话说的好,烂船还有三斤钉,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高丽自然比不上高句丽,可是再怎么完犊子的高丽,好歹也有那么几分家底,就算干不过金国,起码也能跟金国在战场上撕巴两下。
  同理,大理想要新钞,自然也可以通过拿旧钞换新钞或者用劳工来换,然后缅甸和交趾那些地方也会想着抓大理的劳工换新钞。
  这也就意味着大宋只要拿出一些纸来,就能以中间商的身份在中间狠狠的赚上一笔,同时还能挑动金国跟高丽在战场上面互撕,让大理跟缅甸和交趾在战场上互撕。
  等到这些人都撕的筋疲力尽了,自然也就该大宋以正义的身份出场了——
  诸国互相攻伐,苦了的可不就是百姓?
  百姓受苦,身为天下万民之主的圣天子赵桓,自然会感同身受,又怎么会坐视天下百姓受苦?
  到那时候,说不得就要行霹雳手段,救万民于水火。
  颇费!
  心中打定主意之后,赵桓便笑眯眯的道:“明日跟那姓完的商谈之时,便告诉他一个劳工值四贯宝钞。”
  杨再兴却道:“倘若金国那边印了假的旧钞?”
第138章
甜枣,带毒的
  “就算他能印得出来,那他也得有那个胆子才行。”
  赵桓满不在乎的道:“伪造宝钞,就无异于向我大宋宣战。你觉得金国现在有那个胆子?”
  设身处地的替完颜宗饶设想一下,赵桓觉得金国未必能造得出来宝钞,就算能造得出来,金国也未必有那个胆子去伪造。
  就算退一步讲,哪怕金国有那个胆子,也能造得出来假的宝钞又能如何?
  尽管大宋之前在军事上被人虐成了狗,但是在经济上面,大宋可以指着周边所有的国家说一句我不是针对谁,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没错,无论是之前把大宋虐成狗的辽国和金国,还是把大宋看成亲爸爸一样的大理和倭国,这些国家有一个算一个,其实都没有自己的铸币权,这些国家的铸币权都是掌握在大宋手里的。
  比如说金国,就算金国搞出来自己的货币,只要大宋不承认,金国的货币就只能自己关起门来自己玩,别说没办法在榷场交易上使用,就连金国的老百姓都不承认那玩意儿。
  所以,哪怕是金国有那个胆子而且有那个本事仿造大宋的宝钞,可是只要大宋不承认,金国伪造的宝钞就只能当废纸。
  当然,身为一个圣主明君,天下万民之主,赵桓当然不可能只想着自己赚钱而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
  赵桓不仅决定要在榷场上面开放掺了料的盐、酒、茶等交易,同时赵桓还准备开放刀、枪、箭矢之类的武器贸易。
  据全球五大军火商之中一个占比26%的不知名流动武器贩卖商透露,金国现在持有的刀、枪、狼牙棒等武器属于杀伤性性武器,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邻国高丽的安全。
  所以,赵桓决定要向高丽出售刀、枪、箭矢之类的防御性武器,以免高丽在金国某些别有用心的、一小撮反人类分子的进攻下遭到毁灭。
  当然,身为天下诸国万民之主,赵桓绝对不会做出什么厚此薄彼的事情,像高丽能拥有的武器,金国自然也能拥有,否则的话,赵桓岂不是要被人说成偏心?
  这种事情是断然不可能发生在赵桓身上的。
  ……
  那个谁曾经说过,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什么样的将就带什么样的兵。
  跟着赵桓在一起混的时间久了,杨再兴自然也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恐吓起完颜宗饶来也是越发的轻车熟路:“你猜,依着我大宋当今官家的性子,倘若被他知晓有人敢伪造宝钞……”
  完颜宗饶的瞳孔忍不住缩了缩,继而又勉强镇定下来,强撑着笑道:“贵使说笑了,这世上又有谁敢伪造宝钞,怕不是活的不耐烦了么?”
  杨再兴这才点了点头,坐正了身子之后又接着说道:“不过,当今圣上仁慈,念着你金国远在辽东苦寒之地,想要赚些钱财也颇为不易,故而将一个劳工的价格提高到了四贯宝钞。”
  四贯!
  别看一个劳工就多出来一贯钱,可那只是一个劳工的,如果是一千个一万个劳工呢?如果是十万百万呢?
  百万贯的钱财,哪怕是放到国家的层面上来讲,那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只是还不等完颜宗饶从狂喜中清醒过来,杨再兴又接着说到:“还有,除了盐,茶,酒,丝绸这些东西不再限制交易数量之外,类似刀、枪、箭矢之类的东西,官家也特许可以将之纳入榷场的交易范围。”
  “你说真的?”
  激动之下,完颜宗饶忍不住站起身来,也顾不得身前桌子上的茶水被打翻一地,连声追问道:“这些都可以在榷场交易?”
  杨再兴点了点头,答道:“官家已经允了,自然是可以的。”
  那就发达了啊!
  完颜宗饶原本来大宋就是带着议和还有商议开放榷场的任务来的,现在大宋不仅表示可以开放榷场,甚至还表示盐、茶、酒之类的东西不限交易量,连刀、枪、箭矢之类的东西都在榷场开放交易,这……
  这真是能谈成了,这份功劳完全无异于天下掉下来一块大馅饼,还正正好好的砸在了完颜宗饶的头上!
  “劳工的事儿,就包在俺老王的身上了!”
  完颜宗饶拍着胸脯叫道:“我金国与你大宋,原本便是同出一源的兄弟之邦,如今说开了诸般误会,自然要同心协力,共谋未来。杨兄弟,你只消告诉我,你大宋需要多少劳工?”
  眼看着完颜宗饶已经叫上了兄弟,杨再兴忍不住心中暗笑一声,说道:“这劳工的数量嘛,自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可是有一条,便是这劳工无论男女,都尽要壮实些的,那些老弱病残,可不能拿来充数。”
  “那是自然!”
  完颜宗饶道:“只待盟书签订之后,我便起程回去,若是快的话,年底之前便能将第一批的劳工送来。”
  瞧着完颜宗饶这番模样,杨再兴心下对于赵桓佩服之余,又忍不住笑道:“贵使何必这么着急?眼下恰逢我大宋靖康元年的殿试在即,贵使何不在汴京好好看看我大宋风物?”
  被杨再兴这么一说,完颜宗饶也忍不住有些心动。
  往年在金国之时就已经听说过大宋的富饶,可是这次出使大宋来得慌忙,而且到了大宋之后也没来得及好好逛逛汴京城,如今终于有机会亲眼见识一番,若是就此错过了,岂不遗憾?
  就在完颜宗饶心中权衡着到底是赶紧回到金国去邀功领赏,还是留在汴京好好看一看大宋风物的时候,杨再兴又从怀里掏出一叠子宝钞,给完颜宗饶添了一把火。
  “这里是一百贯宝钞,是当今官家赏给你的。”
  杨再兴道:“再怎么耽搁,也不差乎这一天两天的时间,老完你也正好能趁此机会,好生见识见识我大宋的风土人情。”
  “还有个颜。”
  完颜宗饶很诚实的从杨再兴手里接过了宝钞,说道:“如此,这两天就要多多拜托贵使,带着俺老王好生逛逛这汴京城?”
第139章
朕,不按套路出牌
  杨再兴带着完颜宗饶在汴京城里好好逛了几天,从给完颜宗饶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论骑马打仗,金国人自然比大宋要强上一些,可是要论到花天酒地以及吃喝享受,金国却是拍马也赶不上大宋之万一。
  所以,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赵桓赏赐给完颜宗饶的百贯宝钞就花得一文不剩——这还是杨再兴没有带着完颜宗饶去青楼以及特别高档的酒楼,否则的话,估计这百贯宝钞连一天的时间都撑不过去。
  然后完颜宗饶就发现自己手里没钱了。
  再然后,完颜宗饶发现自己手里剩下的钱都不够回到金国的路费。
  再再然后,一个长相憨厚老实的宋国官员就找上了完颜宗饶。
  再再再然后,完颜宗饶手里就有了钱,同时也有了一份见不得光的,开封府的户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