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最狠暴君(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338

  只是说完之后,完颜宗饶才反来过来——自己完全被杨再兴这个小白脸给带跑偏了!
  问题的重点,是一个劳工几贯钱的问题吗?
第136章
问题的重点
  一个劳工三贯也好,五贯也罢,这些都不是问题的重点。
  问题的重点,在于榷场所设立的位置!
  杨再兴比划的那个地方,位于析津府的东南,滦河的西南——那个地方现在是归大宋所有的,跟金国可是一点边都挨不上。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宋国想要使什么坏,那大金国很可能就是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大金国现在也有自己的货币,为什么一定要使用宋国的所谓宝钞呢?
  还有,以后的榷场要用大宋新发行的宝钞,那以前的钱币呢?是等值兑换还是怎么样?大宋还承不承认?
  如果大宋还承认以前的钱币还好说,可大宋要是不承认以前的钱币呢?
  尤其是那些交钞。
  如果大宋不承认以前的那些交钞,那交钞甚至还不如普通的草纸!
  如果再往深了想,如果大宋以后不承认所谓的宝钞了怎么办?
  这两个这么重要的问题还没有商量出个一二三来,现在就先讨论一个劳工几贯钱的问题,那不是扯淡么?
  “你打得过我吗?”
  面对着完颜宗饶的问题,杨再兴直接冷笑一声道:“正如同你打不过我一样,你金国现在也照样打不过我大宋,官家能同意开放榷场,就已经是天恩高厚,你还想挑三拣四的?”
  完颜宗饶已经开始怀疑人生——
  以前的大宋说辽国人野蛮,现在的大宋说金国人野蛮。可是跟眼前这个动不动就要亮拳头的家伙比起来,到底谁更野蛮?
  最起码,完颜宗饶就觉得自己十分的知书达理,比眼前这个叫做杨再兴的家伙更像一个文明人。
  “想要盐吗?想要酒吗?”
  亮完了肌肉,杨再兴又换了一副充满诱惑的语气,低声道:“想要盐铁茶叶丝绸还有烈酒,就老老实实的按照官家的意思去办。只有这样儿,才能你也省事,我也省事,大家都省事。”
  “那辽国怎么说?”
  尽管盐铁茶叶还有烈酒已经在不断地诱使着完颜宗饶点头,然而仅剩的理智还是让完颜宗饶阴沉着脸道:“大宋以前跟辽国也有过不少榷场开放,其中有靠近宋国边关的,也有靠近辽国边关的。
  如果大宋官家一定坚持要在滦河西南设置榷场,那我金国便要求在大定府或者来州设置一处榷场,如此才显得公平。”
  杨再兴却呵的轻笑一声道:“人家辽国从耶律阿保机开始就知道自己姓刘,你姓完的还想跟人家姓刘的比?”
  完颜宗饶登时气结——
  这特么就没法聊了啊!
  就跟匈奴自认是夏后氏的苗裔一样,耶律阿保机这个不要脸的硬说自己的老祖宗是刘邦,难道谁还能跑去把刘邦跟耶律阿保机都从地下挖出来验证真伪?
  更让完颜宗饶恨得牙根都痒痒的是,耶律阿保机这个不要脸的还因为他媳妇“像萧何转世”,就给他媳妇赐了萧姓!
  现在好了,一代代的洗脑洗下来,辽国姓耶律的都知道自己姓刘,姓述律更是全部改姓萧,辽国没拿自己当外人,这宋国人也不拿他们当外人了!
  哼哼唧唧了半天之后,完颜宗饶忽的眼前一亮,说道:“他耶律家说自己姓刘,我完颜家何尝不是姓王?”
  向着东北的方向拱了拱手,完颜宗饶又接着说道:“我大金国开国皇帝的汉名便是王旻,同样也是炎黄之后,只因治下多为野人才不得不用了完颜这个姓氏。”
  “没错,我家乃是出身于洛阳王氏,是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之后,源出姬姓。”
  完颜宗饶甚至顾不得纠结到底姓完颜还是姓完这个问题,反而越说越来劲:“你大宋官家赵氏,乃是嬴姓十四氏之一,赵氏之先出于颛顼帝,而颛顼帝乃黄帝之孙,同样源出姬姓。
  由此可见,你大宋官家赵氏与我王氏,数千年前乃是同出一源,皆为炎黄之后。如今宋金两国休兵罢战,想必先祖有灵,心中也当老怀大慰!”
  这回轮到杨再兴傻眼了——
  论不要脸,是在下输了!
  这特么一个个的都什么毛病?争着抢着认祖宗?就不问问老祖宗的意见?就算你不问问自家老祖宗愿不愿意,可是你好歹也问一下炎黄愿意不愿意啊混蛋!
  沉默了好半晌之后,杨再兴才臭着脸道:“待我先将此事禀告给官家。”
  完颜宗饶也不敢太过紧逼,当即便点了点头,问道:“依贵使方才所言,大宋以后会全部使用这种宝钞?”
  杨再兴眼看着完颜宗饶不再纠结到底是姓完还是姓王的问题,心中也忍不住暗自舒了一口气,答道:“不错。
  朝廷近日便将彻底推行宝钞,以后无论是我大宋百姓日常买卖货物还是对外,一概使用宝钞结算,原有铜板和交钞之类的东西,都不许再用。”
  “那原本的钱币和交钞呢?”
  完颜宗饶道:“却不知这些钱币和交钞?”
  杨再兴道:“那是朝堂诸公的事儿,跟咱们今天商谈的事情又有什么关系?”
  “那关系可大了——不止是你大宋百姓的手里有许多原先的钱币和交钞,我大金国手里也有许多。”
  完颜宗饶道:“大宋是承认这些钱币和交钞?还是就此不认?这事情也总得有个说法吧?”
  “都尽数兑换。”
  想了想赵桓的吩咐,杨再兴便毫不犹豫的答道:“官家此前已经吩咐过,原本的钱币和交钞都是朝廷所发,朝廷自然也要收回。
  只不过,旧钞换新钞,难免会有些火耗在里面,所以大概就是一贯旧钞换八百文新钞,以后宝钞与宝钞之间则是等额面值兑换。”
  听杨再兴这么一说,完颜宗饶顿时来了精神——
  原本都做好了大宋不承认那些钱币和交钞的心理准备,却不想大宋居然还会回兑那些交钞!
  金银铜铁之类的钱币毕竟还要金银铜铁来铸造,这宝钞……
  它不就是个纸么!
  大宋造得,大金自然也造得,回头仿着大宋的宝钞做上一批,岂不是从中好好的大赚一笔?
第137章
可恶的中间商
  “他说他姓他就姓王?还王氏赵氏都是源出于姬姓?那朕这是倒了几辈子的霉,才跟他一个老祖宗?”
  赵桓忍不住呸了一声,吩咐道:“且不去管他。反正榷场就先开放这一处,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杨再兴先是躬身应了,旋即又苦着脸道:“官家,要不然您另外再派个人去跟那金国蛮子谈榷场的事儿吧?您让微臣去冲锋陷阵,微臣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可是您让微臣跟这金国蛮子扯皮……”
  “他扯得过你吗?”
  赵桓呵的轻笑一声,说道:“该怎么去跟他谈,朕已经告诉过你了。你就按着朕说的去谈,反正也没有他反驳的余地。”
  说完之后,赵桓又接着问道:“宝钞的事情怎么说?那姓完的可应下了?”
  “应倒是应下了,可是微臣总觉得这蛮子好像不怀好意?”
  杨再兴躬身道:“当时,微臣跟他说用一贯的旧钞可以换八百文的新钞,那蛮子好像还很高兴?”
  赵桓呵呵笑了一声,问道:“眼看着就要变成废纸的旧钞,现在能换八百文的新钞,换兴是你,难道你还会不高兴?”
  说完之后,赵桓又从身前的桌子上拿起几张新鲜出炉的宝钞来回打量着,笑道:“这才有个钱样子。”
  大宋之前发行的交钞是坚版,一张交钞上面被分成了三个部分,最上面是十个铜钱的图案,中间写着“许於某某路州县公私从使”以及交钞的面值,最下面则是花里胡哨的图案。
  像这样的交钞,说他不是钱吧,出于大宋缺少铜钱,而铁钱又有着不方便携带等等原因,以至于交钞这玩意能实打实的当钱用,不光民间百姓承认这玩意儿,就连辽国和金国也承认交钞的使用价值。
  可要说这东西是钱,又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交钞的版面太大,不方便携带也就算了,就连防伪技术也几近于无,如果不是因为交钞所用纸张的制造技术属于机密,那么交钞的造假成本将会低到一个另人发指的程度。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交钞这个东西最早并不是朝廷发行,而是四川民间的十六家富商联合起来创建的“交子”铺发行的。
  这也就意味着交钞的铸币权并没有掌握在朝廷手上,反而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直到“交子铺”经营不善倒闭之后才由朝廷接手。
  然后问题就出现了。
  众所周知,大宋的朝廷上,从皇帝到大臣,那就是一群神仙——
  上皇赵吉翔在位的时候,蔡京蔡元长这货曾经为了解决题廷收入的问题而大量发行交钞,以至于直接造成当时的物价飞涨以及各地的动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3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