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359


李节闻言心中一凛,他之所以这么急着回京,为的就是迁都的事,所以只见他沉思了片刻这才上前道:“启禀陛下,臣以为金陵虽然繁华,但地处南方,远离北方边境,而对于大明来说,最直接的威胁就来自于北方草原,所以迁都也是势在必行!”
老朱闻言也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之前朕不想迁都时,许多人劝朕要迁都,后来想迁都时,这些人却又极力反对,现在好了,反对的人已经没有了,终于可以好好的考虑一下迁都的事宜了!”
李节听到老朱的话却是愣了一下,随即猛然醒悟过来,老朱话里透出的信息量可相当庞大,当初老朱曾经考虑要迁都凤阳,结果淮西勋贵们也都是欢呼雀跃,毕竟谁都想让国都设在自己的家乡?于是一个劲的撺掇着要迁都?后来却被刘伯温阻止。
不过后来老朱考虑想要迁都北方时,却又遭到不少人的反对?其中就有许多人都是出身淮西?只是现在这帮淮西勋贵们死的死、贬的贬,活着的也被送到老家?朝中再也没有人敢反对老朱的决定了。
“陛下,迁都虽然势在必行?但毕竟事关国本?绝不可轻动,一切还需要从长计议!”李节这时再次劝道,说着还看了看旁边的朱标,哪怕隔着厚厚的冬衣?也能看出朱标身上的肥肉?估计他的体重就算没到三百斤也差不了多少。
“这点朕早就考虑到了,所以才将你召回来,我打算让你陪着太子出巡一趟,去开封、洛阳和长安去看看哪里更适合做为国都!”朱元璋再次开口道。
其实这时长安已经更名为西安府,不过因为长安的名气太大?所以口头上的称呼暂时还没改过来,只是在官府的公文中才会用上西安府这个新名字。
“李节?你回去准备一下,我打算过段时间就动身?说起来二弟就在长安,我和他多年未见?也十分想念?这次刚好可以去探望一下他!”朱标这时也兴致勃勃的开口道?对于出巡这件事,他也十分的期待,毕竟他这个太子平时也只能呆在京城,轻易不能外出。
“这个……”李节看着笑呵呵的朱标却有些无语,这个时代的人咋都这么喜欢找死?如果朱标知道这次出巡后他将一病不起,然后英年早逝的话,看他还笑不笑得出来?
“怎么?你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朱元璋看到李节犹豫,当即也有些不悦的道,迁都这件事他早就考虑多年了,甚至为此还不惜重启胡惟庸案,把一些障碍全都扫清,自然不愿意再看到有任何人敢反对他的决定。
“启禀陛下,臣对迁都并没有什么意见,只不过现在北方已经进入寒冬,臣回来的时候,在海上都感觉寒风刺骨,太子殿下身体一向不太好,出巡路上十分辛苦,再加上天气寒冷,臣也担心会出什么问题。”李节想了想终于还是小心的劝道。
“不要胡说,我的身体好着呢!”朱标闻言却急忙为自己争辩道。
不过朱元璋却是白了朱标一眼,身为父亲,他当然知道朱标的身体并不是太好,天气一变就容易生病,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动不动就生病,比他这个老年人的身体都不如,所以李节的话也给他提了个醒。
老朱不是长于深宫中的皇帝,他年轻时四处流浪,最远甚至到了河南,那里的冬天虽然不及长安那么冷,但却比南京这边冷多了,朱标从小生活在长江以南,根本不知道北方冬天的恐怖,以他的身子骨,冒着严寒赶路肯定会生病。
“也好,那就把出巡的日期推迟到明年春暖花开之后!”朱元璋很快做出决定道。
“父皇,我……”朱标这时还想争辩一下,他并不觉得自己的身体有问题,甚至在他看来,自己正当壮年,远不是担心身体的时候。
不过朱标的话刚一出口就被老朱挥手打断道:“你身体好不好朕还会不知道?要不要朕把御医召来,让他们找来给你诊治的记录?”
“这……”朱标闻言也终于胖脸一红,这几年他生病的次数的确多了一些,这点他无法辩驳。
“好了,李节也是为你着想,毕竟你是太子,你的身体情况可不是你自己的事,而是关乎到天下万民的福祉,日后你自己也要注意一下!”朱元璋说完就挥手让朱标与李节、朱允熥三人退下,他既然做出了决定,就不容任何人更改,哪怕是太子也不行。
朱标知道自己老爹的脾气,无奈之下只得退出东暖阁,不过刚一出门,他立刻就沉着脸对李节发难道:“你小子翅膀硬了,竟然敢在父皇面前告我的状了!”
“殿下息怒,我也是为了您好啊!”李节委屈无比的道,他这么做可是为了救朱标,结果现在倒好,朱标竟然还怪起自己来了。
“那也不能说我身体不好,而且我这个人怕热不怕冷,北方的冬天对我来说最适合不过了!”朱标当然知道李节是为自己好,但还是嘴硬道。
李节闻言也有些无语的打量着朱标肥胖的身躯,只要是胖人都怕热,毕竟身上那么厚的脂肪,热量散发不出去,气温一高肯定难受,不过现在北方可没有暖气,而且现在距离小冰河时期也不远了,北方的冬天远比后世要冷的多,空气又很干燥,朱标身为一个南方人,去了北方肯定会受不了。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北方人来到南方,肯定也会受不了南方的湿热,所以说空调绝对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以与冲水马桶并列。
“父亲,李伴读也是为您好,而且现在也快过年了,您若是不在,我们过年时肯定也会十分想念您的!”这时旁边的朱允熥也急忙打圆场道。
朱标本来也没生李节的气,只是嘴硬不肯承认自己身体不好罢了,所以很快也消了气,不过他看李节站在东暖阁门前不走,于是好奇的问道:“你怎么不走?”
“这个……”李节犹豫了一下这才嘿嘿一笑道,“我刚想起来,有件重要的事忘了禀报陛下,所以殿下你们就先走吧!”
“重要的事?”朱标闻言却看了李节一眼,随即再次道,“那我和你一起回去!”
“哎呀!我忽然又想起来了,这件事其实也没那么重要,等日后我有机会了再向陛下禀报也不迟!”李节忽然改口,说完向朱标一拱手就转身离开了东暖阁。
看着李节离去的背影,朱标却撇了撇嘴道:“这小子肯定没好事,竟然还想背着我去见父皇!”
“说不定是私事呢,李伴读回来的路上还问起我姐,我估计他是想问一下皇爷爷,什么时候让他和姐完婚?”旁边的朱允熥自作聪明的插嘴道。
“你姐出嫁难道就不用征求我的意见吗,李节故意避开我肯定没好事!”朱标却是一语中的道,他身体不好但脑子却好着呢。
“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朱允熥闻言也轻轻的点了点头,他还是太年轻,在有些事情上远不及朱标和李节这些人。
事实上朱标猜的很对,就在李节离开没一会,却只见他又偷偷摸摸的回来了,当看到门口的朱标已经离开后,李节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就上前求见朱元璋。
暖阁中的朱元璋正在批阅奏折,听到李节竟然去而复返,也不禁有些奇怪,不过还是让人将李节叫了进来。
只见李节快步进到暖阁之后,还没等他开口,老朱就抢先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忘了和朕说?”
“陛下英明,不过臣不是忘了,而是刚才当着太子殿下的面,实在不方便说。”只见李节神情有些扭捏的回答道。
“不方便说?”老朱慧眼如炬,似乎一下子看透了李节的想法,当即撇了撇嘴道,“你不会是想问你和玉宁的婚事吧?”
“不不不,陛下误会了,我说的不是这件事!”李节却急忙抬头解释道。
“那是什么事?”这下老朱也露出意外的表情。
“陛下您也知道太子得身体不太好,可是您知道殿下身体不好的原因吗?”李节抬头再次问道,他知道老朱不会让自己和朱玉宁太早完婚,不过没关系,老朱不让自己完婚,那自己就折腾他儿子,到时看谁更心疼?
第一百六十九章
让朱标减肥
“你知道太子身体不好的原因?”朱元璋听到李节的话也立刻激动的站了起来,做为父亲,他对儿子的身体情况当然十分担心,特别是朱标是他选定的皇位继承人,万一朱标的身体真出了什么问题,那他之前的计划可全都要落空了。
“咳,陛下不要激动,在我看来,太子的病其实大多是因为太过肥胖引起的。”李节看到老朱激动的模样也吓了一跳,不过随即也是心中一定,因为老朱的表现也意味着他早就在担心朱标的身体有问题。
“肥胖?可胖一点不是好事吗?”朱元璋闻言却露出一脸不解的表情,古人因为营养的问题,胖子其实是十分少见的,甚至被人称为富态,也就是富人的体态,因为只有富人才有发胖的资格,一个穷人绝对养不出一身的肥肉。
在这种情况下,肥胖就变成了一种富有的象征,而富有的人身上都带着光环,似乎什么东西都是好的,哪怕肥胖也是一样,甚至民间生儿子,都希望生个大胖小子,男人能吃更是一种美德,所以在大明这个时代,肥胖非但不受人歧视,反而会被人羡慕。
比如以最典型的武将为例,古代武将的身材可不像后世的那些健美先生,而是个个都是膀大腰圆,身上的脂肪更是他们战斗力的保证,因为他们在战场上可能要急行数日,身上还要披着沉重的铁甲,与敌人厮杀时更是要挥舞着沉重的武器,没有脂肪绝对不行,因此古代武将的画像大都挺着一个圆圆的肚子,又叫将军肚,也正是来源于此。
老朱自己就是武将,身边更是猛将如云,比如常遇春、胡大海等人,也全都是挺着肥胖的肚子,甚至老朱自己就有将军肚,所以在他看来胖一点非但没问题,反而还是身体健壮的证明。
“陛下,胖一点当然没问题,但如果太过肥胖可就有问题了,再加上太子常年坐着批阅奏折,很少有运动的时间,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若是常年静坐不动,身体自然会出问题!”李节再次解释道。
老朱闻言也猛然醒悟过来,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当年他的身体可是出了名的好,哪怕是在外要饭,饥一顿饱一顿,晚上就在睡在柴火堆里,但也从来没生过病,反倒是做了皇帝,天天坐在这里批阅奏折,身体却开始一天不如一天,而且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他年纪大出现的,而是在他刚登基后没多久就出现了。
“那你的意思是……”老朱沉思良久这才抬头看向李节。
“减肥!太子必须要减肥!”李节十分果断的道,以朱标的体重,就算是减掉三分之一还是胖子,不过那种胖已经对身体的影响很小了,只要能维持住不反弹,朱标的身体情况肯定会开始好转。
“这个肥要怎么减?”老朱再次追问道,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朱标是个好吃之人,特别喜欢品尝美食,而且身子又懒,想要让他把身上的肥肉减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启禀陛下,其实减肥无非就是两件事,管住嘴、迈开腿,只要做到这两点,甚至几个月就能把身上的肥肉减下来,当然最好也不要减的太快,否则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负担。”李节再次建议道。
“没想到对你减肥这种事还有研究,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趁着你们还没离开金陵,你帮太子把身上的肥肉减下来!”老朱终于点头答应道。
“陛下,我可不行!”李节闻言却立刻推辞道。
“你为什么不行,事情是你提出来的,而且也懂得怎么减肥,这件事不是由你来做更好吗?”老朱眼睛一瞪道。
“陛下息怒,事情虽然是我提出来的,但陛下您要知道,我……我是太子的晚辈,减肥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万一太子在减肥期间生气不听我的话,我也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最好是让一个能管住太子的人来做这件事!”
李节说到最后也看了看老朱,在他看来,督促朱标减肥这件事最好还是由老朱自己来做。
老朱闻言也感觉李节说的有道理,毕竟李节是朱标的女婿,实在不好管老丈人的事,但老朱自己平时事务繁忙,根本不可能一直盯着朱标。
“有了,蓝玉那个混账平叛有功,最近被召回京城,他是太子的妻舅,两人的感情也很好,刚好由他来监督太子减肥!”最后朱元璋忽然眼睛一亮拍案道,蓝玉之前被调去四川避风头,今年施南、忠建二宣抚司南蛮反叛,蓝玉带兵平叛又立下大功,于是老朱又把他召回京城。
听到蓝玉竟然回京了,李节也有些惊讶,不过转念又一想,除了老朱外,蓝玉还真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由他来监督朱标减肥的话,自己就不必因减肥与朱标发生正面冲突了。
“陛下英明,那我回去拟一个减肥的食谱,另外再制定一个减肥的计划,到时交由蓝大将军,由他来督促太子减肥!”李节当即点头道。
李节离开皇宫后,天色已经不早了,当他赶到刘英家中时,天色都已经黑了下来,刘英父子也准备了一旧丰盛的酒宴,三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李节也向他们打听了一下京城最近的局势。
不得不说老朱把那些勋贵们赶回老家后,京城一下子少了许多的事,朝中更是成为老朱的一言堂,军政大事皆由老朱自己决定,虽然这在后世看来是独裁,但也的确少了许多的纷争。
“对了,钦天监搞的那个求真书院,可是打着你的旗号,虽然我不懂这些读书人的事,但也听说许多大儒看不惯求真书院,日后可能会有人来找你的麻烦。”刘英最后想起求真书院的事,于是提醒李节道。
“没事,无非就是学术之争而已,影响不了大局。”李节却是毫不在意的微笑道,学术之争虽然也能杀人,但李节却根本不靠学术吃饭,这点他和那些大儒不同,所以对方的攻击也完全伤不到他。
“那你也要小心,毕竟那些读书人阴的很,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给你下个套子让你往里钻!”刘英却再次提醒道,他毕竟是武将,对文官一脉的读书人并没有什么好感。
“多谢舅舅提醒,我会注意的!”李节当即行礼道。
“表弟,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咱们的镜子作坊可是打响了招牌,现在每天买镜子的人都排出去好几里地去,甚至连南方的一些大商人也跑来买镜子,可惜咱们的产量还是跟不上啊!”刘义这时一脸兴奋的叫道,他虽然在军中,但作坊的事自然有家里的管事帮着处理。
“产量不足那就扩大规模,今年的收益就不必分了,直接投进新作坊去,镜子的生意虽然不大,但也不小,我打算让家家户户都能用上玻璃镜子,光靠一个作坊可不行!”李节闻言也再次笑道,他虽然不管作坊的事,但在作坊的发展上却有决定权。
“没问题,明天我就让人去办!”刘义闻言当即也点头道,他其实也早就想扩大作坊的规模了,只是事先必须征得李节的同意,毕竟作坊是两人共有的。
“你小子还有心思想作坊的事,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陛下让铁册军上战场!”旁边的刘英却瞪了儿子一眼道,他现在已经后悔同意让沐晟操练铁册军了。
“舅舅您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了?”李节已经是第二次听刘英提到铁册军上战场的事,于是也再次追问道。
“也不算什么风声,只不过我了解陛下,铁册军操练的十分优秀,可是否真的能打,还要拉到战场上试一试,所以陛下很可能会把铁册军派到战场上去!”刘英叹了口气再次道,大明总体上虽然不打仗了,但边境的冲突与境内的叛乱依然时有发生,打仗的地方并不难找。
“那军中的世子们都参加操练了吗?”李节忽然再次问道,沐晟操练铁册军,是把奴兵从各个世子手中调走,至于那些世子,则是随他们自己的想法,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也不强求。
“一半一半吧,有些人心气高,不想辱没了祖上的名声,所以也咬牙坚持参加操练,其中有几个表现还十分优秀,不过也有一半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操练。”
刘英的话音刚落,旁边的刘义就补充道:“其实那些没有参加操练的人并不全都是因为怕吃苦,有些人是因为年纪小,比如开国公和曹国公的儿子,另外还有些人心存疑虑,不敢太过表现,所以干脆躺平什么也不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