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359


不过李节也丝毫不逊色,双方互相恭维了好一会儿,就连旁边的李芳远也露出惊讶之色,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与自己父亲在交谈中丝毫不落下风的人,特别是李节年纪比自己还小,难怪他能成为大明太子的伴读,看来大明真的是人才济济,非是高丽这样的小国可比。
“李伴读,听吾儿说,你们想暂借济州岛?”李成桂最后终于转到正题上问道。
“不错,倭寇乱我大明沿海,陛下震怒之下,命我等清剿倭寇,现在大明沿海的倭寇已经清剿干净,但祸根未除,所以我们才率兵出海,为的就是彻底解决倭寇之乱!”李节点头道,神情也变得有些凝重。
“我们高丽也是深受倭寇之害,大明愿意出兵,我们当然也是求之不得,本来我应该亲率大军,随同大明一起出征,只是国内未稳,实在力不从心啊!”李成桂说到最后也是一拍大腿,露出一脸沮丧的表情。
李节明知道这个老狐狸是在演戏,但也并没有戳破,而是顺着他的话道:“我也知道高丽国内未平,所以不求你们能随同出兵,只需要将济州岛暂借给我们驻兵之用,而且这样做不但对我们有好处,对你们也同样有好处!”
“李伴读此话怎讲?”李成桂听到最后的‘好处’二字时,眼睛也立刻一亮追问道。
“我们有了济州岛做驻地,可以长久的打击倭寇,甚至主动出击,彻底的解决倭寇之乱,这难道不是对大明和高丽都有好处吗?”李节却是淡笑着回答道。
李成桂闻言却露出失望的神色,解决倭寇对高丽来说当然是件好事,但对他的影响却并不大,他想要的是对自己来说真正的好处。
李成桂的表情变化也都被李节看在眼里,只见他暗自一笑再次道:“其实我们的驻军对和宁君你来说,还有一个隐藏的好处,那就是若高丽内部有什么变动,只要和宁君开口,我们大明的驻军就可以立刻赶往高丽,协助和宁君稳定国内的局势!”
“此话当真!”李成桂闻言也终于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他等的就是李节的这个承诺,毕竟他在国内虽然占据了上风,但并没有绝对掌权,一些忠于高丽王的大臣依然在与他做对,比如时任高丽门下侍郎的郑梦周等人,如果不是这些人的话,恐怕他早就废掉高丽王了。
“那是自然,我代表皇帝陛下而来,所言所行也皆是陛下的意思!”李节微微一笑道,干脆扯起朱元璋的大旗。
这下李成桂也终于再无怀疑,当即点头答应道:“好,我相信李伴读,我这就派人去将济州岛清理出来,让给大明驻军之用!”
“爽快,和宁君果然是个做大事的人!”李节闻言也高兴的一拍桌子道,不过随即又露出一副神秘的表情再次道,“看在和宁君如此爽快的份上,我再奉送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李成桂闻言也好奇的追问道。
“高丽门下侍郎郑梦周,此人博学多才,曾经多次出使大明,与朝廷中的一些官员颇有私交,最近他开始派人与朝堂上的一些官员联系,希望大明能够支持高丽正统,这件事对我大明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我知道对和宁君你肯定十分重要!”李节低声回答道。
听到郑梦周这个名字,李成桂也是一惊,特别是听到对方竟然暗中联络大明的官员,想要让大明支持高丽王,更让他又惊又怒,虽然他和大明一向交好,但也只是互相利用,如果郑梦周能够给出更好的条件,说不定能让大明改变对自己的支持。
另外郑梦周此人相当的不简单,他虽然只是门下侍郎,名义上辅佐宰相的副职,但他在朝中威望极高,又是有名的大儒,在高丽内部拥有极大的名望,就连李成桂对他也要忌惮三分,生怕杀了他引起朝中的动荡。
不过郑梦周联络大明的事却让李成桂惊怒交加,眼睛中也露出了几分杀机,既然对方已经威胁到自己在高丽的统治,那就必须提前清理掉,否则天长日久,谁也不敢保证会发生什么变故。
想到这里,李成桂也立刻向李节道谢道:“多谢李伴读提醒,否则我还被蒙在鼓里!”
“和宁君太客气了,我们也是互帮互助,毕竟有你在高丽坐镇,对我们大明也有好处!”李节再次淡定的一笑道。
按照原来的历史,李成桂还要等上两年才会发动政变杀掉郑梦周,而郑梦周一死,也代表着高丽内部再也没有反对李成桂的阻力,所以他也立刻废掉高丽王,并且向大明表示忠心,甚至还请朱元璋赐国名,朝鲜这个名字就是朱元璋赏赐给他们的。
不过李节可等不了两年,他把郑梦周暗中联络大明官员的事告诉李成桂,就是往高丽的局势中倒入一杯催化剂,催着李成桂赶紧政变篡位,只有他动手了,高丽内部才会乱起来,到时他才更方便从中渔利。
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特别是李成桂,在得知郑梦周已经将目光投向大明后,更让他感觉坐立难安,所以很快就起身告辞,带着李芳远匆匆离开,估计他会连夜赶回开城,然后提前准备对郑梦周动手。
看着李氏父子离去的背影,李节也暗自一笑,历史上郑梦周就是死于李芳远之手,不过在后来李芳远做了朝鲜国王后,又假惺惺的为郑梦周平反,追赠他为府院君,其实不过是为了讨好朝鲜国内的读书人,因为郑梦周可是号称朝鲜理学之祖,在读书人中威望极高。
想到历史上的李芳远,李节也忽然又想到了燕王朱棣,历史上李芳远曾经出使过大明,甚至还到北平与朱棣私下相见,据说两人性格相合,十分谈的来,后来朱棣登基,李芳远也是送了好多美女过去,所以朱棣后宫中才有那么多的朝鲜美女。
“算算时间,燕王应该开始准备动身了吧?”李节摸着下巴自语道,他之前让锦衣卫给朱棣送去了一封书信,另外还有一份朱元璋的密旨,因为这次行动需要朱棣的配合,甚至需要他亲自带兵前来,没有朱元璋的圣旨可调不动一位藩王。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朱棣出兵
北平燕王府,书房之中,身材魁梧的朱棣手拿秘旨,皱着眉头坐在那里陷入到沉思之中。
朱棣今年刚满三十岁,正值壮年,高大的身材配上威武的长相,猛一看竟与朱元璋有五分相似,宽松的衣衫下,也难掩他身上爆炸般的肌肉,两只蒲扇般的大手上满是练武留下的老茧,朱标曾说过朱棣壮的像头牛,事实上朱棣更像是一头老虎。
“大师,你怎么看?”过了好一会儿,朱棣这才抬头向旁边问道。
只见在旁边的椅子上,一个穿着黑色僧衣,身材高瘦的僧人坐在那里,长方脸上一双三角眼,肤色发黄,看起来就像是生了重病了一般,这个僧人正是朱棣身边最重要的谋士姚广孝,也可以称他为道衍和尚。
姚广孝手中拿着一封书信,正是李节亲笔写给朱棣的信,只见他把信上的内容认真的看了一遍后,这才微微一笑道:“这个李伴读的字真丑!”
“大师你还真是有闲心,说起来也奇怪,我爹都把人家的爷爷给杀了,却又让李节娶了大哥的女儿,他到底是咋想的?”朱棣这时摸着下巴道,他常年呆在北平,对南京那边的情况了解有限,所以对李节也充满了好奇。
“其实也不难理解,我倒是通过京城的一些朋友了解到,这个李节可是屡立大功,而且早早的就与韩国公府切割开来,再加上陛下对他起了爱才之心,所以招他为孙女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姚广孝再次笑道。
“那为何不直接招为女婿?”朱棣再次问道。
“殿下难道还不明白吗,这是陛下打算将李节留给太子啊!”姚广孝语重心长的解释道。
“原来如此,父皇对大哥真好!”朱棣闻言也点了点头,不过提到朱标时,他也没有丝毫的嫉妒,事实上面对朱标这位大哥,朱棣等几个兄弟全都是心服口服,丝毫不敢有其它的想法。
“那这次的事大师你怎么看,李节信上说要我率兵去高丽那边,却没说要干什么,父皇的圣旨上也只是说一切听李节安排,难道我爹打算要攻打高丽?”朱棣这时再次不解的问道。
“高丽对我大明一向恭顺,陛下应该没有出兵的理由,不过我倒是听说,李节之前奉命与信国公一同清剿倭寇,而且仅仅用了一个多月,就把沿海的倭寇清剿一空,现在他率兵出海去了高丽,会不会与倭寇有关?”姚广孝不愧是朱棣身边的第一谋士,一下子就猜到了事情的关键。
“倭寇?”朱棣闻言也是一愣,不过随即又道,“倭寇发源于倭国,而且之前父皇多次要求倭国管束倭寇,但倭国却都找理由推脱,该不会我爹真的狠下心来,像之前的蒙元一样,准备发兵灭了倭国吧?”
“倭国虽然孤悬海外,但可不是什么小国,实力比高丽还要强,若是要灭倭国,哪怕是以咱们大明的实力,也要动员十万以上的大军,发动举国之力才行,可是现在却是悄无声息,显然陛下绝不是要灭掉倭国,不过敲打一下倭国还是很可能的!”姚广孝再次分析道。
“原来如此,可若只是敲打倭国,李节在出发时,应该已经准备了足够的兵力,为何忽然又派人送来秘旨,让我带兵出海去高丽呢?”朱棣却还是想不通道。
“这个问题我也想不明白,不过李节既然早就向陛下讨要了这道圣旨,显然是早有准备,陛下也定然知情,所以王爷最好还是早做准备!”姚广孝想了想再次道。
朱棣听后也点了点头,无论李节要自己出兵是什么原因,但老爹的圣旨已经到了,他不愿意也不行。
“好吧,命人点齐人马,同时通知大直沽的水师,让他们准备好船只!”朱棣当即做出决定道,像他这种镇边的藩王,虽然手中握有重兵,但平时也要受朝廷的节制,没有朱元璋的同意,他也调不动兵马,甚至平时连出城都不行。
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镇守北平府的精兵立刻被调集起来,不过朱棣只挑选了三千精兵,因为李节的信上说了,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另外大直沽的水师一次也运输不了太多人。
等到三千精兵做好准备好,朱棣立刻亲自率兵赶往大直沽,姚广孝也随军出征。
所谓大直沽,其实就是后世的天津,不过现在还没有改名,元朝曾经在这里设立大直沽盐运使司,管理盐的产销,大明在打下北平后,就在大直沽这里设立一支水师,负责渤海一带的海防安全。
就在朱棣的精兵开始在大直沽登船出海之时,李节率领的船队沿着高丽的海岸前行,很快就来到了济州岛,这座岛在后世不但是旅游圣地,而且岛上还有许多优良的港口,早在当年蒙古人统治这里时,就看出这座岛的价值,在岛上修建了规模不小的港口,所以李节他们的船队也很顺利的靠岸。
随同李节他们一起来的,还有李成桂派来的官员,他们带着李成桂的命令,上岸后立刻将岛上的官员召集起来,高丽在济州岛上设郡,最高长官为郡守,现任郡守姓崔,得到消息也立刻赶到码头迎接。
“下官崔玿拜见大明天使!”只见崔郡守登船之后,立刻向李节行礼道,不得不说高丽的贵族官员汉化程度很深,几乎人人都会说汉语、写汉字,有些人更是精通儒学,对诗词歌赋也有很深的造诣。
李节闻言也有些无奈,来到高丽后,别人见到他就叫他天使,本意是天子使节,但总让他联想到那种长翅膀的鸟人。
“崔郡守不必多礼,想必你已经知道和宁君的命令了吧?”李节淡淡的道。
“是,下官马上就为天使安排驻军之地!”崔玿立刻点头道,只不过说话时,李节也能看出他脸上的为难之色,毕竟好好的一个济州岛,现在却忽然来了一支大明驻军,他这个郡守恐怕日后有得忙了。
“不必,我们的军队有一半水师,我看这个港口就不错,另外港口后的土地开阔,也可以做为军营之用!”李节大手一挥道,在来到港口后,他就看中了这里。
“港口!”崔郡守闻言也面露苦笑,港口是岛上出入的门户,如果被大明占据了港口,那他们日后岂不是都要受大明的节制?
“怎么,难道崔郡守对我的安排有什么异议吗?”李节这时脸色一沉质问道。
“天使误会了,既然您喜欢港口,那下官这就去安排!”崔郡守立刻解释道,一来他不敢违抗李成桂的命令,二来李节可是率领着大军前来,济州岛虽然也有驻军,但不过千余人,面对大明的军队根本连反抗之力都没有。
“很好,崔郡守你事务繁忙,就不必为我们操心了,只要安排一个熟悉当地事务的人过来就行了,其它的我们自己会处理!”李节直接撵人道,设立驻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会逐步掌控整个济州岛。
“是,下官告退!”崔郡守一脸苦涩的再次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面对强势的大明,而且高丽上层都已经同意,他一个小小的郡守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
等到崔郡守刚一离开,李节立刻下令,方关指挥着水军开始登陆,然后在港口旁边的空地安营扎寨,不过就在这时,张定边与邹普胜却匆匆忙忙的赶过来,见到李节也立刻问道:“李伴读,我们不是去对马岛吗,怎么停在济州岛就不走了?”
“两位放心,对马岛肯定是要去的,不过济州岛这里也不能放弃,我已经和高丽说好了,暂借这里驻军,日后方将的水师会驻扎在这里,这样你们若是遇到什么困难时,方将军也可以及时出手援助!”李节笑着解释道。
“你们不是说要对对马岛驻军吗?”张定边听到李节的解释却再次不解的问道,因为按照他们与大明的约定,在打下对马岛后,要将对马岛交给大明用于驻军。
“对啊,对马岛那里要驻军,这里同样也要驻军,甚至日后还会迁移一部分百姓过来,毕竟对马岛太小,军需物资都要从大明运输,消耗太大,但若是有了济州岛,许多物资都能由岛上来解决了。”李节再次解释道。
济州岛与对马岛都在对马海峡的交通要道上,大明日后要经略倭国的银矿,就必须将两座岛都掌握在手中,而且相比对马岛,济州岛显得更加重要,这里即可以解决粮食等物资,又产良马,简直就是大明控制倭国与高丽最好的桥头堡。
“李伴读你们所图颇大啊!”邹普胜听后沉思了片刻,随即这才抬头道,他们一直不知道大明为何要支持他们进攻倭国,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倭寇,根本不用如此大动干戈,所以他们断定大明肯定还有其它的意图,只是他们无论如何也猜不到大明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嘿嘿,朝廷的所图的确很大,不过相比之下,我所图的却比朝廷还要大!”李节神秘的一笑再次道,老朱只是为了倭国的银矿,而他想要的,却是开创一个海上的时代。
第一百五十四章
拜见四叔
一望无际的大海,朱棣趴在甲板上,“哇~”的一声却只吐出几口清水,他感觉自己的苦胆水都要吐出来了。
姚广孝却面色如常的走过来,手中拿着水壶递给朱棣道:“殿下喝口水吧!”
“不喝,喝……喝了还想吐!”朱棣推开水壶道,他是第一次出海,本以为自己身体强壮,肯定没什么问题,但没想到上了船就开始晕船,吐的是天昏地暗,到现在手脚都发软了。
妙广孝看着脸色发白的朱棣也无奈一笑,只得收起水壶道:“殿下第一次出海,晕船是很正常的,只需要适应几天就没事了。”
“大师你为何没事?”朱棣喘了几口粗气,扶着船舷站直身子道,无论什么时候,他都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太狼狈的模样。
“我是江南人,少时游历四方,也经常坐船,海上的风浪虽然大一点,但对我来说还能适应。”姚广孝解释道,他是苏州人,没有成年就出家为僧,跟着师父曾经四处游历,坐船也是常有的事。
“就……就没有其它的办法能缓解一下晕船的痛苦吗?”一个大浪打来,朱棣强撑着身子再次问道,他感觉自己肚子里比这海面上的浪花翻滚的还要厉害。
“这个……好像还真没有!”姚广孝无奈的道,他之前也问过船上的水师将领,不过对方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靠自己来适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