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359


有时候李节真的想抛开现在的一切,像歌中那样笑傲江湖,可惜这种想法也只是一闪而过,很快就被他否决了,毕竟他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而且就算他真的狠心放下,也有人逼着他再捡起来。
其实李节现在的状态与后世的上班族差不多,也就是后世网络戏称的“打工人”,别人的老板可能只是掌握着打工人的工资,而李节的老板却是朱元璋这个皇帝,他可是掌握着李节的小命,说起来李节可比一般的打工人要惨多了。
“李伴读,再往前就是高丽地界了!”正在这时,方关走过来向李节禀报道。
李节闻言也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当即向前打量,只见远处的海天一线之间,隐约已经能看到一些陆地了。
李节他们的船队从舟山出发,沿着大明的海岸线一路北上,最后经登州转道向东,这才终于到达高丽沿海,这一路他们都只在近海航行,因为在这个时代,远海航行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所以出海的船只大都靠着海岸行驶。
“到达开城还需要多少时间?”李节再次问道。
开城也就是高丽的首都,其实就是后世朝鲜的开城,三八线和板门店就在开城附近,距离海岸很近,据说在沿海还设有一个港口,专门用于开城与外界的交流之用,所以开城也算是一个沿海城市。
“大概半天左右就能到达!”方关再次回答道。
“很好,到时在开城附近的江华岛停靠几天,高丽那边已经同意,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补给!”李节闻言点头道,在船队出发之前,锦衣卫就已经与高丽内部取得联络,确切的说是那位高丽权臣李成桂,对方为了巴结大明,也愿意提供许多的便利。
“属下明白!”方关当即点头道,随后又和李节商讨了一下船队的事,这才退了下去。
方关刚走,蒋瓛就立刻上前道:“李伴读,人已经派出去了!”
“很好,大概几天能到北平?”李节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再次问道,北平也就是后世的北京,本来是元朝的大都,被徐达打下来后改名为北平府,后来朱棣迁都,这才改称北京。
“派去的人乘着快艇,穿越整个渤海到天津卫,再由天津卫进北平,估计最少也得两三天时间!”蒋瓛想了想回答道,他是从锦衣卫的底层提拔起来的,大明南北都去过,所以对这些路程也十分熟悉。
“时间刚刚好!天津卫那边有水师吗?”李节再次问道。
“有,天津卫和登州全都是北方水师的驻扎地,足以运输一支不小的兵力!”蒋瓛再次回答道。
“这倒是省事了,希望燕王不要让我失望!”李节闻言也微微一笑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这次很可能会见到传说中的朱棣,算起来他还得称对方一声王叔呢。
在朱元璋的儿子当中,朱棣算是其中比较出色的一个,不过他现在可没有什么造反的心思,一来老朱还活着呢,二来他大哥朱标也活着,打死朱棣也不敢有造反的想法。
甚至就算是后来朱允炆登基,如果不是他逼的太过分的话,朱棣也不会起兵造反。
可是看看朱允炆登基后做的那些事,登基仅仅一年,就把五个亲叔叔都给削了,逼得湘王全家自焚,这哪是削藩啊,简直就是削命。
当时朱棣吓的把三个儿子全都送到南京,以表明自己没有谋反之心,可朱允炆却根本不打算放过朱棣,可以说当时朱棣不造反就是死,所以他最后才被逼起兵,事先也根本没有什么准备。
甚至朱棣在造反之时,其实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因为他手中的兵力实在太少了,以北平一地对抗整个大明,简直就是以卵击石,然而历史就是如此奇妙,朱棣最后竟然赢了,大明的历史也彻底转向,朱棣也成为了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帝王。
想到上面这些,李节对即将与朱棣的见面也更加期待,不知道历史上这位成祖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许他没有造反的胆量,但身为皇子,历史上又成为皇帝的人,肯定也有一般人所没有的野心吧?
船队继续前行,半天之后,前面的陆地已经清晰可见,那里就是高丽的江华岛,这座岛距离陆地很近,甚至与陆地间的海峡极窄,就像是一条河一样,因为河里的水是海水,所以被高丽称为盐河。
江华岛也刚好挡在开城与大海之间,本来岛上土地贫瘠,刚开始只是高丽做为流放犯人之用,但后来随着海贸的兴盛,江华岛上也设立了港口,用于开城与外界的交流,所以岛上也慢慢的形成一个繁华的县城,名字就叫江华县。
李节他们的船队太过庞大,还没靠近江华岛就被高丽人发现,立刻就有港口的官员乘船上前询问,当得知是大明来的船队,而且还是大明的水师后,高丽人也不敢怠慢,立刻请他们进入港口停靠。
李节的船刚一靠岸,又有高丽的官员求见,估计是李成桂早就安排好了,所以李节也立刻请对方上船。
只见让李节感到意外的是,来的高丽官员竟然年纪不大,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的左右,相貌英武气度不凡,哪怕是面对李节也是不卑不亢。
“典礼正郎李芳远拜见大明天使!”只见来人向李节行了一礼道,他并不知道李节的身份,只知道李节是代表着大明而来。
“你也姓李,和宁君是你什么人?”李节这时也在好奇的打量着对方,同时他也觉得李芳远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和宁君正是家父!”只见李芳远回答道,和宁君是李成桂在高丽的封号,他在夺得高丽的军政大权后,给自己加封了一长串的官职和爵位,这个和宁君只是其中之一。
李节听到这里也终于想了起来,这个李芳远正是李成桂的儿子,而且历史上的李芳远可相当牛逼,李成桂之所以能开创朝廷王朝,李芳远居功至伟,甚至在李成桂年老时,大权旁落于李芳远之手,为了夺位,李芳远发动两次政变,连李成桂立下的世子都被他杀了,李成桂也成为他手中的傀儡,最终李芳远夺得王位,成为朝鲜的第三位国王。
“原来是和宁君之子,请坐!”得知对方的身份后,李节也终于露出了几分笑容,并且请对方坐下。
李芳远谦让了几下,最终还是坐到李节的对面,随即只见李节再次道:“令尊派你前来,可都说了什么?”
“父亲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说有一支大明的船队要来,让我调集了一批补给在港口听命!”李芳远老实回答道。
“怪我怪我,事前没与和宁君说清楚,其实除了补给之外,我还有一件要事与和宁君商量,不知李典礼可否回去一趟,请和宁君亲自来商谈!”李节再次一笑道。
“需要我父亲亲自来?”李芳远闻言一惊,他父亲虽然手握大权,但在高丽依然有不少反对他们父子的人,所以李成桂也常年呆在开城坐镇,不敢离开半步,哪怕江华岛这里距离开城很近,但一来一回也要两天时间,如果被别人知道,很可能会有人趁机搞事。
想到上面这些,李芳远犹豫了一下也再次道:“不知是什么样的事情?父亲对我颇为信任,我也能帮着父亲处理一些事务,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我也能替父亲做主!”
李节闻言却是打量了一下李芳远,似乎是在掂量对方的份量,过了片刻这才再次道:“李典礼你可知我们这只船队的目的是哪里?”
“这个……不知!”李芳远犹豫了一下摇头道,其实在见到大明如此庞大的船队时,他也吓了一跳,虽然他们父子与大明交好,但面对大明如此庞然大物,他们还是抱着十二分的警惕。
“本来我们此行是属于军事机密,不过告诉你们父子也无妨,其实我们是为了倭寇而来!”李节缓缓的道。
“倭寇!”李芳远闻言也震惊的站了起来,相比大明,他们才是倭寇的第一目标,特别是高丽南部,更是深受倭寇之害,可惜他们国小力弱,根本无力应对倭寇的突袭。
“不错,就在几个月前,我们已经肃清了大明沿海的倭寇,这次出征,就是为了彻底的解决倭寇的根源,也就是倭国的对马岛与九州岛,不过想要打下这里,却需要你们高丽的协助!”李节说到最后也再次微微一笑,只是谁也不知道,在这笑容背后,却藏着无穷的杀机。
第一百五十一章
更大的支持
倭寇是大明与高丽共同的敌人,想要彻底的解决倭寇,当然不能只靠大明,高丽也必须出力,只是这次出征属于机密,所以李节事先只是告诉李成桂有船队来,但并没有告诉他船队的目的。
李芳远听到李节想要让他们出力,立刻换上一副为难的表情道:“启禀天使,我们高丽国小民弱,再加上国内也争斗不休,我父亲恐怕很难抽调出太多的兵力啊!”
李节就知道李芳远会这么说,当然从某种程度上,他说的也是实情,毕竟高丽正处于一个内变的关键时期,李成桂父子的兵力也全都用于镇压国内的反对势力上,抽调不出兵力也很正常。
不过知道归知道,李节却是故意脸色一沉道:“倭寇危害极大,而且据我所知,倭寇第一目标就是高丽,现在我们大明出兵清剿倭寇,若是高丽不愿表明诚意的话,实在是让我大明上下感到寒心!”
“天使息怒,我们高丽并非不愿出力,若是大明需要的话,我愿代父亲答应,可以给大明供应一部分军需粮草!”李芳远看到李节脸色不快,当即也急忙解释道。
大明愿意出兵清剿倭寇,对于高丽来说绝对是个天大的好事,特别是李芳远父子与大明交好,如果能在大明出兵时借助大明的声望,甚至可以压服高丽国内反对的声音,说不定他们父子苦等多年的机会就要提前来临了,所以李芳远才会主动提出支援物资。
听到李芳远愿意提供一部分军需粮草,李节似乎也有些意动,只见他考虑了片刻再次开口道:“我也能体谅你们父子的难处,不过只是一些物资还是不够,解决倭寇非是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甚至可能需要我们在附近驻军,所以我需要你们借出一块能让我们暂时驻军的地方!”
李芳远闻言却是一皱眉,虽然李节说的好听,只是“借出”,而且是“暂时驻军”,但只要大明在土地上驻军,想要收回来可就难比登天了。
所以在李芳远看来,这根本就是割让土地,别看李芳远父子虽然掌权,但毕竟不是高丽国王,做事也要注意影响,万一被政敌将这件事当做攻击他们的把柄,他们也不好下台。
“怎么?连这点小事你们都不愿意?”李节这时露出几分不耐烦的表情。
看到李节不耐烦的样子,李芳远终于还是再次道:“不知天使你们想借哪里驻军?”
“济州岛,那里本就是蒙元的产马地,现在我大明上承天运,驱逐蒙元,蒙元留下的土地刚好可以让我们用来驻兵!”李节大手一挥道。
听到李节要济州岛,而且还说济州岛是蒙元留下的土地,李芳远也皱起眉头。不过李节说的也没错,当初高丽依附蒙元,济州岛更是被蒙古人占据,主要用于养马之用,直到大明打败了蒙元,他们才趁机夺回了济州岛。
“启禀天使,济州岛面积广阔,岛上生活的都是我们高丽人,若是大明驻兵于此,说不定会引发双方的冲突,而且光是驻兵恐怕也用不了这么大的地方吧?”李芳远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再次道。
济州岛的面积可相当大,比如舟山岛已经够大了,但济州岛却比舟山岛大上三倍有余,也正是有这么大的面积,所以才能被蒙古人做为养马之地。
“我已经说过了,消灭倭寇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我大明的军队不但需要一个驻扎地,而且还需要养马、练兵的土地,济州岛的大小正合适,而且还与高丽本土隔绝,否则若是在高丽本土驻军,说不定才会引发更大的冲突!”李节却是振振有词的道。
“这……这件事关系重大,非是下官可以做主的,我需要回去请示一下父亲!”最后李芳远也终于低下头道。
“我早就说了,让父亲亲自来一趟,这件事也只有他能做主,不过你们若是愿意借出济州岛,我们大明也愿意给你们父子更大的支持!”李节先是冷笑一声,随即又抛出一个诱饵道。
果然,李芳远听到李节最后的那句话时,全身也是一震,猛然抬头道:“天使此话何意,什么是更大的支持?”
“就是你们最想要的支持,不过就看你们有没有诚意了!”李节故意卖起关子道,他的话直击李氏父子的软肋,所以李节也不怕他们不上钩。
果然,只见李芳远立刻站起来道:“多谢天使,下官这就回开城禀报父亲,到时由父亲与您详谈!”
李芳远说完拱手告辞,李节也站起来送他离开,看着对方下船时的背影,李节也暗自冷笑,这个李芳远在朝鲜历史上名气极大,连李成桂最后都栽倒在他手里,不过就算对方再怎么聪明果决,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也没有任何挣扎的机会。
李芳远虽然走了,但还有其它的高丽官员前来与他们接洽,并且将之前调集的补给交给大明的船队,因为船队太过庞大,根本无法全部靠岸,只能轮流靠岸补给。
趁着这个补给的机会,有不少人也上岸透透气,不过军中的将士肯定不能下船,只有那些随军的商人才可以下船,他们除了游玩外,也会采购高丽本地的一些物产,这些商人出手豪爽,很快就在江华岛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对于这些商人的举动,李节并没有阻止,毕竟他们这么大的船队出现在高丽,想瞒也瞒不住,还不如让这些商人上岸,这样也能混淆一下别人的耳目,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可能会把他们当成大明来的商船。
两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船队也补给完毕,不过船队并没有开拔,因为李节还在等着李成桂父子的到来,李芳远说过,从这里回开城一来一回需要两天,所以算算时间,他们父子也该回来了。
果然,就在这天傍晚时分,李芳远再次前来拜访,不过这次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陪着一个身材高大,器宇轩昂的老者一同前来,李节在锦衣卫那里见过李成桂的画像,所以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个老者正是开创朝鲜王朝的李成桂!
第一百五十二章
催化剂
历史上能够开创一个王朝的人,绝对都是人中龙凤,比如李节面前的这个李成桂,光是从外表和气度上,就能让人为之心折,当然相比朱元璋还是差上许多,毕竟双方的层次完全不一样。
李节和老朱相处久了,对他们这种人也早就有了抗体,所以见到李成桂也淡定的一笑道:“在下李节,拜见和宁君!”
“天使客气了,不知皇帝陛下可好,老朽早就听闻皇帝陛下英明神武,驱逐蒙元恢复华夏,心中也对皇帝陛下向往之极,一直想前去金陵拜见陛下,可惜国中事务众多,实在脱不开身!”只见李成桂也十分亲热的扶住李节道。
“在我来之前,陛下也特意提到和宁君,让我必须来见一见您,另外您也不必叫我天使,我现任太子伴读,兼任海防巡查使,和宁君叫我李伴读就是了!”李节也再次和气的一笑道。
“原来是李伴读,我对太子同样也是敬仰已久,恨不得亲自侍奉在左右,没想到李伴读年纪轻轻,就已经得到陛下与太子的重用,实在是羡煞旁人啊!”李成桂不愧是朝鲜王朝的开国之君,这脸皮也厚到一定的程度,各种肉麻的话张口就来,丝毫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