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359


李节还是第一次被挡东暖阁的门外,想走又不敢,因为谁知道等下朱元璋会不会叫他进去?所以只能站在门外无聊的等候。
不过李节刚等了没一会,就见朱标也一脸郁闷的走了出来,这让李节也有些好笑,当即上前揶揄道:“殿下您怎么也出来了?”
“房间里太闷,我出来透透气不行吗?”朱标白了李节一眼道,被自己的老爹赶出来已经够丢人了,偏偏李节这个准女婿竟然还出言取笑。
“那倒是巧了,臣也觉得外面的风景不错!”李节笑呵呵的应了一句,随即就站在朱标身边,与他一同欣赏外面的风景。
“对了,玉宁那边向你道过歉了?”朱标忽然开口问道。
“什么道歉?臣并没有见过公主。”李节心中一惊,但嘴上却不承认道。
“别和我装傻,你都见过玉宁两次了,别以为我什么也不知道!”朱标却是瞪了李节一眼道,他若是连这些事都不知道,那他这个太子也做的太失败了。
李节看到瞒不下去,于是只得厚着脸皮嘿嘿一笑道:“其实我并没有怪过公主,毕竟她也是一片好心,另外我还要感谢太子!”
“感谢我?”朱标闻言也有些惊讶。
“不错,正是太子的教导,才让公主能够如此的重情重义,娶这样的女子为妻,实在是臣的福分!”李节说到最后也露出十分真诚的表情。
朱标听到李节的话也更加惊讶,当即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随即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不错,当初父皇钦点你为玉宁的驸马,我心中还有些不高兴,不过现在看来,你的确是最适合玉宁的人!”
“谢殿下夸奖!”李节立刻喜滋滋的道,随即他又看了看暖阁内,当即好奇的问道,“殿下,您觉得陛下和沐讲大师会聊些什么?”
听到李节的这个问题,朱标也露出踌躇的神色,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聊什么我不知道,不过父皇年纪大了,有时候经常会回忆当年的旧事,可惜当年的故人大都已经不在了,张定边勉强算是一个,父皇应该会和他聊一些以前的事吧。”
李节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随即看了看四周这才低声问道:“殿下,我听说当初鄱阳湖大战时,张定边差点杀到陛下的身边,若不是开平王相救,陛下可就危险了,这件事是不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父皇曾经和我讲过当时的凶险,当时张定边立于船头,手提长刀勇不可挡,连父皇身边的护卫都被他杀散了,多亏开平王及时赶到,一箭射中了张定边胸口,逼得他不得不退走,可以说当时张定边差一点就彻底扭转了战局!”
朱标提起当年那场激烈的大战时,脸上也露出神往之色,可惜当年他还太小,只能跟着马皇后守在后方,根本没能见到张定边与常遇春等人的英姿。
李节听到这里,也同样露出神往之色,不过紧接着他忽然想到,张定边虽然年老,但依然有万夫不挡之勇,现在暖阁中只有朱元璋与他相对而坐,万一他要对朱元璋不利怎么办?
不过上面这个想法只是在李节心头一闪而过,因为只要张定边没疯,绝对不敢不对朱元璋动手,毕竟大明的根基已稳,就算朱元璋死了,也不会动摇大明的江山,而且还会遭到朱标的疯狂报复,到时数十万九姓渔民,以及海外的邹普胜等人,全都要给朱元璋陪葬。
“对了,我听说高丽那边有变,似乎还和咱们大明有关,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节这时忽然想到一件事,于是开口问道。
张定边他们要去倭国,大明则暗中图谋着倭国的银矿,如此一来,旁边的高丽就变得十分重要了,这段时间李节也在收集着关于高丽的情况,结果这才惊讶的发现,高丽竟然正处于一个改朝换代的关键时期,甚至高丽王朝马上就要完蛋了,接下来就该朝鲜王朝登场了。
听李节问起高丽的事,朱标也得意的一笑道:“高丽那边的事的确与咱们大明有关,你可听说过李成桂此人?”
“当然知道,此人好像是高丽的权臣!”李节听到李成桂的名字也是心中一惊,因为这家伙就是朝鲜李氏王朝的开创者,而且他与大明走的极近。
“不错,李成桂其实就是高丽的曹操,高丽王也已经成为他手中的傀儡,而且他早就向咱们大明上书修好,父皇也对他极为重视,现在他只差一个机会,只要他废弃掉高丽王,咱们这边就会立刻承认他的身份!”朱标笑嘻嘻再次道,说完还把李成桂的身份来历,以及在高丽如何发家的经过讲了一遍。
李成桂虽然是高丽人,但他父亲却投靠元朝,成为元朝的千户,元末时群雄并起,元朝对边境的控制力下降,于是李成桂的父亲又投靠高丽,协助高丽夺回被元朝侵占的领土,这才让他们父子成为高丽的高层。
当时蒙元虽然被朱元璋赶出中原,但依然拥有不小的影响力,高丽内部对蒙元的态度也不统一,一些旧贵族本就依附蒙元而生,所以主张与蒙元交好,而一些新兴贵族却主张拥护大明,双方争执不下,使得高丽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之势。
也就在两年前,主张与蒙元交好的旧贵族势力占据上风,他们说服高丽王,竟然组织兵力,准备攻打大明的辽东,并且让李成桂掌军,结果李成桂在威化岛忽然带兵杀回开京,消灭了旧贵族势力,史称为“威化岛回军”,这件事也代表着李成桂一举夺得高丽的军政大权。
大权独揽的李成桂也积极与大明交好,朱元璋也希望辽东安稳,所以也想拉拢李成桂,双方是一拍即合,这也缔结了大明与朝鲜数百年交好的开端。
“有意思,这个李成桂还真会把握时机,高丽有他掌权,难怪之前太子说高丽不敢对咱们大明不敬!”李节听完朱标的讲述后也摸着下巴低语道。
“别看李成桂现在大权独揽,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据我们打听到的消息,高丽内部对他的反对之声依然不小,所以他也必须借助咱们的力量,来压服内部反对的声音,否则他早就自立为王了,哪还用得着等到现在?”朱标呵呵一笑再次开口道。
李节闻言再次点了点头,这才符合他认知中的国际关系,在国与国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益,至于所谓的感情,也许存在于私人之间,但绝对不存在于国与国之间。
“殿下,就算现在李成桂不敢违逆咱们大明,但若是天长日久,他的后人说不定会生出其它的心思,毕竟银矿的开采可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以百年计,到时有这么大一块肥肉就在自己眼前,说不定到时高丽那边会有人忍不住咬上一口啊!”李节沉思了片刻这才再次道。
“这……”朱标闻言也露出犹豫的神色,李节的话的确有道理,毕竟倭国与高丽离的那么近,大明若是没有强力的威慑手段,难保日后高丽会对银矿起贪心。
“那你说应该怎么办?”朱标沉思良久,最后这才向李节问道。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就是不知道陛下与殿下想用哪一种了?”李节这时笑的很贼,其实他提到高丽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意图却隐藏在后面!
第一百一十九章
给朱标打个预防针
“你有很多种办法可以解决高丽的隐患?”朱标看到李节自信的模样,一时间也有些不敢相信,因为李节的话让他怀疑起自己的智商,他可是一条都没想到。
“当然!”李节点头,“其实陛下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会提出要对马岛,有了这座岛,大明就可以在岛上驻军,进可攻退可守,不过只靠一座海岛并不能完全的威慑高丽,除非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以这支海军为后盾,足以让高丽不敢妄动!”
“打造海军?”朱标闻言却皱起眉头,犹豫了一下这才道,“据我所知,造船可是很花钱的,另外海军的操练也与陆地上不同,十分的消耗时间,想要打造出一支强大的海军,恐怕要花费不少的财力物力吧?”
“殿下,民间有句俗话,叫作‘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倭国银矿每年几百万两,甚至是上千万两的白银收入,若是没有强大的武力保障,迟早会出问题,而且就算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也依然不能完全保证以后不出问题!”李节再次开口道。
“有海军还不行?”朱标听到这里差点跳起来,光是打造海军的投入就是个天价了,若还需要其它的投入,那这个窟窿可就太大了。
“当然不行,殿下熟读史书,应该知道朝代兴衰之理,没有任何朝代能够永远的保持强大,所以现在就算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也难免后世子孙懈怠,万一国内再出点事,海外的利益就顾不上了,所以光有海军还不行!”李节再进一步道。
“那还要怎么办?”朱标这时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的思路完全被李节给带偏了。
“其实最彻底的解决办法也最简单,若是朝廷直接出兵把高丽灭了,岂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李节笑呵呵的再次道。
“不可,高丽虽然是个小国,但一向独立于中原之外,若是朝廷出兵,必然会激起他们的强烈反抗,当年蒙元都没能灭掉他们,由此可知这个小国必有其过人之处!”朱标闻言却是立刻摇头拒绝道,灭掉高丽虽然能彻底的解决问题,但他却根本没有考虑过。
“殿下,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高丽现在权臣当道,国内动荡不安,正是咱们从中取利的最佳时间,比如那个李成桂,无非就是个狼子野心,想要篡位自立之辈而已,咱们大明身为宗主,自然要维护高丽的正统!”李节说到最后时,也露出一副大义凛然的表情。
李节的话并没有说完,但朱标听到这里也猛然醒悟过来,原来李节是打的这个主意,现在朝廷支持李成桂,主要是因为大明没有侵占高丽的心思,但若是有需要的话,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表面支持李成桂,等他谋反时再突然反悔,以扶持高丽正统的名义出兵。
虽然李成桂已经掌握了高丽的军政大权,但毕竟国小民弱,而且国内反对他的声音依然不小,再加上大明打着大义的旗号,肯定能号召不少反对李成桂的人投靠,如此一来,打败李成桂也并非难事,而只要李成桂一死,大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驻军高丽,控制高丽的军政大权。
“殿下,这件事其实并不麻烦,只要咱们占据了对马岛,李成桂谋反之时,肯定会派人与咱们联络,到时咱们可以打着支援他的旗号,派一支军队进入高丽,然后在关键时刻给他致命一击,到时大事可成矣!”李节看朱标还有些犹豫,于是再次开口劝道。
这种打着平叛的旗号,灭掉周边小国的事,朱标的那位好弟弟朱棣就做过,而且灭掉的还是历史上的安南,也就是后世的越南,当时越南胡氏父子篡位,建立胡氏王朝,朱棣打着帮安南平叛的旗号,出兵直接灭掉安南,并且设立交趾布政使司,那也是中原王朝最后一次对越南的统治。
“这……这件事太过重大,还需要父皇拿主意!”最后朱标犹豫再三道,不过从他的表情也能看出,他对这件事还是十分心动的。
“那是自然,其实殿下可以想一想,只要拿下高丽,就可以与辽东连成一片,而且高丽多港口,可以驻扎大批海军,有这些海军在,也能更加保证银矿的安全,甚至进而吞并整个倭国,彻底解决大明沿海的隐患!”李节这时再次向朱标描绘了一下占据高丽的美好前景。
朱标听后也更加心动,不过攻占高丽这么大的事,就算他是太子,也无法擅自决定,顶多就是在朱元璋面前表态支持,而他的意见对朱元璋还是十分重要的。
李节之所以一直鼓动朱标,其实也是在为日后打算,倭国的银矿虽然诱人,但说句不好听的话,以老朱的年纪,他能在活着时打下银矿,见到银矿中开采出白银已经很不容易了,事实上整个银矿都是老朱为儿孙们准备的小金库。
所以能不能守住这座银矿,关键还是看朱标这些儿孙们的本事,李节现在就是给朱标打预防针,让他预估到银矿可能面临的风险,这样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免得日后真出了问题手足无措。
另外所谓的打造海军,吞并倭国,也并非是李节在画大饼,而是他真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倭国东部有一条洋流,可以直接到达美洲西海岸,如果他日后想要开启地理大发现,倭国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当然上面这些也许还太过遥远,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实现,毕竟饭也要一口口吃,不过打造海军,侵占高丽却已经可以开始谋划了。
又等了好一会儿,暖阁中依然没有什么动静,这让朱标和李节也有些担心起来,现在暖阁中只有张定边和朱元璋两人,甚至连内侍都被赶了出来,可都这么久了,两人就算有再多的话也该聊完了吧?
“殿下,要不您进去看看?”李节犹豫了一下这才向朱标建议道,朱元璋的脾气可不太好,贸然进去肯定会惹他不高兴,不过朱标脸大,又是亲儿子,老朱就算发火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你怎么不进去?”朱标却撇了撇嘴道,虽然这段时间老朱不打他了,但骂起人来却更狠了,所以他才不想触这个霉头。
“那要不咱们一起进去看看?”李节再次提议道,如果进去后老朱真发火了,比如像上次扔砚台之类的,他还可以躲到朱标身后,反正朱标身体肥胖,肯定没自己灵活。
“好吧!”朱标闻言犹豫了一下终于答应道,却并没有识破李节的险恶用心。
当即两人一同进到暖阁,结果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差点把不喜欢喝酒的李节给熏出去。
硬着头皮向前走了几步,李节与朱标也终于见到了朱元璋和张定边,只见两人端坐在椅子上,桌子上的菜肴已经不多了,六七个酒坛倒在地面上,看起来全都喝空了,而两人脸色通红,四只眼睛都瞪的老大,紧盯着对方一动不动。
面前的场景实在有些诡异,李节和朱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几分不解,而且朱元璋和张定边两人对他们进来也没有任何反应,似乎只顾着死盯着对方。
朱标毕竟担心父亲,于是快步上前轻声向朱元璋行礼道:“父皇,您……”
朱标的话刚出口,却只见朱元璋忽然身子一塌,“呯”的一声,一头扎到桌子上一动不动,这让朱标和李节也是吓了一跳,刚想上前查看,却只听一阵呼噜声响起,朱元璋竟然醉的不醒人事了!
“嘿嘿~,我……我赢了!”只见对面的张定边咧开大嘴一笑,话音刚落,他的大光头也“呯”的一声扎到桌子上的酒菜里,汤水淋了一身,随即也是呼噜声震天响。
“这么大年纪的人了,竟然还学年轻人拼酒?”朱标无语,旁边的李节也赞同的点头。
当下朱标与李节一人一个,想把朱元璋和张定边扶起来,可是这两老头全都是身材魁梧之辈,特别是张定边,一身的腱子肉,李节根本扶不动,无奈之下只得把外面的禁卫叫来,让他们抬着张定边去休息,朱元璋这边则有朱标亲自照顾。
本来李节还想知道朱元璋和张定边最终会达成什么样的协议,可惜现在两个老头全都醉的不醒人世,看样子只能等明天再问了。
只不过让李节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他才刚起床,正准备去詹事府时,却没想到外面有人敲门,当他打开院门时,却也十分惊喜的道:“沐讲大师您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张定边,只见对方已经恢复了往日那副得道高僧的模样,只不过微微泛红的眼睛证明宿醉的影响还在,只见他向李节微微行礼道:“李副使,我是来向你辞行的!”
“辞行?”李节听到这里也十分意外,怎么才刚来京城,他就要离开了,难道昨天他和朱元璋没能谈拢?
“大师咱们进来再谈!”李节当即请张定边进到客厅,并且亲手沏上茶这才再次问道,“大师您要去哪里,昨日陛下与您都说了些什么?”
张定边似乎看出李节在担心什么,于是微微一笑道:“李副使不必担心,我与陛下已经谈妥了条件,他答应让我收拢九姓渔民,但却不能强迫,只能让我亲自去招募,只要愿意跟我走的,他也绝不阻拦,而且还会为他们出路费,甚至还可以支援我们一批武器与粮草!”
“太好了,这么说来,对马岛的事您也答应了?”李节闻言也高兴的一拍大腿,随即再次问道。
“不错,虽然我不知道你们要对马岛有何用,但大明给出的条件太过优厚,我也无法拒绝!”张定边点了点头道,看样子朱元璋也并没有告诉他银矿的事。
李节这时却犹豫了一下,随即这才开口道:“陛下要对马岛,的确是有大用,也许日后大师你们就会知道,另外我还有一个消息要告诉您,这两年高丽那边可能会有一场大变故,虽然不会影响到九州岛,但大师你们也要有个心理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