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359


今天李节带他们去了善堂,里面收养着不少无人照顾的孩子和老人,其中有不少人都是身有残疾,在这个时代,残疾人的死亡率高的吓人,特别是孩子,有些刚生下来就被溺死了,哪怕这些活下来的人,也都十分的艰难。
登州的善堂是由当地官府牵头,再由当地的一些富人出钱兴建的,但善堂这种地方根本没有任何的收益,所以里面的人也都是三餐不继,经常有人被饿死,但就算是这样,这些人还是不愿意离开善堂,因为在善堂里偶尔还有口吃的,若是到了外面,他们只会死的更快。
“这世上可怜的人到处都有,我带你们来见识这些,就是为了让你们知道,除了富人之外,还有更多的穷人,而你身为大明的储君,日后也不能只看着身边的人,因为皇帝身边的人肯定不愁吃喝,日后施政时,也要考虑到这些穷人的利益。”李节再次语重心长的道。
第七百九十四章
登陆点(下)
为了教育朱文圻和李重贺两个孩子,李节不但带着他们见识到民间的各种贫苦,而且还亲自参与进去,让他们想办法帮忙这些穷苦之人,体会到那种帮助别人的快乐,这也能让他们对更好的建立起同理心。
比如李节让两个孩子想办法解决善堂目前的困境,刚开始两个孩子提出捐钱的办法,结果李节真的给了他们一笔钱,让他们捐给善堂,结果很快他们发现,捐的这笔钱只有一部分用于改善善堂,剩下的一部分竟然被人贪污了。
而且就算是这些钱全都用于善堂,可也有用完的时候,这让两个孩子也感觉十分的沮丧,其实之前他们也考虑过这一点,只是实在没有其它的办法,而且又不忍看到善堂里的老人和孩子继续挨饿,这才义无反顾的捐了钱。
对于两个孩子的失败,李节并没有批评,而是耐心的和他们分析了一下失败的原因,然后又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其实无非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要解决善堂的问题,就必须让善堂有一个持续的财路。
当然在为善堂找一条持续的财路之前,肯定要清理善堂中的一些害群之马,否则就算是有再多的钱,也会被这些人贪掉,刚好之前两个孩子捐款,已经让那些贪钱的人暴露了出来,直接交给官府就可以了。
至于给善堂持续的财路,李节也给两个孩子提了一些意见,比如可以给善堂买一些田地,因为现在粮食太便宜,田地的价格也下跌了不少,虽然出产的粮食卖上价,但却可以留给善堂解决饮食方面的问题。
其实善堂以前也有自己的田地,只是都被人给贪污了,所以善堂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事方面的问题,而这就需要对善堂的管理做一些修改,减少别人插手善堂财政的机会。
这个问题对于两个孩子来说还是太难了,所以最终还是李节出手,帮他们制定了一个针对善堂的管理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善堂的财产公开化,并且必须以善堂的名义拥有,并且不得买卖和转让,这些也需要当地官府的配合。
另外还有一些配合的措施,比如善堂儿童的教育问题,以及这些孩子长大后,需要给他们谋一个出路,要知道善堂长大的孩子,很多都走上了小偷小摸的道路。
助人是快乐之本,两个孩子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体会到了帮助人的快乐,这些事情看似虽小,但对一个人的成长却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像朱文圻这种长于深宫的孩子,虽然从小锦衣玉食,但却缺少许多普通孩子应有的体会,所以李节才会费尽心思的给他补课。
当然李节这段时间也不止是忙于孩子的事,他还帮朱有炖一起整理了一下大洋洲的资料,特别是关于登陆点的选择,这可是关系到登陆成败的关键。
“大哥,我觉得这个位置不错,据现在的资料显示,这里应该是大洋洲的最北端,距离大明也最近,到时我们的船只也能更方便的抵达这里。”朱有炖指着一副未完成的大洋洲地图对李节道。
这副地图是按照现在有大洋洲资料拼凑而成的,绝大部分都是一片空白,就连沿海的大部分区域,标注的并不准确,不过在西北的一片区域已经标注的比较准确了,并不影响使用。
李节看了一下朱有炖指的位置,仔细辨认了一下才发现,他指的地方应该就是后世的达尔文港,严格来说,这里并不是大洋洲的最北端,因为在它的东部,还有一个约克角,那里才是大洋洲最北端,不过约克角的位置还没有标注出来,显然还没有人去探索。
“这里倒是个好地方,不但距离大明最近,而且海湾对着一个比较大的岛,使得这里的海域十分平静,可以抵御比较大的风浪,完全可以将这里修建为一个港口。”李节看着资料对照了一下,随后这才笑道。
后世的达尔文港就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因为这里距离亚洲最近,而且又盛产矿产,所以成为重要的出口港口,只是这里的气候不太好,一年只有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而且还经常受雷暴和龙卷风的侵袭,这些也需要特别注意。
“我也是看中了这里的条件,只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煤矿,如果能在附近发现煤的话,那这里就可以做为蒸汽船的补给港口,日后也就更方便了。”朱有炖再次道。
“这个应该没问题,就算是这里没有,附近肯定也会有,毕竟大洋洲那边可不缺少矿藏,另外南洋的各个岛上也有不少的矿藏,只是需要我们派专门的人去勘探。”李节笑着回道。
“这倒也是,如果煤不是问题,那不如就将登陆点选在这里吧,日后也更方便与大明来往。”朱有炖当即做出决定道。
“好,既然你决定了,那我就加派人手,将这里的信息尽量的多收集一些,另外再派人进到内陆探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危险,到时你们也好做防备。”李节闻言也点头道。
朱有炖对此也没有意见,随后他又拿出一份南洋的资料和地图,上面标注着南洋一些重要的岛屿和港口,包括最近去南洋的代王等人的发展情况,因为日后从大洋洲到大明,肯定需要经过南洋,到时也需要朱有炖和这些王叔们打好交道。
李节又和朱有炖研究了一下去往大洋洲的航线,因为南洋岛屿众多,所以去往大洋洲的航线也有许多,需要经过不同的势力范围,有些还不在大明的管辖之内,毕竟南洋的区域太大,大明虽然称霸南洋,但也无法全面掌控南洋。
所以最终李节和朱有炖也排除了不少的航线,选择了一条尽量经过大明势力范围的航线,现在主要是代王等人也是刚到南洋,还没能发展出自己的势力范围,日后随着他们的发展,朱有炖也就不必这么小心了。
第七百九十五章
美洲骗局
李节在登州呆了大半个月,这期间他不但帮着朱有炖完善了出海的计划,更是带着两个孩子跑遍了登州城内外,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他还想带两个孩子深入到内陆去,毕竟相比沿海地区,内陆更加值得关注。
不过朱文圻毕竟是太子,就算是外出,也不能呆的太久,所以最终李节也终于和朱有炖告别,准备带着两个孩子动身回京。
就在李节动身的前一天,却忽然接到朱允熥送来的情报,而且还是和美洲有关,这让李节也十分惊讶,当即打开情报,却也是心中一惊,然后立刻找到朱有炖,并且将情报递给他观看。
“终于还是发生了!”朱有炖看完手中的情报也不禁神情沉重的自语道。
这份情报是从美洲传回来的,一般来说,李节对美洲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与朱橚或朱高炽等人的书信来往,但这次的情报却不同,因为它是锦衣卫从美洲送回来的,不要怀疑,锦衣卫也暗中在美洲安插了人手,以便于掌控美洲的局势变化。
而在这份情报之中,锦衣卫向朱允熥禀报了一件事,那就是周王与宁王带人抵达了美洲之后,朱棣刚开始的确表现的十分热情,甚至还亲自带着他们参观了一个美洲各个港口的情况,而且还许诺给周王和宁王不少的土地。
朱棣的这些举动,也打消了朱橚与朱权的戒心,于是就安心的在美洲四处的转一转,尽量的多了解一下美洲的情况,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然而就在前段时间,朱棣忽然与燕京港东北高原方面的土著发生了战争,而且战事一度十分激烈,趁着这次战争,朱棣也向周王两人求助,希望他们将手中的军队暂时交给他指挥,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败土著。
朱棣的要求看起来十分正常,毕竟在美洲他们兄弟本来就是要一致对外,但是据锦衣卫查到的消息,东北高原的土著实力,根本不足以威胁到朱棣,更别说这些土著内部也十分分裂,更不可能联合起来。
换句话说,这次所谓的战争,很可能是朱棣自导自演的一个阴谋,为的就是套取朱橚与朱权手中的兵权,偏偏两人刚到美洲,对美洲的情况也并不了解,所以两人在接到朱棣的请求后,也并没有拒绝,于是两人手中的军队现在也落到了朱棣手中。
“你父亲和宁王现在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他们知道被骗后,恐怕也回天乏术了。”李节这时也叹了口气道,虽然他早就猜到朱棣打的是这个主意,但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他也不禁有些感慨,成大事者果然没有一个好人。
“这都是命啊,当初父亲要是肯听我的劝说,也不会落到现在的下场了。”朱有炖这时也长叹一声道,同时也感觉肩膀上的担子也更重了,毕竟他父亲那边肯定不行了,现在周王府的重任就全都压到他身上了。
“同在说这些也没用了,四叔他这个人下手快准狠,既然他动手了,肯定不会给你父亲和宁王半点机会,不过他们毕竟是兄弟,人身安全肯定是没问题的,就是不知道你父亲和宁王能不能咽下这口气了。”李节再次叹息道。
历史上被朱棣坑的只有宁王,现在多了一个朱橚,相比年轻的朱权,朱橚的气量可不怎么样,历史上的朱权被坑后,最终认命活了七十岁,朱橚没有朱权的气量,说不定会被气出个好歹来。
“现在我也顾不上父亲那里了,只能等日后我在大洋洲站稳了脚根,再想办法把他从四叔那里接过去了,想来四叔应该不会在这件事上难为我这个晚辈。”朱有炖最后想了想再次道,朱棣他们兄弟间的事,连朱允熥这个大明皇帝都不好管,所以朱有炖也没打算借助大明朝廷的力量主持公道。
李节闻言拍了拍朱有炖的肩膀以示安慰,这种事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与此同时,遥远的美洲燕京港中,朱橚与朱权被安置在城中相临的两座府邸中,前段时间他们刚抵达美洲时,本来是想直接选个位置立国的,但却架不住朱棣的盛情邀请,再加上他们对美洲的确了解不多,所以最终也跟着朱棣参观了一下他名下的几个港口城市。
通过这段时间的参观,也的确让朱橚和朱权两人眼界大开,也知晓了不少关于美洲的局势,特别是燕京港这里的兴盛,也让两人十分吃惊,没想到在短短几年内,朱棣就已经建造起如此巨大的一个港口城市。
但是在到了燕京港后,朱橚和朱权却发现情况发生了变化,虽然朱棣对他们依然热情,但他们的自由却似乎受到了某种限制,并不是说他们不能离开,而是无论走到哪里,似乎都有人监视着他们。
另外朱橚和朱权带来的人比较多,所以只能安置在燕京港外暂居,刚开始他们还能与自己的手下保持顺畅的联络,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与手下之间似乎多了一些隔阂,一些命令竟然送不到属下的手中。
更让朱橚和朱权没想到的是,前段时间朱棣忽然向他们借兵,他们本想拒绝,可是朱棣却表现的十分强盛,他们不借也不行,要知道他们和家眷都住在燕京港中,自己的手下全都在城外,连命令都传不过去,所以他们也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朱橚与朱权也只能咬着牙把手中的兵力借了出去,同时心中还残存着几分希望,因为朱棣答应过他们,只要用完就立刻还给他们。
人在上当受骗的时候都是这样,在骗局彻底的揭开之前,宁愿相信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也不肯面对残酷的真相,现在朱橚和朱权就是如此。
只不过今天朱权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于是一大早就跑来见朱橚,要求对方和他一起去见朱棣,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件事情问个清楚!
第七百九十六章
软钉子
“五哥,我实在等不下去了,四哥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不远万里来到美洲,难道就是为了困守在府邸之中吗?”朱权一拍桌子大怒道。
“老十七你先消消气,四哥也许真有难处,而且他都已经说过了,等到用完之后,肯定会把军队还给咱们的,所以你也不要着急。”朱橚这时还对朱棣抱有幻想,或者说他不愿意面对残酷的现实。
“难处?哼,我看他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请我们过来就是为了吞并我们手中的实力!”朱权却不再骗自己,当即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朱橚闻言,脸上也露出几分挣扎之色,他想到当初儿子朱有炖对他的警告,可惜他当时根本没放在心上,现在回想起来,却已经是后悔莫及。
“那你说怎么办?”最后朱橚也终于长叹一声,然后向朱权问道。
“我们直接去找四哥,让他一定给咱们一个交待,否则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丢掉了手中的兵力,咱们日后恐怕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朱权眼睛发红、咬牙切齿的再次道。
朱橚听到朱权的话也再次露出犹豫的神色,并不是他不愿意去找朱棣,而是在事情挑明之前,他心中还能存着几分希望,但若是直接摊牌了,可能连这仅存的幻想都不存在了。
不过最终朱橚还是点头答应道:“好,长痛不如短痛,今天咱们就去见四哥,让他给咱们一个说法!”
看到朱橚同意,朱权拉着他就往外走,他早就等不及了,之前好几次都想去找朱橚理论,只是他人单力薄,一个人实在没什么信心,现在朱橚答应,也终于让他打消了顾虑。
当下朱橚与朱权出了王府,很快就来到朱棣的燕王府,他们三人的府邸本来就隔着不远,而且朱棣的王府就在城中心,即是他的住所,也是他处理公务的地方,所以朱棣肯定在府中。
朱橚与朱权怒气冲冲的来到燕王府,也没有让人通报,直接就往府里闯,府中的下人也都认识这两位王爷,所以也没有人敢拦着,只能派人往府中通报。
很快就有飞奔前来,见到朱橚与朱权两人也十分恭敬的行礼道:“侄儿拜见两位王叔!”
来人正是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他比来美洲前瘦了许多,但看起来更加的精神了,只见他这时也是一脸灿烂的笑容,只是在这笑容之中,却带着许多的无奈。
看到朱高炽这个晚辈,朱橚与朱权也不好当场发作,对视一眼后,朱橚这才率先道:“高炽不必多礼,王兄在哪里,我找他有要事相商?”
“这个……”只见朱高炽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无奈的一笑道,“不瞒两位王叔,前段时间战事吃紧,父王亲自去督战了,所以暂时不在城中。”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朱权闻言也抢先问道。
“这我也不清楚,毕竟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要打多久,不过以我的估计,父王最近一段时间恐怕都不会回城。”朱高炽再次回答道。
“我……”朱权怒极,这一听就是敷衍他的话,甚至他怀疑朱棣就在府中,可就是不肯见他们,这让他也差点当场骂出来。
相比于朱权,朱橚倒还能沉得住气,只见深深的看了朱高炽一眼,随后这才开口道:“高炽,你和我说实话,王兄他真的不在府中?”
“真的不在!”朱高炽一脸诚恳的回答道。
“那你告诉我他在哪里,我们自己去找他!”朱权再次忍不住道,他实在不想再这么干等下去了,要知道当初他来美洲,可是想干出一番大事业来,而不是被人软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