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359


而且作者还在文章中提到,随着这些新发明的应用,大明的国力也将一日千里,甚至超越以往的中原王朝,成为整个地球上最强大的霸主,而在这个霸主面前,不但大明周围的国家将面临极大的威胁,甚至一些距离遥远的国家,日后同样也会受到大明的威胁。
而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则再次提出,面对大明这样强大的霸主,根本不可能力敌,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逃离,逃的越远越好。
另外还要和大明打理好关系,尽量的从大明身上吸取先进的技术,从而让自己的技术提升到大明同一层次,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不至于落后太多。
看完了这份惊人的文章后,李节也不禁合上小册子沉思良久,最后他这才向张定边问道:“老将军,这份文章是出自何人之手?”
“你今天也见过了,就是我那个侄孙写给我的。”张定边回答道。
李节听到这个答案也并没有露出惊讶的神色,事实上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显然需要对大明的前沿技术极为了解,而唯一一个能了解到这些的地方,恐怕也只有求真书院了,所以也只有求真书院出来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我们书院还真是人才辈出,如果瞿复不来老将军这里的话,以他的见识,在大明也能成为一代名臣!”李节这时也感慨道。
“是啊,复儿这孩子目光长远,见识也远超常人,而且他又娶了邹家的长女,所以这几年我们这边的事情主要是由他出面,我也有意培养他,日后若是我不在了,他也能替我们带着兄弟们找一条路走下去!”
张定边说到最后时,也露出几分欣慰的神色,他虽然身体很好,但毕竟年事已高,天知道还能活几年,所以能找到一个接班人也是他最大的心愿,现在总算可以放心了。
李节闻言也有些伤感,无论是老朱还是张定边,英雄迟暮总归让人十分伤感,不过他们至少还有一个不错的结局,相比之下,许多英雄的却都是以悲剧收场,所以李节从来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英雄。
最后李节和张定边聊到半夜,也对他这边的情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也彻底的明白张定边为何甘愿与朱棣联合在一起,甚至听从对方的安排了。
一切的答案都在瞿复的那篇文章里,对方将大明的形势分析的极为清楚,甚至还看到了未来整个世界的走向,以及未来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可以说他的目光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这样的人哪怕在大明也不多。
随着李节的介入,大明开启了自身的工业革命,整个社会都在飞速的脱变之中,这对大明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生活在大明周边的国家来说就未必了,毕竟随着工业的扩张,大明肯定会对外扩张领土和倾销商品。
张定边他们占据的新途岛,也同样是距离大明最近的地区之一,而且他们本身就来自大明,受大明的影响更重,这点他们面临着与朱棣一样的困境。
而且张定边他们还没有朱棣的优势,因为朱棣是大明的亲王,他可以轻易得到大明的信任和支持,比如各种人员与物资,特别是一些新技术,大明都可以交给朱棣。
相比之下,张定边他们却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就算他们与大明保持友好,可也无法像朱棣那样得到大明的支持。
要知道张定边他们也是要去美洲的,虽然这样可以暂时逃离大明对他们的影响,可也因为距离的原因,使得他们无法再从大明吸收各种新技术,相比之下,朱棣那边却完全没有这个担忧,此消彼长之下,他们与朱棣的实力差距会越来越大。
所以张定边他们如果想要不落后于这个世界的发展水平,那就必须与大明保持联系,而在美洲那么遥远的地方,唯一的渠道就是通过朱棣,所以瞿复才多次劝说张定边,让他与朱棣打好关系,甚至不惜暂时托庇于朱棣的羽翼之下。
想到这里,李节对那个瞿复的评价也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样的眼光和魄力。
不过最让李节佩服的却还是张定边这位老将军,要知道人的观念一旦成形,其实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越是老年人越是固执,许多老人甚至都无法接受新生的事物。
但张定边今年都快九十岁了,却还能看清现在的局势,甚至对当下的局势做出一些应对的办法,这种灵活变通甚至超过许多年轻人,甚至他还能在这个年纪做出远赴美洲的决定,这种勇气更不是常人所具有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节亲眼看着远洋船队准备完毕,所有人员也都陆续登船,包括张定边那边的人,不过张定边自己这次并不会去美洲,倒是那个瞿复要陪同朱高炽一起离开。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在所有人的欢送之中,远洋船队缓缓的驶离了港口。
第七百零七章
每个人都有秘密
李节目送着朱高炽的船队缓缓的离开了港口,站在港口的他也是冲着船上的人连连挥手,旁边的朱棣与张定边也一脸的不舍,后方赶来送行的燕王妃等女眷也是哭成一团。
码头上也到处都是送行的人,毕竟这次随船队离开的人实在太多了,许多人都告别了家人登上了船,所以这些人的家人也前来为他们送行。
看着渐行渐远的船队,李节心中也有些感慨,虽然上次运输物资的船队他没有见到,但想来应该和眼前的情况差不多,只是这次的人更多一些,甚至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跨海迁移人口了。
等到船队消失在天海尽头,送行的人这才陆续的回去,朱棣与张定边等人倒是没有急着离开,而是来到旁边的营地里,视察了一下这里的情况,虽然营地中的人大部分都随船队走了,但还是有一部分留守下来,而且接下来还会有新的人员填充到营地之中。
其实前两次的船队也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会还会有更多的物资与人员运到美洲去,当然这需要等去往美洲的船队回来之后再动身,毕竟两次航行已经把朱棣手中的船只榨干了,也不可能每次航行都要新造船,所以只能等之前的船队回来再说。
李节来新途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所以他也没有再停留,就在朱高炽他们出海的第二天,他也向朱棣和张定边告辞,两人也知道李节不能在这里呆太久,于是也没有挽留,而是又设宴为李节送行。
这次送行的酒宴朱棣没让其它人参加,只有他和张定边两人为李节送行,他们三人的关系都很近,所以有些话也更方便说。
酒过三巡,朱棣忽然叹了口气对旁边的张定边道:“老将军,你有没有感觉到,咱们就像是被人赶着似的,一路迁移一路逃,最后甚至要搬到美洲那么遥远的地方才能安生下来。”
“我也有同感!”张定边闻言哈哈一笑,不过随即他又再次道,“虽然搬迁的频繁了一些,但也能见识到不少的风景,而且也开阔了老夫的眼界,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竟然这么大!”
“老将军说的极是,您和四叔都是人中龙凤,自然需要更广阔的天地让你们去施展!”李节当即笑着附和道,他当然知道朱棣其实是在向他抱怨,而张定边则是在帮他说话,所以他也十分的感激。
“你小子别光是耍滑头!”没想到朱棣却直接把话挑明道,“说起来如果不是你小子的话,我也不会跑到高丽去,更不会一步步被形势所逼,最终又放弃高丽跑到美洲去,这一切可都是你干的好事!”
“四叔您这就冤枉我了,当初我请您去高丽,也是奉了太祖皇帝的旨意,而且当时我哪会想到今天这一步,您不会认为我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吧?”李节眨着一双眨眼,一脸单纯的向朱棣反问道。
这下朱棣也为之语塞,不过旁边的张定边却忽然笑着插嘴道:“驸马,其实有时间我真的怀疑你会未卜先知,比如当初你怎么知道倭国那边有银矿?”
“对啊,还有美洲,我们也是根据你的提示,才一步步找到了美洲大陆,在此之前你是怎么知道的美洲,而且还知道美洲上有那么多的特产?”朱棣也立刻跟着逼问道。
这下换成李节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最后他也只能无奈的一笑道:“这些两位就不要问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这些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
穿越可是李节最大的秘密,连身为枕边人的朱玉宁和朱雪晴她们都不知道,所以李节也不可能告诉朱棣和张定边,甚至他早就决定,日后会把这个秘密带回棺材里,连儿女都不会让他们知道。
看到李节不愿意说,朱棣和张定边也是相视一笑,两人也都没有再追问,毕竟就像李节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包括他们两人也不例外。
“好了,我们也不为难你,不过你对陛下最熟悉,以你看来,陛下日后会不会向海外扩张?”朱棣这时再次问道,张定边听到这个问题也坐直了身子。
虽然现在朱允熥似乎对美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但随着大明实力的增长,大明的对外扩张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特别是海外更是大明的重点之一,所以朱棣和张定边都担心,日后朱允熥会对美洲产生兴趣,到时如果大明进入美洲,他们可是想躲都没地方躲了。
“这个……”李节听到这个问题也露出沉思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之后,他这才慎重的回答道,“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毕竟陛下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也不可能完全预知他下一步的打算。”、
“那你自己的看法呢?”朱棣依然不死心的再次追问道。
“如果是我自己的看法,我觉得陛下未来的重点会转向西域和南洋,西域那边就不说了,四叔你比我知道的更清楚,至于南洋那边,虽然不如美洲广阔,但几个大岛加在一起的面积也十分惊人,再加上那边的物产丰富,短时间内大明也很难一口吞下。”李节再次说道。
“南洋!这么说三哥和老六他们恐怕要白忙活一场了?”朱棣听到这里却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他三哥朱棡被贬去了吕宋,六弟朱桢则去了交趾,据说现在也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但如果大明介入南洋,恐怕他们到时也没有反抗之力。
“咳,陛下还是很仁慈,四叔您可以去美洲,楚王他们当然也可以去其它地方。”李节干咳一声再次道。
当然李节的话如果被朱棡和朱桢听到,恐怕会气的吐血,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朱棣这么有决断有野心,他们在南洋那边辛苦这么久,好不容易才打下一片基业,结果到头来却为大明做了嫁衣,这换谁都有些无法接受。
第七百零八章
美洲见闻(上)
辽阔的海面之上,一支庞大的船队顺着洋流一路前行,朱高炽站在甲板上,手持望远镜打量着前面的海况,他们已经出海一段时间了,相比出海之前,现在的朱高炽黑了,也瘦了许多,但看起来也更精神了,眼神中都多了几分凌厉。
算算时间,他们出海已经一个多月了,这一路上他们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各种海上的灾害,比如风暴、冰山等等,但相比这些自然灾害,真正的问题却还是船队内部,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运输这么多人,哪怕物资准备的比较充足,但时间久了还是会出问题。
比如前段时间就有一条船上的人因为船长处事不公,导致船上暴发了一起大冲突,幸好朱高炽他们及时察觉,立刻派军队登船将双方隔开,这才没有让事件进一步扩大,但就算如此,还是死了几个人。
不过虽然有各种问题,但整个行程还算是比较顺利的,特别是李节教给朱高炽的办法,让他在船队中举行一些大型的娱乐活动,这也及时的转移了船队众人的注意力,使得船队的情绪不至于因长时间的航行而变得异常。
“世子你就别看了,咱们距离美洲还有一段距离,现在肯定是看不到的!”正在这时,一个年轻人笑着走过来道,这个人正是张定边的那位侄孙瞿复。
朱高炽听到瞿复的话也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随后长出了口气道:“瞿兄,咱们一直都对美洲只闻其名,却从来没能亲眼看过这片辽阔的大陆,你说这片土地到底是什么样子?”
朱高炽的话也道出了许多大明人的心声,虽然美洲在大明几乎无人不知,甚至连田间地头的农夫,都知道自己平时吃的土豆和玉米来自遥远的美洲。
但真正到达美洲的人却还是少数,哪怕这些年大明和朱棣一直派船队去往美洲,从美洲带回了大量的特产,可这些特产越多,就越是引发了许多人的好奇,甚至许多人都和朱高炽一样,暗自在中心勾勒出一个自己想像中的美洲。
“我也不清楚,虽然我想像过无数次自己踏上美洲的情景,但对于美洲的真实情况,却也只能从一些人讲述中拼凑一些碎片,根本无法了解到美洲的全貌。”瞿复这时也抬头看向前方道,眼神中也满是向往之色。
瞿复是张定边的亲侄孙,而且还娶了邹普胜的曾孙女,但他之所以能走到现在的位置,可不是只凭这些,而是靠他本身的能力,当初他在求真书院求学之时,就十分敏锐的发现,大明即将出现一场巨大的变革,而这场变革也将影响到周边的国家与势力。
如果瞿复是普通人出身,他可能会投身于大明的变革之中,甚至进入仕途挣一个出身,但他是张定边的亲侄孙,这个身份也许能隐瞒一时,却隐瞒不了一世,所以就算他进入仕途,日后恐怕也坐不到太高的位置。
瞿复虽然年轻,但却也是个极有抱负的人,所以他在短暂的考虑之后,也立刻做出决定,远赴海外投靠了自己的叔爷爷张定边,虽然张定边的实力相比大明十分弱小,但在瞿复看来,海外却有无数的机会,而自己的叔爷爷已经把握住了这些机会。
“瞿复,等到了美洲,你就来帮我怎么样,我会像父亲信任道衍大师那样信任于你,到时你我二人联手,肯定能在美洲开创一个不输于大明的王朝!”朱高炽这时忽然一脸郑重的向瞿复提议道。
其实这已经不是朱高炽第一次招揽瞿复了,早在两年前他第一次见到瞿复时,就看出对方是个不得多得的人才,甚至连姚广孝对瞿复也是赞赏有嘉,私下里曾经多次告诉朱高炽,一定要招揽到瞿复这个人才,这样日后他也将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就像是大明皇帝身边的李节一样。
另外瞿复手中还掌握着张定边这支势力,虽然张定边的势力比朱棣要小得多,但却极为精锐,如果能将这支势力纳为已用,那将大大增强朱高炽手中的筹码,日后他的两个弟弟恐怕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瞿复听到朱高炽的招揽,脸上却露出犹豫的神色,这让朱高炽却是心中一喜,因为相比前几次,这次瞿复并没有立刻拒绝,这说明自己的招揽还是有用的,至少瞿复认真考虑了。
不过瞿复沉思了良久之后,却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多谢世子的看重,只是在下现在却不是一个人,叔爷爷把身上的重担交给我,我的一举一动也牵扯到成千上万人的生计,所以这件事我还需要慎重的考虑一下。”
“我知道瞿兄你身负重任,但我们现在同乘一条船,又要面对美洲这片未知的大地,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联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办法!”朱高炽最后依然不甘心的道。
“我们不是已经联合在一起了吗?”瞿复却耍了个滑头回答道,现在他们的确是合作关系,只是瞿复他们却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而且日后如果在美洲站稳了脚根之后,他们随时都可能出去单干。
“我……”朱高炽也是为之语塞,最后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我就不逼你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你能认真的考虑一下我的提议。”
瞿复似乎也有所触动,只见他沉默了片刻终于再次说道:“世子,我会慎重考虑的,也许到了美洲之后,我就会给你一个确切的答复!”
听到这些,朱高炽也终于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当即拍了拍瞿复的肩膀,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下船队的事务,这才各自回去处理事情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船队每一天都距离美洲近一点,而朱高炽也更加频繁的登上甲板,手持着望远镜打量着前方的景色,希望能够早一点看到美洲大陆的景色。
终于在某天凌晨,朱高炽还没有睡醒之时,忽然被甲板上的欢呼声吵醒,紧接着一个侍卫飞奔进来高喊道:“世子快醒醒,美洲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