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359


“父亲,我也想和大哥一起去美洲!”这时坐在朱高炽旁边的朱高燧却站出来叫道,他长的人高马大,相貌和朱棣也很像,看起来就像是个年轻版的朱棣一般。
“不行,我这边还有许多的事情要你帮忙,另外你娘那边也不会同意,毕竟为了让高炽出海,我也是费了很大力气才说服她,至于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我身边吧!”朱棣却是毫不留情的拒绝道。
相比于莽撞的朱高燧,旁边的朱高煦却十分坐得住,从头到尾都没有开口,因为他知道父亲肯定不会同意,毕竟他们三兄弟间的争斗父亲也早就知道,所以父亲绝不会让他们中的一个陪着大哥去美洲,否则万一出点什么事情,那可就不好看了。
“咳,高炽这次也要辛苦了,虽说美洲那边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但条件还是不太好,到时高炽你又要指挥工匠筑城,为四叔你们的到来做准备,肯定也会有许多的事情,只靠他一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忙得过来?”
李节说到最后时,也看向朱棣身边的姚广孝,其实他真正想问的,是姚广孝会不会和朱高炽一起去美洲,毕竟朱高炽虽然能力不错,但毕竟太年轻,没有朱棣在旁边看着,说不定会有什么纰漏,所以身边也需要一个得力的人辅佐他,而最合适的人当然就是姚广孝了。
不过姚广孝做为朱棣身边的第一谋士,朱棣对他也极为依重,所以李节也拿不准朱棣是否会割爱?
姚广孝也看懂了李节的目光,只见他淡定的一笑道:“除了世子外,贫僧也会随同船队一起离开,对于美洲,贫僧也是向往已久,这次终于能够亲自踏上美洲的土地了。”
“原来大师也会陪高炽一起去,那我就放心了。”李节闻言也再次笑道。
说到这里时,李节忽然打量了下周围,随即就向朱棣好奇的问道:“四叔,这里不是张老将军他们的地盘吗,怎么没见到他们?”
其实这个问题李节刚才进城的时候就发现了,毕竟来到这里只见到朱棣父子等人,至于张定边却没有见到,这让李节也十分的好奇。
听到李节问起张定边,朱棣也立刻笑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船队会在倭国那边进行最后的补给,不过我可不相信我那位二哥,所以张老将军他们就亲自去倭国坐镇了,不过你也来巧了,因为张老将军这两天就会从倭国回来一趟,到时你们可以见一见。”
得知张定边他们在倭国,李节也暗自松了口气,随即心中也更加好奇,张定边和朱棣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竟然甘愿受朱棣的驱使?
第七百零四章
好奇
李节并不是第一次来新途岛,上次他乘着战船来送张定边等人时,这里还叫九州岛,岛上也是倭人的天下,而现在这里不但更名叫新途岛,岛上的情况也完全变了样。
因为张定边他们的到来,挤压了倭人的生存空间,这也导致岛上的倭人纷纷搬离,张定边带来的移民占据了整个岛屿,可以说这里已经成为了汉人的天下。
李节跟着朱高炽来到新途港的另一侧,只见这里停满了一条又一条的大船,朱高炽开口介绍道:“姐夫你看,这里就是第二批去往美洲的船队,到时我也会乘坐这些船一同出发。”
“这么多船,都是你们自己制造的?”李节看着这支规模巨大的船队也不禁震惊的问道,虽然以前他也知道去往美洲的船队规模很大,但耳朵听到和亲眼看到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怎么可能?我们这边虽然有造船作坊,但作坊的产量有限,如果光靠我们自己制作的话,恐怕最少也需要数年时间,所以这里只有一小部分是我们自己造的,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从大明各个造船作坊订的。”朱高炽笑着回答道。
“原来如此,陛下答应要支援给你们的船只还在建造之中,估计要等到四叔去美洲时才能送到。”李节闻言也再次笑道,支援朱棣的物资本就是他负责的,所以对于船只的事他也最清楚不过了。
“那蒸汽船呢,我听说父亲要求的蒸汽船已经研制好了,什么时候可以用上?”朱高炽也再次追问道,上次他回大明,也亲身体验过蒸汽船的快捷,所以他也想早日坐上蒸汽船,这样日后美洲与大明之间的联系也就更加紧密了。
“蒸汽船还要等一段时间,我来之前他们已经开始了海试,但一条船从海试到定型,期间也会发现不少的问题,从而做出改进,所以最快也要明年才能正式生产。”李节有些无奈的回答道,他其实比任何人都希望蒸汽船早点造出来,这样说不定他也有机会去美洲看一看。
“明年啊?”朱高炽听后也露出失望的神色,明年他都已经到美洲了,而且到时他肯定事务缠身,恐怕根本没时间再乘坐蒸汽船来往于大明与美洲之间了。
李节和朱高炽一边聊天,一边参观了一下港口中的船队,现在已经开始往船上搬运一些物资了,虽然这次的船队主要是用于运人,但相应的物资也有不少,这些都需要提前装上去。
等到转了一圈后,李节忽然想到张定边的事,于是向朱高炽再次问道:“我一直想知道,你父亲和张老将军他们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竟然让张老将军甘心受你父亲的驱使?”
“这个我也不清楚!”没想到朱高炽却两手一摊十分坦诚的回答道。
“你也不清楚?”李节闻言也露出惊讶的神色。
“是啊,父亲和张老将军他们接触的很早,从多年前就开始合作探索美洲,到现在又联合在一起搬迁到美洲,这期间我们双方也曾经有过矛盾,但后来父亲和张老将军曾经私下里商谈了一次,从那次之后,张老将军就开始全力配合我父亲。”朱高炽再次解释道。
“那你就不好奇他们谈了什么?”李节继续追问道。
“当然好奇,我私下里也问过父亲,但父亲却不愿意多说,不过道衍大师好像知道些什么,我问他他也是笑而不语,只是让我自己去猜。”朱高炽再次无奈的道。
朱棣的嘴巴很严,只要他不想说的事,无论谁去问都没用,而道衍则是打哑谜的高手,所以朱高炽也没有办法。
“这就奇怪了,以我对张老将军的了解,他可不是这么容易就任人驱使的人!”李节闻言也低声自语道,这件事已经困扰他一段时间了,无论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姐夫你就别想了,张老将军马上就要从倭国回来了,到时你亲自问他不就行了吗?”朱高炽看到李节为这件事情苦恼,于是开口提醒道。
“这倒也是!”李节闻言点了点头,“对了,张老将军这次为什么回来,不是需要他坐镇倭国吗?”
“老将军回来也是和这次去美洲有关,这次船队去美洲的队伍中,除了我们的人外,也有不少是张老将军的人,所以他也需要回来安排一下。”朱高炽立刻回答道。
李节听后再次点了点头,的确,现在想这些也没用,还不如等见到张定边后,当面向他询问,虽然他和张定边好多年没见了,但他相信对方肯定不会对自己有所隐瞒。
参观过船队之后,朱高炽又带李节去港口的其它地方转了转,比如正在全力建造船只的造船作坊,以及生产各种物资的数个大作坊,每个作坊里都是热火朝天,几乎没有一个闲人。
最后天色将晚时,李节和朱高炽才回到城中,本来城中有专门的驿馆,但朱棣却一直把李节当成自己的家人,所以李节就住进了朱棣的府中,平时也方便他们见面。
李节回到住处吃了晚饭,正准备看会书就休息,却没想到忽然有人前来禀报道:“启禀驸马,三王子前来拜访!”
“朱高煦?他来干什么?”李节听到禀报也露出惊讶的神色,不过随即他就皱起眉头,因为在他的印象中,朱高煦这个人城府极深,绝对不是个好相与的人。
“三王子说,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和驸马商量,请驸马务必见他一面!”来人再次开口道。
李节听到这里也再次皱起眉头,他也在犹豫是否要见对方?不过在考虑再三后,他终于开口吩咐道:“回去告诉三王子,就说我与世子跑了一天,回来后已经早早的休息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吧!”
“是!”下人答应一声也立刻转身离开。
李节则是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虽然他不知道朱高煦为何在这个时候跑来见自己,但以他对朱家三兄弟的了解,估计他来见自己肯定也和朱高炽有关,所以自己还是不见为好。
第七百零五章
张定边的侄孙
对于朱高炽三兄弟,李节通过上次他们去大明后的表现,也早就看的十分清楚,朱高炽从小就被朱棣当做继承人来培养,而且人品和才能都相当不错,甚至可以看做是另一个朱标,虽然他的能力比朱标还是要差一些,但也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相比之下,朱高煦和朱高燧这两兄弟就有点不怎么样了,倒不是说他们能力不行,事实上朱高煦是个难得的大将之材,在战场上颇有朱棣的风范,而朱高燧的能力也不错,如果治理地方的话,也是一个贤才。
但关键就在于这两兄弟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被野心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一心都只盯着他们大哥朱高炽的位置,虽然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但他们的性格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所以他们如果再这么执迷不悟的话,恐怕日后的下场不会比历史上强多少。
李节之所以不愿意见朱高燧,一来是不看好他,二来也是不想参与到他们三兄弟的争斗之中,而且之前他已经提醒过朱高炽了,以朱高炽的能力,朱高燧更加没有希望了,所以根本没有见他的必要。
对于李节的拒绝,朱高燧似乎并不死心,第二天再次前来拜访,但李节却故意提前躲开了,反正就是不给朱高燧半点机会,这下估计也把朱高燧惹恼了,之后就再也没有给过李节好脸色,李节也不在乎,反正他和朱高燧也不熟,日后见面的机会更少,完全不用在乎他的想法。
两天之后,张定边也终于从倭国那边回来了,朱棣也亲自去港口迎接,李节当然也一起去了,等到一支不大的船队在港口停靠之后,只见须发皆白的张定边也从船上大步走了下来。
现在张定边已经年过九十,但依然精神健硕,走路时虎虎生风,丝毫不见老态,历史上说他活到百岁,应该是所言不虚。
张定边并不知道李节来新途岛的消息,再加上朱棣身边的人太多,所以刚开始他也没注意到李节,直到他和朱棣聊了几句,李节主动上前行礼时,他才惊讶的大叫一声道:“李节你怎么来了?”
“哈哈~,老将军风采依旧,在下这次是随同送人的船队一起来的,却没想到老将军你们去了倭国,差点咱们就错过了!”李节再次笑着回答道。
张定边闻言也十分高兴,当即拉着李节聊了好一会儿,直到朱棣催促他回去再聊,这才让他醒悟过来,于是一群人这才离开港口回到城中,朱棣也在府中设宴为张定边接风洗尘。
路上张定边也和李节聊起当初在宁波清剿倭寇的一些旧事,说起来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这么长寿,比如当年与他一起谈判的邹普胜和李洪,已经在前几年陆续去世了,不过汤和倒是挺长寿,但却出家为僧,反倒是张定边还俗了,两人刚好反了过来。
酒宴上也十分热闹,张定边可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而是还有不少随行的人,再加上朱棣这边的人,双方也都十分的熟悉,所以酒宴上也是热热闹闹的。
李节特意和张定边坐在一起,两人也聊了许多,顺便他也向张定边询问了一下他们来到新途岛后的发展情况,以及倭国那边的情况。
倭国本来是朱棡的地盘,不过自从发现美洲之后,朱棡也开始和朱棣合作,比如这次朱棣就租借了朱棡的的一个港口,用于船队的补给之用,而张定边则亲自率人在那边坐镇,各种补给品也是与朱棡交易得来的。
不过就在聊天之时,张定边忽然向旁边招了招手,只见一个年轻人快步上前,然后郑重的向李节行礼道:“学生瞿复拜见先生!”
看到这个年轻人向自己执学生礼,李节也是一愣,随后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对方,却发现对方竟然有点眼熟,这让他也惊讶的道:“你是书院的学生?”
“正是,学生是书院第二批毕业的学生,曾经在南京时就听过先生讲课!”这个瞿复再次恭敬的回答道。
“李节,我给你介绍一下,复儿是我的侄孙,他父亲是我唯一的亲侄子,当初为了避祸改姓为瞿,不过我们双方一直有联系,直到几年前这个孩子从书院出来之后,于是就来到我这里做事,现在是我最得力的帮手!”这时张定边拉着瞿复的手再次为李节介绍道。
“原来你和老将军竟然还有这一层关系!”李节闻言也大为惊讶道,不过想想也正常,如果瞿复暴露他和张定边的关系,恐怕当初他在书院可能就不会那么顺利的完成学业了。
大家都不是外人,现在又加上这么一层关系,所以李节也和瞿复亲热的聊了几句,结果这才惊讶的发现,这个瞿复不愧是书院毕业的学生,见识也远超常人,再加上他又跟在张定边身边,也想来能力也锻炼出来了,这样的人才的确不可多得,难怪张定边称他是自己最得力的帮手。
这场接风宴一直喝到半夜,大部分人都喝的醉熏熏的,张定边也喝了不少,但他酒量极大,所以倒没什么醉意,反而还邀请李节与他回去详谈。
李节也正有此意,毕竟酒宴上人多嘴杂,有许多问题他也不方便问出来,所以他就和张定边一起离开了酒宴,然后回到张定边在城中的住处,两人到了书房坐下后,一边品茶一边闲聊。
“老将军,您和四叔到底达成了什么条件,为何甘愿受他驱使?”李节这时也终于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要知道张定边可是桀骜不驯,当初连老朱都没能把他收服,但朱棣却做到了。
对于李节的这个问题,只见张定边却是沉默了片刻,最后终于叹了口气道:“你等一下,我给你拿样东西,你看一下也许就知道了!”
张定边说着站起来,然后从背后的书架上取出一本并不厚的册子,然后郑重的交到李节手上。
第七百零六章
未来的趋势
张定边将一本小册子交给李节,而且神情也十分郑重,这让李节十分好奇,当即打开小册子,结果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他也露出惊讶的神色。
只见册子的开头详细的列着大明这些年的各种新发明,从李节开始搞火药改良,并且设计出新式的燧发枪,以及之后发明的热汽球开始,到最后的蒸汽机结束,而且这本小册子明显是几年前写成的,因为上面提到蒸汽机时,明确标注还在研究之中,而现在火车和蒸汽船都已经投入实用了。
接下来就是作者对上面这些新发明的一些论述与看法,以及它们的远景发展预想等等,虽然有些地方写的并不怎么准确,但大部分却都颇有见地。
特别是这个作者在提到蒸汽机时,对这种还没有研究成功的机器大为赞赏,甚至认为它的出现,将极大的提升现在的技术进步,从而彻底的颠覆现在的国家、社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等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