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9


刘义陪着李节聊了许多,晚饭也是在李节家里吃的,饭桌上李祝夫妇看到李节虽然失忆,但却没有了往日的疯癫,也都露出了欣慰的神色,毕竟他们只有李节这么一个儿子,只要他能健健康康就比什么都重要。
晚饭后刘义告辞离开,李节借口自己累了,也早早的回房间休息,但其实他躺在床上根本没有任何睡意,脑子里也在消化着从刘义那里得到的信息。
除了李节家里的事外,刘义也介绍了一下他自己家中的情况,说起来刘义这个小侯爷倒是货真价实,不过他家的爵位有些特殊,因为刘义家的爵位不是靠军功得来的,而是靠着一块地换来的。
原来当初朱元璋父母早亡,连个安葬的墓地都没有,最后刘义的祖父刘继祖,就将家中的一块地送给朱元璋安葬父母,这种大恩让朱元璋一直感怀至今,所以在立国后,封刘继祖为义惠侯,不过当时刘继祖已经去世了,于是这个侯爵就由刘义的父亲继承。
刘义的父亲名叫刘秀,与汉光武帝同名,不过他可没有光武帝的本事,靠着父亲留下的恩惠,他曾经做过朱元璋的亲卫,可能朱元璋觉得刘秀这个名字太过耀眼,怕自己压不住他,于是就让刘秀改名为刘英。
刘英没什么大志,所以在大明立国后,就辞了官职,一心在家中做自己的安乐侯爷,算是公侯中一个异类。
刘英当然也就是李节的舅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李节的母亲同样也是庶出,与刘英算是同父异母,不过刘英对李夫人这位妹妹还是很关心的,两家经常走动,李节与刘义也是从小到大的玩伴,感情与亲兄弟无异。
“这位舅舅只是个胸无大志的安乐侯爷,虽然曾经做过朱元璋的亲卫,但在李善长这种事上,他恐怕也帮不上什么忙!”躺在床上的李节低声自语道。
想到明年李家满门抄斩这件事,李节也无比的头疼,蝼蚁尚且偷生,更别说人了。
然而无论李节怎么苦思冥想,最后都发现是死路一条,娶公主就别想了,短短半年时间,以他现在的身份,可能连公主的边都摸不到。
最后李节想的脑袋都快爆炸了,却还没有任何的头绪,这让他气的一拍床板怒道:“老子不玩了,反正已经死过一次了,这半年就当是白捡的了!”
话一出口,李节竟然感觉身心一松,竟然有种解脱一般的感觉,这就好像前世时,他把买房结婚这个目标从人生中剔除之后,感觉整个人生一下了明朗起来,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沉重感了。
“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快乐的人,吃好吃的,喝好喝的,玩好玩的,多活一天就多赚一天!”当下李节语气轻松的再次自语道,说完闭上眼睛就睡着了,而且这一觉竟然无比的香甜,中间连个梦都没有做过。
第二天日上三竿,李节这才从床上爬起来,李夫人亲自端来早饭,一碗蒸蛋、一份炒青菜,外加两个肉包子,虽然简单,但却营养均衡,很适合大病初愈的人吃。
昨天晚饭时,李节满腹的心事,根本没吃多少,现在也真的饿了,所以他也没有客气,一碗蒸蛋几口就被吞下肚子,然后拿起包子一口咬掉了半个。
李夫人看着儿子吃的如此香甜,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神色,当下一边给李节倒茶一边小声叮嘱道:“慢点吃,别噎着,大夫说了,你现在身子还弱,不宜大鱼大肉,等你身体好了,为娘再给你做顿好的,到时咱们好好的庆祝一下!”
然而就在李夫人话音刚落,李节就被包子给噎住了,这把李夫人也吓了一跳,一手给他喂茶一手帮他拍打着后背,好一会儿这才让李节咽下去。
“慢点,没人和你抢!”李夫人嗔怪道,说话时一只手依然轻抚着李节的后背帮他顺气。
“谢……谢谢母亲!”李节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而看到李夫人脸上嗔怪中带着慈爱的笑容时,他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流,只不过当他想到半年后自己这个家庭将要面临的死劫时,却让他心中空落落的,似乎是有什么宝贵的东西将要失去似的?
“快吃啊,愣着干什么?”李夫人看到李节发愣,当下也再次催促道,毕竟现在天气太冷,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嗯!”李节含糊的答应一声,然后低下头猛咬了一口包子,只不过刚才还香气诱人的包子,现在却是味同嚼蜡。
“父亲呢?”李节好不容易把包子塞进肚子,这才抬起头问道,同时他也第一次仔细的打量了一下自己这一世的母亲。
只见李夫人大概有三十多岁的模样,圆胖脸,看起来就是一个有些富态的贵夫人,不过若是仔细看的话,就发现李夫人的两鬓中夹杂着一些白发,眼角也带着几丝细纹,这些本来不应该出现在她身上,只不过李节足足病了一年,做为母亲的她肯定也饱受煎熬。
“你父亲有官职在身,之前因为你的病,已经请了好多天的假了,现在看到你的情况好转,所以今天也去了衙门,到下午才会回来。”李夫人笑着回答道,神情也带着满足,只要儿子的病好了,家里也就恢复正常了,这可是她近一年来无数次梦到的场景。
李节听后默默的点了点头,他的穿越虽然暂时拯救了这个家庭,但仅仅半年之后,又将有一场灭顶之灾到来,而到了那时,恐怕……
早饭过后,李节陪着李夫人聊了一会家常,最后他借口气闷,于是一个人来到家中的花园散心,其实他主要是想一个人静一静。
花园并不大,而且现在是冬天,花园里一片破败,只有几种比较抗寒的植物还在坚强的挺立着,不过今天的阳光很好,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最后李节干脆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着心事。
然而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咚咚~咚咚~”的声音,当李节扭头看去时,却发现一个小姑娘躲在树后,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拨浪鼓,正探出小脑瓜笑嘻嘻的看着他。
李节看这个小姑娘长的可爱,于是也向她招了招手,结果对方竟然真的一蹦一跳的跑了过来,并且坐到李节身边甜甜的叫道:“哥哥!”
李节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即也一脸不敢相信的反问道:“你是……我妹妹?”
不怪李节惊讶,因为昨天刘义和他介绍了家里的情况,并没有提到他还有妹妹,而且昨晚一家人一起吃饭,他也没见过这个小姑娘。
“哥哥你真的不记得笛儿了吗?”小姑娘歪着脑袋问道,大大的眼睛满是疑惑。
“我生病了,有些事情都忘记了,你叫笛儿吗?”李节抱歉的一笑道,这个小姑娘大概六七岁的模样,长的粉雕玉琢极其可爱,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漂亮可爱的妹妹似乎也不错。
“嗯!”笛儿点了点头,“上次哥哥答应我,要给我带最喜欢吃的糖葫芦,可是后来哥哥生病了,我想去看你,但母亲却担心惹大娘和爹爹生气,所以不让我去。”
李节听到这里也终于明白过来,这个笛儿应该是李祝妾室的女儿,也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在这个时代,连庶出的儿子都不受重视,更别说女儿了,所以昨天没见到她也正常。
“哥哥你的病好了吗?”笛儿抓住李节的手臂问道,大眼睛里也满是关心,看得出来,她以前和李节的感情应该挺不错的。
“已经好了,你喜欢吃糖葫芦的话,等我哪天出去了帮你买!”李节闻言也笑着伸手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道,不得不说,这个年纪的小孩子真的很可爱。
“太好了,谢谢哥哥!”笛儿也十分乖巧的道。
不过说到这里时,笛儿似乎想到了什么事情,当即跳起来道:“哥哥你等一下,我有样东西要送给你!”
小丫头说完转身就跑,眨眼间就没影了,片刻之后,这才见她小小的身影满头大汗的跑回来,手中举着一枚小小的黄纸包兴奋的塞到李节手里道:“哥哥给你!”
“这是……平安符?”李节打量了一下手中这个叠成三角形的黄纸包,一角还用一根红线绑着,好不容易才认出来道,这东西在后世已经很少见了。
“对啊,前段时间母亲带我去寺里还愿,所以我就替哥哥你求了这枚平安符,保佑你早点康复!”笛儿仰着小脸回答道,两只眼睛亮晶晶的惹人怜爱。
面对妹妹的好意,李节也十分感动,当下把平安符戴在脖子上,这才伸手捏了捏笛儿的小脸笑道:“有了笛儿的平安符,我以后再也不怕生病了!”
笛儿闻言也露出灿烂的笑容,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远处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叫道:“节儿!你在哪呢?”
“大娘来了,我先走了!”笛儿似乎有点怕李夫人,听到她的声音转身就又跑了,李节想要叫住她都没来得及。
第四章
学习被砍的经验
看着笛儿离去时小小的背影,李节却是苦笑一声,昨天他刚穿越来的时候,依然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这就像是后世玩游戏一样,除了自己外,其它人在他眼中都只是类似NPC的存在,但现在他却发现,他们其实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节儿你在做什么?”不容李节多想,李夫人也终于走了过来问道,这时李节才发现,刘义也在母亲的身后。
“没什么,表哥你也来了!”李节勉强一笑道。
“你病才刚好,而且又忘记了许多事情,我当然得多陪陪你,有什么你想不起来的,我也能帮你讲解一下!”刘义哈哈一笑道,他真的把李节当成亲兄弟,自从李节生病后,他几乎每天都来探望,现在李节病情好转,他也比任何人都要开心。
“有义儿陪着你,我也放心,你们两兄弟聊吧,中午我给你们做几样拿手菜。”李夫人这时也十分高兴的道,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不过李节却犹豫了一下忽然叫住李夫人道:“母亲,我想让表哥带我出去走走!”
听到李节想要出门,李夫人和刘义都是一愣,随即李夫人就露出为难的神色,毕竟李节的病情才刚刚好转,她当然不放心让李节出门。
“姑母,表弟老是在家里呆着肯定有些憋闷,出去走走也能换换心情,到时我再多带几个人一起跟着,肯定不会出事的!”刘义却拍着胸脯保证道,自从李节生病后,他也好久没有和李节一起出门游玩了。
听到侄子这么说,李夫人也感觉有道理,于是在犹豫片刻后也终于点头道:“好吧,不过你们别跑太远,下午也早点回来,别让我担心!”
“谢母亲!”李节看到李夫人同意,当即也终于露出笑容道。
出门的时候,李夫人将一个荷包塞到李节怀中,等到出门坐上马车后,李节这才打开荷包,发现里面是一叠大明宝钞,都是一贯面值,总共十张,也就是十贯钱。
“姑母还真是大方,一下子给了你这么多钱!”旁边的刘义看到荷包里的宝钞也不由得笑道。
大明发行宝钞,一贯是最大的面值,虽然因为朝廷滥发,导致宝钞贬值,但在明初的时候,宝钞贬值的有限,所以一贯的宝钞还是很有购买力的,足够一个中等人家一月之用了。
当然了,李节家里肯定是不缺钱的,虽然他病了将近一年,但他父亲毕竟是李善长的儿子,分家时也得到一些田产,另外他母亲嫁过来时,也带来了丰厚的嫁妆,所以这十贯钱对于他来说也只是平时的零花钱。
不过李节看着荷包中的宝钞,心中忽然涌上一股暖流,虽然穿越到一个必死之局,但至少还有关心自己的家人,只不过……
想到半年后的那道死劫,李节也不禁有种无力感,昨天晚上他还能十分洒脱的说‘老子不玩了’,但身入局中,他真的能想不玩就不玩吗?
“表弟,你久病初愈,当然要大吃一顿庆祝一下了,咱们今天去满月楼怎么样?你以前可是最喜欢吃那里的鸭子!”马车刚一离开府门,刘义就十分兴奋的向李节道。
“一切听表哥的安排!”李节也从沉思中清醒过来道,他只剩下半年的时间了,无论是混吃等死,还是别的什么打算,他都不能一直呆在家里。
马车驶向满月楼,车窗也被李节打开,便于他打量着城中的风景人物,只见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往来如织,街道两侧也是商铺林立,一幅盛世繁华的景象。
刘义也在向李节介绍着南京城的情况,当然南京是后世的叫法,现在的南京城应该叫做金陵或应天。
金陵城总体上分为三部分,最中间的位置当然是皇城,而皇城外面则是京城,也称为内城和城隍,达官显贵大都在内城居住。
而在京城最外面,也就是外郭城,外郭城也是三部分中面积最大的,把紫金山也包括其中,城中的贩夫走卒大都居住的外郭。
“表弟你看,那些穿着绸缎、长靴的人,一般都有功名在身,而那些身穿麻衣,但颜色比较鲜亮、干净的,大都是商人,他们虽然有钱,但不允许穿丝绸纱衣,而那些头戴绿头巾的男人,则是各家青楼里的龟奴……”
最后刘义给李节讲到如果从衣服上辨别行人的身份,这是因为朱元璋对各个职业等级都有严格的衣着规定,不允许有任何的越界,比如曾经有一批富家子弟,擅自穿上了长靴,结果就被朱元璋下令砍掉了双脚。
在这种严厉的执法之下,别说百姓了,连官员穿衣服也都十分的小心,生怕有任何逾越就被抓住马脚,所以从衣服上辨认一个人大概的身份还是很容易的。
不过就在李节他们边走边聊时,马车却忽然停了下来,前面也一阵嘈杂,似乎堵了不少的人,随即车夫就禀报道:“公子,前面走不通了!”
“怎么回事?”刘义闻言也打开车门,结果两人惊讶的发现,前面宽阔的大路上竟然挤满了人,而且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往前面张望,似乎是在看着什么热闹?
“前面好像是三山口吧,难不成朝廷又要杀人?”刘义打量了一下周围,忽然露出惊讶的表情道,所谓三山口,正是金陵城中杀人的刑场。
“杀人?表哥你是说有人要被砍头了?”李节听到刘义的话也是一惊。
“是啊,这里是三山口,也是金陵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在这里杀人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从而起到震慑的作用。”刘义低声解释,随后犹豫了一下再次道,“杀人没什么好看的,表弟咱们还是去吃饭吧!”
刘义说着就要哈哈车夫绕开这个街口,主要是他担心李节的病刚好,万一看到砍头这么血腥的事再受刺激可就糟糕了。
不过李节却忽然拉住刘义道:“表哥,你带我出来就是为了让我多些见识,难得遇到砍头这种事,错过了岂不是太可惜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