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359


“刘郎中不必多礼,听说在许侍郎去世之前,都是你协助他处理户部的事务?”李节看着对方询问道。
“不错,下官一直跟着许侍郎做事,不过太仓的事务一直都是许侍郎亲自处理,下官也从未插手,所以太仓的案子下官也是一无所知啊!”刘康听到李节的问话也立刻叫屈道。
李节却是眉头一皱,当即看了这个刘康一眼,心中却不禁在冷笑,这个刘康身为许周的下属,却说自己对太仓的事一无所知,这种鬼话简直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
不过李节虽然明知道对方在撒谎,但手中却没有证据,而且无论他怎么问,刘康就是一口咬定自己是无辜的,这让李节也是十分恼火,却拿他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挥手让他下去了。
“驸马,这个刘康不老实,要不将他交给我们吧,到时定然能让他全部交待出来!”一直旁听的黄化这时上前向李节建议道,他们锦衣卫的审讯手段可是十分有名,只要落到他们手里,就没有撬不开的嘴。
“不必!”李节却直接拒绝道,“许周的尸体在哪里,等下带我去看一下!”
第五百三十九章
自杀还是他杀?
户部这边的问话并没有结束,只是交给了其它人去审问,李节只问了杜正等几个主要人物,其它官吏也用不着他亲自去审问,因为他还有其它的事情要亲自处理。
大理寺的停尸房中,李节正在亲自查看着房中的两具尸体,其中一具是自杀的户部侍郎许周,另一具则被人刺杀的都察院御史吴波。
李节先查看了一下吴波的尸体,因为吴波刚死不久,身上的痕迹还十分新鲜,也更容易查出线索,当然最主要的是他的死因也十分明确,就是被人用弩箭射死的。
李节拉开盖在尸体上的白布,只见下面的吴波肤色铁青,神态也颇为狰狞,毕竟他是被杀,死的时候并不安详。
而在吴波胸口的位置,几道伤口血肉外翻,看起来十分渗人,而其中的致命伤在右胸,也就是心脏的位置,应该是被一支弩箭正中心脏,才导致了吴波的惨死。
“驸马,刺客作用的弩箭制作精良,但却与军中制式有很大的区别,应该是民间私制的弓弩,而且箭上还涂有毒药,显然对方是铁了心要杀死吴御史。”这时旁边的黄化低声介绍道。
明朝对武器的管理极为严格,特别是像弩和铠甲这种东西,更是严禁民间持有,但现在大明毕竟才立国三十多年,元末的战乱让民间也藏有不少的武器,更有人私制一些违禁的武器,比如弓弩之类的,也根本没办法查。
李节上前仔细的查看了一下伤口,然后又看了一下仵作的验尸记录,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针对吴波的刺杀虽然有些仓促,但也经过精心的准备,除非抓到刺客,否则根本找不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随后李节转身又来到另一具尸体前,这具尸体则是自杀的户部侍郎许周,李节拉下白布,上吊而死的人,神态一般都十分恐怖,特别是许周已经死了好长时间了,如果不是为了查案,早就该下葬了,虽然经过一些防腐处理,但还是有些腐坏。
许周是自杀,伤痕全都在脖子上,只见一条明显的勒痕已经发黑,而且除此之外也并没有其它的伤痕,甚至李节还检查了一下死者的手指甲,同样十分的干净。
“驸马,对于许周的死,之前我也有过怀疑,所以特意调来几个经验丰富的仵作多次验尸,最终确定他脖子上的勒痕的确是自杀,而不是被人勒死,另外他的手指甲也十分干净,脖子上没有抓挠的伤痕,说明他死的时候并没有挣扎反抗,这一切都符合自杀的特征。”黄化也看出了李节的怀疑,于是在一旁解释道。
“自杀也可以伪装的。”李节却并不甘心,当下将许周的尸体再次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特别是尸体的头顶与鼻孔等位置,但最后依然一无所获。
“驸马你是怀疑许周是被人打晕后,然后才伪装成自杀的假象?”黄化这时再次追问道。
“不一定是打晕,也可以用其它方式,只要让人暂时失去反抗的能力,完全可以布置成自杀的假象。”李节沉声回答道,许周死亡的时间已经有点久,而且又被多个仵作检查过,所以尸体上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了,但李节的直觉告诉他,许周的死绝非自杀那么简单。
“这倒也是,我记得以前办过一件案子,就是有人将死者灌醉,然后伪装成上吊自杀,如果不是凶手后来因为其它的事被抓,从而交待出之前的罪行,恐怕这件案子就要成为无头公案了。”黄化闻言也再次点头道。
“许周的家人呢?”李节再次问道,许周的尸体上已经找不到什么太多的线索,现在只能从他家人身上寻找线索了。
“许周自杀后,立刻就成为太仓失窃案最大的嫌犯,所以他的家人也全都抓了起来,现在就在大理寺的天牢之中。”黄化回答道。
“将他们带过来,我要亲自审问!”李节吸了口气道,他今天进城几乎没干其它的事情,全都用来审问这些与案件有关的人了。
黄化也立刻答应一声,然后将许周的家人从天牢中提了出来,李节也没让大理寺的人插手,而是亲自带人一一审问,特别是许周死前的一举一动,以及最后见到许周的时间地点等等,全都问了个清清楚楚。
许周的家人不少,虽然被关进大理寺,但他们毕竟是皇后的亲戚,所以在牢中也并没有吃什么苦,当然受到不小的惊吓,一个个都显得失魂落魄的,直到李节表明身份,并且说要查明案情时,这才让许家的人打起精神,将自己所知的情况全都讲了起来。
在这些许家的人中,有两个人引起了李节的注意,一个是许周的长子许谦,他是皇后的表哥,不过读书不成,于是一直跟在许周身边侍奉父亲,平时许周有什么心事,也都会和许谦聊一聊。
据许谦说,许周虽然名义上掌管着太仓,但他被调来户部的时间太短,在官场上的根基也比较浅,所以许周被调到户部后,其实手中大部分的权力被处于被架空的状态,特别是太仓自成一体,哪怕是许周也很难插手,为此许周也没少在许谦面前抱怨。
另外许谦还说,就在许周去世的前几天,精神变得十分振奋,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似乎是在谋划着什么事情,许谦当时也十分好奇,为此还特意询问过父亲,可是许周却似乎不想让太多人知道,所以并没有告诉他原因。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许谦一口咬定,父亲许周绝不会自杀,毕竟那几天许周的精神十分亢奋,似乎是有什么大喜事,试问这种状态下的许周,怎么会轻易自杀呢?
相比于许谦的供词,另外一个人的供词更加有用,这个人名叫许福,以前是许周的书僮,现在是许府的大管家,而许周对他也更加信任,平时许周的饮食起居,也都是由他照顾,而他的供词则让李节有了更大的发现。
第五百四十章
突破口
大理寺衙门,李节坐在书案的后面,一手端着茶杯却好半天也没有喝一口,整个人似乎都陷入到沉思之中,而在他面前的书案上,则摆放着一份口供。
这份口供是许周的管家许福的审问口供,也是李节亲自审问得来的,许福不但是许府的管家,而且还是许周的心腹,许多连许周儿子都不知道的事情,许福都知道。
许福一开始表现的十分沉默,似乎并不愿意多说,不过当李节表明身份和来意后,许福一下子变得激动起来,随后就将一些之前没有交待过的事情全都讲了出来。
据许福说,许周绝不可能参与太仓的粮食失窃案,恰恰相反,许周其实是一直在调查着太仓的粮食失窃案,这件事从许周上任户部侍郎不久就被他察觉了。
只不过当时许周虽然名义上管着太仓,但其实下面的官员早就将他架空了,所以许周虽然察觉南京各地的太仓有问题,但想调查却无从下手。
不过就在许周去世的前几天,许周却调查到一些东西,这也是许周在去世前几天忽然变得十分振奋的原因,只是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许福也不知道。
不过在许周死亡的当天,许福却是最后一个见到许周的人,据他所说,那天晚上许周与家人吃过晚饭,然后他就自己一个人回到书房。
这也是许周多年来的习惯,他在晚饭后都喜欢一个人练习半个时辰的书法,许福曾经是许周的书僮,又在许周身边伺候多年,当然知道他这个习惯。
而且许福记得十分清楚,那天傍晚许周回到书房练字,许福还亲自帮他磨了墨,然后这才退出书房,当时许周的心情也十分不错,甚至还让许福给他准备宵夜。
然而就在许福准备好宵夜后,亲自端着宵夜再次来到书房时,却见到许周整个人吊在房梁上,早已经气绝身亡。
本来上面这些都记录在案宗里,但许福却交待了之前没有告诉任何人的几个细节,第一个细节就是许周的字并没有写完,而是只写了寥寥几个字。
另外在书桌上有两个茶杯,似乎之前有人来书房见过许周,所以才打断了许周练习书法,只是让老管家许福感到奇怪的是,茶壶与茶杯里都是空的,要知道茶水是他之前就准备好的,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喝完。
上面这些情况也引起了许福的怀疑,于是他在报案之后,立刻将府中的下人召集起来,然后仔细的盘问,结果据下人交待,他们曾经见到许周的弟弟许庆曾经去过书房,但却没有人注意到他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不得不说许福的确是个十分细心的人,竟然在许周死后还能注意到这些细节,而且还找到一个曾经在许周死前出现在书房的人物许庆,这让李节也一下子锁定了这个嫌疑人。
“驸马,这是许庆的资料!”正在这时,只见黄化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然后将一叠厚厚的资料放到李节面前道。
李节也立刻打开这些资料查看,结果当看到许庆的情况也是一皱眉,相比许周这个精明强干的兄长,许庆简直就是个五毒俱全的人渣,以前许家没有发迹时,许庆倒还知道收敛,可是自从他妹妹的女儿成为皇后,许庆就以皇亲国戚自居,做事也少了许多的顾忌。
不过许庆虽然是个混蛋,但幸好还有许周这个大哥管着,平时倒也不敢做的太出格,不过仗势欺人这种事却没少做,有时惹到不该惹的人,还是许周帮他擦屁股。
“咦?许庆好赌,他在外面有大量的赌债?”资料上的一条记录引起了李节的注意。
“不错,许庆好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许周还帮他还过不少的赌债,不过后来发现许庆实在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所以干脆也不管了,后来许庆曾经多次求许周帮自己还债,但都被许周拒绝了,为此许庆在背后没少说许周的坏话。”黄化立刻回答道。
李节听到这里也再次露出沉思的神色,据之前的管家许福交待,许庆当时就借住在许周府上,好像是为了躲债,毕竟许周好歹也是三品大员,一般人也不敢真的跑到他府上要债。
“许庆人呢?”李节立刻追问道,之前许周的家人都被抓了起来,但并不包括许庆,毕竟他们兄弟早已经分家,就算许周真的犯了贪污受贿罪,也牵连不到许庆头上。
“许庆并不在京城,家里也没人,我已经让人去查了,估计很快就会有结果。”黄化也再次回答道,说话时脸上也带着兴奋,毕竟这件案子终于有了进展,他这之前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很好,
找到人立刻带他来见我!”李节当即命令道,这个许庆绝对是个十分关键的人物,只要能找到他,案子也许就可以破了。
“是!”黄化答应一声,随后他忽然又露出犹豫的神色,过了片刻这才武器道,“驸马,皇陵卫现在还封锁着各个衙门,那些官员也因此怨声载道,甚至有人说要上书弹劾驸马,所以您看是不是……”
“别管他们,封锁绝不能放松,这次我进城已经打草惊蛇,如果现在放他们离开,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至少在找到那个许庆之前,绝不能放任何人离开,特别是户部和都察院那里,你们一定要给我盯紧了!”李节却是神情坚定的道。
这次的案子肯定牵扯到不少人,所以李节根本不能给他们商量和反击的时间,现在封锁了各个衙门,他们就只能各自为战,到时找到了许庆,也许案子就破了,而他也可以直接派人将涉案的人全都抓起来。
“这……好吧!”黄化看到李节态度坚决,最终也只得点头道,反正南京这边的各个衙门也大都失去了权柄,现在只能摆摆样子,所以封锁各个衙门的影响也并不大,一切还是以查案为重。
第五百四十一章
太仓
南京城西靠近孝陵的位置,这里是南京太仓的集中地,三十多座太仓中,有十几座都在附近,因为南京西边靠近长江,水汽太重,所以粮仓都修到了东边,便于粮食的保存。
李节率领着一支人马飞奔而来,很快在一座太仓的营门前停下,随后一群人甩鞍下马,跟随李节一同而来的御史王茗也立刻帮着介绍道:“驸马,这座太仓是所有太仓中失窃最严重的一座,里面的粮食几乎少了一半。”
李节下马打量了一下眼前这座太仓,只见门外有军队驻守,里面也紧密排列着一座座的圆形谷仓,看起来规模不小,据他事先了解到的情况,这里是南京最大的太仓之一,平时可以存储五十万石以上的粮食。
“这里的主官呢?”李节很快收回目光,然后向王茗问道,太仓粮食失窃,就是王茗查出来的,所以案子最初就是由他负责的。
“管理太仓的大使和副使已经被看押起来了,不过他们却咬死了不肯松口,到现在都没有交待他们的上家是谁!”王茗声音凝重的回答道。
其实这次的太仓粮食失窃案,说好查也好查,因为像这么大规模的粮食失窃,肯定有不少官员参与其中,特别是管理太仓的大使与副使,他们做为执行人,肯定也参与其中,所以王茗第一时间就将各个太仓的主官全都抓了起来。
不过这些官员却一致对外,无论王茗怎么审问,他们就是不肯交待,而且王茗在审讯之时,也受到南京各个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也不敢对官员用刑,自然也审不出什么。
“哼,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太祖皇帝这一迁都,什么妖魔鬼怪都跳出来了!”李节闻言也是冷哼一声,他就知道会发生这种情况,所以他进京的第一件事,就是封锁各个衙门,将所有官员都软禁起来,什么时候查清楚了案子什么时候再放开。
“走!进去看看!”李节说完迈步就往里走,王茗与黄化也立刻跟上。
太仓里也早就得到消息,所以见到李节他们进来,立刻有几个小吏跟上前迎接,然后带李节他们参观一下太仓,而王茗也在一旁介绍,告诉李节这几个小吏都是从其它地方调过来的,原来的小吏也全都被控制了起来,不过小吏知道的有限,毕竟他们级别太低,上面的人根本接触不到。
几个小吏也都是小心翼翼的为李节他们解说,虽然他们是新调来的,但以前都是在粮仓做事,所以对太仓这边的情况也算了解。
李节也随他们看了一下这里的粮仓,结果发现其中有一半都是空的,就算是有些有粮食的粮仓,也并没有被填满,而且粮仓的储存也有问题,许多粮食都已经发霉变质。
不过相比粮食失窃,保存不善都只是一些小问题,随后小吏们取来太仓的账目,结果李节看了几眼就差点把账目撕了,因为整个账目都是混乱不堪,如果想要查清楚,恐怕需要组织大量的人手查上几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