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359


李节并没有再进去,毕竟这种年轻人的事,还是给他们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当然他也没有离开,而是站在院门外等候,打算看看两人最后能谈出什么结果来?
其实李节现在对这件事已经抱着一种相当乐观的态度了,笛儿对朱有炖也并非全无好感,只是之前因为觉得自己与朱有炖之间的感情来的太来平淡,所以心有不甘,但现在两人的感情已经有了波折,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笛儿的心态。
至于朱有炖这边就更不用说了,李节早就看出来他是真心喜欢笛儿,正所谓男有情女有意,只要两人把话都说开了,那么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李节在外面等了大半个时辰,如果不是听到房间偶尔传出说话的声音,说不定他都要忍不住闯进去了,最后终于只见朱有炖一脸傻笑的从房间走了出来,李节也立刻快步上前问道:“怎么样,笛儿怎么说?”
“笛儿被我说动了!”朱有炖傻笑着回答道。
“真的?笛儿答应与你订婚的事了?”李节听到这里也露出惊讶的神色,之前笛儿还只是对朱有炖有好感,现在忽然就答应了订婚的事,这也未免转变的太快了吧?
“那倒没有。”朱有炖立刻摇头道。
“那你高兴什么?”李节无语。
“笛儿虽然没有答应马上订婚,但却答应与我继续接触,增进我们之间的感情,甚至她还答应明白带我游览京城。”朱有炖再次兴奋的回答道。
李节听到这里也终于松了口气,这才符合他之前的判断,不过笛儿能答应这些,也已经意味着她开始正视自己与朱有炖之间的感情,而且还愿意与朱有炖外出游玩,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去书院,这可是一大进步,毕竟书院人多眼杂,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单独相处,而外出游玩就完全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李节当即拍了拍朱有炖的肩膀道:“有炖,笛儿能答应这些,说明她已经初步的接纳了你,不过接下来你也要努力了,能否让笛儿答应订婚,就看你日后的表现了!”
“姐夫放心,我日后一定不会让你和笛儿失望的!”朱有炖再次兴奋的道,他现在恨不得时间过的快一点,好让明天早点到来,这样自己就能与笛儿单独相处了。
看着朱有炖兴奋的模样,李节也不禁心中暗笑,当下再次勉励了他几句,这才让人送他回去休息,而他自己则又来见笛儿,却没想到笛儿见到他却是脸色羞红,然后“呯”的一声将他关到了门外,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
“现在竟然还知道害羞了,小时候尿床跑来挤到我床上赖着不走怎么不知道害羞?”李节也有些无奈的嘟囔一声,不过他也没有再叫门,毕竟笛儿现在已经是大姑娘了,现在已经有心上为了,说不定再过段时间,笛儿就要嫁人了。
一想到自己唯一的妹妹就要嫁人,李节忽然又感觉心中有些酸涩,之前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的小妹妹日后就要成为别人家的人了,而且她如果嫁去开封,虽然开封与京城离的不算远,但也不近,恐怕日后想要见面也不容易了。
“嫁人难受,不嫁人也难受,看来以后还是不要女儿了!”李节这时感叹一句道,幸好自己现在只有一个儿子,暂时没有女儿,他可不想再经历一次嫁女之痛了。
李节回到家中,朱玉宁也立刻来打听情况,李节也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当得知笛儿也终于想通了之后,朱玉宁也同样松了口气道:“总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有炖的一片痴心也没有白费。”
“是啊,有了这次波折,希望他们日后能够更加珍惜这段感情吧!”李节也感慨万分的道。
接下来的几天里,笛儿与朱有炖也是早出晚归,感情也是突飞猛进,连朱允熥都看出两人的关系有了极大的进展,甚至还想急着禀报给老朱,将他们的婚事早点定下来,但却被李节制止了,因为如果订婚,朱有炖恐怕就要回开封,在成婚之前两人恐怕很难再见面了,所以还是让他们多一些时间相处。
这天上午,李节正准备进宫查看一下土豆与玉米这些高产作物的生长情况,以便开春后在京城试验种植,却没想到忽然有消息传来:晋王朱棡被押解进京了。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克扣
“姐夫,晋王进京了,咱们怎么办,要不要去皇爷爷那里添把火?”朱允熥面色狠厉的开口道,提到朱棡时,他也是直接称对方为晋王,言谈之中也没有半分的尊敬,毕竟是对方先向他下手的,他自然也不会再顾念什么叔侄之情。
“千万别去,陛下早就决定了对晋王的处罚,咱们再去说什么做什么,也不会改变陛下的想法,甚至只会适得其反!”李节闻言却是立刻劝阻道。
“可若是什么都不做,我总感觉有点憋屈,胸口中的那股恶心也出不来!”朱允熥却依然气呼呼的道,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那种凶险,更害的李节受伤,虽然李节一直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但朱允熥心中依然十分愧疚。
李节能理解朱允熥的想法,不过还是开口劝道:“允熥你的想法我十分理解,但你仔细想一想,现在陛下的身体不太好,晋王之前的事,已经让陛下十分伤心了,若我们不管不顾的再去闹一番,只会让陛下更加难过,万一因此让陛下的身体恶化,那咱们不就是大明的罪人了吗?”
“这……”听到李节拿老朱的身体情况说事,朱允熥也终于露出犹豫的神色,过了好一会儿这才无奈的一拍桌子道,“罢了,为了皇爷爷的身体着想,我就暂时把这口恶气咽下,日后有机会再找晋王算账!”
“这就对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更何况晋王这次进京之后,很快就会被发配到吕宋,以吕宋那边的情况,日后肯定少不了朝廷这边的支持,所以你若是想要报复,日后有的是机会。”李节这时也笑着上前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道。
“对了,晋王现在住在哪里?”李节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再次开口问道,一般亲王进京,都有专门的驿馆让他们居住,不过晋王这次犯了大错,在安排上可能会有些不一样。
“嘿嘿,一提到这件事我倒是十分高兴,晋王刚来到的京城,皇爷爷就罚他去太庙跪着了,到现在都没有出来。”朱允熥当即兴奋的笑道。
“太庙?”李节闻言也摸了摸下巴,让朱棡去老朱家的列祖列宗面前跪着,也算是一种惩罚手段,不过这也意味着老朱把这件事当做是家事来处理,倒也适合老朱之前的决定。
“对了,这次不但晋王来了,晋王的家眷也全都来了,而且他们似乎对晋王受到的处罚颇为不满,都吵着想见皇爷爷喊冤,另外我听说他们私下里联络其它亲王,想帮着给晋王求情。”朱允熥忽然又想到一件事,于是再次开口道。
“无妨,这些人恐怕都不知道晋王做了什么,他们这么做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这些都是无用功,对晋王的处罚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李节闻言却是毫不在意的道。
“这倒也是,估计晋王的家眷日后也会一起送到吕宋去,现在他们蹦跶的再欢也没用!”朱允熥闻言也点头道。
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下人的声音传来道:“启禀驸马,宫中来人,说是陛下召您进宫!”
李节与朱允熥闻言也不禁对视一眼,随即就见朱允熥兴奋的道:“姐夫,这肯定是皇爷爷要和你商量处置晋王的事,到时你可不要心软,同样是去吕宋,可是去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
“晋王好歹也是陛下的亲儿子,就算我再怎么劝,陛下恐怕也不会太亏待他,所以你就别想了,如果你真的气不过,不如就和我一起去见陛下,看看陛下会说什么。”李节无奈的摇头一笑道。
“去就去,我倒要看看皇爷爷要如何把晋王送到吕宋?”朱允熥当即站起来道。
当下李节与朱允熥一同乘车进宫,很快就来到乾清宫,而当他们两人进到大殿时,却发现朱标也在这里,于是两人也分别上前行礼,然后站到了朱标身边。
只见老朱半躺在矮榻上,精神依然不太好,甚至有些萎靡,这也是李节一直说老朱身体不太好的原因,其实老朱并没有什么病,只不过身体自然的衰老,精神也越来越差,这点御医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老朱抬眼看了一下李节和朱允熥,随后这才开口道:“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想商议一下晋王去吕宋的事,朕想依照当初老二去倭国那样,给他三卫兵马以为根基,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节和朱允熥听到老朱的话也不禁对视一眼,两人都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投向朱标,毕竟有朱标在这里,现在还轮不到他们说话。
不过说实话,李节和朱允熥对老朱的这个决定还是有些不太赞同,毕竟当初朱樉犯的错,远无法与朱棡相比,甚至朱棡在封地上犯的错,也并不比朱樉差多少,所以让他和朱樉有同样的待遇,简直太便宜他了。
只见朱标这时沉吟了片刻,最后终于上前一步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觉得此事不妥!”
“咦?”听到朱标竟然罕见的与老朱意见不同,李节和朱允熥也都是一脸惊讶的看向朱标,眼神中带着几分不敢相信。
“哦?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老朱闻言也眉毛一挑,眼睛也不禁睁大一些看向朱标问道。
“启禀父皇,吕宋与倭国不同,倭国再怎么弱小,那也是立国已久,甚至国力比之高丽还要强盛几分,相比之下,吕宋那边却只是一些部落小国,根本没有统一的大势力,所以儿臣觉得晋王完全不需要那么多的兵马!”朱标开口解释道。
虽然朱标的话看似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却不是那么回事,吕宋岛上的确没有强大一点的国家,但却环境恶劣,而且土人无法教化,清理起来更加困难,所以朱棡如果去了吕宋,肯定需要更多的兵马。
朱标之所以这么说,恐怕也是因为他心中恼恨朱棡派人刺杀朱允熥,所以才会故意的克扣派给朱棡的兵马。
第四百六十章
推迟一年的科举
朱标虽然是个仁厚之人,一般就算是冲撞了他,也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更别说他对自己的兄弟更是十分亲厚,但朱棡这次却是碰到了他的逆鳞,刺杀朱允熥真正的目标其实是冲着朱标来的,这也是朱标为什么对朱棡翻脸无情的原因,甚至连他这个兄弟都不认了。
老朱听到朱标的话后,脸上也露出几分沉默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道:“太子所言倒也有理,即如此,那就削减一卫人马,让他带两卫人马去吧!”
“父皇英明!”朱标这次没有再反对,旁边的李节和朱允熥也都是相视一笑,特别是朱允熥,更是心中感动,毕竟父亲这次为他出头,总算是让他出了胸中的恶气。
确定了朱棡去吕宋带去的人数,老朱又安排了一下朱棡去吕宋的日期与路线,对于这些,朱标并没有再提什么反对的意见,李节和朱允熥也都听老朱的安排,所以最后也十分顺利,确定了让朱棡在十天之后离京去吕宋,走的是太津出海,然后一路到达吕宋。
“好了,晋王的事就这么定了,太子留下,朕要和你商量一下今年科举的事!”老朱最后再次开口吩咐道。
朱允熥闻言立刻答应一声,然后拉着李节离开了,不过李节这时却是心中一动,之前迁都的时候,当年也正好是科举年,于是老朱就将科举推迟了一年,之前也都因此顺延,也就是说,今年的科举,本来应该是在去年,也就是洪武三十年举行的。
而提到洪武三十年的科举,却发生一件足以影响大明国运的大事,那就是南北榜案,也正是因为这件案子,老朱才定下了南榜与北榜分别取士,而在这件案子背后,则牵扯到一些更加深层的权力斗争。
想到这里,李节也不禁露出担忧的神色,本想留下说几句,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毕竟事情还没有发生呢,他总不能未卜先知吧?
另外李节也从来没有参与过科举,事实上像科举这种政治意味太过浓厚的事情,李节一向都是敬而远之,免得落人口实,所以现在如果忽然参与进来,恐怕也会引人怀疑。
所以最后李节虽然心中着急,但最后还是默默的离开了,至少现在还不是他插手这件事的时候,另外这件事的牵涉极大,就算是历史上的老朱,在处理这件事时,也十分的谨慎,所以李节也需要回去好好的考虑一下。
“姐夫你想什么呢,怎么刚才我和你说话你都没反应?”这时朱允熥忽然拍了拍李节的肩头问道,刚才他们一起上了马车,却没想到李节一直发呆,他连着问了几遍李节都好像没听见。
“啊?你说什么?”李节眨了眨眼终于从沉思中清醒过来,然后歉意的一笑问道。
“我问你有炖和笛儿的事情进展到哪一步,可你一直没反应,到底在想些什么事情?”朱允熥说到最后也露出好奇的神色,相比朱有炖和笛儿的感情进展,他现在反而对能让李节发呆的事情更感兴趣。
“有炖和笛儿一切进展顺利,如果不是有炖想多陪陪笛儿,恐怕我早就向陛下禀报,让他们两人早点订婚了。”李节笑着回答道,但却没有回答第二个问题。
“姐夫你别打算糊弄我,快告诉你刚才为什么发呆?”朱允熥却是不依不饶的问道,他太了解李节了,所以可不会轻易被糊弄过去。
“真没什么事,我就是在考虑晋王如果去了吕宋,会对南洋那边的局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李节无奈只能撒了个谎道,毕竟他总不能说今年的科举会发生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所有上榜者皆为南方人吧?
“真的?仅仅考虑这个问题就能让姐夫你那么入神?”朱允熥却还是有些怀疑的问道。
“当然是真的,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件事,南洋的环境虽然险恶,但也是一片富饶之地,特别是各个岛上盛产香料、黄金、木料等物品,全都是咱们大明急需之物,若是能将南洋开发出来,那我大明的国力将提升近倍!”李节一脸坦然的解释道。
“就算是如此,可以晋王的那两卫人马,在南洋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朱允熥眨了眨再次问道,对于这个问题,他之前还真没考虑过。
“你可不要小看了晋王,他本就擅长武略,就算只有两卫兵马,也足以成为南洋的一个霸主,而除了他之外,也只有楚王在安南,我现在最担心的,是随着楚王与晋王在南洋势力的扩张,万一发生冲突怎么办?”李节再次说道。
对于上面这些问题,李节可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之前曾经认真的思考过,之前朱棣在高丽,朱樉在倭国,两人的势力都扩张的极快,现在高丽和倭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朱棣最先转向,将目光投向美洲,据说朱樉现在也参与进来。
至于南洋那边,情况可能会好一些,毕竟南洋的面积广阔,朱樉与朱桢短时间内可能还不会起冲突,但随着日后的发展,双方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将大增,而到时大明只能充当一个调解人的身份,只是南洋那边遥远,大明的调解能否起到作用也未可知。
“姐夫你想的太远了,南洋那么大,别的不说,光是吕宋就不是晋王短时间内能掌控的,所以你也不要太担心了。”朱允熥却有些不太在乎的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事情虽然看似遥远,但提前做好准备总归是没有错的!”李节却是坚持自己的看法道,同时也算是给朱允熥提个醒,毕竟他可是很可能接替大位的人,这种事更要提前做好准备。
十天之后,朱棡带着家眷离京,在两人马的保护下赶往太津乘船出海,走的时候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而在朱棡离京的同一天,洪武年间最后一次科举也终于拉开了帷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