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359


李节和朱允熥走在太津的大街上,两人都换上了便服,身边只带了几个护卫,边走边欣赏着太津城的影响,虽然天气寒冷,但太津的街头上依然热火朝天,有些新店铺正在修建,有些店铺则叫嚷着招揽客人,更有小摊小贩沿街叫卖着一些小商品,使得整个街道看起来十分的热闹。
“相比京城,太津这里明明人口还不到京城的一半,可为何我总感觉这里比京城还要热闹?”朱允熥拿着一包点心边吃边向李节笑道,难得出来放松,所以他彻底的放下架子,甚至不顾形象的在等上买各种点心吃。
说起来朱允熥似乎也很喜欢吃甜食,而且他这两年似乎也胖了一些,这让李节也有些担心朱允熥,怕他也和朱标一样吃成了大胖子,现在朱标好不容易才把身上的肥肉减下来,但就算如此,朱标的身体还是不太好,特别是心脏方面的问题,根本没有治疗的办法。
“太津这边虽然人少,但却商业发达,到处都是做买卖的人,再加上这里对商业的管制也比较松,所以你才会觉得到处都是人,事实上如果算上港口的市舶税,那么太津这边的商科就已经越过京城那边了。”李节笑着解释道。
“这倒也是,而且太津这边的晚上也没有宵禁,现在天也快黑了,咱们等下找个地方吃饭,也趁机逛逛天津的夜市怎么样?”朱允熥再次提议道。
“太津不是没有宵禁,而是靠近港口那边没有宵禁,主城这边还是有宵禁的。”李节再次解释道。
太津因为是海港,晚上依然可以通行,所以港口那边是没有宵禁的,每到晚上时,港口那边就格外热闹,全城的商贩都会跑到那边做生意。
“我知道,其实我觉得主城这边的宵禁也可以解除,毕竟宵禁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现在天下太平,宵禁就显得有些多余了。”朱允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道。
宵禁的确是出于军事目的考虑,老朱是行伍出身,又喜欢立各种规矩,宵禁自然也不例外,比如老朱早就下旨,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这段宵禁时期如此外出,被抓住后要施在杖刑,也就是打屁股,一般京城是打四十下,其它城市打三十下。
当然宵禁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外出,有些官员有通行令,不受宵禁的限制,另外如果生了重病,或是生育、死丧这些是不受宵禁限制的。
“这话你还是和陛下说去吧!”李节闻言看了朱允熥一眼道,虽然他也觉得宵禁其实可以解除了,不过想要说服老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姐夫你说话可比我管用多了,要不还是你去说吧!”朱允熥嘿嘿一笑再次道。
“说的轻巧,你以为我以前没提过宵禁的事吗,不过陛下根本不理我这茬,不过想想也正常,陛下从乱世之中杀出来,早就习惯了对身边的任何事物报有警惕性,宵禁只是其中之一的表现而已。”李节白了朱允熥一眼,不过还是耐心的解释道。
其实李节说到这里也暗自叹了口气,因为他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说服老朱了,因为按照原来的历史,明年就是老朱去世的期限了。
想到老朱明年就要离开人世,到时整个大明的江山都将易主,这让李节也不禁感到有些迷茫,来到大明这么多年,他也早就习惯了上头有一个严苛的老朱,虽然老朱的心思难猜,而且有时还十分的固执,可正是有老朱在,整个大明的江山都像是铁桶一般牢固,至少李节从来没有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担心过,从而让他可以放开手脚一些想做的事。
“姐夫你想什么呢,怎么表情这么沉重?”这时朱允熥也注意到李节脸上的表情变化,于是好奇的问道。
“没什么,我有些饿了,咱们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吧。”李节勉强一笑转移话题道。
看到李节不说,朱允熥也不好再问,刚好前面就有一座酒楼,于是两人迈步走了过去,不过就在两人就在进到酒楼之时,却忽然只听旁边的护卫大叫一声“小心”,紧接着李节就右侧一支利箭向自己这边射来!
第四百三十七章
封锁消息
“小心!”李节看到射来的利箭也不由得大叫一声,伸手就将朱允熥推到一边,因为他明确的看到这支箭并不是冲着他来的,而是冲着朱允熥来的。
然而李节的反应虽快,但还是快不过箭支,他刚把朱允熥推到一边,就感觉手臂一痛,这一箭竟然射中了他的右手臂,这让他也惨叫一声,手臂也立刻没了力气。
这时护卫也终于反应过来,当即上前将李节与朱允熥团团围住,虽然两人身边带的护卫不多,但其实还有不少护卫在暗中守卫,这时也全都飞奔而出,直扑射箭的位置。
“姐夫你怎么样?”朱允熥这时也吓懵了,等到摔倒在地才反应过来,当即跳起来扶住李节关切的问道。
“没事,只是手臂中了一箭,现在使不上力气。”李节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道,幸好刺客只射了一支箭,所以才能让他推开朱允熥,如果多来几支的话,说不定他们两人恐怕就要死在这里了。
很快前去寻找刺客的护卫就带着一个人飞奔而来,确切的说应该是一具尸体,只见一个护卫头子满脸是汗的向李节两人禀报道:“殿下、驸马,刺客已经自杀身亡了,看来应该是个死士!”
“封锁街道!一查到底!”李节面色严肃的命令道。
“是!”护卫头子答应一声,立刻就下令手下封锁街道,当然只靠他们这点人肯定不行,不过他们有权调动当地的官府力量,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如果查不清楚的话,当地的官员也要跟着一起倒霉。
朱允熥却急着让人找大夫,然后让大夫给李节看伤,很快就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大夫被护卫架了过来,仔细的查看了一下李节的伤口后,确认箭上没毒,而且伤势也并不严重后,朱允熥这才放下心来。
随后大夫为李节拔箭,并且包扎伤口,痛的李节也是汗水直流,毕竟他还是第一次受这种伤,不过这种箭伤倒不是很严重,毕竟只是射中了手臂,用上药后血也很快止住了,估计过一两个月就能完全长好,到时可能会留下一个伤疤。
不过箭伤虽然不严重,但这件事却极为恶劣,堂堂皇孙与驸马走在大街上,竟然遇到了刺客,这简直就是视皇家的威严于不顾,所以当地的官员在得知消息之后,也全都吓的全身冒冷汗,随即就跑来向李节和朱允熥请罪。
“允熥,你去见一见这些当地的官员,命令他们封锁消息,哪怕是调查刺客的来历也要暗中行事!”李节这时看着包扎好的伤口思索了片刻,这才向朱允熥吩咐道。
“为什么要封锁消息,我还想把当地官员臭骂一顿,然后让人大张旗鼓的四处调查,一定要将这个刺客的来历给调查清楚?”朱允熥听到李节的吩咐却一脸不解的问道,说到最后也露出恼火的神色,毕竟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敢刺杀他的人。
“这件事十分复杂,刺客不会无缘无故的刺杀我们,背后肯定有指使的人,甚至可能涉及到皇位之争,如果传出去,肯定会有辱皇家的脸面,这肯定不是陛下和太子想看到的!”李节十分直白的解释道。
朱允熥闻言也反应过来,那一箭明显是冲着他来的,而他身为皇孙,又以自己的表现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甚至可以说朱允熥很可能会成为朱标之后,也就是大明的第三任皇帝,所以这一次刺杀的背后极可能牵扯到一个涉及到皇家的阴谋。
“等一下,现在皇爷爷还在呢,如果真像姐夫你说的那样,那这些人也太心急了吧?”朱允熥这时忽然再次追问道,说句不好听的,就算老朱死了,那皇帝也是他父亲朱标的,而以朱标的年纪,完全可能做上几十年的皇帝,所以这些人针对朱允熥的确有些太早了。
“以前也许是,但现在却不同了,陛下的身体越来越差,这件事也根本瞒不过朝中的一些人,而太子的身体也一向不太好,如果陛下真的不在了,恐怕太子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太子,而到时你就是最可能的太子人选,所以这些人才会这么着急!”李节耐心的解释道。
早在老朱之前生病的时候,朝中本来平衡的局面就已经被打破了,也许表面上还保持着一种平静,但其实下面已经是暗流涌动,而这次的刺杀很可能就是其中一股暗流的表现。
“等一下,姐夫你说这件事会不会和大哥有关?”朱允熥这时也脸色严肃的再次问道,如果真像李节猜测的那样,那么最有动机刺杀自己的人就是朱允炆,毕竟朱允熥处处都压着朱允炆一头,如果他一死,那么朱允炆就是最大的获利者。
“不一定,以我的对允炆的观察,他恐怕并没有这个胆子,就算真的与他有关,也可能是有人背着他做这件事,毕竟他身边可有不少死之人。”
李节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再次说道:“另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件事与允炆无关,也许是别人故意这么做,从而挑拨你们兄弟之间的关系,甚至是让太子一系发生内乱,从而让自己渔利!”
“这倒也是,大哥虽然行事急躁了一些,但也不会这么鲁莽,毕竟我要是真出事了,他肯定是最大的嫌疑人,反倒是被人嫁祸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朱允熥闻言也不禁点了点头道。
“所以现在这个消息最好先封锁起来,让人暗中查探,另外你也要立刻派人给陛下送信,让陛下与太子来处理这件事!”李节再次开口道。
“好,我这就去办!”朱允熥当即也答应一声,说完转身就去外面见当地的官员。
李节看着朱允熥离去的背影,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更加严肃,这次的刺杀虽然是冲着朱允熥去的,但刺客只有一人,而且也只射了一箭,箭上也没有用毒药,从这些可以分析出,这次的刺杀似乎并不打算真的要朱允熥的命。
第四百三十八章
案情分析
李节和朱允熥遇刺,虽然李节在第一时间就下令封锁了消息,但却不知为何,这个消息却还是在短短几天内传了出去,一时间整个京城都为之震动,太津周围的驻军立刻进城接管了城防,李节和朱允熥的住所也增加了重重的守卫。
紧接着老朱也派来了负责查案的人,顺便催促李节两人快点回京城,毕竟他们呆在外面老朱实在不放心,而且这个负责查案的人李节还认识。
“谢兄!没想到你竟然亲自来了?”李节见到来人也不由得惊讶的道,来人正是大理寺少卿谢旺,之前银行被盗案的时候,就是他和李节一起办的案。
“驸马你的伤势怎么样,陛下听说你受伤后也十分着急,立刻就让我们大理寺前来办案,顺便督促你们快点回去。”谢旺也十分关切的上前问道。
“有劳谢兄了,不过我的伤并不要紧,至于这次的案子,恐怕有点麻烦。”李节说着伸手请谢旺坐下,他另一支手臂现在包扎的像个粽子似的,暂时还不能动。
谢旺这时向朱允熥行了一礼,然后这才坐下来问道:“能让驸马都说麻烦的案子,肯定不简单,事实上来之前我也做好了准备,毕竟竟然有人敢行刺驸马和皇孙,简直是胆大包天,陛下也命我们务必要找出幕后的真凶!”
“恐怕很难!”这时朱允熥也插嘴道,“那个刺客一击不中,立刻就自刎而死,而且身上没有任何的线索,后来我们全城搜查,也只找到他住的客栈,结果据客栈的掌柜说,这个客人在一个月前孤身一人住进客栈,期间也没有见他与外人有什么接触,甚至连他的口音都听不出来,可以说我们现在对这个刺客都还一无所知。”
“这么干净?”谢旺听到这里也露出震惊的神色,他办案多年,最怕的就是这种连行凶者身份都搞不清楚的案子,特别是对方似乎还是外地来的,这下想查都无从查起。
“谢兄,这个刺客来历神秘,不过客栈那边虽然没见过他与外人接触,但并不意味着他真的没有与人接触,事实上这个人虽然住在客栈,但也经常外出,掌柜的也不知道他去干什么。”
李节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这个人在住进客栈时,身上也没有携带武器之类的东西,弓箭这么大的目标,就算是用布包着也十分明显,所以他应该没有带进客栈里,而是后来从其它地方拿到的!”
李节的分析也让谢旺有了思路,只见他这时眼睛一亮道:“还有殿下与驸马的行踪,他是怎么知道的,难道是有人为他通风报信,否则他怎么可能提前在殿下与驸马经过的地方行刺?”
“不错,那天我们外出并不是计划中的,而是临时决定的,而且我们也只是在城中随便转一转,也没打算去哪里,可是刺客还是找到我们,显然是有人在暗中监视我们,然后再给刺客通风报信!”朱允熥说到最后也气的直咬牙。
刺客虽然只有一人,但如此准确的刺杀行动,绝不可是一个孤狼刺客能完成的,背后肯定还有人给他提供武器,甚至指明李节两人的位置,所以这个幕后真凶在太津城中肯定有不小的势力,否则根本不可能实时监控李节两人。
“对了,凶器在哪,能不能让我看看?”谢旺这时再次开口问道,他办案的经验丰富,有时能从凶器上分析出一些问题。
“当然可以,这件案子本来就要移交给谢兄,凶器和刺客的尸体都在驿馆里,我们陪谢兄一起去看看吧!”李节这时也站起来道,虽然发生凶案应该交由当地官府处置,但这件案子特殊,又牵扯到皇族,所以案子一直由李节亲自处理,当地官府只能听从他的调遣,连办案的地点都搬到了驿馆这里。
李节说完站起来,与朱允熥一起带着谢旺出了房间,然后来到前厅旁边的一个房间,这里被临时改成停尸间,之前的刺客尸体就被暂时停放在这里,反正现在是冬天,尸体也不用担心腐烂。
这个房间存放着重要的证物,当然也有守卫重重把守,李节带着谢旺进到房间,只见一具尸体蒙着白布放在台上,旁边则摆放着一张弓和一把匕首。
李节亲自走上前,然后掀开尸体上的白布,露出下面的尸体,只见这个刺客是个身材不高的中年人,因为死后皮肤发青,看起来有些狰狞,但其实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个中年人相貌普通,属于扔到人堆里都找不到的那种。
“谢兄请看,这个刺客不但相貌普通,衣着也十分常见,几乎没有任何的特征,之前他藏身于街道一侧没建成的店铺二楼,朝我们射了一箭,随后就用匕首割断了自己的喉咙而亡,除了这两样凶器外,再无其它异常的东西!”李节这时指着尸体与凶器介绍道。
谢旺闻言也走上前,只见他先是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尸体,特别是尸体脖子上的伤口,然后又拿起匕首比对了一下,甚至还检查了一下尸体的手掌,用手量了一下尸体的手臂。
“伤口与匕首一致,而且是一刀断喉,说明凶手自杀时十分果决,没有任何的犹豫,另外这个人手指上有老茧,两只手臂也粗细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此人应该经常练箭,而且惯用右手开弓!”谢旺将自己观察所得讲了出来道。
弓箭可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使用,经常练习弓箭的人,不但手指上会磨出老茧,而且手臂的粗细也不一样,只是这种差别很小,一般人不会注意到。
“谢兄果然厉害!”李节听到谢旺的分析也十分佩服的道,这些他还真没注意到,甚至连验尸的仵作也只发现了一小部分,由此可知,谢旺这个大理少卿也的确是有真才实学。
“驸马谬赞了,在下也只是办的案子多了,有了一些经验而已。”谢旺十分谦虚的道,说完又拿起那把最重要的弓仔细观察起来。
第四百三十九章
线索
“好弓!”谢旺刚把弓拿起来,就禁不住夸赞一声,弓这种武器的技术含量很高,不但需要弓手长时间的练习,另外制作一张弓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弓身甚至需要几层材料粘合在一起,才能达到需要的强度。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弓的质量也是千差万别,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认出弓的好坏,而谢旺拿起这张弓时,就感觉弓身入手沉重扎实,绝对是一把精良之作,要知道大明是不禁民间持有弓箭的,像这种弓,放在市面上最少也要上百两银子。
“的确是张好弓,衙门里有经验的捕头也说,像这种好弓,一般都出自有名的工匠之手,需要花费数年之力才能制成,不过这张弓上没有明显的标识,只能看出是张新制的弓,所以也根本找不到制作它的人。”李节这时也在旁边补充道。
谢旺听后也点了点头,随后又拿起旁边的匕首,仔细观察了几遍后再次道:“相比这张弓,匕首就显得十分普通了,不过这把匕首多有磨损,显然是主人常用之物,而且匕首矮小,随身携带也十分方便,所以我猜测这把匕首应该是刺客自己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