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359


“当然要吃,不过这东西要怎么吃?”老朱再次兴奋的道。
“这土豆怎么吃都行,即可以蒸也可以煮,甚至还可以拿来做菜……”
“不用那么麻烦,就直接煮熟了吃,尝尝它本来的味道怎么样!”老朱没等李节说完,就开口打断他道,既然是第一次吃土豆,当然要尝一尝它的原味。
李节听后也没有反对,本来他是想把土豆带到御厨房去做的,不过老朱兴致来了,却让人把炉子抬进来,直接就在大殿里烧开了水,洗好的土豆也丢进锅里,煮了不一会后,土豆的香气就散发出来。
李节亲自捞出土豆,老朱也不怕烫手,更没有剥皮,直接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很快就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没什么味道,但却和馒头一样,吃下去能饱腹!”
朱标与朱棣等人也学着老朱的样子,拿起土豆尝了一下,结果发现这煮熟的土豆的确没什么味道,但也不难吃,甚至仔细品尝的话,还有一丝丝的甜味。
“陛下,土豆煮熟之后,甚至可以代替面粉和大米这些主食,而且这东西即可以当饭也可以做菜,如果陛下不嫌弃的话,我来做几道菜请陛下品尝一下如何?”李节这时也来了兴致,当即再次建议道,煮熟的原味土豆他实在吃不下,还是做成菜味道更好一些。
老朱让儿孙们把煮土豆吃完,毕竟这东西如此珍贵,当然不能浪费,随后这才点头道:“行,那你就露两手厨艺,让我们看看土豆能做出什么样美味来?”
李节当即答应一声,然后就挑了一些土豆洗净,直接在大殿上开始烹饪起来,他先是做了个最简单的醋溜土豆丝,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一道家常菜,然后又炸了薯条,顺便用了个羊肉炖土豆,本来他也想用牛肉,可惜老朱早就下过命令不许吃牛,虽然私下里有不少人依然吃牛肉,但在老朱面前李节可没这个胆子。
李节用土豆做了八道比较家常的菜,老朱本来想等李节做好了再一起吃,不过闻着土豆的香味,他也忍不住提前尝了一下,朱标与朱棣当即也不客气,结果李节每做好一盘,很快就被抢食一空,他自己只能趁着做的间隙尝了两口,这并不是因为李节的厨艺好,而是土豆太过新奇,所以才引得这些人食欲大开。

第四百二十五章
利益分配
亲眼见识了土豆的产量,又亲口品尝了一顿土豆大餐,老朱等人对土豆也再无任何怀疑,更加绝妙的是,土豆这东西不但不挑地,而且还十分耐干旱贫瘠,特别适合在北方生长,而大明北方正是缺粮的地区,甚至一直需要从南方调粮。
可以说土豆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大明的最佳礼物,所以老朱也是对土豆赞不绝口,当即让李节将所有收获的土豆小心的储藏起来,等到明年加大种植规模,争取早日推广出去。
李节对土豆也极为上心,而且老朱要是把土豆交给别人,恐怕他也不会放心,所以十分干脆的答应下来,而且他还主动提议,可以用一小部分土豆栽种在温室之中,试试能不能育种,如果能的话,那将大大加快推广的速度,这也得到老朱的同意。
“老四,土豆是你派人取回来的,按说应该由你来做主,不过这东西实在太重要了,所以我就不客气了!”老朱这边都安排好了土豆的用处,这时才忽然想到朱棣,于是这时也转向他开口道。
如果放在以前,老朱肯定不会这么说,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儿子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所以他根本不会说这些见外的话,不过现在却不同了,朱棣去了高丽,相当于已经分出去了,所以老朱也要照顾一下朱棣的心情,当然想让他再把土豆吐出来也根本不可能。
“父皇客气了,儿臣的东西就是父皇的东西,您不必和儿臣客气,不过等到日后土豆推广时,能不能给我们一批?”朱棣当然知道老朱的想法,于是也十分大方的道,当然他也不忘提出一个要求,毕竟粮食这东西谁都不会嫌多。
“没问题,明年育种之后,会优先给你们一批,到时还有张定边他们,朕绝不会吃独食的!”老朱也十分豪爽的道。
“谢父皇!”朱棣当即也开口道谢。
“咳,陛下,臣有一件想要禀报!”不过就在这时,只见李节上前一步再次开口道。
“什么事?”老朱笑着开口问道,这段时间他的心情相当不错,连脸上的笑容都比平时灿烂几分。
“启禀陛下,其实船队我们银行也有两成半的股份,所以……”李节说到这里也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表情,老朱只顾着给朱棣和张定边补偿了,却不知道之前朱雪晴以七万两白银的代价,买下船队四分之一的股份。
“银行什么时候掺和到船队里了?”老朱闻言却是一愣问道,这件事他还真不知道。
“启禀父皇,之前儿臣手头有点紧,所以从银行借了点钱,于是抵押了一些东西。”朱棣这时也不好意思的上前解释道,如果李节不提这件事,他也都快忘了。
“原来如此,那倒是巧了,银行既然也有份,那也算是大功一件,日后朕必有封赏!”老朱大手一挥道,在他看来银行本就是帮自己管钱的,银行里也都是官员,所以只要给些赏赐就够了。
“谢陛下,不过臣以为只是一些赏赐还是不够的,银行毕竟是个管钱的机构,之前放出去七万两,如果现在不收回一点的话,以后也没办法向存钱的人交待啊。”李节这时却忽然开口诉苦道。
“你想怎么收回,船队虽然换回不少的金银,可是早就分给船员了,难道你们还想要回来?”老朱闻言也皱起眉头道,之前他封赏船员时,就知道了船队换来的金银都已经分出去了,虽然是笔不小的数目,但他也开恩直接赏赐给船员,反正不是自己的钱,他也只是动一下嘴,让船员们拿钱显得更加正当。
“陛下,土豆和玉米关乎天下万民的福祉,想来银行肯定也十分愿意献给陛下,那些金银就算是给船员的报酬,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一些种子,还请陛下将这些种子交给银行来处置!”李节这时笑眯眯的开口道。
在船队带回来的种子中,有不少都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别的不说,辣椒就是一味极其重要的调味料,而且它本身也是种蔬菜,如果银行能掌握辣椒的种植,必定能给银行带来相当大的经济收入,收回之前投出去的七万两白银肯定没问题。
“等一下,你们银行只点了两成半的份子,我手中还有两成半,另外张定边手中还有五成,那些种子的收益也要有我们一份!”朱棣这时却忽然开口叫道,他不懂那些种子的用途,但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李节都想要的东西,肯定十分值钱,所以他也绝不能轻易放弃。
“四叔,您和张老将军肯定会得到陛下的补偿,可是我们现在却还啥都没有呢,您总不能让我们做赔本买卖吧?”李节却苦笑着再次道,老朱既然拿了船队的肯定,以他的性子,肯定会在日后补偿朱棣和张定边,毕竟连船队的人都得到朝廷的封赏,更别说他们了,可是银行之前的投资却连一文钱都还没有收回来呢。
“你们银行不就是为父皇效力吗,而且土豆和玉米这很重要的作物,简直是万金难求,你们那点份点早就算进去了!”朱棣却毫不退让的道。
“好了好了,你们等下回去再分,这些事情朕就不参与了!”老朱这时却挥手打断了两人的争吵,他拿走了收益的大头,其它的东西也就不好意思再参与了,当然如果银行能争取到一些利益也不错,毕竟银行本就是他家开的。
看到老朱开口,李节和朱棣也停止了讨价还价,老朱趁着他们都在,于是几人就又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一些计划,比如对美洲的探索计划,这可是重中之重的事,老朱已经从土豆身上看到了美洲的重要性,当然也要加入进去,所以老朱也直接问起什么时候再组织第二支前往美洲的船队?
面对这个问题,只见李节和朱棣却是相视一笑,因为两人之前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而且也已经有了一个共识,现在既然老朱问起,那不如将老朱也拉进到这个共识之中!
第四百二十六章
美洲公司
“公司?”老朱听完李节对美洲下一步的计划,脸上也露出沉思的神色。
成立一个公司是李节早就与朱棣商量好的事情,主要是由银行牵头,吸引一些民间的资本加入,这样朱棣和张定边那边有人有势力,而银行这边有钱,一个公司的架子也就搭了起来,日后定然能让这个公司成为历史上最有实力的公司之一。
不过李节觉得公司的结构还是太简单了,因为整个公司看似股权复杂,但其实只有两部分势力,一部分是朱棣与张定边,他们把持着公司的运营,另一部分则是银行,他们把持着公司的资本,所有人都知道,两只角的结构其实是不太稳定的,如果日后双方发生分歧,很可能会造成公司的分裂。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李节就想到了再引入一方势力,这样形成一个三角结构,从而达到互相牵制,使得公司的结构也更加稳定,刚巧老朱明显对探索美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就当场提了出来。
对于李节的这种想法,朱棣也十分赞同,一方面是出于亲情,毕竟老朱可是他亲爹,做儿子,当然不能让自己的老爹失望,另外朱棣也是考虑到,美洲实在太过遥远,而且面积又大,光靠他和张定边,哪怕再加上银行提供的财力,恐怕也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将大批的人马送到美洲去?
“这个公司的想法很好,不过既然都已经有银行了,朕再介入进去是不是有些不合适?”老朱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开口问道。
“陛下放心,银行是银行,陛下完全可以用皇家的身份加入公司,日后从公司得到的收益,也将成为皇家的私产,不用进入国库,这样皇家手里有钱,办事也更方便!”李节笑着解释道。
银行已经不再是皇家的私人金库,而是开始成为大明统治机构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银行代表着大明的官方机构,老朱虽然是皇帝,但他也是皇族的大家长,皇家的家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国事,但其实也有一些区别,比如财务上就是分开的,所以老朱完全可以用皇家的名字投资公司。
老朱也明白李节的意思,甚至他也清楚李节之所以想要让他以皇家的身份加入,恐怕也是想给这个所谓的公司增加一重身份,毕竟就算是皇家私人的身份,在某些方面也代表着大明,因此这将为这个公司涂上一层皇家的保护色,日后无论是在大明,还是大明之外,都将得到很大的便利。
“父皇,儿臣觉得李节的话有道理,现在皇家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比如要组织那些皇族子孙去武学,也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这些都需要由皇家来出,所以……”
朱标这时忽然开口劝道,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心动的神色,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现在他接手了皇帝的大部分事务,也越来越感觉到钱财的重要性,甚至许多需要花钱的地方,都让他有种捉襟见肘之感。
“也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和李节他们去商量吧!”老朱这时大手一挥道,再次把事情交给朱标去处理,毕竟像这种比较花费时间的事,他可能等不了那么久,还不如一开始就交给朱标去处理。
“儿臣遵旨!”朱标当即也十分高兴的道,他相信李节的理财能力,甚至连银行都介入到公司之中,所以日后这个公司肯定能为皇家提供一个可靠又庞大的财路。
天色不早了,老朱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商谈,也露出几分疲倦的神色,于是朱标等也十分适时的告退离开,然后来到朱标的文华殿商议组建公司的具体事宜。
对于这个公司,朱棣十分直白的提议命名为美洲公司,反正当初的船队就是这么命名的,而且这个公司本来就是为了美洲才设立的,所以也十分的适合,朱标也十分赞同。
李节其实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因为在他看来,成立这个公司可不仅仅是为了开发美洲,另外南洋、天竺等地,也全都是他的目标,不过现在他也不方便说出来,而且公司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后公司的业务,所以他也并没有反对。
至于公司内部的构成,三人也商议了好久,之前李节就已经设计过公司的框架,只是现在多了皇家的加入,之前的设计就要推翻重做了,毕竟皇家可是一条大鱼,它的加入也将会对公司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最后经过三人的商议,总算是将公司新的框架设计了出来,银行这边是最简单的,因为银行只负责出钱,确切的说不是银行出钱,而是银行组织一批有钱人出钱投资公司,像开发美洲这种事,光是有钱根本玩不转,所以银行虽然出资最多,但也只能占据两成股份。
朱标代表的皇家却能给予更多的支持,比如技术上的支持,大明各地的造船厂,一些新式的造船技术,甚至日后蒸汽机成熟后,提供蒸汽船也并非什么难事,另外大明还有庞大的人口支持,毕竟想要开发美洲,肯定需要源源不断的人口,这点朱棣和张定边等人虽然能提供一些,但与大明相比却根本不值一提。
可以说相比技术,人口的重要性更加优先,而这点也只有大明才能提供,所以皇家的优势极其巨大,这也为他们争取到最多的股份,也就是美洲公司的三成。
至于剩下的五成,则由朱棣与张定边那边平分,这点也是朱棣来之前就和张定边他们商量好的,毕竟美洲是由他们牵头发现的,自然要占据相当的份额,另外张定边他们在海外定居之后,也不方便再回大明,所以许多事情都只能由朱棣代他们决定,在这件事上,他们与朱棣的利益是一致的,倒也不用担心吃亏。
公司的框架搭建起来了,李节三人也准备商量一下公司成立的具体事宜,不过就在这时,忽然只见有内侍快步走进来,向朱标送上一份文书,而当朱标打开看了一眼后,也立刻一拍桌子兴奋的道:“太好了,六弟果然不负重托!”
第四百二十七章
安南之变(上)
安南国都升龙城,胡季犛乘着象车走在大街上,街道两旁的行人见到他也纷纷跪拜,少数敢于站立的行人,立刻就会被护卫拖出去一顿毒打,敢于反抗者,甚至会被就地处死,人头也被悬于道路两侧,吓的街道上的人也都是脸色惨白,一个个见到他都是噤若寒蝉。
胡季犛看着下面这些满是敬畏的国人,脸上也露出满意的微笑,前段时间上将军陈渴真起兵造反,却被他轻易的镇压,这也便利他的权势达到一个顶峰。
也正是趁着这个机会,胡季犛干脆自称国祖章皇,穿黄色龙袍,住在仁寿宫里,连他现在脚下的车撵,也都是皇帝才能用的仪仗,连他的次子胡汉苍,也被他加封为太傅,可以说胡季犛现在已经算是称帝了。
当然胡季犛也知道,自己称帝的举动肯定会引来许多人的强烈反对,不过他已经不在乎了,这两年他加紧了篡位的步伐,方方面面都做好了准备,那些敢于反对他的贵族,也被他一个个消灭掉,所以在他看来,自己称帝的时机早就已经成熟了,现在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想到这里,胡季犛脸上也露出几分得意的神色,安南的大权已经尽数落在自己手中,虽然还有不少忠心陈氏的人在暗中想要反抗,可惜他们注定是要失败的!
然而就在胡季犛得意之时,忽然只听街道旁一声弓弦响,紧接着一支长矛船的弩箭就向他这边飞射而来,胡季犛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这支长矛一下子射中他的车撵。
只听“呯”的一声巨响,这支明显是床弩射出的弩箭一下子将胡季犛的车撵射的四分五裂,里面的胡季犛也是生死不知,这也把胡季犛的护卫吓的魂飞天外,立刻就有人高呼着抓刺客,同时也有人上前抢救胡季犛。
万幸的是,床弩虽然威力极大,但准头却不怎么好,胡季犛的车撵被射中,长矛般的弩箭也从胡季犛的面前穿过,带起的碎木屑打在他脸上,痛的他惨叫连连,随后从车上摔了下来,但却只是轻伤,并没有性命之危,这时也很快被护卫扶了起来。
不过埋伏在周围的刺客似乎也并没有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弩箭上,只听周围一阵喊杀声,紧接着就有无数支弓箭向胡季犛这边射来,另外还有数百名黑衣人从人群中杀出,目标直指胡季犛,显然这就是一次专门针对胡季犛的刺杀。
胡季犛刚站起来,就被一支箭射中了肩头,痛的他再次惨叫一声,幸好这时有护卫挡在他的身前,替他挡下后面的几只箭,这才让胡季犛逃得一命,也将他吓的一身冷汗,随即高呼着让身边的护卫保护自己。
很快有护卫拿着盾牌挡在胡季犛面前,这才让他暂时安全下来,不过周围杀出来的数百名黑衣人却是悍不畏死,这时一个个都像是发疯似的向他这边冲来。
胡季犛带的护卫虽然不少,但突然间遭到袭击,这时也乱了阵角,一时间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反而被黑衣人几次突破防线,杀到了胡季犛面前,如果不是他身边的护卫都是他培养起来的死忠,替他挡下不少的刀剑,恐怕胡季犛已经死在当场了。
不过就算是身边有死忠的护卫保护,胡季犛这边的情况依然十分不妙,因为这次针对他的刺杀显然经过精密的计划,不但有悍不畏死的死士,更有弓箭手从街道两侧不停的向他这边射箭,导致胡季犛这边的护卫不断的倒下。
更加糟糕的是,周围本来有许多围观的百姓,这时面对这种突发的情况,百姓们立刻尖叫着四散而逃,但这里偏偏是一处比较狭窄的街道,百姓又太多,导致街道竟然出现了拥堵,这样一来,后面正在赶来的援军一时间竟然杀不过来,这也为刺客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