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359


第四百一十九章
迎接
美洲号上,江船长与一位明军将领抱头痛哭,两人都没有想到能在这里遇到对方。
这位明军将领姓王,是海军中的千户,以前也是江船长在军中的好友之一,当初他去美洲之时,还曾经给几个朋友写信,告诉他们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测,请他们帮忙照顾一下自己的家人,其中就有这位王千户,却没想到自己还没回到大明就遇到了他。
正所谓它乡遇故知,这是人生四大喜之一,所以江船长两人自然是激动的抱头痛哭,引得周围的其它人也露出羡慕的神色,毕竟谁都有亲朋好友,江船长与王千户的相遇,也让他们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朋友。
好不容易等到两个大老爷们冷静下来,王千户也立刻问道:“老江,你们这是从美洲回来了?”
“不错,我们顺着洋流结果到了爪哇,遇到咱们大明的商船才知道位置,然后花了一个月才来到这里!”江船长也抹了把眼泪回答道,“对了,你们怎么在这里,这里好像是安南的海域吧?”
“这个……”只见王千户听到江船长的问题却露出犹豫的神色,随后这才嘿嘿一笑道,“不瞒你说,这次我们是跟随楚王殿下来安南公干,至于干什么我不方便说,不过很快你们就会知道了!”
江船长也是海军中出来的人,自然知道有些东西不能问,于是他也立刻转移话题道:“这几年朝廷那边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燕王那边呢?”
“放心吧,一切都好,这次楚王来安南,据说还和燕王有关。”王千户再次回答道。
听到一切都好,江船长也终于放下心来,随后这才问起自己的家事,王千户不但是他的好友,而且两人还是亲家,王千户的儿子娶了江船长的女儿,所以王千户对江家的情况也十分了解。
等到聊了几句家常后,王千户这才告诉江船长,自己是奉楚王的命令,盘查过往的船只,至于原因他没说,不过江船长大概也能猜到,肯定和楚王来安南的原因有关,当然这种事就不是他关心的了。
既然都是熟人,而且王千户也知道江船长他们是奉朱棣的命令去的美洲,船上肯定也没有问题,所以连盘查都免了,直接将他们放行。
江船长也知道王千户有公务在身,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两个老友互相告别之后,他也指挥着船队驶向琼州岛的方向。
只不过江船长他们并不知道,王千户事后把遇到他们的事先禀报上去后,很快就被朱桢叫去亲自询问,当得知朱棣派去美洲的船队竟然从自己这里经过,可他却与船队失之交臂时,朱桢也是又气又恼,当初他就听朱棣和李节提到过这支船队,本以为根本没有机会见到,却没想到老天给了自己的机会,却又让这个机会给溜走了。
当然朱桢如果立刻去追的话,其实还是能追上的,毕竟江船长他们的船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航行后,早就已经老化不堪,速度也十分缓慢。
然而很可惜的是,朱桢现在却根本走不开,因为安南的内乱已经爆发,他之前率领船队就驻扎在琼州岛,这两天才终于率军来到安南的海域,正准备率军登陆,直扑安南的国都升龙,这么重要的时刻,他根本抽不出身来,所以只能遗憾的错失了这个机会。
江船长根本不知道背后还有位亲王因为没见到他们而遗憾,不过就算知道恐怕他们也不可能回去,毕竟现在所有人都是归心似箭,想着早点见到朱棣交差,然后回家,毕竟从美洲带回那么多的黄金,如果不回家显摆一下岂不是白去一趟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船长在经过琼州时都没有停靠,而是直接到达了广州才停靠补充了一下补给,然后一路北上,本来他们是想先去高丽见朱棣的,到时由朱棣通知张定边,毕竟他们两人才是船队的主人。
却没想到船队到达登州时,却得知朱棣正在北京城为皇帝陛下祝寿,于是江船长他们商量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先去见朱棣,因为他们此行去美洲,张定边那边主要是为了寻找航线,从而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至于寻找美洲上的各种物产,则是朱棣的要求。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从登州转道去了太津港,然后在港口通报了自己的身份,虽然太津港的官员对探索美洲的事不太清楚,但事关朱棣,他们也不敢怠慢,于是立刻派人去通知朱棣,于是就有那天寿宴上一幕。
朱棣得知探索美洲的船队回来的消息后,也是又惊又喜,当即拉上李节和朱标,然后三人一起找到老朱,向他禀报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老朱正在前面的奉天殿接受百官的祝贺,猛然听到美洲的探索船队回来了,这让他也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随即就匆匆的结束了典礼,然后带着李节三人来到暖阁,想要询问一下详细的事宜。
然而让老朱失望的是,朱棣也是刚接到消息,而且报信的人只是说了船队回来的消息,并没有带来船队的具体情况,毕竟报信的人是太津港安排的,人家能带个信就已经不错了。
“老四,李节,你们两个辛苦一下,即刻动身去太津,清点一下船队带回来的东西,然后立刻上报给我!”老朱当即下令道,甚至连寿宴都不让李节和朱棣参加了。
“是!”李节和朱棣立刻答应一声,事实上两人也是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飞到太津,然后登到船上亲自清点一下船队的收获,特别是李节,他已经幻想着自己左手红薯,右手土豆的美景了,有了这两种高产作物,大明哪还需要担心粮食的问题?
朱棣与李节立刻出宫,然后骑上马飞奔着离开京城,寿宴上也有人发现李节和朱棣不见了,这也引得不少人暗中议论,猜测着李节和朱棣为何会在寿宴上消失?
第四百二十章
实在的好处
朱棣与李节骑着马一路狂奔,路上也几次在驿站换马,终于在晚上赶到了太津港,这时港口依然灯火通明,毕竟港口是没有宵禁的,特别是码头上更是通宵达旦忙个不停,即有连夜上下货物的船工,也有忙着做生意的小商贩。
不过李节和朱棣却没心情欣赏港口的夜景,两人在港口官员的带领下来到船队停靠的位置,船上的江船长等人也提前得到消息,这时也全都站在甲板上等候。
李节与朱棣迈步上船,进入眼帘则是一排排又黑又瘦的船员,虽然身上的衣服都已经换成新的,但饱经风霜的脸却写满了他们这一路的艰辛。
朱棣看着这些船员也露出震惊的神色,虽然他不知道这些人在海上经历了什么,但却知道这些人肯定都是九死一生才能回到大明,特别是他认识的江船长和李芳远,朱棣也是花了好大的劲才能从群中认出两人。
“属下参见燕王殿下!”江船长见到朱棣竟然亲自前来,当即也十分激动的上前行礼道。
朱棣急忙伸手将江船长搀扶起来道:“不必多礼,这一路你们辛苦了!”
一声辛苦了,使得江船长差点掉下眼泪,特别是想到路上死去的那些兄弟,更让江船长心中悲痛,不过他却还是强忍着眼泪道:“谢殿下体谅,属下与兄弟们虽然辛苦,但却不负使命,不但找到了到达美洲的航线,而且还带回殿下要求我们寻找的东西!”
“这个先不急,咱们进去慢慢聊!”朱棣这时也有些感慨的道,说到这里他又抬头看了看甲板上站立的船员,当即再次大声道,“各位兄弟们辛苦了,我知道这一路你们都是经历了千难万险,别的废话我朱棣不多说了,只请各位兄弟放心,我与朝廷都绝不会亏待各位兄弟,日后必会有厚重的赏赐送给各位!”
“谢殿下!”船员们得到朱棣的保证,一个个也都是激动的向朱棣行礼道,他们都是俗人,不懂得什么叫青史留名,也不知道什么叫流芳百世,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而这也是朱棣许诺给他们的。
看着这些激动的船员们,李节也有些感慨,本来他还想讲两句,让这些船员知道他们去美洲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意义,不过现在听到朱棣的话,却感觉自己打算讲的那些根本就是多余的,也不会有几个人愿意听,所以也就闭上了嘴巴。
许诺过好处之后,朱棣这才与江船长进到船舱,李节也跟了过去,进到里面朱棣这才立刻道:“怎么只回来三条船,另外两条船都遭到了意外了吗?”
“去的路上损失了一条船,另一条船则是留在了美洲……”
江船长把第二条船留下的愿意大概的解释了一下,朱棣听后也并没有说什么,他可以理解那些留在美洲不愿意回来的船员,毕竟从江船长等人身上就能看出来,这些人在路上几乎是九死一生,能回来简直太不容易了。
“这次船队的伤亡大吗?”李节这时也开口追问道。
“伤亡的确不小,最初损失的那条船只找到几具尸体,其它人估计全都没能活下来,后来我们也陆续损失了一些人手,有些人死于意外,有些死于疾病,有些则是和土人的冲突中被杀死的,更有不少人因此受伤甚至是残疾,算起来整个船队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手,现在剩下的三条船都没有满员。”
江船长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痛苦的表情,毕竟这些损失的人全都是他的兄弟,有几还是他从海军带出来的老兄弟,但这些却永远的留在了海上或美洲,死后都没办法回来。
“美洲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真的比大明要大上几倍?”朱棣这时忽然开口问道,美洲的情况都是李节一个人说的,虽然他相信李节,但有时候还是需要从别人口中证明一下。
“美洲的确是一片广阔的陆地,虽然我们只是在海岸边活动,但以我们的所见所闻,的确比大明要大上几倍,另外那里盛产黄金和白银,光是我们携带的货物,就换了不少的金银,不过为了激励船员,这些金银都分给船员们了,希望殿下不要怪罪!”江船长说到最后也再次向朱棣行礼道。
船队去美洲除了携带需要的物资,也带了一些比较通用的货物,比如棉布、瓷器等,这些东西有时候比金银还好用,不过这些货物其实是属于朱棣和张定边的,江船长他们却擅自将货物换成金银分给船员,事先也并没有得到朱棣的允许。
“无妨,这些都是船员们应得的,给我讲讲美洲的情况吧!”朱棣闻言却是毫不在意的一挥手道,
当初船队带的货物并不多,撑死也不过价值几千两白银,所以他并不放在心上,当然他并不知道,这几千两白银的货物,到了美洲却换来几十甚至几百倍的收益,这些都是他后来才知道的,为此也心疼了好多天。
“是,我们顺着洋流一出东行,路上经历了风暴也饥渴,最后好不容易到达美洲,结果遇到了美洲当地的土人,这些土人有些十分残暴,有些则十分友好……”
江船长将船队在美洲的经历详细的讲了一遍,最后甚至还拿出自己的航行日志,因为他们在美洲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有些事情他自己都记不清了,需要从日志上找到确切的时间。
李节和朱棣也听的十分出神,特别是李节,因为江船长讲的内容,许多都能与他所知的美洲相印证,特别是美洲土人的风俗习惯,也让他感觉有些熟悉。
“……在我们的船队到达疑似中美洲的区域时,遇到了当地的土人,并且发现了殿下要我们寻找的一样作物,那就是玉米,当地人以玉米为主食……”
“等一下,你们真的找到了玉米?”李节听到这里也一脸激动的打断了江船长问道,如果玉米找到了,那么是不是土豆、红薯和辣椒之类的作物全都找到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迟到的寿礼
看到李节如此激动的问起玉米,江船长也呵呵一笑道:“我们不但找到了玉米,另外还找到了土豆、辣椒等作物,当然也有一些作物没有找到,比如红薯、西红柿等作物。”
“太好了,这些东西都在哪里,能不能让我看看?”李节闻言也兴奋的大叫一声,其它的作物也就罢了,可是土豆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东西可以代替主粮,而且还可以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种植,有了这东西,也就意味着大明可以开垦草原上的土地了。
江船长已经知道李节的身份,看到他如此激动,当即让人把从美洲带来的物品抬进来。
很快有个人抱着箱子走了进来,而当看到这个人时,李节也愣了一下,对方这时也认出了他,不过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
李节知道李芳远被朱棣送到了船队中,只是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相见,甚至他之前觉得李芳远可能都不能活着到达美洲,毕竟相比其它人,他之前并没有航海的经验,说不定上船没多久,就可能死于各种意外或疾病,却没想到他不但活着,而且这位江船长对他还颇为信任,否则也不会让他接触这些重要的货物。
“参见殿下!”李芳远没和李节说话,但这时却向朱棣行礼道,毕竟他是朱棣亲自安排到船上的,而且还被朱棣安排了收集这些作物的任务,现在也总算可以向朱棣交差了。
“嗯,没想到你能活着回来,这次你干的不错,日后我会有其它的安排!”朱棣神情淡定的说道,刚才在甲板上他就认出了李芳远,所以并不像李节那么意外。
“谢殿下!”李芳远闻言也终于露出几分激动的神色,他这一次舍生忘死,为的就是搏一个出头的机会,现在终于得到了朱棣的肯定。
李节见到李芳远虽然意外,但这时却没功夫理他,只见他上前打开箱子,只见里面摆放着一个个整齐的袋子,里面是各种作物的种子。
看着这些种子,李节也再次露出激动的神色,当即上前亲自查看,其中最显眼的就是玉米种子,毕竟这东西在后世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另外还有其它的一些种子,有些李节认识,有些却完全不认识,毕竟除了他画的那些作物外,江船长他们把遇到的一些土人作物也带了回来。
不过李节翻了一遍却没见到土豆,这让他也皱起眉头问道:“怎么没见到土豆?”
“驸马有所不知,土豆发芽了,所以我把它们种到桶里了,就在甲板上!”李芳远立刻回答道,他们从美洲回来的时候,因为天气寒冷,土豆倒是可以存放,但是到达南洋之后,天气却炎热起来,土豆的块根开始变绿发芽,于是只能种到泥土里让它生长。
“带我去看看!”李节立刻说道,相比其它作物,土豆的重要性更加关键,毕竟这可关系到大明的北进策略,所以他必须要亲眼看到才放心。
李芳远答应一声,然后带着李节等人来到外面的甲板上,而在船舱的另一侧,一排木桶里装满了泥土,里面长着一丛丛茂盛的植物,正是李节朝思暮想的土豆。
“太好了!太好了!”李节快步上前,伸手抚摸着这些土豆的叶子,脸上也满是狂喜的神色,有了这些土豆,不但北方草原可平,而且困扰中原上千年的粮食问题也将得到解决,而粮食则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日后必将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强劲的推动力!
“竟然还真有土豆,这玩意真的能亩产上千斤?”朱棣这时也好奇走上前道,虽然李节给他的小册子中有土豆的详细介绍,可是亩产千斤的作物,实在超出了他的想像,所以在见到实物之前,他都不敢相信,甚至到现在都抱着几分怀疑。
“启禀殿下,土豆的产量的确很高,我们也是在美洲的一处土人部落中发现的它,当地的土人就以土豆为主食,一株土豆就能产出数斤,甚至是十数斤的块根,煮熟之后味道还不错,甚至土人还用这东西酿酒。”江船长这时上前介绍道。
“能酿酒那肯定能吃,一株土豆就能产数斤,这么说来一亩产个几千斤完全有可能了!”朱棣听到这里也兴奋的道,他虽然没种过地,但基本的农业知识还是了解一些的。
“殿下,这才是送给陛下最合适的寿礼,咱们现在就让人把这些土豆送进宫里,陛下肯定会十分高兴的!”李节这时忽然一拍巴掌大笑道,今天刚好是老朱的寿诞,如果能把这些土豆送给老朱,估计老朱能乐晕过去。
“好办法,可惜就算是连夜运送,恐怕也要明天才到,父皇的寿诞已经过去了。”朱棣说到最后也不禁有些可惜的道,如果船队能早一天到达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