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359


“问题?”李节听到这熟悉的话却是一愣,因为他想到之前楚王去登州时,也和他说过问同样的话,该不会朱橚也想问同样的问题吧?
“不知殿下想问什么?”李节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问道。
“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想问一下,老六之前在武昌呆的好好的,怎么忽然就去海上接管了一部分海军,甚至听说他还去了广州一带,这次父皇寿诞他可能都来不了?”朱橚再次开口问道。
听到对方与朱桢问的并不是同一个问题,李节也暗自松了口气,当即笑着回答道:“楚王的事是陛下亲自安排的,至于楚王离开的原因,这可就不是我能说的了,如果殿下真想知道,还不如去问一下陛下或太子。”
朱桢攻略安南的事属于军事机密,连朱橚都不知道,而且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安南那边也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胡氏随时都有可能发动夺权,所以朱桢才会赶到南方,朱橚说他去了广州,其实并不是,而是去了琼州,随时都能杀向安南。
看到李节明明知道却不肯说,朱橚对朱桢的行程也更加好奇,只见他踌躇了片刻后,忽然再次一笑道:“说起来这几年我们这帮兄弟也都是东奔西走,二哥去了扶桑,四哥去了高丽,现在六弟又去了南方不知道干什么,这次进京,三哥也被罚了,这让我现在也有些担心自己啊!”
朱橚说到最后时,也用一种别有深意的目光打量着李节,他说的这些事情,几乎都和李节有关,这让他也和朱桢一样,产生一种怀疑,那就是李节是不是看他们兄弟不顺眼?
第四百一十一章
皇族的问题
朱橚问李节的问题虽然与朱桢有些区别,但大概意思其实还是差不多的,这也很正常,毕竟他们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兄弟被李节一个个搞到境外去,他们自然会感到担心。
另外往更深一层想,李节可是朱标的女婿,现在老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可以说朱标登基的日子也越来越近,现在李节却把朱樉、朱棣这些手握实权的亲王,以各种手段搞到境外去,这到底是老朱的意思还是朱标的意思?
如果这只是老朱为了让朱标顺利继位,从而让其它亲王去境外的话,倒也情有可原,毕竟在老朱心里,本来就十分偏向朱标。
但如果是朱标指挥李节干的,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朱标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大度,甚至他可能早就对那些手握实权的兄弟产生了怀疑,所以才借李节的手来打击朱樉等人。
甚至朱橚已经想到,等到朱标登基之后,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收回他们这些藩王手中的权力?这也是朱橚最为关心的问题。
李节也一眼看穿了朱橚心中的想法,只见他淡定的一笑道:“周王殿下想多了,几位亲王离开大明,是因为他们有各自的理由,甚至燕王殿下还是自愿离开的,所以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是吗?那大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朱橚却再次皱起眉头追问道。
李节这时才忽然发现,朱橚这个人的性格看似柔和,但其实心思极重,哪怕对自己的至亲之人也报着一种怀疑的态度,难怪历史上他会想要造反,结果被朱棣发现后骂了一顿,这才让他老实下来。
当然朱橚的怀疑也并非全无道理,朱标没有老朱的能力与威望,坐上皇位后,肯定不会放心各地手握重兵的藩王,到时削藩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朱橚才会怀疑朱标现在就已经开始为日后的削藩做准备了。
“太子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不过殿下是太子的亲弟弟,完全可以自己去问太子!”李节直接把问题又甩给朱橚道,毕竟你有问题就去问朱标,他才不想掺和他们朱家兄弟之间的事。
其实李节也真的猜不透朱标心中的想法,有时他感觉朱标的心思似乎很简单,对兄弟也都是感情深厚,但有时他又感觉朱标的心思深如大海,让人琢磨不透,所以他也无法肯定朱标都在想些什么?
对于李节的回答,朱橚却是翻了个白眼,他要是敢去问朱标的话,哪还用得着来问李节?
监视各个皇族的人也很快到位,这些皇族进京之后,居住的都比较集中,所以倒也十分方便管理,只要有人外出,必定有专门的人上前跟随,名为保护,实为监视,如果这些外出的皇族有什么不法之事,立刻就会被这些人上前阻止。
当然李节的这种做法,也引起皇族的极大不满,一时间不少人都纷纷进宫,要么找老朱、要么找朱标告状,甚至还有几个公主、郡主,直接找到李节家里向朱玉宁告状。
然而对于这些人的告状,老朱是直接把人赶了出去,并且还警告他们最近老实点,别在京城给自己惹事。
至于朱标和朱玉宁父女二人,却全都是表面上答应的很好,转身就把事情丢到一旁,只是朱玉宁等李节回来后和他提了一嘴,夫妻二人谁都没有放在心上。
看到自己告状的事完全没有人理会,这帮皇族也终于清醒过来,李节敢这么干,肯定是早就猜透了老朱的想法,他们这些人虽然是老朱的儿孙,关系比李节要近,但却长年呆在外地,反而不如李节更了解老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帮皇族也终于老实下来了,心中就算是有天大的不满,这时候也全都只能憋在心里,他们不敢骂老朱,但在背后却没少骂李节,不过李节却丝毫不在乎,毕竟他本来就不是朱家人,再加上这些皇族常年累月不能回来,所以他们的不满对自己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当然最重要的是,李节其实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将这帮皇族敲打一番,要知道他们在京城都敢这么无法无天,可想而知,他们在各自的封地上是何等的嚣张?
乡间的一个土财主,如果他能与官府搭上关系的话,从此黑白两道通知,就能从土财主变成土皇帝。
相比之下,这些皇族却自带背景,不但有大量的封地,而且官府也不敢招惹他们,可以说他们简直比土皇帝还要强势,虽然老朱设下了宗人府,却根本没能发挥应有的职能,所以皇族在地方上根本得不到任何的监管,这才让他们养成无法无天的习惯。
也正是皇族在地方上胡做非为,导致皇族的名声越来越差,史书上对他们的评价也不高,甚至后世有传言,说大明是被这些越来越庞大的皇族吃垮掉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当然李节也知道,自己今天的这些警告,只能让这些皇族在京城暂时老实下来,日后等他们回到封地,依然会恢复到原来的无法无天,这是李节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的。
“夫君还在为皇族的事而苦恼?”这天晚上,李节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旁边的朱玉宁也终于忍不住问道,李节的心事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的确是,现在这些皇族暂时老实下来,可回到地方上后,他们肯定会故态复萌,甚至是变本加厉,这让我实在难以心安啊!”李节叹了口气回答道。
“我以前也不知道这些亲人在地方上的做为,这还是皇族的人数不多,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族的人数越来越多,若是不加管束,恐怕只会越来越乱,所以夫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朱玉宁这时也低声道。
“我也是考虑到这些,只是陛下那边的态度是个关键,现在是因为大寿,所以陛下才会让皇族收敛一些,但等到寿诞一过,恐怕陛下也懒的再管他们了。”李节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老朱雄才大略,唯一不好的就是太过护短,哪怕子孙不成器,也不愿意让外人管束,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第四百一十二章
亲小舅子
看到李节因为皇族的事如此烦恼,朱玉宁也不禁无奈的一笑道:“夫君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皇爷爷不愿意让外人插手皇族的事,但却没说不让皇族来管皇族啊!”
“皇族来管皇族?什么意思,你是说宗人府?”李节听到朱玉宁的却是不明所以,宗人府就是个摆设,现在他也只是暂时接管,等到大寿结束,宗人府现在的权力也立刻要交还出去。
“我说的不是宗人府,另外夫君你的身份也比较尴尬,现在事急从权,却已经引来如此多的非议,不过夫君你不要忘了,皇族还有其它人可以帮你啊!”朱玉宁再次笑着提醒道。
“其它人!”李节听到这里猛然清醒过来,的确,有些事情他不方便插手,但如果换做别人就不一样了。
“对于皇爷爷来说,宗人府只是一个给皇族兜底的衙门,不过夫君你也要明白皇爷爷对皇族的想法,比如这次,如此多的皇族来到京城还敢胡作非为,你觉得皇爷爷会有什么反应?”朱玉宁这时再次提醒道。
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李节闻言也终于明白了朱玉宁的意思,当即一拍巴掌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夫君快睡吧,天都这么晚了!”朱玉宁再次催促道,现在都已经快三更天了,的确该睡觉了。
然而李节这时却猛然用力,将朱玉宁一揽过来,吓的对方尖叫一声,随后李节就嘿嘿一笑道:“良辰美景,夫人何必早睡?”
李节的话音刚落,就翻身将朱玉宁压在身下,朱玉宁假装反抗了几下,随后顺其自然了。
第二天一早,李节神清气爽的吃过早饭,亲了一下正在牙牙学语的儿子,然后乘着马车就进宫找到正在忙碌的朱允熥,这段时间朱标把实施阶梯田税的事交给他和朱允炆,两人也都是憋着一股气,都想在这件事压对方一头,这方面朱允熥还是比朱允炆要强得多,所以朱允熥的表现也得到了朱标的认可,这也让他更加的卖力。
“田税实施到哪一步了?”李节笑着来到朱允熥的身边坐下问道。
朱允熥听到脚步声就知道是李节来了,这时头也不抬的回答道:“江南那边已经推行下去了,现在的反响相当不错,前几天大哥建议推广到其它地方,结果被父亲骂他太过冒进,他也不想想,这种时候如果彻底推广阶梯田税,就不怕地方上闹事吗?”
“果然还是本性难移啊!”李节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感慨道。
朱允炆的性格大有问题,即不通实务,又太过急躁,这也是他削藩最后把自己削没了的原因,不过上朱允炆受到打击后,倒是吸取了一些教训,开始关心一些实务,只是性格上的缺陷却还是无法改变。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何姐夫你一直说性格决定命运了,像大哥这种性格的人,注定不可能是我的对手!”朱允熥这时也处理完一份公文,当即抬起头一脸自信的道。
当初朱允炆刚离开凤阳时,路上朱允熥感觉到朱允炆身上的变化,一度将对方视为最大的威胁,甚至还落入到朱允炆的圈套之中,只顾着去和对方争一些小事,而忘了大局,最后还是李节的提醒,让他清醒的认识到当时的局面。
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朱允熥与朱允炆的接触也比较频繁,这也让他对朱允炆看的更加清楚,而越是了解,他就越是发现,朱允炆还是以前的那个朱允炆,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根本不配做自己的对手。
“自信是好事,但也不要太骄傲了!”李节却给朱允熥打了个预防针道,之前朱允熥就因为太过浮躁,而被朱允炆一度占了上风,这也说明朱允熥自己的心态也并不稳定。
“姐夫放心吧,我不会重复犯一个错误的!”朱允熥再次保证道。
“宗人府的事情你听说了吗?”李节这时终于进入正题问道。
“当然听说了,不过姐夫你也真够厉害的,前几天我的那些堂兄弟们,可有不少人跑来我这里告你的状,最后都被我敷衍走了。”朱允熥听到宗人府的事也立刻提起精神道。
也就是朱允熥最近太忙了,否则这么大的事情,他肯定也要参与进去,趁着这个机会,他还可以好好的整治一下那几个和他不对付的同族兄弟。
“现在出现一个问题,我这边不方便解决,所以只能来找你了。”李节开门见山的再次道。
“姐夫你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竟然来找我?”朱允熥闻言也不敢相信的瞪大眼睛。
“我毕竟只是个驸马,不算是真正的皇族,所以有些事情不方便由我出面,但你来做就没问题了!”李节笑呵呵的一指朱允熥道,自己就这么一个亲小舅子,当然要充分的利用一下,更何况这还是得到朱玉宁的首肯,所以李节自然更没有任何顾虑。
朱允熥却没有这方面的觉悟,反而一脸兴奋的再次道:“姐夫你快说说,到底什么事情需要我来出面?”
只见李节呵呵一笑,然后伏在朱允熥耳边低语了几句,结果朱允熥听后也再次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的道:“这……这能行吗?”
“你别管行不行,只说你敢不敢接这个活吧?”李节却是再次问道。
“我当然敢接,可我怎么感觉姐夫你这个计划根本不可能啊,别的不说,皇爷爷那关你就过不了。”朱允熥说到最后也露出怀疑的表情。
“陛下那里你不必担心,我自然有办法去说服!”李节自信满满的笑道。
“你有什么办法?”朱允熥好奇的追问道。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反正你就等着陛下的召见吧!”李节说着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然后站起来就离开了这里,不过他却没有出皇宫,而是转了个弯,直接来到朱标办公的文华殿,想要说服老朱,光靠他一个人肯定不行,但加上朱标就不一样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臣很痛心
暖阁之中,老朱手拿着一本水浒传看的入神,当初李节将罗贯中举荐给他时,老朱最喜欢的其实是三国这本书,甚至老朱每天都抽出半个时辰看书,哪怕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但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
然而随着老朱的年纪越来越老,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他反而喜欢上了水浒,并不是他觉得水浒写的比三国好,而是在水浒这本书中,让他看到了许多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曾经的他也像众多梁山好汉一样,被逼着上了梁山,所以有些情节在他看来也十分的熟悉。
说起来自从来到北京后,老朱也将政务一件件的交给朱标,自己也终于有了大段的空白时间,这也让他开始重新捡起书本,除了水浒和三国这样的外,他也大量阅读像资治通鉴这类总结历代得失的书,想从这些书中找到大明自身的不足,从而在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让大明变得更加完善一些。
不过就在老朱刚看到豹子头误入白虎堂这一节时,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紧接着就见朱标与李节这对翁婿走了进来,这让老朱也放下手中的书笑道:“你们怎么来了?”
朱标并没有回答,而是看了看李节,只见李节这时上前一步行礼道:“启禀陛下,臣这次前来是有一件关于皇族的事想要向陛下禀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