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359


可是现在老朱的年纪大了,之前的那场大病,已经让所有人知道老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身为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比别人看的更加长远,特别是他了解朱标的性格,以朱标的仁厚,日后若是登基,说不定会再次削弱锦衣卫的职权,甚至直接取消锦衣卫也并非不可能。
在这种危机之下,蒋瓛也一直在苦思着锦衣卫的出路,这次李节提出拆分锦衣卫,看似削弱了他手中的权力,但其实反而是给了锦衣卫一个出路,使得锦衣卫正式走上台面,成为大明朝堂上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蒋瓛反而要感谢李节。
“李兄,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这次多谢你给锦衣卫这个机会,不过我有个私人的问题想向李节你请教一下!”蒋瓛这时也露出郑重的表情再次道。
“蒋兄太客气了,你有什么问题尽管开口!”李节也站直身子道。
“锦衣卫一分为三,李兄你觉得我负责哪部分为好?”蒋瓛也没有再客气,直接开口问道。
既然锦衣卫要拆分,蒋瓛肯定需要把权力交出来,到时他顶多只能负责其中一部分,他毕竟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到时老朱肯定会让他优先选择,而在这三部分的职权各有利弊,所以蒋瓛也不知道该选择哪一部分。
“这个……”李节闻言也露出沉思的神色。
锦衣卫要拆分成对内、对外和对官场这三部分,其中对内的事务比较杂,属于吃力不讨好,所以这个可以排除,对外相对的权势更大,也更加自由,而对官场的监督则可以牵制百官,对朝堂的影响也更大,所以如果让李节来选,肯定会从这两部分来选择。
第三百九十四章
拆分计划
“如果让我来选的话,我会选择接手对外的事务!”只见李节沉思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抬头道。
“为何,我觉得监督百官似乎也不错啊?”蒋瓛听到这里也好奇的问道,他其实也最先排除了对内的事务,只是对剩下的两个选项有些拿不定主意。
“监督百官这么重要的事情,必需交给陛下绝对的心腹,以陛下现在对蒋兄的信任,让你接管监督百官当然没问题,可是从长远来看……”
李节说到这里忽然停了下来,然后目光凝重的看向蒋瓛,而蒋瓛也立刻明白了李节的意思,老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万一日后朱标登基,那么自己肯定要给朱标身边的心腹让位,相比之下,对外的事务虽然重要,但在忠诚上的要求就相对低一些,自己完全可以胜任。
“我明白了,多谢李兄指点!”蒋瓛当即向李节抱拳行礼道。
“蒋兄客气了,以你的智慧,想明白这些也只是早晚的事。”李节再次微笑道,“对了,陛下让我们拿出一个拆分锦衣卫的计划来,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这个我还真有,今天还有时间,不如李兄到我那里坐坐,我有些东西要给你看!”蒋瓛当即一笑道。
李节闻言也立刻答应,于是两人同乘一车来到镇抚司,相比以前镇抚司门前鬼神莫近的状态,现在的镇抚司倒是正常了一些,至少有一些车马与行人敢从这里路过,镇抚司中进出的锦衣卫也少了几分跋扈,多了几分和蔼。
李节跟着蒋瓛进到镇抚司,一路上也与认识的锦衣卫打了个招呼,进到公事房后,蒋瓛将房门关上,然后这才从自己的书架上拿出一份东西交给李节道:“李兄请看!”
李节将这份厚厚的册子打开,结果惊讶的发现,上面竟然是蒋瓛对锦衣卫日后发展的一些设想,比如锦衣卫以现在受打压的状态,日后可能会走上哪种道路,甚至他连最坏的打算,也就是锦衣卫被解散的情况都考虑到了。
而在这些设想之中,其中有一条就是关于锦衣卫拆分的,而且就像今天蒋瓛提出来的那样,要将锦衣卫一分为三,三个部分也和他今天提出的一模一样。
“蒋兄你还真是考虑深远啊!”李节看着这份册子也不由得感慨的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更何况锦衣卫这么一个复杂的机构!”蒋瓛说到这里也叹了口气,“以前我只是一心的想往上爬,可是等真的坐到了都指挥使的位子上,我才发现这个位置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权势,更多的则是压力与责任,所以也不得不多考虑一些。”
李节闻言也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身为上位者,的确需要考虑许多下属不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像蒋瓛这样独揽一方大权的人物更是如此。
接下来李节仔细的看了一下蒋瓛写的这个拆分计划,因为蒋瓛之前也不确定锦衣卫的发展方向,所以每个可能都写的十分粗糙,这个拆分计划也是如此。
不过就算是比较粗糙,蒋瓛还是把整个拆分的计划大概的写了出来,对内、对外以及对官员的监督,这三部分的组织架构,以及各个部分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等,蒋瓛也都考虑到了,可以说只要将这份计划扩展一下,完全可以将它做为一份可行的计划来做。
“蒋兄已经将框架已经列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只需要补充一些细节就可以了!”李节看完后也十分高兴的道,老朱让他们写一份计划,本来他估计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不过现在有了蒋瓛的这个框架,完全可以在几天内完成。
“有李兄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事不宜迟,不如咱们现在就开始补全计划如何?”蒋瓛再次提议道。
“正有此意!”李节也立刻笑道,刚看完这份计划的框架,他也有许多的想法想要补充进去。
当下李节两人重新拿过笔墨,然后以蒋瓛写的框架开始各抒己见,如果有分歧的话,那双方就发表自己的观点,看谁能说服谁,如果观点统一,那么就将它写到计划之中。
最后两人一直讨论到天黑,李节这才告辞离开,经过这半天的补充,整个计划的进度也十分顺利,这主要利益于李节与蒋瓛本来就是朋友,彼此间也颇有默契,许多事情都想到一块去了,所以少了许多的分歧。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节也几乎天天泡在镇抚司里,司中的锦衣卫对于李节虽然很熟悉,可是见到他天天来也十分惊讶,毕竟镇抚司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一般人来一次都不想再来,结果李节倒好,竟然整天泡在镇抚司里。
而且更让锦衣卫们震惊的是,李节和蒋瓛每天窝在公事房里,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安静,但偶尔却会听到两人的争吵声,似乎谁也不肯相让,可是等到吃饭的时候,两人却会让人把饭菜送到房间,然后边吃边聊,似乎并没有之前吵架的模样。
对于这种异常,整个镇抚司上下也都十分的好奇,搞不明白这位驸马到底要搞什么,有几个蒋瓛的心腹,本想私下里找蒋瓛打听一下消息,结果却被蒋瓛训斥了一顿,毕竟拆分锦衣卫这么大的事情,除了他们两个外,估计也只有老朱父子才知道,绝对不允许外传,所以蒋瓛也十分的谨慎。
七天之后,李节与蒋瓛也终于将这份拆分锦衣卫的计划补充完整,两人看着这份厚厚的计划,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成就感,虽然七天的时间看似不长,但却消耗了两人无数的心血,甚至不但白天在忙,连晚上睡觉时都在考虑着这件事。
“李兄,时间还早,咱们要不要现在就将计划献给陛下?”蒋瓛这时兴奋的搓着手问道。
“我也正有此意!”李节闻言也十分赞同的道,拆分锦衣卫可不是一件小事,老朱就算是拿到了计划,也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另外可能还会对计划做一些修改,所以这件事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是数年时间来准备。
第三百九十五章
瘴气
李节与蒋瓛结伴进宫,当他们再次见到老朱时,却发现朱标与朱桢兄弟也都在,而老朱看到他们进来也立刻笑道:“你们来的正好,老六在京城的事情就要办完了,明天就打算去太津交接海军,刚好你们陪着太子送明天送他去太津!”
“殿下要走了?”李节闻言也有些惊讶,随即就再次问道,“那孟熜的病怎么样了,现在能离京吗?”
“孟熜的病暂时还没有彻底康复,估计需要个把月的调养,不过也并不碍事,我接手海军后,会在登州操练一段时间,完全可以等他病好后再与我会合。”朱桢笑着回答道。
海军现在已经成为大明的一个独立兵种,沿海也设立了几座重要的军港,登州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这次调给朱桢的海军,并不是从登州海军中出的,而是从南方的几支海军中抽调出来的,所以事先必须经过磨合。
之所以从南方的海军调集,主要还是南方海军都是从南方沿海招募的,那边的人也比较习惯炎热潮湿的气候,对一些南方首次的抵抗力也比较强。
“原来如此!”李节听后点了点头,随后看了一下蒋瓛,两人这才一起上前,然后将写好的拆分计划呈交给老朱。
朱标听到拆分锦衣卫的计划也并不意外,虽然那天讨论时他并不在,但事后老朱也和他商量过,对于锦衣卫,朱标其实是有些不太喜欢的,主要是他知道锦衣卫虽然好用,但若是控制不好,却容易反噬其主,不过现在如果把锦衣卫拆分,使得它们的权力弱化,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老朱接过计划大概的看了一下,毕竟这份计划太过详细,如果全部看一遍的话,估计要花上一个多时辰,现在根本没有时间。
“感觉还不错,等下我会详细的看一下的!”老朱最后点了点头道,虽然只是大概的看了一下,他也发现这份计划不但详细,而且拆分的规划也十分清晰,由此可以看出,李节和蒋瓛在这上面也的确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了。
“谢陛下!”李节和蒋瓛也立刻应道。
“父皇,明日我们送六弟去太津,你可还有什么吩咐?”朱标这时上前开口问道,朱桢这一走,接下来就要一直呆在海上了,甚至直到打下安南之前,他都不可能再回京了,所以朱标才会有此一问。
老朱闻言也沉默了片刻,最后这才开口道:“这段时间该说的也都说的差不多了,其它的我也没什么好叮嘱的,老六你此去安南,那边条件恶劣,瘴气横行,你自己也要保重身体!”
老朱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几分不舍的神色,人的年纪越大,就越是对亲情更加依赖,哪怕老朱也是如此,朱桢虽然不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但是想到要让他去安南那种环境恶劣之地,老朱心中不舍也是人之常情。
朱桢看到父亲难得表露出亲情,脸上也露出激动的神色,当即上前几步跪倒在地道:“父皇,儿臣身为亲王,自当以国之大局为重,只可惜儿臣日后无法在父皇膝下尽孝,还望父皇您也多加保重!”
看着眼前父子情深的场面,李节也有点感动,不过刚才他听到“瘴气横行”这四个字时,心中却是一动,想要开口却又感觉有点不太合适。
好不容易等到老朱父子都冷静下来,李节这才上前一步道:“陛下,臣有一事想要禀报!”
“什么事?”老朱清了清嗓子问道。
“是这样的,上次我陪太子与楚王见了求真书院的徐凤,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徐凤的许多成就也没来得及展示,比如瘴气这种疫病,他就研究出不少的心得!”李节开口禀报道。
“哦?他有办法可以治疗瘴气引发的疫病?”老朱闻言也惊讶的问道。
“这个……陛下的这个问题,我实在无法回答。”没想到李节听到老朱的问话却是苦笑道。
“这有什么难回答的,能治就是能治,不能治就是不能治,难道他自己都无法确定?”老朱皱起眉头再次问道。
瘴气引发疫病可不是一个小问题,事实上大明之所以在云南、贵州一带进兵困难,主要就是受到当地环境的困扰,特别是瘴气引发的疫病,往往会让一支大军陷入瘫痪之中,最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发生全军覆没的惨剧,而安南的环境比之云南一带更加恶劣,所以瘴气引发疫病也是老朱最担心的问题,哪怕是从海上进军,也依然无法避免这个问题。
“启禀陛下,瘴气其实并不是单一的一种疾病,而是所有因炎热潮湿引发的疫病,都统称为瘴气,甚至瘴气最初是指南方山林中,因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毒气,后来才被人引申到疾病上,而在这些疫病之中,最为常见的其实是疟疾,而徐凤已经研究出疟疾的病因!”李节再次回答道。
上次朱桢去书院时,徐凤并不知道朱桢要去攻打安南的事,毕竟这是军事机密,李节也不可能告诉他,所以他并没有展示与疟疾有关的研究成果,当时李节也没想到这一点,直到现在才忽然想起来。
“原来如此,疟疾这种病我倒是知道,没想到也是瘴气的一种,不过徐凤真的有把握治好这种病?”老朱先是点头,随后又再次问道。
疟疾在后世可能是一种小病,只要及时治疗就不会有事,但在这个时代,疟疾却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特别是军队这种人群密集的场所,一旦出现疟疾,几乎意味着这支军队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战斗力。
“陛下,其实说来也是巧了,疟疾的病因与孟熜的病因一样,都是一种寄生虫引起的,只是疟疾的寄生虫十分幼小,人眼根本看不到,而且还可以靠蚊虫传播,南方湿热多蚊虫,爆发疟疾简直太容易了!”李节笑着解释道。
“疟疾竟然也是一种虫子引起的!”旁边的朱标与朱桢听到这里也震惊的道,这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的。
“那该怎么治这种病?”老朱再次追问道,他对病因并不感兴趣,无论什么原因,只要能把病治好才是真的!
第三百九十六章
又是美洲
徐凤被火速召入宫中,然后向老朱献上了自己写的《抗疟手册》,这份手册是他早在半年前就写出来的,曾经给李节看过,却没想到今天会因为这本册子召进宫,这让徐凤也有些忐忑,幸好旁边的李节对他露出一个鼓励的笑容,这才让徐凤安心了许多。
老朱把这本薄薄的册子翻了一下,随后又看了一眼徐凤问道:“你这本册子上说,有两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其中一种是青蒿,但另一种为何没写?”
徐凤的这本册子虽然很薄,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看完了,比如前面就写了疟疾发病的原因,以及疟疾的分类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但老朱却没心思看这些,所以直接翻到最后看治疗结果,却发现上面明明写着有两种药物最有效,可后面却只写了一种,另一种却是空白。
“启禀陛下,治疗疟疾的确有两种药最有效了,除了青蒿之外,另一种名叫金鸡纳霜,是一种名叫金鸡纳树的树皮磨制成的粉,据说对各种疟疾都有奇效,只不过这种树产于遥远的美洲,草民也没有见过。”徐凤十分慎重的回答道。
“又是美洲,看来你也是听李节说的吧?”老朱闻言也有些无奈的看向李节,在李节的描述中,美洲简直成了一个大宝藏,简直什么东西都有,而且许多都是大明急需的东西。
“陛下,金鸡纳树臣也已经画好了图形,让美洲的探索船队带上,希望他们能顺利的带回来!”李节这时也十分知趣的上前一步道。
“等他们回来?那得等到什么时候?”老朱闻言却是叹了口气道,先不说探索船队能不能回来,就算是能回来,也不一定能从美洲带回金鸡纳树,毕竟想要从那么广阔的土地上寻找一种树,比之大海捞针也强不了多少,所以绝不能把希望放在金鸡纳树身上,还是老老实实的用青蒿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