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359


旁边的李节闻言也一脸无语,看来老朱还真说对了,术无对错,医术可以用来救人,同样也可以用来杀人!
第三百八十八章
战场急救术
“参见太子、楚王殿下!”徐凤上完课后,李节也立刻将他引见给了朱标,这让他也吓了一跳,急忙上前行礼道。
“不必多礼,这次多亏了你才能救了孟熜一命,父皇也命我二人代他向你表达感谢!”只见朱标笑呵呵的开口道。
“草民惶恐,身为医者,这些都是草民该做的!”徐凤听到连老朱都知道自己的名字了,当即也露出震惊的神色道。
客气了几句后,朱桢就请徐凤为朱孟熜再次诊断,不过这次诊断过后,徐凤并没有再开打虫的药,因为打虫的药毕竟是毒药,服用一次已经对身体有了一些影响,如果连续服用,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
至于朱孟熜的病情,相比昨天已经好多了,毕竟他体内大部分的寄生虫已经排出,剩下的一些虽然麻烦,但也不必急于一时,而是需要将他的身体调理几天,等到朱孟熜的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到时再开始打虫,如此往复循环几次,定然能将他体内的寄生虫除尽。
当然了,这是求稳的办法,如果朱桢他们想要快点治好的话,也可以缩短调养的时间,加大药物的用量,只是这样一来,对身体的伤害就会大一些,朱桢身为父亲,当然舍不得,反正他们在北京也需要呆上一段时间,所以倒也不急着赶时间。
等到徐凤给朱孟熜开过调养的药物后,就在李节的提议下,带着朱标和朱桢在医科中转了转,比如昨天的那个解剖室,不过朱标和朱桢的表现就淡定多了,毕竟之前早有心理准备,而且死尸对他们来说也并不算什么。
通过徐凤的讲解,再加上旁边李节的补充,使得朱标与朱桢对整个医科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特别是徐凤研究出的一些人体的奥秘,更让两人为之赞叹。
不过让李节意外的是,朱标和朱桢竟然都懂得一些医术,或者说两人都读过医书,其实在这个时代,只要是读过书的人,一般都读过几本医书,主要是受范仲淹那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影响,朱标和朱桢都受过严格的皇家教育,对医学当然也不陌生。
等到最后的时候,徐凤还十分郑重的从自己的书架上取下一本医书,然后双手送到朱标的面前道:“太子殿下,草民这段时间的研究也颇有心得,特别是对于一些外伤的治疗上,再加上驸马的提议,于是我与学生们就一起编写了这部《战场急救术》,还请太子收下!”
“战场急救术?”朱标听到这个名字也露出惊讶的神色,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要知道战场上直接战死的将士其实还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先受伤,然后因治疗不及时或不得法而造成死亡的。
“不错,当初驸马就在军中发明了伤口缝合之术,使得无数将士得以活命,草民在此基础上,将一些医疗手段更加细分,使得治疗的方案更加完善,草民相信,只要能按照此书上培养一批医官,必然可以救活更多的将士!”徐凤详细的解释道。
“殿下,这本急救术我已经看过,的确比现在军中的救治方法强多了,我大明将士的性命金贵,特别是经历过战场的将士,日后更容易成为精锐,所以改善军中的医疗条件也是必须的,而这个急救术也并不复杂,十分适合在军中推广!”李节这时也上前道。
当初李节可是陪着汤和清剿过倭寇,也见识过军中的条件,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落后,军中更是如此,甚至因为医官的缺乏,许多受伤的将士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最后明明是小伤却拖成重伤,重伤更是直接拖死。
从那之后,李节就一直想改善军中的医疗条件,只是以前没有机会,现在徐凤他们搞出这个战场急救术,再加上大明向外扩张,对军队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命自然也开始值钱了,所以现在倒是推广这个急救术的好时机。
朱标看到连李节也推荐这个急救术,当即也好奇的接过,然后打开仔细的看了一下,旁边的朱桢也好奇的凑了过来,兄弟二人越看越是惊讶,因为这本急救术十分的全面,例举出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大部分伤情,每种伤情都有数种处理的方法。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处理的方法都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简单的当然只能用于急救,保命为主要目的,而在保命之后,则需要用更精细的方法将伤势治好,后面还例有各种简单有效的药方,甚至还有用酒精为伤口消毒的方法,看来李节也提供了不少的帮助,毕竟酒精也是李节搞出来的。
“大哥,我觉得这本书相当有用,可是在军中试着推广一下!”朱桢这时面带兴奋的向朱标建议道,他正准备远征安南,这本急救术完全可以在他的军中推行一下,到时也能看一下效果。
“可以,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和父皇商量一下!”朱标这时点了点头道。
“那是自然!”朱桢看到朱标不反对,当即也十分兴奋的道,以他对老朱的了解,对方应该也不会反对这种好事。
就在朱桢的话音刚落,忽然只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似乎是有人向这边跑来,紧接着就听一个兴奋的声音叫道:“李兄!李兄你在这里吗,你来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今天我可是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
李节一听这个声音就知道是郭正林,这次他陪朱标等人来书院并没有声张,所以也没有通知郭正林,没想到对方还是知道了自己的到来,而且还跑来说什么好消息。
郭正林叫嚷着跑进来,结果一眼就看到了朱标,他可是认识朱标的,所以当即也吓了一跳,脚步也立刻停了下来,脸上也满是尴尬之色,过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当即上前行礼道:“臣郭正林拜见太子殿下!”
“不必多礼,刚才你说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李节?”朱标倒没觉得对方失礼,当下笑呵呵的问道。
“这个……”只见郭正林犹豫了下,随后这才回答道,“启禀殿下,臣说的好消息是蒸汽机!”
第三百八十九章
转动的蒸汽机
“蒸汽机是何物?”朱标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也露出不解的神色,目光更是看向了李节。
“这个……”李节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开口道,“殿下,蒸汽机十分复杂,一两句也说不清楚,不如您和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到时就会明白了!”
“好!”朱标当即点头,随后又对旁边的朱桢问道,“六弟你觉得怎么样?”
“我对这个书院也越来越感兴趣了,当然要去看看!”朱桢大笑着开口道,其实不光是他,连旁边的朱孟熜也同样十分好奇,毕竟他昨天来书院只参观了一半,然后就因为看病耽搁了,现在刚好接着把书院逛一遍。
朱允熥倒是知道蒸汽机,毕竟这么大的事情,李节也曾经和他聊过,不过他只知道蒸汽机已经开始研制,却不知道进行到哪一步了,所以这时也好奇的跟在李节身后。
郭正林也没想到朱标和朱桢都对蒸汽机有兴趣,这让他也激动的话都不会说了,当即引着众人来到研制蒸汽机的那个院子,只见在院子的工棚里,一台钢铁制成的蒸汽机正耸立在那里。
在李节看来,这台蒸汽机其实相当简陋,许多地方依然有改进的空间,但是在朱标与朱桢等人看来,这座高大的机器却如同一座钢铁猛兽一般,特别是上面那些奇形怪状的机械部件,更让他们感觉到这台机械的复杂。
“这个就是蒸汽机?”朱标打量了半天,最后还是不明所以的向李节问道,虽然这东西看起来十分复杂,但他怎么看都看不出这是做什么用的?
“不错,其实这个蒸汽机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把水烧开了之后变成蒸汽,然后以蒸汽驱动机械,从而产生巨大的力量!”李节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蒸汽机的原理道。
“用蒸汽来产生力量?这有什么用处吗?”朱桢闻言露出满脸不解的表情问道,先不说蒸汽是不是有这么大的力量,就算真的有,在他看来好像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殿下这个问题问的好,蒸汽机的用处可多了,比如它如果研制成功,可以将它装在车子上,到时只需要烧煤就能可以让车子不停的跑动,根本不需要马匹拉动,而且也不会像牛马那样会疲惫,可以说只要有燃料和水,它就能一直跑下去,另外还有船只……”
李节将蒸汽机的几种运用方式简单的讲了一下,朱标和朱桢却是越听越惊奇,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前所未想过的,甚至在他们看来有点天方夜谈,这些东西真的能够实现吗?
李节也看出朱桢兄弟二人脸上的怀疑,不过他也并没有太过解释,而是扭头对郭正林问道:“郭兄,刚才你说有好消息要告诉我,难道是蒸汽机已经成功了吗?”
“差不多,虽然还有不少的问题,但至少它能动起来了!”郭正林这时也再次兴奋的回答道。
“那还等什么,快点演示一下让我们看看!”朱允熥闻言也十分急切的催促道,他可不像朱标和朱桢,对于蒸汽机的认识,在场的人除了李节和郭正林这些人外,恐怕也只有他才最清楚了。
郭正林也想在朱标父子面前表现一番,当即招呼工匠们加水点火,同时也请朱标等人躲到旁边的房间里,透过一面窗子观察着蒸汽机的动静,而那些工匠们在点火之后,也开始躲到一边。
“怎么了,难道这蒸汽机还有什么危险不成?”朱标看到这里也更加好奇的问道。
“启禀殿下,蒸汽机一般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不过我们刚研制成功,有些技艺上还不太成熟,比如之前就发生过炸膛的事,这几次虽然没再发生过,但为了殿下的安全考虑,还是小心一些为好!”郭正林立刻开口解释道。
“关于炸膛的问题,其实我考虑是不是在气缸上装一个安全阀,这样当气压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时,气缸会自动排汽,从而增加安全性?”李节这时开口提议道。
“这个办法理论上可行,不过需要和工匠们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实现?”郭正林闻言也若有所思的点头道,其实他们对蒸汽机有过许多的设想,可是受制于现在的技术,许多设想都无法实现,这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制约。
“到时讨论时叫我一声,我也来帮忙,毕竟安全大于一切,不能每次试验都让工匠们暴露在危险之中!”李节再次说道。
对于李节和郭正林这些技术上的讨论,其它人别说插嘴了,甚至连听都听不懂,不过就在这时,朱允熥忽然兴奋的指着蒸汽机大叫道:“快看,蒸汽机的飞轮动起来了!”
其它人闻声也全都看向蒸汽机,其实整个蒸汽机从外面上看,是由三部分组成,锅炉、气缸和飞轮,只见随着锅炉的燃烧,气缸也开始运转起来,以此带动了巨大的飞轮开始转动,并且气缸开始排出白色的蒸汽,远远看去更加像一头钢铁怪兽了。
“竟然真的动起来了!”朱标与朱桢兄弟不约而同惊讶的道,朱孟熜则是看着一脸激动,虽然他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却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似乎正在见证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相比之下,李节和朱允熥等人则更加激动,毕竟他们都明白蒸汽机带动的不仅仅是飞轮,更是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要知道蒸汽机可不仅仅用于制作火车和轮船,更可以带动纺织机、鼓风机等,加快整个工业的进程!
不过还没等李节他们高兴太久,正在转动的蒸汽机忽然停了下来,本来李节以为燃料不够,不过有工匠上前加了燃料后,整个机器还是一动不动,蒸汽也开始四处喷溅,特别是连气缸都开始漏气,看来气缸的密闭性还是有问题。
“又卡住了,应该哪里出了问题,不过它今天能转动这么久,日后我就有把握让它转的更久!”郭正林先是叹了口气,随后又十分坚定的开口道。
第三百九十章
拆分锦衣卫
蒸汽机的原理十分简单,但想要将它制作出来,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特别是相对于这个时代落后的工业条件来说,所以研制蒸汽机也并不是一蹴而就,中间肯定会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
李节对此也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在见到蒸汽机被卡住后,也并没有露出失望的表情,反而上前与郭正林一起检查了一下蒸汽机,并且讨论了一下出问题的地方,要不是今天朱标和朱桢都在这里,恐怕李节就要留下来帮着郭正林他们一起排除问题了。
“李节,这个蒸汽机看来并不怎么靠谱,你确定它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替代牛马等牲畜吗?”回去的路上,朱标禁不住再次好奇的向李节问道。
刚才告别了郭正林后,李节又带着朱标等人在书院的其它地方转了转,使得他们见识不少的新事物,不过对于朱标他们来说,还是蒸汽机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所以这时也禁不住向李节询问。
“殿下不必怀疑蒸汽机的用处,事实上我只是举了几个例子,蒸汽机的用途绝对比人们想像的还要广泛,造成的影响之大,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命运,所以无论投入多大,我们都要把蒸汽机搞出来!”李节说到最后时,脸上的表情也十分坚定,这点他和郭正林的态度是一样的。
“父亲,我也认同姐夫他们的想法,蒸汽机实在太重要了,甚至日后咱们大明的发展方向,都将与蒸汽机有着极大的关联,所以我也会帮着姐夫一起把蒸汽机搞出来!”朱允熥这时也同样坚定的道。
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婿,朱标忽然有一种落伍的感觉,自己明明正当壮年,可是面对李节和朱允熥,他却感觉自己似乎有些跟不上这些年轻人的思路了,难道说自己真的老了吗?
其实不但朱标有这样的感觉,旁边的朱桢也同样有这种感觉,甚至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离开大明的政治、经济、文华中心的时间太久了,所以竟然听不懂李节这些京城年轻人的谈话?
相比之下,朱孟熜同样也听不懂李节和朱允熥的话,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今天见到的所有事物都产生了极大了兴趣,特别是那个蒸汽机,刚才他还悄悄的向朱允熥打听了一下,如果这个蒸汽机真的能够让车子或船舶一日千里,那日后他无论身在哪里,想回京城可就方便多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朱孟熜经常跟着李节和朱允熥去书院看病,其实有时候并不是为了看病,而是朱孟熜单纯的想去书院看看,毕竟对于他来说,书院中的一切都十分新鲜,无论是各个学科讲的内容,还是书院中的一些新事物,都让他十分的着迷。
相比于朱孟熜的悠闲,朱桢这段时间却十分的忙碌,虽然现在还不是远征安南的时候,但前期的准备已经开始了,比如他现在要开始接手海军与后勤,甚至连锦衣卫在安南的一些动作,也需要与他做配合。
这些事务十分的繁杂,有些看起来根本和战争没什么关联,但其实这些事情却决定着日后战争的走向,毕竟战争可不仅仅只是军队的事,而是需要整个国家机器运转起来,哪怕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依然需要将一个国家的综合力量调动起来。
李节偶尔也会被老朱叫去,和朱桢一起聊一些出征的事,比如锦衣卫已经开始在进入安南,通过收买、恐吓、利诱等方式,慢慢的渗透到安南的内部。
对于这种事务,锦衣卫已经相当的拿手了,特别是蒋瓛接手锦衣卫后,虽然老朱弱化了锦衣卫在国内的权力,但并没有阻止锦衣卫向外发展,之前蒋瓛在高丽就做过类似的事,而且他通过李节也知道,锦衣卫未来的路,只能将自己的功能细分,然后拓展向外的情报,大明国内只要稳定下来,基本不太可能有锦衣卫的道路了。
“陛下,臣建议可以将锦衣卫拆分成两部分!”这天在讨论着安南的局势之时,李节忽然向老朱建议道。
“哦?你怎么突然提出这个想法?”老朱听到李节的话也露出惊讶的神色,因为他知道李节和蒋瓛的关系不错,如果拆分锦衣卫,势必会削弱蒋瓛手中的权力,这种事若是让蒋瓛知道,说不定会让他对李节心生芥蒂。
旁边的朱桢也被吓了一跳,因为锦衣卫可是皇帝的私军,别说外臣了,连他们这些皇子都不敢轻易在锦衣卫的事上发表看法,没想到李节竟然毫无顾忌的提出拆分锦衣卫的想法,这可实在太过惊人了。
“启禀陛下,大明国内日趋安定,锦衣卫的用处也越来越小,相比之外,大明境外控制的土地却越来越多,而且日后大明还会将势力扩展到更远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情报才是大明最需要的,
虽然锦衣卫已经对此划分出内外两部分,但以臣之见,最好还是将它们的职权分割开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