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359


第三百八十章
松江好玩吗
太阳西下,远处的官道上终于传来轰鸣的马蹄声,紧接着一支人马出现在远处,站在官道上迎接的朱标也露出激动的神色,当即率人上前迎接。
“大哥!”有一人骑马排众而出,当见到朱标也激动的大叫一声,随后甩鞍下马向朱标行礼。
朱标也急忙上前扶住对方道:“六弟你这一路辛苦了,快随我进宫,父皇也在宫在等着你呢!”
不过就在朱标的话音刚落,只见朱桢身后有一个少年快步上前,同时向他行礼道:“侄儿拜见大伯!”
“你是孟熜吧,上次见到你时,你还是个小不点,没想到再见到你,却已经是个翩翩美少年了!”朱标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随即就大笑着开口道。
朱孟熜见到朱标也十分高兴,听到他的夸奖,更是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多谢大伯夸奖,堂哥在京城吗,我早就想和他好好的聚一聚了!”
“当然在,允炆和允熥都在京城,只是平时都比较忙,今天你们来的消息有些突然,所以我也没来得及通知他们,这两天我会给他们放几天假,让他们好好的陪陪你!”朱标当即也再次笑道。
“谢大伯!”朱孟熜闻言也再次向朱标道谢。
不过朱标这时忽然看到李节,于是一把将他拉过来对朱桢父子介绍道:“这个是我女婿李节,你们应该听说过吧?”
“鼎鼎大名的靖海伯我当然听说过,现在咱们都是一家人了,说起来孟熜可是最佩服你啊!”朱桢见到李节也是眼睛一亮,当即也上前客气道,并且还把朱孟熜拉了过来。
朱孟熜见到李节也十分激动,只见他立刻上前行礼道:“孟熜拜见姐夫,早就听堂兄说姐夫是天下第一等的聪明人,日后还请姐夫多多指教!”
“殿下与世子太客气了,在下也对楚王殿下在南方的战绩早有耳闻,心中也是倾慕已久,今日一见,殿下与世子的风采果然远超常人!”李节也笑着吹捧道,毕竟大家都是第一次见面,互相吹捧一下总没什么坏处。
这时天色已经不早了,朱标也大概给朱桢介绍了一下其它人,随后就带着他们父子回宫,毕竟老朱还在宫里等着他们,而李节自然也得陪着,毕竟朱桢父子回京,也和他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当下朱标请朱桢父子与自己同乘一车,不过在路上时,朱桢就忍不住打听道:“大伯,这次父亲忽然召我回京,也没说是什么事,这一路上我也都在担心京城这边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六弟你放心吧,京城这边并没有什么问题,父皇召你回来,是有一件重任要交给你,所以才想召你回来,然后亲口叮嘱你几句。”朱标笑着解释道。
“大伯,到底是什么样的重任,竟然还要让父王特意回来一趟?”这时旁边的朱孟熜也十分好奇的问道,亲王不能擅自离开封地,这是老朱亲自立下的规矩,朱桢也只有带兵打仗,军令在身时才能离开武昌,其它时间也都只能在武昌城附近转悠。
“这个嘛……”只见朱标却神秘的一笑,随后故意卖了个关子道,“等下还是由父皇来告诉你吧,毕竟父皇为这件事也花费了不少的心血,肯定有不少的话要叮嘱你!”
看到朱标不说,朱桢与朱孟熜父子也不禁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出对方眼中的疑惑,不过他们也不好再问,所以只好压下心中的好奇,想着快点进宫见到老朱问个清楚。
朱标这时也岔开话题,询问了一下朱桢他们这几年在武昌的生活,另外还有路上的见闻等,朱桢也一一做了回答。
说起来朱桢比朱标小九岁,等他懂事时,朱标都已经快成年了,并且开始帮着老朱分担一些事务,所以兄弟二人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相比之下,朱标与朱桢之间的感情,远比不上他与朱樉、朱棣这些亲兄弟的感情深厚。
很快马车进到皇城,朱标也带着朱桢父子下车,然后由李节陪着,四人一起来到暖阁之中,刚一进去,就闻到一股饭菜的香味,李节本以为老朱正在吃饭,可是进去才发现,暖阁中竟然多了一套桌椅,桌子上也摆放着丰盛的饭菜。
“拜见父皇、皇爷爷!”朱桢父子见到坐在椅子上的老朱时,也立刻快步上前行礼道,朱孟熜在行礼时还不忘偷偷的打量老朱,他只在小时候见过老朱见面,现在都快忘记老朱长什么样子了。
“起来吧,都还没吃饭吧,我让人准备了饭菜,你们几个陪我一起吃点!”老朱大手一挥道。
“谢父皇!”朱桢闻言也有些受宠若惊的道,他虽然是皇子,但却极少有机会陪着老朱一起吃饭,顶多就是以前逢年过节时,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个饭,但那时老朱也都是高高的坐在殿上,朱桢有时候都看不清老朱的脸,像现在这样坐在一起吃饭,他记忆中还是第一次。
“行了,一起吃个饭客气个屁,孟熜坐到我身边来!”老朱说着把朱孟熜拉到身边坐下,这让朱孟熜也十分吃惊,但随即又满心欢喜的坐下,毕竟老朱的孙子实在太多了,可不是谁都有机会坐到老朱身边的。
只见老朱这时也打量了一个朱孟熜这个孙子,接着忽然一笑道:“孟熜啊,松江那边好玩吗?”
“好玩!呃……”朱孟熜随口答道,但紧接着才反应过来,立刻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这时刚坐下的朱桢也吓了一跳,急忙再次站起来就要赔罪,结果被老朱瞪了一眼道:“你什么也别说,我只说不让你们离开封地,又没说不让孟熜他们离开封地,而且年轻人外出长长见识也是一件好事!”
“谢……谢父皇!”朱桢也把道歉的话憋了回去,然后暗自擦了把冷汗道,不过他心中也是暗想,看来锦衣卫虽然没了前几年的威势,但能力却依然不可小视啊!
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孟熜快死了
朱桢并没有拒绝去安南的提议,这让老朱也十分高兴,父子二人聊了许久,朱标和李节也陪着,直到快二更天时,老朱才让他们回去休息。
朱标与李节亲自给朱桢父子安排好住处,并且送他们入住后这才离开,李节也本想回家休息,不过这时朱标却忽然拉住他道:“刚才我发现你看向孟熜的目光有些奇怪,当时你在想些什么?”
“殿下你看错了吧,我和世子殿下只是第一次见面,之前都不认识,我能想些什么?”李节双手一摊,一脸无辜的反问道。
“真的?”朱标仔细观察着李节的脸色,但却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当然是真的,不过我之前虽然没有见过世子,但也听允熥提起过他,再加上今天听陛下说他一个人偷跑到松江,所以当时感觉他的胆子可不小,所以殿下才会误会吧。”李节最后再次无奈的道。
看到李节不像是说谎,朱标也打消了心中的怀疑,当下一笑道:“好吧,可能是我当时看错了,不过孟熜难得来京城一趟,这几天你和允熥就多陪陪他,在京城四处走一走,毕竟他这次很可能会随六弟去安南,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殿下放心,我会和允熥好好商量一下,让世子在京城玩的开心的!”李节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听到李节的保证,朱标也放心的点了点头,随后两人又闲聊了几句,这才互相告别离开,不过当朱标离开之后,李节却站在原地久久未动,脸上的笑容也收敛起来,转而换上了一副担忧的神色。
事实上朱标并没有看错,之前李节看向朱孟熜时,心中也闪过一个担忧,因为他想起关于朱桢的一件事,历史上朱桢虽然能征善战,但却犯过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
当时贵州一带发生叛乱,朱桢与湘王前去平定叛乱时,明明向朝廷要了三十万军饷,可是最后朱桢却没有亲自率兵,导致战事十分不顺利,最后老朱也十分生气,只能让两人修建了铜鼓城镇守当地退兵。
这件事造成的影响相当严重,特别是对朱桢本人来说,因为自从这件事后,朱桢就再也没有领过兵,不过这也带来一个好处,那就是后世朱允炆削藩时,并没有对朱桢太过针对,甚至连后来朱棣削藩时,朱桢也十分配合,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不过朱桢为何不亲自率军出征这件事,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毕竟从朱桢之前的战绩来看,他并不是胆小怕死的人,更何况又是与湘王联合出兵,更没有担心的理由,可是朱桢却偏偏没有亲自率军,这简直太过反常了。
后来很快就有人发现,原来就在朱桢领命出征之前,楚王府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朱桢的长子朱孟熜忽然去世,要知道朱孟熜可是嫡长子,一直都被朱桢当做自己的继承人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极深,这点今天李节也能看得出来,朱桢对朱孟熜,就像是老朱对朱标的感情一样。
然而偏偏在出征之前,朱孟熜忽然去世了,这件事对朱桢的打击之大,可以参考之前朱标猝死时,老朱当时的反应,估计对于当时的朱桢来说,整个天都已经塌了,他哪还有什么心思出征打仗?
李节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刚才他才会特意打量了一下朱孟熜,因为据他所知,朱孟熜是十六岁时去世的,而今年他已经十五岁了,换句话说,也就是明年朱孟熜可能就要死了。
不过史书上对于朱孟熜的死因并没有记载,所以李节也不知道他是死于疾病还是意外,不过刚才据李节的观察,朱孟熜面色红润,精力也十分充沛,完全不像是有病的模样,当然这也不能排除疾病,毕竟他身为王世子,平时身边有许多的人照顾,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相比之下,还是疾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有些疾病来势汹汹,发病之前病人也没有任何的异常,朱孟熜该不会得了这种病吧?”李节低头自语道,“看来这几天还是要找个机会,让御医给朱孟熜好好的检查一下身体才行!”
朱孟熜好歹也是朱玉宁和朱允熥的堂弟,李节对这个年轻人的印象也不错,之前没见过也就罢了,现在既然见到了,自然也要想办法让他尽量的避免早亡的命运。
另外从功利的方面来讲,朱桢是攻略安南的核心人物,而朱孟熜的生死,对朱桢的影响也极大,历史上朱桢自从朱孟熜死后,整个人生一下子变得庸碌起来,显然是儿子的死让他的意志消沉下去。
不过现在可不是让朱桢消沉的时候,而是需要他充满斗志的去为大明打拼,所以朱孟熜的生死也就变得十分重要,这也是李节如此上心的原因之一。
但这件事也十分的麻烦,因为李节不能和任何的商量,毕竟他总不能说自己预料到朱孟熜明年会死吧?所以这件事他只能自己一个人来做,至于怎么骗朱孟熜去检查一下身体,这点他暂时也没有任何的头绪。
第二天一早,李节还没有起床呢,结果朱允熥就跑来他的家里,而且还是带着朱孟熜一起来的,兄弟二人都是十分兴奋,拉着李节就要出门转一转,特别是朱孟熜,他还是第一次来北京城,所以对这里也更加好奇。
李节三人也全都换上便服,朱孟熜好奇心很重,在京城中见到什么东西都感觉新鲜,路上也买了不少的小吃零食,毕竟像他这个年纪,肚子就像是填不饱似的,吃多少东西都能消化。
不过在转了几个热闹的景点后,朱孟熜忽然向李节两人提议道:“姐夫、堂兄,我听说北京城这边也有求真书院,之前我还想着去书院求学呢,你们能不能带我去看看?”
“好啊,求真书院在北京的分院我也没去过呢,不过姐夫他经常去,刚好可以让他带我去参观一下!”朱允熥闻言也立刻点头道。
听到“求真书院”这四个字,李节也心中一动,正愁没有理由带朱孟熜检查一下身体,也许求真书院那边倒是有这个机会!
第三百八十二章
医科(上)
求真书院的招生早已经结束,来自于北方各地的学生经过考试之后,合格者才能进到书院中学习,而李节他们来到书院时,各个教室也都已经开始上课,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有些严厉,讲课时不许学生发出任何声响,有些则十分和蔼,甚至与学生边聊边学。
朱孟熜第一次来求真书院,感觉这一切都十分的新鲜,毕竟以前他读书时,都是几个先生对付他一个,讲课时也都是干巴巴的解释经义,实在无趣之极。
其实朱孟熜对书院也并非一无所知,主要是以前朱允熥给他写信时,讲过许多书院的情况,当得知这世上还有这种奇特的书院时,朱孟熜也十分好奇,早就想来亲眼看一看了,今天总算是圆了这个心愿。
不过就在这时,朱孟熜却忽然叹了口气道:“我之前本来还打算想来求真书院求学的,可是这次父王要去安南,我也已经成年了,也该帮着父王分担一些事务,恐怕求学的事就只能放弃了!”
朱孟熜可是王世子,以前没有成年时,倒还自由一些,可是在成年之后,他就要承担一个王世子该有的责任,比如朱桢要远征安南这件事,他就必须参与其中,一方面是给自己积累经验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培养自己的威望,以便日后接管整个楚王府。
“堂弟你才刚成年,就要承担这种重任,说起来也真是为难你了!”朱允熥闻言也有些感慨的道,他身为皇孙,自然也能体会到朱孟熜身上的不易。
“其实我倒是有个提议,就是不知道世子你愿不愿意了?”李节这时忽然一笑道。
“姐夫你快讲,另外您就别和我客气了,直接叫我孟熜就是了!”朱孟熜闻言也立刻激动的道。
“好吧,那我就不客气了!”李节闻言也哈哈一笑,随后这才再次道,“孟熜你既然没有时间来书院,但你还有不少的兄弟,完全可以从你的弟弟中挑几个送到书院,日后学成归来后,也能帮你分担一些事务。”
李节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你没有时间呆在书院,但可以聘用几个书院里毕业的学生,北京这边虽然才刚开学,暂时没有毕业的学生,但南京那边却有不少,你完全可以派人去招几个带在身边,日后与他们多讨论学习一下,也能学到不少的东西!”
“好办法!姐夫果然不愧是天下第一聪明人!”朱孟熜闻言也不由得一拍大腿赞叹道,李节一连给出两个十分中肯的建议,这对他来说的确是个解决的办法。
“这算什么,姐夫你快带我们去看看那个传说中的蒸汽机,虽然我这段时间没来书院,但也早就听说了它的大名,只是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转起来?”朱允熥这时也想到了蒸汽机,当即兴奋的叫道。
“蒸汽机先不急着看,我带你们去另一个新设立的学科看一看!”李节却拒绝了朱允熥的提议,而是带着他们走向书院的东南角。
听到又有新设立的学科,朱允熥也十分好奇,因为他深知书院里的每一学科,都需要经过整个书院的讨论,只有得到大部分人的赞同,才会正式设立,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全都是这么设立的。
朱孟熜虽然不明白书院学科设立的不易,但看到朱允熥脸上的表情,他也心生好奇,于是两人跟着李节来到东南角的一个位置,这里是个单独的院落,院门前还挂着一个匾额,上写“医科”两个大字。
“医科?书院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医学了,而且医学也不算是新学科吧?”朱允熥看到医科这两个字,也不由得皱紧眉头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