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驸马(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359


对于老朱的询问,李节和朱标也彼此对视一眼,不过李节却没有开口的意思,于是朱标只能硬着头皮上前道:“父皇,儿臣觉得任亨泰买卖私奴虽然不对,但他出使安南也是劳苦功高,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责罚他的话,未免会让其它大臣感到寒心!”
朱标替任亨泰说话也很正常,因为任亨泰和朱标一向走的很近,当初任亨泰还是翰林学士时,就曾经在朱标的詹事府任过职,两人性格相近,后来任亨泰之所以能成为礼部尚书,其实也和朱标的推荐有关。
老朱似乎对朱标的回答也并不意外,不过他却抬眼看了李节一眼问道:“你呢,对这件事怎么看?”
“这个……臣不好说!”只见李节犹豫了一下这才上前道。
“这有什么不好说的?”老朱闻言也是一皱眉。
“启禀陛下,据臣所知,任尚书年纪并不大,他在安南买了几个女子是用来干什么的?”李节笑着反问一句道。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任亨泰本就是个风流之人,家中妻妾可不在少数,去了安南还买了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你说他用来做什么?”老朱脸色一板道。
对于男女之事上,老朱其实是十分宽容的,比如他对马皇后虽然感情深厚,但也并不妨碍他纳了那么多的妃子,因为在他看来,自己要为皇室开枝散叶,而对于大臣和百姓,老朱也并不禁止他们纳妾,毕竟经过战乱后,男子的数量大减,正是需要大力生育的时候,只要你有能力,多纳一些妾室谁也管不着。
“那就是了,任尚书将那些女子做为身边的侍妾,侍妾算是奴婢吗?”李节再次反问道。
其实李节也是耍了个滑头,大明时期的妾室地位虽然比之前有所提升,但依然比较低下,有时和奴婢也差不多,但在一般认知上,妾室还是与奴婢不同的,所以李节说任亨泰将买来的安南女子做为侍妾而不是奴婢,也的确可以帮他脱罪。
“哼,你小子果然和你岳父穿同一条裤子!”老朱这时也终于明白了李节的意思,当即冷哼一声道,不过从表情上来看,老朱也并没有真的生气。
“父皇,我和李节事先可没有商量,完全是出于公心,毕竟任亨泰不但有才干,而且为人也颇为正直,这次又安抚安南立下大臣,若因这种小事而责罚,实在难以服众啊!”朱标这时也再次上前求情道。
“陛下,臣以为与其关注任尚书的这点私事,还不如召他来询问一下安南的情况,虽然现在暂时安抚了安南,但以我所知,安南的局势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危急的关键时期,甚至随时都可能发生改朝换代之危!”李节这时也上前行礼道。
老朱听到李节的话也终于露出凝重的表情,当即吩咐道:“来人!宣任亨泰觐见!”
随着老朱的吩咐,立刻有人前去召任亨泰,这几天任亨泰也是坐立不安,整天都在礼部那边呆坐着,毕竟朝中发生了针对他的事,虽然他明知道是有人暗中要对付自己,可他却没有应对的办法,毕竟这件事的确是他有错在先,现在只能等着陛下那边表态了。
不过现在朝中大部分人都对任亨泰不怎么看好,甚至连礼部中都已经开始议论纷纷,两个侍郎更是明目张胆的在任亨泰面前晃悠,就等着任亨泰倒霉后,他们就有机会上位了。
对于这些小人,任亨泰虽然生气,但也没有办法,毕竟他现在是自身难保,也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不过他越是这样,礼部的人就越以为他真的要倒台了,所以连下面的人都开始站队,一时间整个礼部也被搞的乌烟瘴气。
也就在这时,老朱宣任亨泰进宫的消息也传了过来,这让整个礼部也都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任亨泰所在的方向,毕竟这次老朱召见任亨泰,很可能就是宣布对他的处罚。
任亨泰心中也是同样的想法,不过他却是叹了口气,暗想该来的总归要来,于是站起来跟着送信的太监一起进宫。
看着任亨泰离去的背影,礼部中不少人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但也有人心中一暗叹一声,毕竟任亨泰为人还是不错的,平时也对下属颇为照顾,现在他这一走,也不知道日后的新尚书是个什么样的脾气?
当任亨泰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暖阁时,却发现朱标和李节都在这里,这让他也是一愣,随即心中又是一喜,毕竟他和朱标来往甚密,现在朱标在这里,说不定能替自己求情。
“臣任亨泰参见陛下、太子!”任亨泰上前向老朱和朱标行礼道。
李节也趁机打量了一下任亨泰,以前他和任亨泰只是见过几面,并不怎么熟,只见对方其实相当年轻,看起来也就四十多岁,毕竟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状元,并且仅仅用了八年时间,就做到尚书的位置上,简直可以说是官运亨通,倒是应了他的名字。
另外任亨泰的母亲虽然是乌古伦氏的公主,属于色目人,但其实乌古伦氏出自金人,后来才投靠了蒙古人,所以任亨泰的长相和汉人差别不大,只是眼窝有点深。任亨泰本来就长的不错,再加上注重保养,哪怕人过中年,也依然是一副英俊大叔的模样。
“任亨泰你可知罪?”老朱这时却是脸色一板,语气严厉的质问道。
这下把任亨泰也吓的双膝一软,当即跪倒在地道:“臣知罪,请陛下责罚!”
李节看到这里也是心中暗笑,老朱这是给任亨泰一个下马威,接下来就要询问关于安南的情况了,如果任亨泰的确十分尽心,把安南的情况知道的一清二楚,老朱应该不再追究买卖私奴的事,但若是他一问三不知,那恐怕谁也救不了他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臣请陛下出兵安南
果然不出李节的预料,只见老朱给了任亨泰一个下马威后,立刻就开口问道:“你这次出使安南,可将安南国内的情况都了解清楚了?”
“启禀陛下,臣不负使命,的确将安南国内的情况摸清了!”任亨泰也不傻,听到老朱没再怪罪自己,而是问起安南的情况,这让他也立刻感觉到事情有了转机,于是也打起精神回答道。
“很好,那你把安南的情况详细的讲一下!”老朱大手一挥再次道。
任亨泰当即答应一声,然后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开口道:“安南现在已经处于一个奸雄当道的乱世,国王陈氏失权,辅正太师胡氏当政,现在胡氏加紧培养自己的羽翼,以臣观之,这个胡氏日后必反……”
随着任亨泰的讲述,老朱与朱标等人也慢慢的了解到安南国内的详细情况,说起来安南之所以落到如此地步,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要怪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去年刚死的太上王陈艺宗,如果不是他的昏聩无能,也不会让安南的大权一步步旁落到胡氏之手。
陈艺宗原名叫陈暊,刚开始上表大明时,用的是国王陈日熞这个名字,但后来为了讨好大明,于是将名字改为陈叔明,也就是把大明当做叔父看待的意思。
可惜这记马屁却拍到马腿上,因为大明觉得这个国王的名字前后不一,所以怀疑他的身份做假,甚至老朱更是觉得这个陈叔明杀了陈日熞篡位,是个乱臣贼子,于是连安南上贡的事都被停了,后来陈艺宗去世,老朱也说陈叔明是个篡位的乱臣贼子,没有派人去吊慰,也算是一个天大的误会。
陈艺宗只做了两年国王就退位,把国王之位让给自己的弟弟,但却是太上王的身份,依然对安南的朝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他的弟弟战死后,陈艺宗也不得不再次接管了朝政,这时他开始宠信自己的妹夫胡季犛,使得对方一路飞升,最后成为安南的太师,兼平章军国重事之职,独揽朝中的大权。
自从去年陈艺宗去世后,胡季犛更是权倾朝野,这次任亨泰出使安南,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胡季犛接待,现任的安南国王其实是胡季犛的外孙,而且只是个四岁的小屁孩,军国大事全都由胡季犛做主。
不过胡季犛虽然权倾朝野,但陈氏王族毕竟在安南经营多年,有不少王族的人也掌握着实权,所以现在胡季犛也十分努力的排除异己,只要时机成熟,恐怕就是安南改天换地之时了。
“陛下,除了内部的问题外,前些年安南与占城之间一直战乱不断,刚开始是安南占据上风,后来占城发力,多次打败了安南,甚至连安南国都升龙,都几次被点破攻破,这也让安南的实力大损,幸好几年前占城国王战死,这才让安南有了喘息之机。”最后任亨泰再次讲述道。
老朱和朱标也听的十分认真,因为安南是大明南疆的一个重要临国,如果安南的局势不稳,肯定会影响到大明南疆的稳定,而大明对南疆的统治也是一个薄弱之处,别的不说,云南那边都要靠沐英独立领兵治理,也就是沐英忠心,如果换做另一个人,恐怕早就听调不听宣了。
只见老朱听后沉思了半晌,最后他这才习惯性的扭头向李节问道:“李节你对此怎么看?”
“任尚书讲的十分详细,可见对安南的事也花费了不少的心力,不过任尚书似乎隐瞒了一件事!”李节先是夸奖了一句,随后又笑吟吟的道。
“驸马您这可是冤枉我了,我哪敢在陛下面前隐瞒事情?”任亨泰听到李节的话也是吓了一跳,当即为自己叫屈道。
“是吗,可是我怎么记得安南国王在国内时,一向都是以皇帝自居,比如那个陈艺宗,他退位后就自称为太上皇,任尚书您在安南难道没有听说吗?”李节再次笑着反问道。
“这个……”任亨泰也为之语塞,这件事他的确知道,按照礼法,皇帝是中原帝国的专属称呼,这个称号也是由秦始皇发明的,周边的小国一般只能称国王,比如高丽,但也有两个小国阳奉阴违,对外称王,对内却称皇,这两个小国一个是倭国,另一个就是安南。
“此事可属实?”这时老朱也沉声问道,其实老朱也是在演戏,他不但知道安南对内称皇,也知道倭国对内称皇的事,毕竟他儿子朱樉就在倭国,这种事当然瞒不过他的耳朵,不过也正是如此,他才把朱樉这个祸害派到倭国,让他在倭国随便翻腾,无论做什么老朱都不会管。
至于安南,老朱也是有心无力,毕竟安南不但远,而且还气候恶劣,若是派兵攻打,光是路上的毒虫瘴气就能让军队减半,所以实在没必要因这点小事而动兵,但现在既然被李节戳破了,老朱当然也要表示一下愤怒。
“陛下息怒,
此事的确属实,不过安南人也只是夜郎自大,送交我大明的国书上,依然只敢在国王自居!”任亨泰急忙再次禀报道。
“哼!一群化外蛮夷,竟然也敢觊觎帝王称号,简直可笑!”老朱出言讽刺道,不过以他的身份,出言讽刺其实也代表着他并不打算再追究这件事,毕竟在他看来,大明的手还伸不到安南去。
不过李节之所以提出这件事,可不仅仅只为了让老朱讽刺几句,于是只见他再次上前道:“陛下,帝王身为天下共主,小小安南却想与陛下比肩,实在是大逆不道,之前倭国僭越,已有扶桑王前去讨伐,所以臣请陛下下旨,派兵讨伐安南!”
“李节你疯了,为了这点事就要派兵讨伐安南?”旁边的朱标听到李节的话也吓了一跳,当即站出来阻止道,他也是怕李节再胡说下去,从而让老朱下不来台。
老朱也是脸色一沉,毕竟这件事可大可小,从礼法上来看,安南触犯天子的威严,自然要出兵讨伐,可是从实际利益上来看,出兵讨伐实在是得不偿失。不过他转念又一想,李节应该不会如此糊涂,难道说他劝自己出兵是另有深意?
第三百七十六章
里子和面子
任亨泰也有些发懵,他本以为今天老朱叫自己来是问罪的,可是没想到后来竟然聊到安南身上,紧接着驸马李节又开始发疯,竟然建议出兵安南,做为一个出使过安南的人,理智上告诉他,出兵安南绝对不是一个好建议,毕竟光是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足以让大军半途而废。
面对朱标的斥责,李节却是十分平静的一笑道:“殿下,臣并不是在发疯,安南小国一向都是狼子野心,与北方胡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每当中原虚弱之时,他们就会趁机吞并南方的土地,而当中原强盛之时,他们却又甘愿称臣,关起门来却又称皇称帝,甚至以华夏正统自居,简直无耻之尤!”
李节骂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安南位于东南,我大明商船下南洋,往往都会经过安南,可是安南却屡次勒索大明的商船,甚至假扮海盗抢掠商船,导致无数商人家破人亡,可以说安南已经成为东南海域的一大威胁,还不如趁其内乱之时取之,以绝后患!”
听到李节最后的这段话,老朱和朱标也全都明白过来,这小子果然是另有所图,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要保护南海的安全,保护日后南洋海贸的利益罢了。
“南洋那边的海贸怎么样了?”老朱这时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问道,他虽然已经认识到海贸的利润,但主要关注的还是北方的海贸,特别是高丽和倭国,毕竟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在那边,至于南洋的海贸,他虽然知道一些,但也不是很清楚。
“陛下,南洋盛产各种香料、贵重的木材,甚至是金银铜等贵金属,比之高丽和倭国的利润更加丰厚,只是因为去南洋的海路并不太平,风险太大,所以一般没实力的海商也不去下南洋,但有实力的海商,出海一次就能带来十倍以上的利润!”李节实话实说道。
“十倍以上?这么多!”老朱闻言也吓了一跳,因为他关注过北方的海贸,知道那些商船出海一次,最多也不过是七八倍的利益,有些可能就一两倍的利润,如果遇到天灾人祸造成损失,可能跑一趟还要赔钱,所以当听到南洋的海贸有十倍以上的利润时,他才那么惊讶。
“陛下不必吃惊,比如以海贸最常见的丝绸和瓷器为例,运到南洋就可以十倍出手,如果再冒险往西走,只要找到合适的买主,那么卖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也并非不可能!”李节再次笑着解释道,这些都是他通过海商之口证实过的。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从古至今,中原出产的货物,主要还是卖到中东和地中海一带,那里的贵族最喜欢丝绸和瓷器,这两种硬通货根本不愁销路,有时候上好的瓷器甚至需要同等重量的黄金去换,而南洋则是通往中东的门户,远比高丽和倭国更有前途。
老朱听到这里也露出心动的神色,现在因为南洋的海路不安全,所以才导致许多货物运不出去,但如果打下了安南,就相当于控制了下南洋的海路,不但安全有了保障,而且还会有源源不断的税收,而有了钱,大明也就有更多的精力经营南疆了。
不过相比老朱,旁边的朱标却还是十分谨慎的道:“李节你说的虽然有道理,安南也的确是对我大明不敬,可是安南毕竟太过遥远,如果派兵征伐,根本就是劳师远征,而且就算是打下安南,恐怕也不好控制,毕竟之前秦汉都曾经统治过南越,可最后他们依然独立建国,不受中原王朝的控制啊!”
朱标的话也让老朱冷静下来,的确,当初秦灭百越,可是后来却有了南越国,汉灭南越,好不容易统治了南越一千多年,可最后还是被安南建国,所以老朱立国后,也并没有征讨安南,主要就是考虑到打下来也不好统治。
“陛下、太子,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攻打越地,都是从陆路入手,而现在我大明海军强盛,安南也主要是妨碍了我们大明海上的利益,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海上出兵,刚巧越国都城升龙距离海边也不远,到时海军直捣升龙,一举控制安南的核心,必定能一举平定安南!”李节终于将心中的出兵方案讲出来道。
“又是从海上出兵,你小子还真是对海军情有独钟啊!”老朱闻言也不禁笑道。
之前无论是倭国还是高丽,李节都是主张从海上出兵,当然这也的确起到了奇效,特别是大明海军从水军中独立出去后,又经过实战的演练,现在的确成为大明的一支强军,攻灭海外的小国倒也十分拿手。
“陛下,海军本就不是用来防守的,只有进攻才能发挥海军真正的威力,臣敢断言,只要陛下着重培养海军,日后大明的海军必将成为陛下手中最为锋利的屠刀!”李节这时赤裸裸的宣扬道。
这话一出口,把旁边的任亨泰呛的连声咳嗽,李节的话虽然没错,但他身为礼部尚书,一向都对外宣称大明是礼仪之邦,对外也都是以礼服人,结果李节倒好,直接把大明身上的衣服扒下来,露出下面满是伤疤的强壮身躯告诉别人,大明之所以是老大,就是靠的拳头大、刀子利,不服老子就砍死你!
老朱对李节的话却十分受用,在他看来,大明就是靠着自己的拳头和刀子打下来的,虽然做为一个国家,礼仪这种面子肯定要用,但在面子背后,却必须有里子做支撑,否则就是虚的,被人一戳就破,而且大明的武力越强,面子才会越大。
“太子,你觉得李节的话怎么样?”老朱忽然扭头向朱标问道,这也是他的习惯,一方面是考验朱标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让朱标接替自己做决定,毕竟他这几年的精力越来越差了,也是时候该放手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心黑手毒的朱标
老朱询问朱标的意见,只见朱标这时也一脸义正言辞的道:“父皇,小小安南竟然妄自称皇,简直不把我大明宗主放在眼里,所以儿臣以为当出兵讨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3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